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王耀武的参谋长邱维达,被俘后为何没进功德林,还活到了94岁高龄
846955

王耀武的参谋长邱维达,被俘后为何没进功德林,还活到了94岁高龄

历来现实历来现实2024-02-12 08:07:540

兄弟,看到邱维达了吗?”

“没有。”

“奇怪啊,我听说邱维达也被俘虏了,怎么没有他的下落?”

1950年,在战犯关押地功德林,王耀武发现一件蹊跷事,自己的老部下邱维达被俘后音讯全无。

开始他以为,邱维达跟自己不是关押在一个地方。可是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将领,绝大部分后来都到了功德林,王耀武等了很久,仍旧没有看到这位老部下。

为此他疑窦丛生,心想,邱维达去了哪里?

解放战争中,只要不是起义或者投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后都到了功德林接受改造,几乎没有人能逃过这个命运。这也难怪王耀武要纳闷,到处打听。

王耀武,1904年出生在山东泰安,20岁那年进了黄埔军校,毕业后随即被分配到了国民革命军中,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在进犯苏区的战斗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众多将领中脱颖而出,受到蒋介石的青睐。

比如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敌32旅在战略要地宜黄被我军几倍兵力包围,多数国民党将领主张突围。担任团长的王耀武则主张死守,硬是坚守了24天未被红军攻破,成为一段传奇,为此战后受到蒋介石本人接见。

1933年,王耀武率领的补充一旅,在安徽黄山谭家桥再次被我军数倍兵力包围,插翅难逃。然而王耀武沉着应战,他指挥部队拿下一个制高点,一举扭转局面,反败为胜,重挫了方志敏、粟裕等人率领的红10军团(一名师长牺牲,八名师以上的将领在战斗中负伤)。

多年之后,粟裕大将提起此事还不禁落泪。

在抗日战争时期,王耀武率部纵横驰骋,南征北战,几乎打满了全场,没有缺席过一场重要战役。他指挥的74军,成为国民党军队抗战主力,让日军闻风丧胆。

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王耀武却跟着蒋介石负隅顽抗,跟我军对阵,成为历史罪人。

1948年,已经成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指挥解放大军包围了济南,准备发起一场决定性的攻坚战役。坐镇济南的,正是双手沾满红军战士鲜血的老对手王耀武。

我军毫不客气的喊出了“攻占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复仇之战就此打响。

到了这时,王耀武还极为狂妄,声称济南府的防守是固若金汤,“南攻难攻,北攻白攻……有佐民(王耀武字佐民)在,徒劳无功”。

结果,只用了八天的时间,济南城就被我军攻破,王耀武仓皇出逃,被我军俘虏。

被俘之后,他意识到了自己有罪,积极接受改造,在1959年恢复自由,跟杜聿明等人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这是后话。

王耀武为何对邱维达念念不忘?

邱维达是湖南平江人,1907年出生,他20岁从中学毕业后弃笔从戎,南下广州,在那里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四期学员。

黄埔军校是将军摇篮,黄埔一期名将云集,四期也毫不逊色,战将如云。

作为黄埔四期生,邱维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王耀武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和邱维达不无关系。

在军校期间,邱维达就表现突出,毕业后留校任区队长,能有这样的机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黄埔四期一共招生2600多人,毕业后留校担任区队长的只有两三个人,可以说是千里挑一。

当时的林总,就没有那样的机会,他毕业后只是北伐军中一个班长。由此可见,邱维达出类拔萃,理论水平在很多人之上。

邱维达虽然跟王耀武不是同期生,起初也不在一个部队,但是二人很有缘。

邱维达是个有志青年,也胸怀报国之志,在上学的时候就因为参加爱国运动被校方警告处分。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作为粤军连长的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也不满蒋介石的所作所为,跟随叶剑英参加了广州起义。

只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他革命立场动摇,逃到了韶关。后来,他加入了黄埔同学会。

