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山西者得天下
文 / 子玉
自古能开创基业的帝王,除了个人能力、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外,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因为吃了地理的红利。秦人凭借关中大本营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刘邦同样以关中为基本盘开创了大汉的基业。和关中一样,山西也是创业者的天堂,自古得山西者得天下。
山西的东面是太行山,以太行八陉钳制华北大地;西面是黄河,不仅可以作为防守山西的天然屏障,还可以渡过黄河向长安、河西走廊渗透;北面是长城,更有雁门关、宁武关来共同防守山西的北大门;山西西南面的河东地区更是进入关中的绝佳之地。
总之,易守难攻是山西的基本特点,同时,山西还可以凭借地理优势俯冲河北、河南和陕西,和关中一样,不仅防守成本极低,还能够进一步建立霸业。
梁惠王九年(前362),魏国将国都由安邑迁到了大梁,以迁都大梁为转折点,魏国从此走上了衰弱之路,不仅迅速从战国一哥的位置上跌落,此后更是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守住国都。
看看安邑和大梁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
安邑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南部的运城盆地,东南有中条山和王屋山的天然屏障,向西的话渡过黄河就能纵马关中,况且,吴起当年在任西河太守期间还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将自少梁(今陕西韩城)到阴晋(今陕西华阴)的据点连成一片,完全控制了黄河。魏国进可以攻击关中,退可以做到有效防守。
而大梁就不一样了,虽然有利于向四方用兵进而争霸,但也极易遭到列国的进攻,而且防守成本极高。魏国要想做到防守大梁就要始终保持强国的地位,而且还要不断发动战争,进一步延伸魏国的战略生存空间以给大梁争取更大的缓冲地带。
但这在战国的大争之世又很难做到,而且需要经济优势作为支撑。当魏惠王无法长期呆在七雄的“榜一”又无经济的长期支撑时,大梁就成了危险之地,用秦国相邦张仪的话来说就是:“大梁根本就是个战场嘛。”
大梁是四战之地
图源/网络
而且,魏国还需要布置大量的兵力来防守国都,又反过来增加了军费的支出,为此,张仪也不忘编排魏国,他给防守大梁的魏军的定义是:危国之兵。
可以说,离开山西到河南,魏国不仅从霸主地位跌落,更是给亡国埋下了伏笔,此后,秦国以远交近攻战略为指导是屡屡蚕食魏国的土地。
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63年,这一年,秦国进攻韩国太行山南的南阳,次年又攻下了野王,将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割裂了开来。上党太守冯亭为了将战火引向赵国并达到赵韩联合攻击秦国的效果于是就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
由于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人们都将原因归咎到赵国接收上党的错误决策上。实际上,赵国接收上党并没有错,而是必须动作。因为,秦赵之间必有一战,而秦国一旦占据上党就会以上党为跳板通过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就可以直插河北平原威胁赵国国都邯郸。
如图所示 图源/网络
到了那时,赵国同样会面对亡国的风险,还不如接收上党,将秦军挡在太行山以西。
怎么说呢,赵国的错误并不在于接收上党,而是赵王决战意志不坚定,没有合纵连横积极争取援手,同时又在战略、用人上连续犯错误,因此才导致了长平惨败的结果。
至于秦国的成功,不仅是因为秦军的强大、秦国的经济优势、秦王的正确决断,更重要的是,长平之战前,秦国的势力已经大范围渗透进山西地区,当时,秦国已经经营河东地区长达三十年多之久,完全可以从山西就近征兵、征粮,而且可以通过渭河将粮食运往河洛,然后再通过河内和河东运往长平。
长平之战后,赵国就已经被秦国锁死在了河北平原,只能被动做好国都邯郸的防御,想争夺天下,基本属于做梦。
当秦国同时掌握关中平原和山西高地之后,天下大势已成定局,秦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楚汉争霸,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不仅是因为对关中大本营的成功经营,更是建立在韩信先后打下山西、河北的基础上,刘邦同时手握山西、河北和关中,怎能不胜。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争霸史也基本是围绕山西而展开,刘渊、拓跋珪、尔朱荣、高欢都是因为掌握了山西高地才建立了一时霸业,等到北周灭掉北齐占据山西高地之后才真正掌握了主宰天下命运的主动权。
即使是在后来天下一统的局面下,长安政权最大的危机依然来自山西,比如,杨广即位之后作为并州总管的汉王杨谅马上就起兵反对杨广,如果不是杨谅军事水平实在太次,隋帝国必然得经受长时间的动荡。
而后来灭亡隋朝的也是来自山西的力量——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大业十三年(617)六月,李渊成立大将军府,自任大将军,成立三军,正式起兵反隋。凭借山西高地的俯冲优势,李渊迅速就实现了兵入关中控制长安的目标。
当李渊同时掌握山西高地和关中平原之后就已经成为了当年秦国的角色,进可攻退可守,只要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夺取天下建立帝业是没有一点问题。
而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李渊也要保证,山西大本营的安全。武德二年(619)4月,刘武周联合突厥骑兵南下,迅速就占领了山西全境。当时,李渊都准备放弃河东,是李世民的坚决反对和率兵苦战才使大唐收复了龙兴之地山西。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山西高地在手,大唐是根本不能做到对河北窦建德势力、河南王世充势力的成功剿灭的。
当然,李渊之所以作出放弃河东的决定也是出于激发秦王斗志的考虑,他当然知道河东对于经略天下的重要性了。
怎么说呢,正是因为有了山西高地,李渊才能成为晚出场但却能笑到最后的角色。自古得山西者得天下在李渊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当大唐王朝爆发安史之乱时,山西再一次成为焦点,由于安禄山没有拿下山西导致了唐军虽然丢失了两京(长安、洛阳)但依然能够掌握战略主动权,唐军凭借山西高地对河北和河南的叛军是频频亮剑。
打开地图,安禄山面对的其实就是一个死局:他的势力范围是一条连接范阳、洛阳、长安并在洛阳地带转折的长线,很容易陷入被唐军从收尾同时攻击的危局。
如图所示 图源/网络
而如果安禄山拿下了山西,不仅能够保证长安和洛阳的安全,还可以利用山西高地的俯冲之势对河北、河南、关中及时进行支援。
怎么说呢,不管安禄山个人的能力如何,他没有集中全力拿下山西绝对是导致其失败的关键因素。
当五代的乱局开启之后,唱主角的依然是山西势力: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是出自于李克用的河东集团,一部五代史,就是河东沙陀军唱主角的历史。
为什么说就连辽太宗耶律德光这种猛人都无法在河南立足,本质原因就是,他没有降服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这个强藩。在无法掌控山西高地的情况下,耶律德光只能撤出开封。
当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建立北汉王朝之后,契丹对其的支持简直就是全力以赴,原因就是:契丹以河东为缓冲地带进可以攻击中原,退可以保证河北的安全。
这也是赵匡胤兄弟为什么非要拿下北汉的原因,因为,如果不能掌握山西,赵宋官家根本就无法正常睡觉。
后来,北宋的灭亡也是在太原失陷之后成为定局的。
此后,山西还将作为战略要地屡屡左右天下的命运。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和“在看”。谢谢!/推荐阅读:地理决定了战国七雄的命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