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做人的最高境界:洒脱自在,不昧因果
847813

做人的最高境界:洒脱自在,不昧因果

陈小杰读书陈小杰读书2024-02-28 16:06:100

日日忙东忙西,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前怕虎后怕狼,人呐,到底活个什么劲儿。

人生不过3万天,有多少时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享受生命的馈赠?

拥有一副好身躯,本可以去欣赏壮丽河山,体会人间百味,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陪伴最爱的人,传递真善美......

现在呢,在做什么?

囚禁在物质的牢笼里,深陷欲望的膨胀里,被得失纠缠不堪......

转眼几天,几百天几万天过去了,时间没了,单程旅途终止,最后都是一场空。

是啊,你想说,“我也身不由己”。得养家糊口,得还房贷车贷,得实现个人价值,必须完成很多我应该做的事。

这个「应该,是别人眼里的应该,社会眼里的应该,还是内心深处呼喊的应该?

有多少“应该”是被绑架的?被小我欲望绑架了,被世俗条框绑架了,被价值观念绑架了。

你又要说了,我也知道啊,但是我很难做到。现实在拉扯我啊,我跳不出来。

但跳出来,才是真正的「自由解脱啊。

《水浒传》里林冲和鲁智深,是典型的两种生命状态。

先声明一下,水浒人物评价仅个人观点,有感而发,没有踩低捧高的意思。

林冲心里顾全这个那个,无数次退让,委屈求全,谨小慎微,但是他并没有得到垂怜,反而被别人变本加厉的对待。

—自己的老婆,被别人当众调戏,发现是上司高太尉的儿子,林冲伸出去的拳头,犹豫了几秒,收了回来。

—老婆再次被侵犯,看到哭泣的老婆,他气急败坏,碍于上司敢怒不敢言,还是忍下了这口气。

—被上司陷害冤枉,吃了官司,被发配沧州,老老实实听从一切安排。

—去沧州途中,被押解人欺负,开水烫脚起泡穿草鞋,差点被杀害,被鲁智深解救后,还是坚持要去沧州,留下了押解人的性命。

—到了沧州,上司又买通官营,设法弄死林冲,他意外逃过一劫。

林冲发现自己无论怎么退让,别人都追着要他死,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杀死了这些想害他的人。

看者,觉得他一身好本领,但是性子软弱,扭捏,窝囊,总是委屈巴巴的。

直到在风雪山神庙,他彻底反抗,才觉得酣畅淋漓。

对比鲁智深,同期出场的人物,却是另一种性情状态。

—没事做的时候,畅快喝酒吃肉,和兄弟聊天。

—遇到平民百姓不平事,仗义解救,教训恶霸。

—不小心打死恶霸,不纠结不犹豫,转身就跑。

—让他去五台山寺庙,当和尚避难,他立马答应出家。

—破戒喝了酒,大闹五台山,事后向长老诚恳承认错误。

—再次喝酒破戒被驱离,他上一秒回望山门,下一秒扬起微笑走了。

—到了大相国寺,被安排看管菜园子,心里虽然想要更大的差事,但也乐意接了。

—不想喝酒误事,彻夜不停步,提前埋伏野猪林,救下林冲。

—救林冲得罪了高太尉,不想牵累别人,收拾行李转身就走。

鲁智深,无论在什么境遇,他都是活在当下,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够「自在洒脱

所以五台山的长老,愿意收留他,多次给机会,就是看到了他的佛性。

从鲁智深身上,就能发现「做人的高境界:

不囿于过去,不执着未来,不东想西想,不担忧恐惧,当下随心,自如自在,到哪则哪。

他的这种状态,就是好好享受生命,享受生活的样子。

而前期的林冲,折射出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的影子:

委屈求全不快乐,瞻前顾后,焦虑迷茫,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和压力,压抑着,喘不过气来。

《天道》里面的芮小丹就是这种洒脱状态。

她喜欢警察这个职业就干了,她喜欢丁元英就主动追了,她信任欧阳雪义不容辞投资饭馆了,她发现自己身体被炸,当死则死了。

所以丁元英都觉得自己不如芮小丹,他说:

“你的生存状态,用佛教的话说是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自在是什么就是解脱,参来参去,我不如你。

你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通俗点儿说,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是想活个明白,还在思索的圈子里晃悠,离你的境界还差着几个位格。”

以上提及的是书中刻画的虚拟人物,其实,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状态的人。

能否洒脱就在一念之间。

如今人们越来越难自在洒脱了,因为有太多牵绊挂碍,来自自找的,来自社会施加的。

哪怕心灵很想解脱,但是肉身卡在现实中动弹不得。比如承担了借贷负债,过度使用杠杆。

如果想多一点洒脱,那就要减负。尤其是能力平平的普通人,少透支明天,这是尽可能「活在当下的外在环境保障。

也许以前,为心中的某个声音负责(欲望或观念驱使),而马不停蹄奔波。

现在,就为生命的体验感负责吧。

本文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