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副妙用隐字的极品对联,构思精妙,别出心裁,值得收藏
对联俗称对对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不少经典妙联,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对联中有一类独特的隐字联,所谓隐字也就是隐藏关键字,让读者能够主动联想,从而产生额外的趣味。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5副妙用隐字的极品对联,构思精妙,别出心裁,值得收藏!喜欢对联的朋友,别错过哦。
第1副对联:漫道此之谓;谁知恶在其。
对联在明清时期真正繁荣,因为八股取士的影响,四书五经入联成为新风尚,对联文化进一步得以发展。
此联乃是讽刺清代嘉庆年间某个贪婪的知县,采用的正是四书五经集句的方法。
假如不熟悉四书五经,光看对联的文字,我们不但会一头雾水,不知道对联表达什么,而且也会觉得这个对联很差劲,没有什么美感,没有什么韵味。
而对于熟悉四书五经的清代士子来说,此联构思精妙,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为百姓送上一声叹息。
上联典出《礼记·大学》:“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喜欢的,官员也跟着喜欢。老百姓厌恶的,官员也跟着厌恶。这才称得上百姓的父母官啊。
上联隐去“父母”两字,显然是讽刺身为父母官的知县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根本不符合父母两字。
下联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恶是疑问副词,哪里、怎么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举措,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下联与上联一样,都隐去了父母两字,显然是对这位贪婪知县的无情讽刺。而结合《礼记》、《孟子》的原文,更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对父母官的失望,对这位县太爷的愤怒了。
另外,此联还有一桩妙处,即“恶”字的一语双关。
剥离《孟子》原文,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恶是恶行、作恶的意思,“谁知恶在其”又可以理解为“衙门是惩处罪恶的地方,谁知作恶的人反而 在县衙大门里”,这是老百姓也能看得懂的,对联的讽刺效果又上一层楼了。
第2副对联: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
某君生日,朋友无钱送礼,于是送了一坛清水,还写了这副贺联送上。
本来宴会送清水的操作让人鄙视,但是加上这副对联,瞬间就不一样了。这人不但没有被嘲笑,反而赢得满堂喝彩。
此联之妙,即在于隐字。
上联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少了一个酒字。下联用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少了一个水字。
之所以隐字,是因为本身带水不好看,所以隐了。隐藏了字,代表了一种“难言之隐”的味道,表明不带礼物是事出有因,迫于无奈。
因为这一隐,功夫就出来了,味道也出来了。
上联说,之所以参加宴会,不是为了混酒喝,不是为了吃大餐,而是为了与朋友的交情。
下联说,之所以送清水,是因为希望两人的友情像清水一样,不掺杂利益的关系,不掺杂红尘俗气。
此联通过隐字,指出好朋友之相交,不在于礼物贵贱,而在于相互欣赏的“君子之情”。
第3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
此联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上联隐藏了一个“八”,下联隐藏了一个“耻”,合起来就是“王八(忘八)无耻”。
如此趣联,讽刺于无形,嘲讽于深刻,足见构思之精妙。
第4副对联: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据说此联乃是大才子郑板桥所写。
上联隐藏了一个“书”,即“咬定一两句书”。下联隐藏了一个“竹”,即“栽成六七竿”。
句中不见书与竹,但是读者自能感悟,自能想象。
正因为这一层转折,这个对联的味道就出来了,而郑板桥喜欢竹子喜欢读书的形象也出来了。
郑板桥还有类似的一副对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子孙。”
对比一下,显然隐字的运用更有味道啊。
第5副对联:与尔同销万古;问君能有几多。
这是一副集句隐字联,上联用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名句,隐藏一个“愁”。下联用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名句,同样隐藏一个“愁”。
明明是满腔愁绪,但对联的字面上没有愁字,仔细体会却又能够感受到愁满腹,可见此联构思之妙。
最后分享网友“孟德明”的对联:“玉米半生茬,早熟千粒子;山药一蔓串,就上几枝花。”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