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多数与这位混血王爷有关!
之前写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时
曾经提到一个被历史淹没的土豪
他叫司马金龙(?-484年12月19日)
北魏时期大臣,琅琊康王
他还是名人之后
司马懿的四弟是司马金龙的九世祖
司马金龙墓志铭
他的墓在山西大同石家寨被发掘
出土的文物分散在
山西博物院和大同市博物馆
其中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成为首批64件/组国宝之一
上周末我去了大同市博物馆
终于见识到了这位土豪王爷究竟有多豪
他墓中出土的多件文物
成为大同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今天就一一来看一下吧
壹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上图)
这是一件复制品哈
真品是难得一见的
我还没有见过
山西博物院一般也只展复制品
北魏时期,仍是世家当道
司马家族世代显赫
司马金龙承袭了琅玡王爵位
他的母亲是鲜卑族的河内公主
他的两位夫人都是高官之女
他就是现在古言小说中那种混血男主啊
他的物品都是极其精美的
就看这个漆屏
极为难得的为我们保留下了
北魏的画,以及书法
秦篆汉隶,到了北魏称魏碑
因为魏碑这种字体
多是以石碑的形式保存下来的
而这个漆屏是真正以书法的形式保留的
虽然写的并不算太好,哈哈
远不如墓志铭上的字好
贰
石雕蟠龙伎乐人物屏风柱础
这个柱础是上面的插屏风的底座
一共有4个
2个在山西博物院,2个在大同博物馆
这次我算是看全了
先来看山西博物院的2个吧
这个底座实在太精美了,上面有数层覆莲纹,下面是一圈蟠龙纹,四个角上有四个奏乐的人俑,乐器都是“西凉乐”(人俑有部分残缺)。
底座是天圆地方的格局,最下面四方底座的纹饰也相当精美,不仅有忍冬纹,还有跳舞的人(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一看就不是汉族的舞,可能是西域的。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底座,就体现了多种文化,这与墓主人是混血是分不开的。
下面这个没有四个角的奏乐俑,可能是放置在屏风里面那个角的。
大同市博物馆的2个
与山西博物院的类似
也是一个四角没人俑
一个四角有残缺人俑
再来看有人俑的这个
保留下来的乐器是不同的
这些乐器都有流传到现在
叁
司马金龙墓石雕棺床
仍然是一件多种文化融合的文物
我们看到的是石雕床榻的前立面
细砂岩质,呈倒“山”字形
上面的纹饰雕刻十分精致
下部三个床足,以联珠纹为边饰,内雕身躯矫健的力士。上部以缠枝忍冬纹为边饰,中部为流畅的波状忍冬纹,波心雕伎乐十三组,中间一组为翩翩舞者,两侧各有六组乐人,左侧六人分别弹琵琶,吹排箫、吹箫、击鼓、碰铃、奏吹叶,右侧六人则弹琵琶、击钹、吹筚篥、击鼓、吹横笛、击细腰鼓。伎乐身侧各雕虎、狮、龙、人面鸟等瑞兽。
上面右下角有一个人面鸟
在佛教中大鹏金翅鸟就是人面鸟身
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有人面鸟的形象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
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
也不知道这个人面鸟是哪个神
上图左上角有一只有翅膀的狮子
狮子是西汉时期传入我国
因能打败老虎,被称为兽中之王
然后被渐渐神化成了神兽
还长上了翅膀
我国在唐以前,狮子造型都是有翅膀的
在佛教、圣经中也有长翅膀的狮子
都是被神化的神兽
这几个托棺床的力士
也不是汉族人形象
身上似乎只穿了很透的披帛
几乎相当于全果
肆
司马金龙墓俑群
这是最后一件镇馆之宝
也是最令人震撼的一件
之前发过一篇山东省博物馆的
朱檀墓出土的陪葬木俑500多件
是一个超级震撼的木俑群
>>看朱元璋第10子的奢华,就明白明朝为何灭亡了
这次在大同博物馆见到的是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俑阵
超过360件,相对完好的有238件
是目前已知北魏阵容最大的俑阵
展厅设计了一个斜向上的狭长坡道
陶俑列队其上,更显贵族气象
俑阵以军阵出征的阵式排列
队伍的人员构成包括:
导骑、骑马仪卫俑、步行仪卫俑
步行戎装俑、侍从俑和甲骑具装俑等
这些俑大多呈手举兵器状
可惜其兵器已腐朽不见,可能是木质的
马尾巴原本都是插了毛的,也没了
陶俑穿的是便于骑战的胡服
每个人都戴着各式帽子
垂裙帽、圆顶风帽或尖锥形兜鍪
都有少数民族的特色
古籍有记载“兜鍪móu铠甲”
是士兵保护头部、喉部的头盔
但以前并没有发现过北魏的兜鍪
这些俑直白地告诉我们
北魏时期的兜鍪是什么样子(下图)
还出土了一些
动物、人俑釉陶器
都很精美
司马金龙墓就介绍到这里了
大同市博物馆内容以后继续~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