1928年春,邱维达在熟人介绍下,来到山东投奔王耀武。当时,王耀武在山东任第1军第22师4团2营当营长。

邱维达过去后,拿出熟人的介绍信,递给了王耀武。对方接过信看了几眼,开始浑身上下打量邱维达。

邱维达虽然是南方人,好在身材高大,壮实勇武,块头跟北方人一样,王耀武一眼就喜欢上了。当然,王耀武不喜欢以貌取人,他倒了一杯热茶,双手递给邱维达之后,就开始“面试”。

他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国外,从战略到战术,从战例到军事理论,一一“请教”邱维达。不知不觉,他们交谈了几个小时,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直到勤务兵喊吃饭,他们才结束会谈。

从此,邱维达开始追随王耀武,一干就是将近20年。1929年至1948年,邱维达一直在王耀武麾下,给对方出谋划策。

蒋介石和桂系的战争,蒋冯阎中原大战,以及几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还有追击方志敏部的红十军团,乃至后来“围剿”陕北红军,邱维达都一场不落地参加了。

王耀武的军功,有多少得益于邱维达,我们不得而知。从蒋介石以下举动,可以看出邱维达不是泛泛之辈。

抗战胜利后,时任第4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中将参谋长的邱维达,被空降到第74军第51师担任师长,来到了光复之后的南京,出任南京警备司令,负责首都卫戍。

1947年5月,蒋军王牌74师在张灵甫的率领下,于鲁南沂蒙山区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蒋介石重建该师,邱维达临危受命,被蒋介石任命为该师师长。

离开王耀武,单干之后的邱维达表现如何?

1948年初,这支部队正式组建。重建后不到三个月,74师迎来了一场挑战。当年3月,刚从大别山出来的中原野战军,准备主动寻找战机,打一场胜仗,提升一下士气。经过一番观察,他们将目光对准了组建不久的74师。

在他们看来,该师是惊弓之鸟,邱维达也是败军之将(原74师副师长),战斗力肯定不怎么样,是不折不扣的软柿子。中野把进攻矛头,对准驻守在安徽阜阳的整编74师58旅。

尽管是一支“弱旅”,中野也不敢怠慢,战术上高度重视敌人,毕竟这是出山之后的第一仗。他们全力以赴,出动了5个纵队(第1、2、3、6纵和11纵队);此外,华野王牌10纵也被调入中野。

中野在1947年鲁南战役之后,一个纵队人数在3万人,一纵人数还有骑兵团、炮兵团。换言之,我军的人数不下10万,蒋军58旅只有9000余人。

没料想,阜阳战役打得异常艰难,中野王牌1纵和11纵进攻不顺,进入胶着状态。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58旅甚至还反客为主,进行了数次反攻。

结果,我军苦战6天,损兵折将,依然没有能攻破58旅防线,随着援军不断到来,不得不退出战斗。

在济南战役激烈进行时,王耀武曾向南京请令,希望速调整编74师来救火。

刘峙是个小心眼,本来想不予放行。在邱维达的据理力争下,刘峙才勉强派出了7个连队前往济南,但是,也就是这7个连队,也让我军吃了不小苦头。

他们进入济南之后,负责守卫邮电大楼,顶住了我军一个师的进攻。看到这里久攻不下,师长王吉文亲临前线指挥,不幸牺牲。74师的善战,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国民党大厦将倾,谁也阻挡不了。

1948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遇惨败,担任第74军中将军长的邱维达被我解放军俘虏。因为邱维达军事上很有一套,被俘后并没有被关进战俘营,而是成为座上客,被送到华东军区解放军官团高级组学习。

1950年3月,王耀武到处打听他的消息时,邱维达已经到华东军政大学(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报到,在讲台上专心授课呢。

事实上,邱维达也是唯一打败被俘后没有进战俘营,还给我军学员讲课的国民党将领,在当时是保密的,难怪王耀武长期失去了老部下的消息。

1958年秋,邱维达离开讲台,转任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

1998年,94岁高龄的邱维达因病去世,晚年的他爱国爱民,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贡献,获得了善终。

资料来源:王永均著 《黄埔军校名将传》辽宁人民出版社《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 陆军军史 》.抗日战争纪念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