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在哪?北方有佳木,鸾鸟栖于斯
北方有佳木,鸾鸟栖于斯。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河)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相望,市中心所在的区称“郊区”,纬度是北纬46°48′00″。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两端最大距离约5500千米,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5200千米。佳木斯市是我国最东端的城市,是我国陆地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中国“四极”中的“东极”。
黑龙江气势磅礴,松花江波澜壮阔,乌苏里江碧波浩渺,三大水系在佳木斯交汇,描绘出一幅大江大河的壮丽美景。
黑龙江自西向东奔流,江水呈墨绿色,松花江由西南至东北,江水裹挟泥沙较多,呈黄色。黑龙江与松花江在佳木斯的同江交汇,江面开阔,北黑南黄、泾渭分明,蔚为奇观。黑龙江从这里开始称为“混同江”,向东绵延数十里,才相拥相融,黑黄分界线才逐渐模糊。
黑龙江(河)古称黑水,以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为源头,长约4344千米;以鄂嫩河-石勒喀河为源头,长约4416千米;以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为源头,长约5498千米。黄河长约5464千米,比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稍短,但克鲁伦河上中游在蒙古国,黑龙江下游在俄罗斯,黄河仍是我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黑龙江平均流量为11400立方米/秒,居我国第三位,次于长江和珠江。
松花江古称难水、混同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上游称第二松花江,自源头向西北流,与嫩江交汇后转向东北,在佳木斯的同江汇入黑龙江。松花江长约1897千米,是黑龙江最长的支流。松花江平均流量为2591立方米/秒,是黑龙江水量最大的支流。
连通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同三高速公路(G010线),以黑龙江佳木斯同江为起点,蜿蜒南行5700千米,直达海南三亚。江汇于此、海通于此、路始于此。来到同江,如回到人生起点,真想再活一次。
黑龙江与松花江汇流后约266千米,再与碧波浩渺的乌苏里江汇流,形成三江汇流的磅礴气象。
乌苏里江发源于锡霍特山脉(内兴安岭)南部,自南向北,在抚远三角洲附近汇入黑龙江。乌苏里江长约905千米,平均流量为1620立方米/秒。
佳木斯一带生活的人,夏商时期称肃慎;汉晋时称挹[yì]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靺鞨,属黑水都督府;辽朝称女真,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的讳,女真改称女直。
辽朝吞并黑水靺鞨(女真)后,在依兰以东沿松花江至黑龙江口沿线设了五国城:越里吉国(依兰)、盆奴里国(汤原)、越里笃国(桦川)、奥米里国(绥滨)、剖阿里国(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五国部之一的越里笃国,即现在的瓦里霍吞古城遗址,在佳木斯市桦川县城东20公里的松花江南岸。瓦里霍吞是满语,即“屠城”之意,蒙古人曾派兵征此城,金人反抗,遭屠城。清朝时,瓦里霍吞城的居民中赫哲族较多,赫哲族以捕鱼、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能用鱼皮缝制衣服,史称“鱼皮部”。
明朝时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设立奴儿干都司,统辖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清朝时先后由三姓副都统﹑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管辖。
清朝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入山海关,代明朝。清军入关之后,龙兴之地的东北便被保护起来,万一清朝在中原待不住,还有个后退保命的地方。为防止关内百姓进入东北,从康熙七年开始,清廷便不再允许从关内向关外移民,后期更是严禁擅入,史称“柳条边”。在东北封禁的两百年间,无数土地、矿藏等资源处在与中原隔绝的状态,东北的人口更是少得可怜。清朝皇族以为可以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万一哪天在关内待不下去,还可以全身而退返回东北,却不想防住了关内百姓,却被俄国抄了老家。由于“柳条边”禁令,广袤的东北大地无法形成与俄军抗衡的人口规模,有些地方更是无人区。
到了清乾隆以后,禁令逐渐放宽,尤其是咸丰朝后期和同治朝之后。因为在咸丰朝,内外交困的清朝被迫把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河流)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一百万平方公里割让给了沙俄。沙俄之所以能得手,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地区人口实在太少,控制起来比较方便。
清朝意识到再不在东北填充大量人口,沙俄早晚会把东北剩下的地方全给吞了,这可是清朝的“老家”,是万万不能全部丢掉的。
“柳条边”禁令解除之后,大量人口涌入东北,至1910年东北总人口已飙升至1800万,但此时黑龙江以北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外东北已落入沙俄之手,这样的耻辱也成为中华永久的痛。
闯关东的大潮中,一部分人去了三江平原。佳木斯所在的三江平原,沃野千里,是世界上大块黑土平原之一,即号称肥得流油,插把筷子都发芽的北大荒。
1945年-1949年,佳木斯达到历史鼎盛,成为合江省的省会。合江省以三江平原为主体,因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与黑龙江会合,故名。1949年,合江省并入松江省。1954年,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