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你现在该明白,为啥中国人这么能「拼」了!
848091

你现在该明白,为啥中国人这么能「拼」了!

大遗产大遗产2024-03-06 15:08:511

▲ 摄影 / 云影

凸者为榫,凹者为卯,凹凸拼扣,契合着古人太极阴阳的哲学观。数千年前已然诞生的榫卯,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历史相伴始终,刚柔相济地组合成一种种构件,进而营造起美轮美奂的殿宇。匠心独运之中,又带来和谐、平衡之美感

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如浑然天成时,你就会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般的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的。榫卯结构就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其寿与天齐六根棕色木条相互巧妙锁定,构成一个稳定的整体。这是中国担任2023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首日向安理会成员赠送的纪念品——鲁班锁。“它就像和平一样,拆开容易组装难,破坏容易重建难,贸然下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它也像安理会当前面对的难题,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采用科学方法,保持耐心信心,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鲁班锁是由几根凹凸不同的木棍,按照一定顺序拼接在一起的古代玩具,相传为木匠始祖战国时期的鲁班所创。鲁班锁有何特质而使它成为新时代的国之佳赠?一言以蔽之,在于其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介绍鲁班锁。

所谓榫卯,是两个凹凸构件。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拼接建筑,其基本构件大多相互独立,如柱、梁、枋、垫板、桁檩、斗栱、椽子、望板等。这些构件各怀神通,却不能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因而需要搭建一座“友谊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榫卯。木匠用一“凸”一“凹”,实现了建筑结构部件的咬合,将手中的一块块木料,拼接成广厦万间。可谓积木成屋。

榫卯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如果对榫卯的来历稍加探索,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一建筑结构出现的时间,还要更早,甚至早于文字的出现。

▲ 模拟建造河姆渡干栏式建筑的场景,可窥见一些榫卯结构。

在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开始搭建简易的建筑来求得一隅之安。当北方的半坡居民还在用捆绑的方式建造房屋的时候,在南方的河姆渡,居民已经悄然开始使用榫卯结构来加固房屋。

在今天出土的河姆渡一期的干栏建筑遗址中,就有多达百余件的榫卯构件。因为彼时金属工具还未曾出现,经石头工具打磨的榫卯,还残存着石器时代的原始与古朴。但后世常用的柱头柱尾榫、燕尾榫、企口榫等榫制的雏形,当时业已出现,木构建筑史的文明之光渐渐点亮。

▲ 河姆渡遗址使用的榫卯类型图。

到了鲁班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榫卯结构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金属工具出现所带来的精雕细刻,让榫卯脱胎古朴,变得更加精致。到了此时,已有格肩榫、燕尾榫、透榫、勾挂榫等多种卯榫。随着榫卯在建筑中的广泛利用,榫卯逐渐受到文人的重视,常作为比喻来抒发人生之叹、阐述治国之道。战国的宋玉在《楚辞·九辩》中就有一句名言:“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组鐯而难入。”用“方枘圆凿”(枘、凿就是榫卯)来比喻自己无法与小人同流合污。汉代桓宽在《盐铁论·非鞅》说道:“有文武之规矩,而无周吕之凿枘,则功业不成”。桓宽以凿枘治国之喻,榫卯在秦汉时代的使用之广泛,可见一斑。

▲ 山西应县木塔距今已近千岁高龄,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用途广泛就决定了榫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拘泥于一形一制,而是如四季的景致,演变出万千的姿态。形制不同、外貌各异的榫卯,星罗棋布于古代建筑的各个角落,用百变之形体现着古人建筑智慧之美

其形也百变

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广记》曾记录这么一个故事,说“凤翔知客郭璩,其父曾主作坊。将解一木,其间疑有铁石,锯不可入。遂以新锯,兼焚香祝之,其锯乃行。及破,木文有二马形,一黑一赤,相啮,其口鼻鬃尾,蹄脚筋骨,与生无异。”这个神奇的故事,历来在谈论榫卯的时候为人称道,榫卯以马的形制存在,除增加了彼此相互咬合的触点,使得建筑更加结实外,还让榫卯自身显得极为优美。建筑中存在的榫卯,虽然未必都像《太平广记》中的双马那样美观,但也是种类繁复、形制大观。古代榫卯按照用途划分,可以简单地被划入两大阵营——主体结构和局部装饰。中国传统建筑的操作技术,分为大木作、装修作(小木作)、瓦作、石作、土作、搭材作、铜铁作、油作、画作、裱糊作等共11个专业。榫卯因为其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则是这大、小木作的灵魂。

▲ 五台山佛光寺当心间榫卯积木。供图 / 晚峰

在木作结构中,榫卯负责建筑梁柱枋等各核心框架部件的衔接。由于建筑是长宽高三个维度延伸的艺术,木作中的衔接点就会变得多且复杂。我们可以从固定垂直构件、水平与垂直方向的交互、以及水平构件的结合等三个方面,对榫卯作一窥探。

古代建筑的垂直构件主要是柱子,柱子可以分为落地柱悬空柱两类。落地柱直接落到柱石顶上,即柱础;而悬空柱落脚在梁架或其它悬空挑起的支撑物上。这样,就需要垂直方向的榫卯连接。用于垂直方向的榫卯,多为管脚榫。它负责连接柱体和柱脚,在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每柱径一尺,外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即直榫的长度为柱径的3/10。在实际施工中,常根据柱径大小适当调整管脚榫的长短径寸,一般控制在柱径的3/10—2/10之间。除管脚榫外,套顶榫、瓜柱柱脚半榫等,虽然外形不同,功用同前者,大同小异

