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白莲教:一个和尚搞出来的“邪门外道”,为啥把造反当成本业? | 循迹晓讲
847439

白莲教:一个和尚搞出来的“邪门外道”,为啥把造反当成本业?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循迹晓讲2024-02-20 13:07:480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宋元以降直到清朝的造反运动,比如说反元的红巾军,清朝的天理教,等等等等,不难发现这些造反背后有一个神秘的组织,名叫白莲教。这个教派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能够一直对造反的人那么有吸引力?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讲到白莲教就得先从佛教当中的白莲宗说起。这个宗派兴盛于南宋时期,创始人叫茅子元。过去的佛教种种行为,比如开坛讲法,吸纳门徒,化缘建佛堂等等,都只能是受戒的寺院僧人来做,但茅子元认为,佛法既然讲求普度众生,那么即使一个人没有出家,只要一心向佛,愿意在生活中尽量遵守佛家戒律,那也可以做佛教的诸多法事。

◇ 慧远大师画像

带着这个理念,茅子元创立了自己的宗派,并以东晋时期高僧慧远的“白莲社”为名,起名“白莲宗”。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不杀生、不饮酒,禁食葱乳,严守护生之戒,那就可以成为白莲宗信徒,就可以自称为“白莲菜”了。

由于白莲宗信徒可以在家修行,所以受众特别广,在南宋和元朝发展迅猛,当然这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通人对佛法的解释往往跟寺院的出入甚多,甚至会用佛法为自己的种种不堪之事辩解,到处都是自称活佛如来,佛母大士的男男女女,所谓“妄谈般若,乱说灾祥”,极大败坏了寺院的名誉。所以在元武宗至大元年,也就是1308年,朝廷就发布敕令,禁止白莲宗在民间的活动,将佛经解释权收归寺院。

但普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抵挡救世主的诱惑,光靠禁是根本禁不了的。

◇ 白莲教教徽

这一时期,民间的白莲宗信仰慢慢跟其他信仰结合,比如弥勒佛信仰,明教等等等等,发展出了跟寺院佛经截然不同的路子,具体表现在于,所谓今生受苦受难然后往生极乐世界或者来世有福报,这太虚无飘渺了,就在这一世总会有救世主下世,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这个救世主可以是代表未来佛的弥勒佛,也可以是明王,总之,现世的苦难在这辈子就会有福报,只要救世主降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个教义对民间的信徒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在此之后,民间流传的白莲宗,也就被称为白莲教了。

白莲教如此的教义,简直就是为造反量身定制的,没过多久,第一次白莲教造反就诞生了。

◇ 木雕弥勒佛

泰定二年,也就是1325年,河南的赵丑厮,郭菩萨宣称“弥勒佛当有天下”,聚众起事,白莲教从此开始以造反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这次造反很快就被官府平定,但各地打着白莲教旗号造反的人是越来越多。元顺帝至正十一年,也就是1351年,官府强征十五万农民工修黄河堤坝,一位来自信奉白莲教家庭的民工韩山童到处散播传言,所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自称是孔雀明王出世,揭竿而起,自此揭开了元末红巾军战争的序幕。

◇ 影视剧中的韩林儿形象

虽然韩山童当年就被官府捕杀,但他的儿子韩林儿自称小明王,继续跟元朝死磕。在随后的战争中,红巾军的部将朱元璋逐步崭露头角,他受白莲教影响,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等到朱元璋击败陈友谅之后,就被韩林儿封为吴国公、吴王,到后来他真的建立自己的政权时,并没有像过去那样沿用地名或自己封国的名称,建立大吴王朝,而是定国号为“明”,现世的黑暗过去了,未来的光明已经降临,这自然也是遵从白莲教教义,宣称自己就是天下万民今生今世的救世主。

当然啦,等朱元璋坐稳了天下,深知这白莲教对自己的统治大大不利,于是采纳李善长的意见,严禁白莲教,按照《大明律》规定,“为首者绞,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尽管有严刑峻法,但白莲教在民间仍然屡禁不绝,甚至还有新的发展。

◇ 无生老母

成化年间,即墨军人罗清对白莲教的教义提出了重大的改变,过去白莲教的救世主形象多变,罗清将其统一为“无生老母”的概念,所谓弥勒佛也好,明教教主也好,都只是无生老母拯救世人的使者。既然连弥勒佛都是使者,那么再有别的使者也不奇怪,所以到了晚明,白莲教又演化出几十个分支,《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四十三年这些分支的名字已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比如说涅槃教,红封教,老子教,悟明教,等等等等,当然,有不少白莲教徒聚众造反,但都是零星起事,也都被官府镇压了下去。

等到大清坐了江山,尤其是雍正乾隆年间,朝廷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民间结社活动,对白莲教这种造反者的指路明灯更是严厉打击,但越是打击,白莲教就越是潜入地下,并进一步和民间的其他宗教结合,继续开枝散叶,到乾隆年间,不同明目的白莲教分支多达一百余种,而大多数白莲教宗派此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反清复明,倡导“日月复来”。

乾隆末年,白莲教的大规模造反终于在湖北陕西河南四川四省交界处全面爆发,史称“川楚教乱”。

◇ 川楚白莲教起事

从乾隆五十九年到嘉庆十年,白莲教徒武装力量以崇山峻岭为依托,加之当地教徒的暗地接应,白莲教军所到之处,有数目庞大的教众给他们提供食宿供给,还给他们刺探情报,故能多次重创清军。虽然朝廷不计代价,坚壁清野,这次教乱终于被镇压下去,然而为平息叛乱,清政府征调十六省的数十万军队,五易统帅。总督,总兵等高级武官阵亡十余人,前来镇压的八旗绿营完全不堪用,被迫启用地方团练,开启了地方练兵的先河。

而从财政上讲,为了镇压这次教乱,清廷花费白银超过两亿两,相当于五年的收入总和,严重削弱了大清的国力,因此,这次川楚教乱也被认为是大清由盛转衰的标志,而大清在平定教乱之后不久,白莲教又搞事情了,这一次的“天理教事件”更是把战火烧进了紫禁城。

◇ 嘉庆皇帝

白莲教分支天理教的头目林清和两百余名教徒假扮成商人,在宫里收买了太监当内应,攻入紫禁城东华门,直取皇宫中枢。当时嘉庆皇帝在热河,留守的皇子绵宁情急之下用火枪组织御敌,击毙数人,并拖延至大部队到来,才将这些教徒全部歼灭。这件事对嘉庆皇帝打击非常大,而皇子绵宁的表现,也让他日后顺利成为下一任大清皇帝,也就是道光皇帝。

天理教事件是白莲教最后一次在正史中出现,往后造反者会用别的思想武装头脑,比如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所造成的祸害也更猛烈。但是白莲教也没有完全从历史中消失,晚清的许多会党,比如洪门天地会,就吸收了不少白莲教的分支,而最近这些年,有学者考证出那所谓扶清灭洋的义和团,也是从白莲教的一支八卦教发展而来。

◇ 电影《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的白莲教众

可以说,在中国接触世界之前,白莲教一直是传统社会的一股暗流,即使统治者想尽办法也拿它没辙,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众朴素的心态,现世的生活那么苦,如果朝廷不给个说法,那就自己找个救世主,给朝廷一个说法。千百年过去,朝廷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这个朴素的愿望却一直都在,这也就是白莲教能够长盛不衰饿原因吧。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