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从李牧之死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845463

从李牧之死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紫网2023-10-15 15:59:420

文 / 子

李牧之死本质上是代地和赵国本土的地域矛盾,而这种矛盾是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就已经产生。

战国时代,秦国的特产是相,赵国的特产是将,从三家分晋到赵国灭亡,赵国的名将基本没有断层,直到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率领秦军灭赵时,赵国依然还有李牧这位国之长城来保卫赵国。

结果是,秦国又一次使用反间计借赵国人之手除掉了李牧。这可是在赵国最危难的时候,很难想象,赵王迁即使再昏庸也不可能干出这等自毁长城的事。

只能说,赵王的基因中本身就自带对出自代地将领的防备,秦国的反间计只是让赵王对李牧的猜忌心从内心付诸实践而已

本质上还是代地文化和赵国本土文化的严重不兼容所导致。

赵武灵王在位的前十六年,赵国在军事上基本上是被秦国压着打的节奏,堪称一部血泪史。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赵武灵王所能想到的只能是强军,因此,他在十七年(前309)的时候离开邯郸前往边地考察。

赵国所谓的北疆其实就是胡人的天下。赵国的基本盘是山西北部、河北中部,由于离草原非常近,所以,自然在边疆地区就生存着大量的游牧部落。

也就是说,赵国的文化是由以邯郸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和以代地为中心的游牧文化组成。而且中间还有一个中山国,赵王想集中赵国的所有力量转化到战场上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通过考察,赵武灵王得出结论:要想提高赵军的战斗力,唯有打造一支高质量的骑兵部队,而代地的民众从小都是和骑射的习惯同步,是最合适的兵源

同时,胡人的服装也更利于马上军事动作的操作。

回来之后,赵武灵王已经基本敲定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只是,这无疑是给赵国的庙堂扔下了一颗炸弹立刻就引起了朝野的热议。

倒不是说大家反对胡服骑射,而是赵武灵王的方案是:大家都要穿胡服,包括邯郸的宗室和世族,这就有点过分了。

表面上看这是服装的事,本质上还是中原的农耕文化向边疆游牧文化的屈从,这马上就会让邯郸的贵族丧失优越感。而且,大家也都看得出,赵武灵王这是要以打造代地为自己的基本盘来摆脱邯郸贵族的束缚。

▲赵武灵王 图源/剧照

是的,战国七雄都面对内部贵族的掣肘,赵武灵王即位之后一直没有独立的决策能力,王权被贵族的力量所大大稀释。

而在贵族控制薄弱的代地打造自己的基本盘就可以迅速扩张王权,并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备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

所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是为打造一支战斗力彪悍的骑兵;二是为扩张王权;三是为了增强胡人对赵国的认同感从而强化赵国的整体实力

要实现这三个目的,赵国庙堂就必须全面落实胡服政策。

对,就是要贵族绝对服从于王权,以胡服骑射的方式来压制贵族势力。

所以,胡服骑射表面上是一场军事改革,实际上是对赵国各势力之间的一次重新整合

而且,赵武灵王还有更深层的考虑,经营好北疆、灭掉中山国,然后走云中、九原这条线南下灭秦。

最终,赵国世族在秦国屡屡大败赵军的生存危机面前暂时向赵武灵王让步。也就是,内部矛盾让步于外部矛盾

也是,如果赵国都亡了那一切都将是没有意义的。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赵国正式开始胡服骑射的改革。同时,赵国还开始了对中山国的持续用兵。

结果是,赵武灵王不仅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更是将边地的游牧部落都团结在了自己周围,林胡王献马,娄烦王致其兵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就是说,此时的赵武灵王既手握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同时更有以代地为基本盘的胡人的支持,加上赵王权力的助力,赵武灵王在实力上已经是全面碾压贵族的节奏。

加上用兵中山国的军功,赵武灵王已经挣脱了赵国贵族的束缚。这根本就不是赵国贵族想要看到的局面,赵王和世族之间必有一战。

结果是,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传位于儿子赵何,自己做起了主父专力为赵国开疆拓土。

传统的解释是,赵武灵王因为深爱老婆吴娃,爱屋及乌,所以他就将赵王的位子给了他和吴娃的儿子赵何。明显是将赵武灵王这位雄主代入感情的围城中。

但看一下时间的话就会发现,此事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吴娃死于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前301),而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是二十七年(前299),中间隔了两年时间呢。

只能说,这两年其实是赵武灵王和贵族的一个博弈期,最终,赵武灵王向贵族让步,将王位传给受贵族支持的公子赵何。

▲赵何 图源/剧照

也就是说,赵何是代表邯郸贵族,而赵章是代表代地的游牧势力,他和赵武灵王是一条战线上的人。

赵章失去太子之位其实是赵武灵王对邯郸贵族的让步

赵惠文王四年(前295),赵武灵王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想将赵国一分为二:赵何为赵王,赵章为代王

武灵王的反常行为绝对不是看赵章可怜,生了怜悯之心,也不是他想人为分裂赵国,而是此时的他已经在代地取得了绝对的成功完全可以向邯郸的贵族全面亮剑,而立赵章为代王正是第一步。加上中山国也已经被灭,代地在交通上已经和赵国本土连接了起来,以军事向邯郸贵族施压简直太方便了。

以公子成为代表的邯郸贵族肯定不干,如果代地从赵国分割出去,邯郸将不会有代地强大军事的助力,怎能面对秦军的暴风雨?

赵国为什么是战国后期死扛秦军的存在,就是因为有代地的骑兵力量。想想,如果失去代地的军事助力,赵国只会加速灭亡。

当然,代地如果失去邯郸的经济补给也将会是举步维艰。

既然主父已经准备开战,那公子成等人就只能接战。

当武灵王和两个儿子前往沙丘宫度假时就发生了军事政变,结果是,赵章被杀,赵武灵王被公子成包围然后给活活饿死。

历史把这场政变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前太子赵章身上,而事情的本质其实是:赵武灵王的代地势力和公子成的邯郸势力之间的决战。结果是,邯郸贵族获胜。

赵国又回到了贵族主导庙堂的旧有轨道上来,公子成、李兑等人相继执赵国权力之牛耳,赵王最多只算垂拱而治而已。

▲赵王 图源/剧照

但贵族表面上虽然获胜,可沙丘宫政变已经给代地和邯郸之间埋下了分裂的种子,此后:代地对邯郸的赵国没有什么认同感,赵国庙堂对代地的边将也是处处防备

由于代地的军队、财政、税赋完全是独立的,所以就更不会服从于邯郸的王权。这种局面只会让赵王的神经越来越敏感,当他听到有人打李牧的小报告时就迅速解除了李牧的权力。

后来,虽然因为匈奴问题又重新启用李牧,但经过此次事件,双方的矛盾只会更深。所以,当秦国的反间计作用于这种矛盾时,李牧马上就死了。

本质上还是赵国自身的问题。

而李牧之所以能够跻身名将,也是因为代地军事实力的助力。

直到赵国灭亡,邯郸和代地依然是互不兼容的存在,赵国灭亡之后,公子赵何就跑去了代地,依然能够和秦国对着干,可见代地的实力是绝对的强悍,由此也证明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成功。

但不管怎么说,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虽然让赵国一时强大,但却给赵国灭亡埋下了种子,凡事有利必有弊。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推荐阅读:徙木立信背后的商鞅密码

宗室才是主导历史的主线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