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孟子启示录060:为什么当了官最好不要想发大财
846328

孟子启示录060:为什么当了官最好不要想发大财

新用户17779036新用户177790362024-02-01 13:06:070

导读滕文公派人咨询井田制,孟子给了他怎样的解释和建议?为什么说读懂了井田的原理,就一定会重视公务人员和劳动者的比例关系?如果生产和交税对老百姓而言是天经地义的,官员天经地义该做的事情又是什么?为什么说官员与百姓之间利益的动态平衡是定海神针?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黑色小三角我们今天一起精读《孟子·滕文公上篇》第三章的最后一段内容。01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02滕文公派自己手下的毕战,来向孟子咨询有关井田制的内容。孟子对他说:“你的国君这是准备要施行仁政了,一定是经过认真挑选以后才派你来的,你可一定要努力呀!实行仁政是一定要从整理和划分土地的边界开始。田地的分界如果划得不正,不够规范,井田的大小也就不能够均衡。那样的话,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所分的谷物也就不会公平。所以那些暴君和贪官污吏是一定不会去重视土地边界划分的。如果能够把田地的边界划分的正确了规范了,给老百姓分配田地,给官员制定俸禄,也就可以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了。滕国的国土面积虽然狭小,但是也得一定要有负责管理的官吏和负责农业生产的农民。如果没有了负责行政的官吏,就没有人去管理那些农民了。没了耕田种地的农民,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来供养这些负责管理工作的官员。我的建议是在郊野采用九取其一的助法,而在都城之中则采用十取一的比例,让国民自行来交纳。卿以下的官员,一定要有用于祭祀的圭田,每户五十亩。如果每户有多余的劳动力,就再给二十五亩。无论是埋葬死者,还是搬家,都不能离开本乡本土。每个乡里,各家同耕一块井田。出入劳作的时候一定是互相做伴,抵御盗贼匪寇的时候一定要互相帮助,有了疾病发生了意外要互相照顾。这样老百姓之间便能够做到友爱与和睦了。一里见方的土地,作为一块井田。每块井田有九百亩,把最中央的一百亩作为公田,其余八百亩分给八家,每家一百亩作为私田,由周边这八家共同来耕种最中间的这款公田。公田上的事情做完了,才能去做自己私田的事儿,这是为了让耕田的农民有所区分。我刚才说的只是井田制的大概,至于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怎么样去调整、优化和完善,那完全取决于国君和先生您了。03读完了、也读懂了孟子这段关于井田制的讲述,井田制存在的意义及它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我们还是把它交给历史学家去研究。但是孟子讲给毕战的这段话,可以引发我们思考几个很关键的问题。首先是,多少个老百姓能够养得动一个官员的问题。孟子在《滕文公篇》第四章中有一句名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回到我们今天的时代,那就是有一部分人做管理,吃财政饭。大部分做生产经营,吃农业饭、工业饭和商业饭。第一种被老百姓们称为端铁饭碗的,是有国家编制的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据称目前要靠财政发工资的人,居然有八千多万人,还有十个打工人养活一个公职人员的说法。04中国需要多少公务人员最合适?财政能够负担的极限是多少?未来会面临的挑战有多大?该怎样解决?我一没能力,二没兴趣去研究。但现在的年轻人打破头想考公,想挤进体制内,想有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的这个现象,倒是让人担忧。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授讲过: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如果务农的、打工的、经商的很辛苦,也赚不到钱,都想往体制内挤,那说明公职人员与老百姓利益分配上有失衡的趋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老百姓搞生产交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官员能让老百姓日子好过,有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天经地义的。咱们前面讲过,执政者和老百姓之间是等价交换关系,公务员的稳定感成立的前提,是普通老百姓有安全感和获得感,否则就是违背了天道求衡的法则。坦率地说,这个平衡很难掌控,因为它是动态的。如果处理不好,会有很糟糕的后果。把历史书翻一翻,就会发现这个官民之间利益的动态平衡,往往是政权最大的一根定海神针。公务人员有作为、有操守,劳动者有干劲、有希望,这个国家才会更好。05读完了孟子关于井田制的阐述,我们还很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个“井”字。其实孟子讲给毕战的井田,本质上就是把大块的方形耕地,横向、纵向各三等分以后,形成九小块面积相同的土地,等于是在一块大的土地上画了一个九宫格。实际上,中国人工作、生活中很常见这个九宫格,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九宫格的来历,只知道到店里去点九宫格的火锅吃。九宫格的源头是《易经》中的洛书,九宫格中的每个格子都有一个数字。还有一套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而且九宫格中的每一宫都与万物相对应,无论是人体的器官,还是一年四季,五行八卦都能够找到对应的位置。而且不管哪个方向的三个数字相加,和都是十五。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中五宫的这个数字五,因为它两侧对称的两个数字相加之和一定是十,除以二都一定是中间这个五。我相信中国古代的井田制的发明,一定是受了这张图的影响。06中五宫就是井田中间的那块公田,这让我们产生联想,这是不是意味着公务人员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就业人口的九分之一?这是不是意味着公职人员收入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只能是全体国民的平均数。这是不是意味着当了官就不能够发大财?发了大财就违背天道呢?是不是也意味着,作为公职人员心一定要中,一定要正呢?要去协调好贫与富、高与低、丰与欠,能够保证国家运行的过程中,那些看似对立的两个力量能够维持必要的动态平衡呢?我们真的要是读懂了井田背后的九宫格,是不是也就真正理解了中道呢?中五宫的人,也就是维持中正与平衡的,能够做到,即是有道。做不到,那不就是失道了吗?

点击下面#孟子可以阅读收听全部孟子启示录内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