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内陆第一美人龚雪:因流氓案断送前程,远走美国后结局如何
在80年代的内陆,颜值出众的女星很多,像刘晓庆、张瑜、陈冲、朱琳等都是当年被公认的荧屏女神。然而,这些女演员中堪称“80年代内陆第一美人”的,却只有龚雪。
她被誉为“东方的奥黛丽赫本”“中国的山口百惠”,是当时无数国内男性心中的梦中情人,也是女性们争相模仿的对象。
龚雪正当红的那些年里,荧屏上无处不是她的倩影,国内光是邀请她担任封面女郎的杂志就有一百多家。一时间,龚雪在演艺圈里风头无两。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龚雪即将在演艺圈大放异彩时,龚雪本人却在事业的黄金时期选择了隐退,并悄悄离开了中国。
都说人生如戏,龚雪这个戏剧性的选择背后,也包含她戏剧般半生起落的无奈。
龚雪于1953年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为出生时母亲看见窗外在下雪,又希望女儿像雪一样美好、纯洁,故为其取名“龚雪”。
出生后的龚雪在家里排行第三,上面还有哥哥姐姐,所以她享受着全家人对她无微不至、众星捧月般的疼爱。
龚雪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与艺术二字结下不解之缘。龚雪的外祖父是鲁迅的同窗,是一位很有节气的知识分子,曾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龚雪的父亲是一位出色的美术工作者,母亲则是一位职业摄影师,全家人有着不俗的审美和底蕴。
幼年的龚雪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酷爱艺术,尤其喜欢绘画和电影。小小年纪的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看完一部电影后,模仿主人公的一颦一笑。梦想的种子就在这时悄然种下。然而,特殊时代背景下,龚雪的梦想还没来得及起航就搁浅了。
1970年春节,刚刚初中毕业的龚雪还来不及选择事业,就作为一名知识青年,前往江西农村插队。
然而,那时的农村并非龚雪想象中的浪漫之地。龚雪来到这里,也和许多知识青年一样,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她顾不得享受田园牧歌式的乡间生活,却要每日顶着烈日寒风,挥动锄头干农活。一身才能不得施展的龚雪,不免内心惆怅。
好在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龚雪很快遇到了一个部队正在招文艺兵。她因为形象好,气质佳,毫无悬念地被选上。
在队伍里,热爱表演又追求上进的龚雪很快成为骨干。她一手组织起了文艺宣传队。在参与劳动生产之余,她带领同学们排练出的优秀节目,总是深受欢迎。这一时期的历练,显然也加速了龚雪在文艺道路上的成长。
直到1972年春节前夕,龚雪因为在排练舞蹈时扭伤右脚,伤势严重,不得不提前返沪接受治疗。后来她腿伤得愈,准备返回江西时,正好赶上某部队在上海招收文艺兵。本就想留在老家发展的龚雪闻讯赶往赴考。经过重重选拔,终于如愿穿上军装,进入了该部队的文工团。
1974年初,初入部队的龚雪因为参加了革命战争片《车轮滚滚》的拍摄,被人所知。虽然她在剧中只是一个小角色,但短短几秒的镜头对于初出茅庐的龚雪来说,也弥足珍贵。
龚雪不仅吃苦耐劳,并且很有求知探索精神。她通过不懈努力,后来成为了总政话剧团的一名正式团员。龚雪的演艺生涯也是以此作为起点,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1979年,龚雪在电影《祭红》里初次出演女主角。影片中,她一人分饰了母亲程莹童、女儿周莹童以及仙女莹童三个角色,并且在角色之间切换自如。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龚雪苦心钻研的演技得到了认可,而更让大众难忘的,则是她那明艳姣好的绝世容颜。
龚雪走红之后,片约不断,她也开始不断挑战新的角色。她先后出演了《好事多磨》《楚天风云》《子夜》等影片,每一个角色,无论戏份轻重,主角配角,哪怕只有简短的镜头,她都用心对待,揣摩每个角色的内心活动。
在出演《石榴花》时,龚雪主动提出学习哑语,感受残疾人的真实生活。为了体现季节变换又不让口中哈出气来影响观感,她甚至口含冰块去说台词,靠着一股子倔劲儿赢得了圈内人士的认可。
1984年,龚雪在影片《大桥下面》中饰演的是一个未婚妈妈。试想一位说起爱情都会羞红脸的女孩,现在却要扮演一个被世俗所不容的未婚妈妈,是多大的一种反差挑战。而龚雪却凭借出众的演技,把角色塑造得毫无违和之感。
通过这部电影,龚雪获得了最佳女演员的奖项,一跃成为演艺圈的顶流。照此形势发展,龚雪前途无可估量。
只是谁都不会预料到,她苦心积攒的名气为她带来了红利,也将她推入了深渊。距此仅仅两年后,她就因为一桩“流氓案”,被卷入了无妄之灾。
1984年,一封写着某女子被侵犯的举报信送到了上海市某干警手里,本以为受害者是个例,没想到经过调查,发现背后竟是一个三名高干子弟联合祸害五十多名女子的惊天重案。
原来那个年代,吃过苦的许多女孩都追求一份更好的工作,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现实中职业调动的机会,少之又少。
