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第一首江城子,一战封神,带火一句唐人古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朋友们耳熟能详的《密州出猎》和《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牌都是“江城子”——或曰“江神子”。
此二词,可谓苏轼的代表作,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个词牌,可算苏轼的幸运曲,自打第一首写出来,就一战封神。
读苏轼全集校注第九册词集,第九首即是: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怎样?虽然似乎没有前引两首那样有名,却乎也是神作吧?
而且,词后的故事更为传奇,用现在的话说,叫美女千米——不是里——奔现见偶像啊。

虽然几个记载稍有差异,但综合起来即是,苏轼和他的小伙伴们,又双叒叕到西湖边来耍了。虽然那时还没网络,但消息传得也很快,各色人等,争睹苏通守的风采。
然则,被围观得太多,苏轼对这些看热闹的,早已没啥兴趣了。
但,却有一船飘然而来,中有三女子,打头那个三十有余,年龄虽较另两位为大,容貌却是万里挑一。她一见自己的爱豆,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施礼如仪,轻启朱唇:
少年景慕高名,以在室无由得见。今已嫁为民妻,闻公游湖,不避罪而来。善弹筝,愿献一曲,辄求一小词,以为终身之荣,可乎?
哎呀,这北宋的少妇可真有自信啊,一点也不谦虚呢。大概是她晓得,如果自己也像一般粉丝一样,毫无特色,苏公这词,估计就写不出来。因此,美女自荐,我的筝弹得很妙哦……不听是您的损失呢……
咱们的东坡“不能却,援笔而成,与之……”
果然,她没让苏轼失望,苏轼也没让她失望。
此词一出,女子的老公,绝对不会追究她“私会”苏公之罪,反而要大肆宣扬,哇,我家有苏大人的墨宝哦,我一定得找个最好的裱匠裱起来,悬于中堂,初一十五打供饭……
不过,话又说回来,此词最后一句,并非苏轼的原创,而是化用了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末联。
虽然在此之前,柳永就用过“曲终人不见”,而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则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字不改引用,但唯在苏轼用过之后,钱起这句诗,才算非仅读书人了然,而是天下皆知了。
- 0000
- 000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