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原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之子刘立强回忆:1961年的春末夏初,
据原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之子刘立强回忆:1961年的春末夏初,正在北京参加会议的时任广西区党委第一书记的刘建勋突然接到毛主席的电话,让其立即到中南海一趟。
刘建勋,原名刘树功,1913年10月生于河北沧县一个农民家庭,当时正值军阀割据的乱世,民不聊生,尤其在这样一个世代为农的贫困家庭,更是常常为了生计发愁,好在刘父非常开明,想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要想孩子将来能有远见,能靠自己谋求一条生路,唯有从小读书才能有摆脱贫困生活的希望,便靠着省吃俭用送儿子去读了几年村里的学堂。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刘建勋心里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深深感到父母的为之计深远,他用不懈努力回报父母的厚望。
在村塾的五年里非常用功成绩一直是佼佼者,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废寝忘食地学习成功考入了沧县第二中学,成了那个时代少有的肚子里有墨水的人,也练就了他日后为革命奉献的坚韧品格。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基层党组织的创建者潘漠华也在沧县一带活动,组织和领导了许多抗日爱国运动,刘建勋受他的影响。
在心中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便由潘漠华作为介绍人光荣入党,很快成为青年骨干,组织抗日救亡宣传,带领进步青年抵制日货,号召人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在一次演讲中,刘建勋谴责了“攘外必先安内”,在各界爱国人士中间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响应,因为反响过大也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
但这件事让他更加认清了反动派的嘴脸,也促使他更加坚定地追随共产党的路线一致抗日,为了逃避特务追缉他更名为刘建勋,离开家乡去了天津、泊头一带开展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建勋被任命为晋中特委副书记,后来在晋察冀和太行山一带,从事抗日爱国宣传活动,带领根据地的军民一起齐心协力组织生产支援前线战斗。
解放战争期间,刘建勋先后在太行山区担任政委,处理军中的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作为李先念的副手,组织地方工作。
1957年,广西地区遇到了自然灾害引发了大规模的饥荒,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刘建勋临危受命为广西省委书记,到任之后就马不停蹄地深入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他很快抓到主要矛盾,攻克目前艰难局面,缓解了百姓的粮食问题,让广西的经济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
1961年,河南发生了严重危机,此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河南人口众多问题更加突出,信阳还爆发了大面积的饥荒,一些百姓甚至只能以树叶果腹树皮充饥,情况非常严峻,他再次临危受命。
调往河南出任河南省委书记,这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从中南海回来以后,刘建勋只带了随行医生同他一起,立刻赶赴河南。
晚年的刘建勋告诉儿子刘立强,河南的情况他那时有所耳闻,也曾经向老上级李先念表达过自己的担忧:广西地处西南边陲,他和韦国清的合作很不错,这些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稳定增长,而河南是人口大省,他怕有负中央交予的重任,李先念则给以鼓励:“中央既然选择了你,就相信你一定能够治理好河南!”
带着党中央给予的信任和支持,刘建勋顾不上一路的颠簸劳顿,一到河南便立即主持工作会议,他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需要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当即做出了批示:减少各地的粮食征购产量,受灾地区免除粮食征购;确保调来的救济物资都能发放到有需要的百姓手中;他还想方设法寻求一些帮助,比如从新疆借来了大量的土豆,分给百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大胆推行的“借地度荒”政策,真乃解决粮食问题的一大创举,当时正值动乱有一定阻力,于是他先在省委召开的会议上,号召所有干部都将粮食问题作为首要工作,反复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吃饭高”、“粮食问题是现在的最大问题”、“吃饭问题解决不了是最大的政治问题”,为工作的开展排除所有的阻力。
随后他在豫中大地上施行推广:把一部分土地“借给”农民,鼓励开垦荒地,再加上原来手里的自留地,按人头算每人将近有一亩地,手里有土地农民才可以多多种地种菜,所有这些土地都不计征购,完全由农民来自由支配。
就这样,“借地度荒”政策很快在河南大地上实行开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手里逐渐有了余粮,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他主政主政期间,还排除万难兴修水利、鼓励发展生产,树立了红旗渠、焦裕禄的兰考县等优秀典型,当时的河南有一句民谣:“来了刘建勋,一天吃一斤”,可见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1983年4月23日,刘建勋不幸病逝,享年70岁。为人民操劳一生,永不忘祖国的发展,向刘建勋同志致敬!
参考文献:
《刘建勋纪念文集》编委会.刘建勋纪念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12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