于是,上海一个名叫陈小蒙的高干子弟抓住了女孩子们的这一人性弱点,并联合自己另外两个臭味相投的兄弟,给萌生这种想法的漂亮女孩子们设下陷阱。
这三个高干子弟利用自己的身份,开始有意接近那些想要谋求发展的女孩子,碍于明面上不好下手,他们就以举办舞会的名义邀请这些女孩前来参加,然后采用各种方式占便宜,比如以拉电闸以突然断电的方式,趁女孩们惊慌失措的时候吃她们“豆腐”,甚至把她们直接拉进房间实施侵害。
纵然这种行为无耻龌龊,但是女孩们碍于强权,都不敢声张。更重要的一点是,陈小蒙等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女孩,还曾制作了一本“回忆录”,专门记载那些受害者的痛苦回忆,也凭借这一方式,胁迫部分女孩成为他们的帮凶,诱骗更多无知者上钩。
但好在受害者当中,还是有些清醒的女孩子,不甘心就此白白受骗,于是暗地收集各种证据,将一封匿名信送到了公安局。
这就是那年上海发生的惊天“流氓案”。而这样一件事,按理说和龚雪半毛钱的关系都扯不上,可偏偏陈小蒙的那本“回忆录”里出现了一位姓“龚”的女明星,偏偏龚雪又是那个时代的知名女星,人们几乎都认识她,一时间也想不起第二个姓“龚”的女明星。
龚雪就这样被卷入了旋涡之中。尽管龚雪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但是那个年代没有网络,通讯行业也不发达,龚雪的极力澄清显得苍白无力。她后来还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律师写的自己与此案无关的文章,都没能控制住事态发展。人们越是痛恨陈小蒙等人的恶劣罪行,就越容易想到龚雪,谣言止不住,名誉也就维护不住了。
当铺天盖地的舆论席卷而来,剧组也顾不上查清龚雪是否冤枉,就断然与她终止了一切合作。毕竟,谁也不敢用一个“有污点”的女明星。
龚雪就这样无辜遭受了事业的滑铁卢。身心俱疲的她不堪舆论的诽谤、谩骂,已在心里也萌生了退意。
1985年,适逢龚雪参演的《大桥下面》入选“中国电影周”,在大洋彼岸巡演。龚雪作为代表团成员,来到美国。也是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张迅。
“一米八,有颜值、有学识、有事业、有趣还要有好的家庭,以及不吃醋。”
这是龚雪在拍摄《快乐的单身汉》时说出的对另一半的要求,乍一看就觉得这只是为了挡住父母催婚找的借口而已,那时她没想到,未来自己会在茫茫人海中真的会遇见这样一个人。
张迅是留美的北大高材生,在美国一家知名公司任职,长相也是一表人才,父母家世均符合龚雪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龚雪的“理想型”。
两人其实早在1985年就已结识,张迅当年对龚雪一见倾心,初次见面就要了她的联系方式。只是两人一个在美国发展,一个在内陆发展,一直没有什么相处的机会。
直到这次龚雪事业受挫,来到美国散心。张迅毫不犹豫地来到她的身边陪伴。张迅为人博学幽默,还懂摄影,颇有文艺气质。龚雪在他的陪伴开导下,一点点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也在情感上彻底被他征服。
1986年,龚雪在回国探望父母之后,毅然飞赴美国,与张迅完婚。婚后,告别影视圈的龚雪选择相夫教子,成为一名全职太太。
1988年,龚雪生下了与张迅的女儿张遐,彼时张迅也已经完成了博士学业,两人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龚雪是个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在美国多年,她后来还曾担任《美国华裔风云人物志》的主持人。当年导演郑晓龙在美国拍摄《北京人在纽约》,还想登门拜访这位昔日的音频女神,让她出演其中的角色。但是龚雪婉言拒绝了。
演艺圈的巅峰和低谷,生命的辉煌与阴霾,龚雪已经全部经历过。回归家庭多年,比起过去光芒万丈的瞩目,也许龚雪现在更追求普通人平静宁和的心安。
时光的流逝,慢慢冲淡了当年笼罩在龚雪心头的阴霾,然而光阴却改变不了一个人的乡愁。
随着国内的父母年纪越来大,身体也每况愈下,龚雪愈发怀念故乡,渴望回国。作为丈夫的张迅深知她的心意,也不遗余力为一家人的未来打算着。
2006年,随着张迅终于取得了回国的聘书,他们的女儿也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双重喜悦笼罩着这个家庭。夫妻俩在没了后顾之忧后,毫不犹豫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车子,回到了家乡。
龚雪原本以为自己消失许久,国内很少人记得她了,但没想到回国不久,她就收到了第28届百花奖组委会邀约。在那场典礼上,龚雪以一袭长裙惊艳全场。她还是那个风华绝代的龚雪,年轻时的容貌不在,但气质常存。
当有人问及是否还会复出时,龚雪回答:“我依然留念表演,但我并不留念娱乐圈,我对这个圈子避之不及,而且,我的时代已经过去。”
是啊,在娱乐圈大变天地的今天,属于龚雪的时代早已过去,她的巅峰也永远停留在了《大桥下面》。曾经璀璨的明星跌入凡尘,龚雪早已成为了普通人中的一份子,但是曾经的过往与辉煌,依旧让她是“最特别的存在”。
岁月终如歌,起落亦难料,有幸的是,龚雪终究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夜话~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