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化杂谈明日是“杨公十三日”之一,怎么来的?有啥讲究?古人经验可预兆
845671

明日是“杨公十三日”之一,怎么来的?有啥讲究?古人经验可预兆

紫网2023-10-16 10:11:200

人们常说的阴历,其实是太阴历,太阴就是月亮,所以阴历是根据月亮运行而制定的。月亮每次绕到太阳和月亮中间的时候就为朔,两个朔之间为一个月,需要二十九天半。半天往后累加,于是阴历就有了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然而月亮自身运行一圈只需要二十七天半,在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同时,地球也在绕着太阳公转。于是月亮还需要再跑两天,才能追上地球,到达朔的时间,也就是到达太阳和地球中间。所以月亮每次到达前一个月朔的位置,就提前了两天。

比如以正东卯位为参照物,某个月的地球和月亮在卯位相遇,日月合宿。然后月亮继续运行,二十七半之后,月亮又运行到了卯位,此时地球已经到达了辰位,运行了不到三十度,两天之后,月亮追上了地球,又一次到达了朔的时间和位置。

之后地球和月亮从辰位出发,继续运行,二十七天之后月亮再次到达辰位,但此时地球已经到达了巳位,又运行了不到三十度。两天之后,月亮再一次追上了地球,到达了朔的位置和时间。所以月亮每次到达上个月朔的位置和时间,都比上个月提前两天。

当然这只是以朔的时间点为参照物,以其它方位为参照物也是一样的,比如月亮每个月到达升交点和降交点的时间,也比上一个月依然提前了两天。假如正月十三,月亮到达南回归点的下降段,二月则提前两天到达此位,也就是二月十一。

到了三月,再提前两天,就变成了三月初九。也就是月亮每次到达同一个空间位置的时间,都比前一个月提前了两天。唐代的杨筠松根据这种特点,从而找出了十三个不顺之日,被称为“杨公十三日”,也就是月亮到达南回归点的下降段之时。

《大衍历》中说:求星行黄道南,各视其星变化入阴阳爻而定之。其前变入阳爻,为之黄道北,入阴爻为其黄道南。后变入阴爻为黄道南,入阳爻为黄道北。此处的前变与后变,其实就是如今的升交点和降交点。

所以杨公十三日分别为: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腊月十九,每个月推迟两天,以二十八天为间隔,往后延伸,也就是月亮在空间中运行一圈的时间。

这十三个日子,其实是月亮经过南回归点下降段之时,然而当月亮运行到北回归点下降段时,也是各种气场不顺之时,于是就出现了十三个与杨公日相对的日子,被称为“杨公对日”,也是不顺之日。

杨公对日分别为:正月二十九、二月初一,二月二十七、三月二十五、四月二十三、五月二十一、六月十九、七月十三、八月十一、九月初九、十月初七、十一月初五、十二月初三。也是以月亮在空间中,自身运行一圈的时间为间隔。

《四库全书》中说: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等,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日,然亦未闻室宿值日有所避。

意思就是:古传杨公日是月亮入室宿之日,但室宿并非不吉之日。其实是月亮每次到达亥位之时,是空间的方位,并非“室火猪”之日。月亮每个月只有一次经过亥位,且每个月经过亥位的时间,都比上个月提前了两天。

明日七月二十九,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杨公日之一。然而杨公日的出现是在千年以前,月亮经过了千年的运行,再加上岁差的缘故,导致月亮入宿的角度偏移了三十度左右,这也就导致了杨公十三日出现了三天左右的偏差,所以如今的杨公日晚了三天左右。

明日七月二十九,有啥特点?

虽然明日是杨公日之一,但力量并未达到真正的杨公日。明日是辛酉月的甲戌日,为换甲之日,也就是气场转换之时,新旧之甲交替之时。甲为一旬之首,掌管着该旬中的十个组合,所以甲日有雨,则十日多雨。

俗话说:久雨久晴,且看换甲。六甲无云,一旬少雨。甲寅乙卯晴,四十五日放光明。甲寅乙卯雨,四十五日看溺水。千山云深甲子雨,十日地湿东南风。此时之换甲,为酉月的戌日,酉月酉日为建日,戌日为除日。

酉月以寅日起青龙,戌日就为天牢之日,天牢泛指易进难出之地,代表着陷阱和圈套,容易落入困局。酉与辰相合,辰戌相对。戌与卯和,卯酉相对。所以酉与戌之间就为相互伤害,彼此拆台,为月害之日。

所以明日虽然未到杨公日的力量,但依然是不顺之日,换甲之时不开仓,月害之日不相合,也就是不与人合作,以免入圈套。酉月戌日为血忌,故而不屠宰,不嫁娶,不修造等。适宜打扫卫生,扫尘除晦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