被皇帝殉葬的人,在墓中能活多久?恐怖程度超乎你的意料
艺述史官方原创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是诗经《黄鸟》里的一句话。虽然这首诗以可爱的黄鸟为题目,但是它的内容却非常恐怖,因为它讲述的古代非常残忍和血腥的一项习俗。
它就是活人殉葬。殉葬是我国古代沿袭的一种墓葬制度,也叫陪葬。是在人死之后,用器物、畜牲、甚至活人一起葬入墓穴中。
活人殉葬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真正留下历史印记的人殉是在商朝,殷商的君王通常会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爱妾美人、侍从,都带入坟墓中,在死后也要享受生前的尊荣。考古学家在殷墟侯家庄的一座殷代大墓里发现了164具殉葬者骸骨,在墓底有人殉者垫底,墓室四周和墓道里也遍布累累白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家思想的产生和礼乐制度的完善,开始有了用陶俑殉葬的风俗。《孟子·梁惠王·上》提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指的这一情况。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末期,礼乐崩坏,人殉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苗头。汉朝至宋朝这一制度逐渐式微,到元明清又流行起来,元代鼓励民间殉葬行为,朱元璋开明朝人殉首例,“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为他殉葬的嫔妃有46人。
清朝康熙下令“禁八旗以奴仆殉葬”,但是又在另一方面宣扬妻妾为丈夫“自愿”殉死,直到清朝终结,中华民国建立,人殉制度才彻底废除。那么,这些被选中的殉葬者在墓葬里命运如何呢?
人殉的手段有很多,有吊死、毒死、砍头、活埋等等。这几种方式殉葬者会很快死去,但也有把人活生生关进坟墓里等死的。据史料记载,吴王阖闾非常偏爱小女儿胜玉公主,但是公主未成年就自刎而死,吴王为她举办葬礼,故意引来城里的百姓围观,等到人群越聚越多的时候,吴王下令,让士兵把群众推进墓穴里,为公主陪葬。
这些人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做了陪葬品,活活困在陵墓之中。墓葬里没有食物和水,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人的生存极限是七天;但如果墓室密封性很好,空气不流通,用不了七天,可能不到一天就窒息而死。毫无疑问,殉葬制度是古代文化里的糟粕,还好现在这样的恶习已经消失,活人殉葬的悲剧再也不会上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