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汉朝崛起后我们才叫汉族,在此之前叫啥?名字很霸气很多人不知道
846348

汉朝崛起后我们才叫汉族,在此之前叫啥?名字很霸气很多人不知道

脑洞趣味历史脑洞趣味历史2024-02-01 16:08:220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汉族人口占比高达91.1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然而,汉族这个称呼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汉朝崛起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汉族人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是因为汉朝的缘故,那么在汉朝崛起之前,汉族人被称作什么呢?

1、、

、汉朝崛起后我们才叫汉族,在此之前叫啥?名字很霸气,但很多人不知道;

在华夏5000年历史长河中,汉族的称呼并非一成不变,从“华族”、“夏族”、“华夏族”、“秦人”、“汉人”、“华人”、“唐人”,到汉族“汉族”作为族称其形成与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这一过程,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

起初,“炎帝”和“黄帝”率领的华夏部落联盟以中原为核心,不断和周边其他族群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早期的“炎黄族系”。

这时的族系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在当时,即便归属于同一族系,也不一定是同一个民族。早期的族系并非指代某个具体民族,而是由不同地域的部落共同组成的“部落政治联盟体”。

2,部落联盟的首领非常看重血缘关系,他们将其作为连接各个社会成员的纽带,并据此构建了严密的社会组织,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后续的汉族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拥有共同语言、文化、习俗、地域和血缘关系等显著特征的人们所组成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通常具备自我意识、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层面,展示出其独特的存在和影响。

建立夏王朝的夏后氏就是最早踏出这一步的先行者。

夏朝的建立,促成了以夏后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向“夏族”的转变,他们认为“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夏族人还将别的势力称做析支、渠搜、有苗、莱夷、淮夷、风夷等以作区分,这种基于共同语言、文化、习俗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是部落向民族转变的关键。

后来,商部落在积极吸纳夏文化精髓的过程中,通过策略性地兼并其他部落,使其力量得以不断增强。最终,商成功取代了夏,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商族取代夏族成为中原地区的新主宰。

等到周部落推翻商王朝的统治后,周王室认为自己才是夏朝的正统继承者,他们取夏字“伟大”的寓意继续以“夏”或“华夏”自称,周天子还将臣服于他的核心诸侯国称作“诸夏”,以代表他们可以和自己共享周室礼仪与荣誉。

但有趣的是,周天子实际上并不认为自己是夏王朝的后裔。在周人的观念中,夏朝的后裔同样被视为蛮夷。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周人对于族群身份和文化的复杂看法。

《礼记·王制》中说:“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直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

这段话描述了当时五个主要民族的区别,中原的华夏民族、东方的夷族、南方的蛮族、西方的戎族以及北方的狄族,他们各自都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从居住的环境到饮食文化,从服饰风格到日常用品的制作,五个民族都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但由于地域的阻隔和族群间的差异,他们的语言并不相通,生活的需求和追求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和诸侯国的兴起,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加深。

当时,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交错居住,有些民族在诸侯国的征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则与华夏族保持一定的经济文化往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许多原本与华夏族交错居住的民族,逐渐与华夏族融合,成为了华夏族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那些偏居诸夏区域之外的民族,虽然与华夏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未中断。这种交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交融。随着秦朝的统一,这些民族也逐渐被纳入华夏族的大家庭。

在这一过程中,华夏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从居住的环境到饮食文化,从服饰风格到日常用品的制作,华夏族都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来自于民族大融合所带来的各种文化元素的交融和碰撞,也来自于华夏族本身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和大一统趋势,对于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族群之间的融合,也包括了文化上的传承和创新。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和秦汉时期的统一趋势,共同塑造了华夏族的身份和认知,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汉族”做为族称,是何时确定的?

公元前206年,汉朝接替秦朝兴起,统治中国长达400余年。在这一时期,汉朝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逐渐以汉朝的国名为族称,自称为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逐渐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代表,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近代“民族”概念传入中国之前,汉族更多是一个融合了多个少数族群的统一体,以华夏之汉为主要身份象征。

直到“民族”概念引入中国后,“汉族”才开始正式取代“汉人”,成为这一大族群的正式名称。在此后的民族识别过程中,汉族也逐渐被视为与其他少数族群并列的单一族群。

在这个过程中,梁启超、章太炎等学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一批人,在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首次提到“中华民族”,并将其与“汉族”划上等号。

随着“民族”概念的普及和“五族共和”说的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概念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指代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体,而“汉族”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主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汉族”的族称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

也有一些学者提议用“华族”或“夏族”来替代“汉族”,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吕思勉等学者认为,“汉族”这一称呼历史悠久,深入人心,不应轻易更改。他们进一步指出,“华族”可能与贵族混淆,而“夏族”在历史上并无此称呼。

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提到:“汉字用为民族之名,久以不关朝号。如唐时称汉、蕃,清时称满、汉,辛亥革命则有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说是也。此等岂容追改?夏族二字,旧无此辞,而华族嫌与贵族混”,他主张继续使用“汉族”作为族称。

经过这一番讨论与争辩,“汉族”作为族称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随着民族概念的普及和民族识别工作的推进,“汉族”作为族称的地位逐渐确立,并沿用至今。

、汉族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和谐共处局面的形成。

汉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这个过程不仅塑造了华夏大地上的文化脉络,更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起到了凝聚核心的重要作用。这一过程始于上古时期的炎黄部落。炎帝和黄帝,这两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部落的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此后,华夏族与其他众多民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融合。这一过程并不仅仅是血缘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交融。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借鉴、吸收各自的文化精髓,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篇章。

在这一过程中,华夏族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文化和习俗,这些元素逐渐汇聚、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汉族。

而汉族之名的由来,与汉代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紧密相连。汉代的繁荣富强,使得华夏族在周边民族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被尊称为“天朝上国”。因此,周边民族开始将华夏族称为汉人,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深刻指出:“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这一论述精辟地概括了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汉族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

汉族与中华民族其他成员一起,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成为了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鲜明标识。

文/脑洞趣味历史

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独特观点,一起探讨历史的奥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