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在泡面还未流行的八十年代,乘客们在火车上都吃什么?
847983

在泡面还未流行的八十年代,乘客们在火车上都吃什么?

历史研究室历史研究室2024-03-04 08:11:361

如果问你,十年前火车上最受欢迎的食物是什么?或许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泡面,没错,自泡面流行起来,因为其方便快捷和低廉的价格,成为很多乘客在火车上解决饱腹的首选,当然不能忘记搭配一根火腿肠或者卤蛋。

而泡面与火车的不解之缘,源于九十年代,一度霸占火车餐食长达二十多年,哪怕到今天也是如此,而在泡面还未流行的八十年代,大家在火车上都吃什么呢?当然是火车餐食了,可以这么说,八十年代是中国火车餐食的黄金年代,至今都是无法超越。

八十年代,是火车餐食的巅峰时期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还处于使用粮票的时代,出门可以不带钱,但绝对不能不带粮票,但火车是例外,因为火车上吃饭时不收粮票的,去餐车吃饭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而且当时最受欢迎的职业就是到处出差的人,毕竟能不用粮票就可以吃饱,着实令人羡慕了。

和后来都是提前做好装上车的餐食不同,八十年代的火车餐车都是明火明灶,灶头旁边连着一个煤巷,炊事员们不但需要做饭做菜,还需要给给炉灶添煤。

餐车

冬天还好,夏天那个温度和烤箱差不多,食材的保鲜全靠冰块,大厨们要时刻翻看着携带的食材是否新鲜,而当时存储的方式也是非常原始,用铁皮箱包裹棉被和冰块,这就是土冰箱,路途超过两天的列车,途中还需要补充冰块,这才能保证食材的新鲜。

餐车吃饭

蔬菜方面选择的都是比较容易存放的土豆、青椒、洋葱、胡萝卜为主,肉食则是鱼肉等等,当然一些高级食材也有,比如甲鱼和燕鲍翅,只要客人点了,就会现做。

准备伙食

而掌勺的师傅其实都是一些大酒楼的主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粮票老是捉襟见肘,上餐车不仅能吃饱,粮票还交得少,去火车掌勺成为很多大厨的选择,其中北京铁路局的火车餐车水准是最高的,其水准堪比当时的二级餐馆。

点餐中

除了负责做饭之外,掌勺还需要培养一些学徒,一般学徒都需要在火车上学习两年才能出师,从切菜开始,然后是配菜,最后是炒菜,这样两年的培训后由师傅写个出徒证明,经过组织审核就可以当时餐车炊事员了。

当然,不同的路线所提供的餐食不一样的,大体上都有自己的地域风格,比如成都铁路局基本以川菜为主,比如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等,当然高级的川菜干烧鱼翅、雪花鸡酪也有。

而南昌铁路局自然是江西菜了,如果跨省,则会综合各地的美食。

丹凤葡萄酒

当时餐厅的布置也相当有特色,和绿皮火车拥挤不堪不同,餐车那是一个窗明几净,用餐环境相当好,餐车的桌布是上海纺织厂的提花棉布,酒架是上海不锈钢厂制作的不锈钢,酒架上会摆上一些压台酒,啤酒、葡萄酒、白酒、饮料都有,比如陕西著名的丹凤葡萄酒、茅台酒、北冰洋等等,甚至还可以买到当时紧俏的八大名烟和八大名酒。

餐车的布置

既然是点餐,价格自然不会低,八十年代餐车上一份海米烧茄子3毛5,一份熘鱼片5毛,但当时一个主厨师傅的工资才几十块,完全不够,所以能点餐的至少身上有不少钱。

1981年北京铁路局的火车食谱

这是一份1981年北京铁路局提供的火车食谱:

主食:大碗米饭(0.1元)、小碗米饭(0.05元)、客饭(0.5元)、肉丝面(0.3元)、藕粉肉丝面(0.4元);

餐食:辣子鸡(1.2元)、熘鱼段(1元)、溜肉段(0.9元)、边白肉(0.8元)、焖排骨(0.6元)、炒肉(0.5元)

这一顿得不少钱

在普遍工资十几二十元的时代,这上面的价格的确不低,普通人肯定吃不起,但能吃上盒饭也不错,和餐车点餐相比,火车盒饭量大价格又适中。

普通餐食

一开始,火车上叫卖的盒饭其实是铝制的盒饭,毕竟要回收,每次吃饭都需要餐车员推出来,吃完了还需要把它收回去,下次接着用,一般饭点前两三个小时,餐车长就会在车厢内售卖餐票,根据人数来准备饭菜,等饭点到了之后再送给乘客,乘客凭票换取饭盒,一份盒饭约三毛钱左右,比点餐便宜多了。

铝制饭盒

餐券

餐券

盒饭的品种并不是很多,但至少有饭有菜有肉,吃饱是没问题的,当然各地也是不一样,都是一些家常菜,其中最受欢迎的必然是红烧肉饭了,虽然只有几块肉,但在普遍缺油水的时代,油水丰富的红烧肉带给大家的满足是其他饭菜不能比的。

当然除了盖浇饭,也有炒饭,比如北京铁路局的什锦炒饭曾备受欢迎,一天能卖上一千五百份左右,这些都是现做的,自然卖的很好,甚至有时候做不过来,只能以没饭为借口推脱。

1985年后,老式的铝制饭盒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大家常见的泡发盒饭,卖法和之前一样,只是不再需要回收处理了。

泡发盒饭

当然毕竟一顿也是好几毛,很多人也舍不得花这个钱,只能选择自带食物,很多人上车前就带好了食物,一盒自带的饭,一瓶水就足够饱腹了,有时候带点卤菜、豆干、花生米等等,水壶里带上一点小酒,和几个人一起度过漫漫长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是难得的欢乐时光。

米饭称重

到了八十年代末,铁路沿线允许一些个体户推着火车售卖一些特产和自制的饭盒,因物美价廉,反而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比如大家钟爱的四大烧鸡,也是在这个时候再度兴盛起来,油纸包裹细嫩的鸡肉,格外的香。

沿途售卖

八十年代末,火车上的餐食开始有变化了,不再是原先的卖多卖少一个样了,而是采取餐食承包责任制,在承包责任制下,餐车只需要上交每年固定的金额,剩下的钱都归餐车所有。

这时候大家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奖励,开始频繁推出餐车进行售卖,不分三餐,从早到晚开始卖饭。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火车上的餐食水准开始大幅度下跌,在利润的趋势下,承包人会自主选择进货的渠道,自然是越便宜越好,但食材的质量却不能保证,让原先高质量的食材水准逐年降低。

至于掌勺师傅的水平也远不如八十年代,能进入餐车掌勺水平是一个不如一个,以至于到了后面,手上有一张卫生许可证就可以进入餐车做饭,这样的师傅做出来的餐食自然不能和原先酒楼出来的师傅相比,更不如街边一些餐馆了。

水平降低,抱怨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但在火车上,想要吃一顿饭,除了自己带,只能去餐车,饿了就得吃,没有办法,而且价格也水涨全高,如此一来,大家更不想吃。

自带的食物是很多人的选择

餐桌上的烧鸡

加上后来泡面开始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便宜的和多种口味的泡面,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至此,八十年代人人交口称赞的火车餐食成为历史。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