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西游记》:原来孙悟空的好,“少儿不宜”
中国人果然会在不同年龄重复爱上孙悟空。
最近,孙悟空的一句台词在网上疯传。
对话出自“降伏玉兔精”一集,天竺公主被玉兔精变化成自己的模样后霸占了生活,因此伤心欲绝,想要投湖自尽。
路过的孙悟空及时阻止了她,但他却没有像很多人站干岸,以旁观者的角度大言不惭地责怪:“你想想你的父母你的家人,你都没有尽孝,怎么能自杀呢?”
而是站在公主的角度,关切地问道:“姑娘,你一定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除了语言上的共情,更难得的是,在公主自杀的紧要关头,猴哥还想着自己的样子会吓到她,特意先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婆婆。
霹雳手段、菩萨心肠,说的就是我们猴哥了。
小时候,只知大圣挥舞金箍棒的本领高强,长大后才发现大师兄虎皮裙下的柔软。
但关于这只灵猴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掘。
记得以前看《西游记》,哪会想到什么隐藏剧情,只是取经路上八十一难的惊险刺激,就足够我们整天趴在电视前了。
而这段时期,我们对猴哥的喜爱,大概就因为他才是取经团队的骨干。
剧中猴哥两次被赶走,先是一个小小的黄袍妖就能抓了唐僧去,第二次又闹出了真假美猴王事件,最后都是靠孙悟空回来后来解决的。
这也说明,取经路上没了其他人,最多只是团队内部的相处出现问题,但没了大师兄,直接整个团队都没了。
而咱们猴哥对团队的贡献还不止于保护作用,更多的是情绪价值。
作为徒弟,他除了保护师傅的责任,还有作为孩子对父母的爱意。
师傅为他缝虎皮裙时扎了手,他连忙捧过手吹吹。
外出找寻救活人参果树的仙方前,还威慑镇元子要好生照顾自己师傅:“你要好生待承,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是饿瘦了些,老孙可不饶你。”
而即便被冤枉赶出了取经团队,也不忘嘱咐师弟们要用心保护师父。
更感人的是,就算离开了,当八戒因为师父有难找到他时,他脱口就是一句“身在水帘洞,心随取经僧”。
这些细节无一不展现孙悟空对唐僧的关心与爱护,而当唐僧看到镇元子要将孙悟空扔进油锅时,虽然知道孙悟空本领高强不足为惧,但还是担心得泪流满面,可见这份感情是双向奔赴。
此外,在取经路上看似是唐僧教导孙悟空,其实有时候也是孙悟空劝导唐僧。
唐僧忧愁前路艰苦,孙悟空安慰道:“师傅,只要一片赤诚,灵山就在你脚下。”
到了灵山,有船夫撑着无底的小舟来接师徒五人,唐僧害怕,悟空指引说:“师父,你没听见,无底的船儿,好普渡众生啊。”
好不容易取得真经后,结果算来还有一难,因此师徒四人掉落云端,经书沾水,师傅忧心经书不全,孙悟空宽慰道:“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有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
这些话,无一不体现了孙悟空的大智慧。
而作为师兄,猴哥跟师弟的关系也十分好嗑。
与猪八戒自然是相爱相杀,两个人关系好时,就是“好哥哥”“贤弟”,而吵了架时,就是“该死的弼马温”“呆子”。
可到了关键时候,他们一定会护着彼此。
唐僧念紧箍咒伤到了孙悟空,八戒在一边抱怨。
而八戒因为不平玉帝对凤仙郡的对待嘟囔了几句,结果被玉帝翻旧账,斥责要“罪加一等”。
八戒听到后一句话都不敢说,悟空这边立马回怼玉帝:“我说,你别扯旧账!”
而沙僧和白龙马虽然不如八戒跟孙悟空亲近,但沙僧出圈的一句“大师兄说的对啊”,以及白龙马在唐僧遇难后劝告八戒去找寻孙悟空,也足见这二位师弟对师兄的敬仰。
可以说,无论是在哪个集体中,如果能孙悟空这样一个带头人,一定会轻松快乐许多。
小时候每次看到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腾云驾雾,追风逐电,电视机前的我们眼睛都放着光。
试问,有谁不喜欢这样一个肆意妄为,上能大闹天宫,下能捣毁地府,打得寰宇地覆天也翻的人物呢?
