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读书心得腐败心理研究丨“不想腐”首先源自自律
848041

腐败心理研究丨“不想腐”首先源自自律

lijd2016lijd20162024-03-05 13:08:060

腐败心理研究

古人说:“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即使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没有它,一切纪律都会变得形同虚设。自律是克制人的劣根性最有效的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控制侵犯行为的最有效方法是学会自我抑制侵犯行为。柏拉图曾说:“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高尔基曾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斯科特这样理解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在心理学中,自律是指在面对诱惑时,平衡内在冲动的能力。它并不是压抑当下的内在冲动,相反,它是一种承认与接纳内心冲动,并意识到这种冲动和外在标准可能存在的冲突,自主自愿地做出符合外在主流标准的行为选择。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面对诱惑时个体需面对两种敌对的力量,一种是呼吁个体做出合理行为的自我控制力量,另外一种是鼓励个体做出满足欲望行为的冲动力量。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无任何约束,只要有一点外界诱因或自我需要,就会轻易实施犯罪。实践表明,堕入腐败泥淖的公职人员往往是自律不足而败下阵来的,其贪腐行为的发生多是“放纵——放纵自己的行为;迁就——迁就自己的错误;失度——失去做人的尺度”三步曲。心理学研究认为,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自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会面临诸多的诱惑,自控力弱是一切堕落、罪恶的根源。自控力弱的人,容易随波逐流,容易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最终害己害人。自己把握不住自己,就容易跌跟头。

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善行和恶行,无一不受一定的思想制约,即受一定精神力量控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使人做自己举止行为的最严厉的评判者的力量是什么?是良心,它成为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中形成的道德责任和自我评价能力,是自觉地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对个体行为发挥着判断、指导和监督的作用。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良心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良心的形成及其真正成为调控道德主体行为的心理机制,便标志着道德主体实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生活中不乏受良好激励而舍生取义的人,也不乏受良心的责备而悔不欲生的人。这种约束力之所以强大无比,恰恰是因为它来自主体自身的理性、意志、情感,因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克制。个体走向腐败是一个“底线”失守的滑坡过程,也是个体逐渐将腐败行为合理化的过程。正常人在犯罪或做不道德的事情时,会有负罪感和不安的情绪。而道德脱离(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是一种将个体行为和内在价值观分离的机制。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何会做出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的自我辩护,是道德脱离的主要表现)使得一些人在从事不道德行为时,不会感到强烈的困扰,这就让腐败行为得以延续下去。

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行为不越轨,便是自律。自律就是自己与自己作斗争,与自我欺骗作斗争。德谟克里特说过:“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难堪的,但这种胜利标志着是深思熟虑的人。”除了外部因素,人也有自身的弱点:通常会采用最节省认知资源、最偷懒的路径去思考决策。这些弱点使得保持清醒是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而一般人往往会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非理性思维。延迟满足是指甘愿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眼前的利益的决策取向。有些人可以遏制眼前冲动,实现延迟满足;有些人则对于即时满足更加渴求。面对贿赂的诱惑,几十万元的现金就是即时奖励,相较于唾手可得的获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人类另一个显著弱点就是,往往对于未来的结果估计不足。并且,相比于未知和不可预测的后果,人们更加愿意作出后果是已知的决定。腐败的好处是立即的、有形的、可预测的(钱就摆在眼前)。而腐败行为的风险则不太明显,产生后果的时间较长,且难以预测。因此,人们往往低估犯罪的风险,给自己的铤而走险赋予很多理由。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些人不能顾及其行为后果的根本原因乃是他们尚未学会从心理上去抑制欲望以延缓满足。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腐败分子总体上总是试图寻求心理方面的即刻满足,而不愿等待较大的但需要一个延缓期才能获致的报偿。心理学界的研究表明,人性最大的弱点或许不是自私,而是“贪婪”,渴望而不知满足。一旦内心的贪欲失控,诱惑的力量就会成倍放大。腐败者的贪婪实际上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赌徒心理”现象,其特点在于始终相信自己的预期目标会到来。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否极泰来,一旦多次错失机会,下次就一定会成功;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运气到来时,就要紧紧抓住它。与其说他们相信的是运气,倒不如说是“玄学”,即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心理学家分析后得出结论,赌徒的心理其实是发生了非关联性强化,即在模糊情境中,偶然的一次行为导致了预期的结果,便认为今后这种行为结果就会多次出现。纵观因腐败被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并非输给了金钱、美色和权力,而是输在了“自律”二字上,当自律意识决堤,他们便被欲望洪流裹挟,丢失原则,迈向深渊。

本书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触发腐败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出发,由一般到特殊,紧贴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和外部条件,层层揭示腐败发生的心理动机,如“侥幸心理”“失衡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等,并据此提出治理腐败建议。本书对研究腐败问题特别是腐败心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反腐败研究文库”中的一册,此前已出版《国外腐败问题研究》《家族式腐败问题研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