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道教宫观——平遥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城隍庙街中段,总占地面积7302平方米,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明清均有重修 。
平遥城隍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戏台、献殿、城隍殿、寝宫,另有六曹府、土地祠、财神庙、灶君庙等,“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
平遥城隍庙属于道教建筑,是古代官署建筑与寺庙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建筑群体,是研究平遥古城建置布局、道教发展以及民俗风情的实物遗存 。
2006年5月25日,平遥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平遥城隍庙是全国唯一三庙合一的千年古邑,是平遥古城的实物遗存。
平遥城隍庙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火灾烧毁,进行重修 。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知县王绶带头捐俸,对平遥城隍庙做过局部维修 。
清咸丰九年(1859年),平遥城隍庙遭火焚,只存寝殿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开工 。
清同治三年—清同治八年(1864年―1869年),续修平遥城隍庙,并塑像160余尊 。
平遥城隍庙庙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7302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庙外东西两旁竖立木构过街牌坊各1座,庙前有牌坊,山门两侧筑有砖雕八字影壁墙,各配石狮和拴马柱,围合成庙前广场。
中轴线上自南向北建有山门、戏台、钟鼓楼、献殿、正殿、寝宫。前院正面是戏台和钟鼓楼,东西两侧是游廊。
中院正面是献殿和城隍殿,东配殿设有六曹府,六曹府南端紧邻钟楼建有钟馗殿。
西配殿设土地祠,土地祠南端紧邻鼓楼有转生堂。后院正面是寝宫,寝宫门外东西两旁各建有一座小殿,分别是石神庙与冀公祠。后院东西两边分别是灶君庙与财神庙。
主要建筑:戏台也称乐楼、舞楼,采用用回廊式重檐歇山顶楼阁结构,面阔三间,琉璃饰顶。戏台的前后各悬挂有一块匾,北面匾额为“昭格楼”,南面的匾额写的是“敢入”。
戏台建造时,利用埋设在舞台方砖下的10口陶制大瓮,形成多腔音响的共鸣区,再将戏台天花板的上方做成木质共鸣音箱,结合对面献殿、正殿的回音处理,构成共鸣系统。
献殿与正殿:献殿面阔五间,硬山卷棚屋顶,前出歇山抱厦,四壁通透。献殿前建有石柱栏板月台,月台正面为单出陛踏跺。
正殿即城隍殿,面阔五开间,中间带一间歇山抱厦,正殿顶覆黄琉璃瓦带绿剪边,檐下为和玺彩画。正殿内供有城隍爷像,两侧立有小鬼和判官。
正殿内的西山墙上,绘有城隍出巡图,绘画彩画采用白描技法,正殿脊刹是当时北派道教的标志仙丹葫芦。
东西配殿:东配殿为六曹府,塑有六曹判官、黑白无常等地狱众生塑像,是传统彩塑技法。西配殿为土地祠,塑有平遥明清时期40坊中的40个土地神,有的站立、有的端坐。
寝宫:寝宫楼顶正中的脊刹采用白底蓝花瓷缸垫底,上置1.7米高的葫芦,葫芦由一蓝一绿两个大小不等的圆球上下叠置而成,是道教标识 。
寝宫是城隍神休息的卧室,是一座下窑洞上楼阁的建筑。
下层窑洞内主供城隍爷,左右为生死判官和善恶判官。
上层的楼阁内主要塑像为城隍爷和城隍奶奶,两旁立有童男童女。塑像前方置有一翘头案,上面摆着供器、供品。神龛上部装饰“五福捧寿”的卷草桂落棚子,为青、绿、金三色。
灶君庙:灶君庙位于后院东侧,是庙中庙。灶君庙正殿是灶君殿,供奉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
财神庙:财神庙位于献殿西侧,是庙中庙 ,由财神殿、真武楼、财神庙献殿、财神庙戏台及看楼组成。
财神殿内塑有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关羽。真武楼内塑有真武大帝和温琼、马胜、赵玄坛、岳飞四大元帅和水火二将,四周墙上有玄武成神的壁画和周公、桃花女的故事 。
院内的另外一座戏台,这座戏台距今200余年,纯木质结构,戏台坐南朝北,建筑形制为双坡硬山顶。
戏台分上下两层:一层为过道,二层为舞台。戏台中间加出歇山抱厦,这种结构使整个建筑轻松活泼、玲珑精巧。
斗拱为双昂五踩,并且为米字型斗拱,上面雕有龙、凤和白象头型。抱厦两根前柱之间额下的雀替为二龙戏珠图案,采用透雕手法,两条龙正腾于云雾之间,张牙舞爪、生动而逼真。
那么戏台中弥足珍贵的是屋顶内的八卦藻井顶。八卦藻井俗称“八卦转顶”。藻井是中国古建筑室内屋顶装饰级别最高的一等,多用于古代室内和寺庙的重要位置上,它体现出皇权和神权的至高无上。
八卦是道教文化的典型标志,在历史长河中所跨越的三个空间,外圈为周文王姬昌所创后天八卦,内圈是伏羲氏所创的先天八卦,最中心并不是通常我们看到的黑白阴阳鱼,而是最古老的河图洛书。
藻井中的 藻为水中生物,在此还起压制火患之义。藻井为阶梯式穹窿构造,同声响折射产生共鸣,使舞台演员音质圆润、洪亮。
从中可以看出平遥匠人充分利用建筑空间雕刻艺术及戏曲舞台艺术的匠心独具,创意高超。整座戏台蕴含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及历代平遥晋商人对财神文化浓厚的信仰。
城隍文化: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经道教演衍成地方守护神。祭祀城隍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唐宋时加封为王,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为佑圣王,明洪武二年(1369年)加封县级城隍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轶四品”,明洪武三年(1370年)又诏令去封号。
府、州、县的城隍神官品和当地主官相等,庙宇仿当地衙署规制。城隍的职能也由护佑“城池”延伸到护佑当地百姓,辨人生平善恶,以降赏罚。明代当地主官受命上任前,必须先到当地城隍庙斋宿一夜,以聆听城隍教诲。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遇有大难或天旱无雨,也常由平遥知县向城隍神祈告。
2017年6月21日,平遥城隍庙举办庙会,平遥城隍庙管理处为游客免费提供红枣糯米饭,庙会节目有踩高轿、舞狮子、划旱船、扭秧歌、唱大戏、剪纸等表演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七日为平遥城隍庙的庙会。
2018年1月24日,农历腊八节,平遥城隍庙为到来的每位游客送腊八粥。每年腊八节送粥是平遥城隍庙的传统。
保护措施:2006年5月25日,平遥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