但长大后才明白,原来齐天大圣在成为齐天大圣之前也受过很多委屈。
说起来我们猴哥也是个苦出身。
石头一声巨响,石猴闪亮登场,看起来很神奇吧,可就像玉帝说的:“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此时的猴哥,完全是一个野猴子,无名无姓,无亲无友,无能无为,根本无人在意。
但他却有着他猴没有的聪明机智、勇敢坚定、吃苦耐劳。
千百年来,花果山上瀑布常流,没有一个猴敢跳入其中。
是他纵身一跃,才在那水帘洞中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
从此成为猴王,领着群猴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而按一般剧情发展下去,如此快活一生也挺好。
但一天一个老猴的突然离世,让悟空担心自己和猴子猴孙也会步其后尘,于是便有了寻求长生之术的想法。
因此,他毅然抛弃了作为猴王“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的快活日子,选择撑着竹筏远渡重洋寻师学艺。
那一年,他还不会筋斗云,只能漂泊在茫茫大海上,彷徨在攘攘人世中。
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小猴子一路风寒露宿,历尽千辛万苦不说,还因为不懂人事,只能学习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却不断被围观、嫌弃和恐吓。
因为没人教过他穿衣服、吃饭、拿筷子,就只能自己见样学样,哪怕学会了还是因为一张猴脸被村民围观嘲笑喊做妖怪。
而哪怕遭受了这么多委屈,等他终于见到菩提祖师后,还是没忘记自己的学艺目标,即,求得长生。
菩提告诉他,这些本领学起来都很辛苦,但悟空却迎难而上,回说:“再苦再难我也要学呀。”
在过去,我们只看到了美猴王矫健的身姿和一身的本领,却不知道他在学艺之初受过多少苦难。
随着他的本事变大,终于被天庭盯上。
但即便能力过人,底层出身的孙悟空依旧被高高在上的神仙看不起,称呼他为野猴,甚至连正眼都不给他。
而玉帝看似和善的招安,最后给的职位也只是最底层的弼马温,就算后来哄着给了个“齐天大圣”的名号,却根本不给他最基础的员工福利。
知道自己被嘲弄后的孙悟空最终反下天去,又被追兵刀砍雷劈,放在炼丹炉里七七四九天,最终还被佛祖反手一个大招,压在五指山下足足五百年。
而当唐僧前来解救他后,他以为可以凭本事踏踏实实护送师傅求取真经,却又屡次被骂,只要一点不合唐僧心意就被骂“顽徒”,还被多次赶出取经队伍。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积极乐观,护送师傅,最终取得真经。
从无名石猴到齐天大圣,再到斗战胜佛。
一手臭牌打成这个地步,还能不忘初心,也就我们猴哥了。
我们总说孙悟空是更适合中国宝宝的超级英雄,但大多都是说本领高强,而有一句对英雄的解释或许可以让这个维度更深一层。
罗曼罗兰曾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而当我们品读孙悟空时,会发现他也是如此。
即便一路受过那么多委屈,遭过那么多患难,但大圣依旧聪明清醒,善良通透,对世间万物都充满爱意。
正如文章开头,他挽救轻生的公主,在很多情节中,都有他爱人的体现。
路过火焰山,他会拿出自己不多的食物,分给村民吃。
听到这主人家遭了灾荒,就把自己的吃食让给小孩。
路过车迟国时,看到当地被迫害的和尚,就送给每人一根毫毛,让他们关键时候大喊“齐天大圣”,自己必会出现救助他们。
特别是凤仙郡一回,充分体现了我们猴哥关心贫苦百姓的古道热肠。
因为凤仙郡郡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了玉帝,结果被玉帝惩罚,导致当地连年干旱,五谷绝尽,民不聊生。
这本与猴哥无关,但他就是看不惯不平之事,特意跑到玉帝那里讲理,最终为当地要来了雨水。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只猴子的人情世故也堪称顶级。
他会教导冒冒失失的八戒:“见了小的要叫姑娘,见了老的要叫奶奶。”
本来着急师傅被妖怪抓走,但看到菩萨还未梳妆后,还主动表示可以等菩萨化好妆后再出门。
为了保全被妖怪抓走的金圣娘娘名节,特意让国王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娘娘的霞衣刺痛后才向众人解释,娘娘因为这件霞衣,所以妖怪一直无法近身。
而且这种“善良”,并非是进入社会后被“规训”的结果。
即便在不懂人事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帮妇人捡菜,送樵夫衣服,可见其本性纯良。
而除了爱世界,其实更让我触动的是猴哥也爱自己。
他是个“普信猴”,从来不会被别人PUA。
在被招去天庭后,作为下界妖猴的他面对满殿神仙没有一丝怯懦,反而气势上还占了上风。
而在取经路上被说长得丑,他也没有丝毫自卑。
高老庄庄主说他是“雷公嘴和尚”,不相信他能捉妖,孙悟空听完后立马反驳:“我帮你捉妖,你管我相貌干什么?”
甚至,这还导致他有点“虚荣”,经常吹嘘自己“齐天大圣”的名号和“大闹天宫”的过往,遇见有人不知,还会生气。
但孙悟空也并非不明事理,他知道谁是为自己好,因此即便有时被管制,他也心甘情愿。
其实除了真假美猴王和三打白骨精这两次被逐,在唐僧刚从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后,二人也闹出过矛盾。
师徒夜宿的农舍遭到了三名强盗的打劫,悟空一怒之下打死匪徒,结果被唐僧抱怨他杀生,孙悟空则反击道“反正恶人不除,就会祸害好人”,但还是无法说服唐僧,因此赌气离开。
在路过东海时,孙悟空想着去龙王那里讨杯酒喝,结果看到了一幅圯桥三进履的画。
龙王说这幅画讲的是汉朝的黄石公坐在圯桥上,故意三次将鞋扔到桥下叫张良去捡,而张良也始终都勤谨非常,捡完鞋跪捧为黄石公穿上,因此黄石公对他十分赞许,就送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使其拥有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领。
龙王劝告孙悟空说,“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啊。”
听完之后,孙悟空沉思半晌,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唐僧身边。
小时侯爱孙悟空,爱他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本领高强。
长大后爱孙悟空,爱他大闹天宫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的敢为敢干。
如今爱孙悟空,爱他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怜贫顾弱悲悯众生的温柔纯良。
可以说,中国人最向往崇尚的品格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如此一灵猴儿,难怪能被中国人从小到大,百年千年地喜欢下去。
*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网络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