▲ 百变榫卯。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交互上,燕尾榫是重要的一种榫制。燕尾榫历史悠久,在战国时就有多种类型的燕尾榫出现。其特征主要是榫头的宽度断面呈矩形,厚度断面呈梯形。将它用于连接檐枋、额枋、金枋、脊枋与柱头相交的部位。除了燕尾榫外,水平方向上的榫还有箍头榫、透榫、半榫等。在水平构架的结合上,十字半刻榫主要用于方形构件的十字搭交,多见于平板枋上。匠人按照枋子本身的宽度,在相交处,各在枋子的上下去薄一半,上为等口、下为盖口,双口十字相搭,形成水平方向上的完美相融。除此之外,十字卡腰榫、大头榫也有结合水平方向结构的功效。

▲ 泰安岱庙天贶殿转角的箍头榫。摄影/解亚瑾

榫卯的形制之多,告诉后人,古代建筑在宏观和微观处理上,都非常复杂。然而,在古人看来,复杂的建筑在其功用上,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能够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坚固持久是建筑的第一要义。而榫卯,这一建筑的连接构建,恰恰依靠自身的智慧,满足了古人这一需求,一句老言古语,大可将榫卯流传至今的天机道破——榫卯万年牢

榫卯万年牢

那么,榫卯结构让建筑坚固的原理何在?理论上讲,单一方向的榫卯组合,衔接部分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会在10—15年内自动脱落,所以我们过去使用的斧头,铁斧和木杆的衔接处总需要定时加固。原因就在于木材中的水分会随着自然作用力减少,道理同潮汐涨退。然而,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大多由不同方向的榫卯组合而成。这样,在榫卯结构内部,来自各个方向上的张紧与松脱的作用力,便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最为复杂微妙的平衡。古代榫卯在用途上可以分为大木榫、装饰榫和家具榫。而用于房屋整体大木结构框架的大木榫,是古代建筑巍峨如山、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我们取传统建筑中的一个倒“L”型号局部,对榫卯结构做管窥之探。

▲ 板材之间的拼接,也是榫卯的用武之地,常见的有银锭扣、龙凤榫、穿带、抄手带等。银锭扣因形似银锭而得名,将其镶入两板缝间,可防开裂;龙凤榫又名企口,两块木板小面裁作一凹一凸,互相咬合;若是将小面裁掉一半,使两板交错搭接则是裁口;在拼好的板面上刻出燕尾槽,将燕尾带打入槽内,以锁合诸板,防止凹凸变形,名为穿带;如果是在小面居中刻槽的话,则穿带在内,是为抄手带。

在垂直方向上,我们都知道,建筑依凭的是柱子的支撑。然而在看不见的柱子两端,直榫却发挥着与横梁和基底柱头“打”成一片、防止水平位移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的柱梁连接,依然少不了榫卯出力。这里可用的榫卯形制很多,其中之一的燕尾榫就常用于此处。燕尾榫以上起下落的方式安装于构件的结合部,其承受拉力的性能要更优于直榫。因而在古代胶合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燕尾榫的强大可见一斑。现代细木工工艺理论和实践证明,燕尾榫的倾角不得大于10°,否则会使榫尖端造成剪割破坏。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林寿晋先生曾对战国时期燕尾榫角度进行研究,四个实例中有三个在临界度10°以内,另外一项虽然超过10°,但所差无几。由此看见,古人已经注重了榫角度与所受剪力之间的关系

直榫顶天立地,燕尾榫连接东西,榫和卯在一根木柱上同时存在,负责不同方向的力,竖直方向受力太大,则可以在水平方向得以舒缓,反之亦然,这样的一经一纬,就让柱、梁稳若金石,而在更多方向使用榫卯,再进行穿插加固,其稳定更不言而喻了。

榫卯的精髓在于舒缓外力,安装的时候留有空隙,受来自一个方向的力的时候,将其“大而化小”,以疏替堵。与之理念截然不同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法国一家电视台,曾经拍摄过一个纪录片,内容是描述铁塔内那些庞大如车轮的钢铁螺丝帽,需要不时地组织人力重新加固,否则就会因为温差关系而自动松脱,有人曾经主张放弃螺栓改为焊接,但是一旦吸热,整个金属塔架便会因为金属的不规则膨胀而扭曲倒塌。从这个工业文明的庞大固埃的烦恼中,我们会对榫卯中欲紧则松、若即若离的智慧,发出会心一笑。

榫卯万年牢是对其在静态上“长寿”的赞誉。一座古建筑流传至今,除了能抵抗岁月的雨打风吹外,还要能经得起各种地震、烈风、暴雨、兵燓等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这个中最大的考验,莫过于爆发时如飙举电至的地震了。榫卯凭借自身良好的抗震性,常常给木制建筑长达千年的庇佑,这不得不说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地震也岿然

1976年7月28日,处于午夜酣眠中的河北省唐山市,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建筑物在这场地震中坍塌无数。然而,在距离震源不远的天津市蓟县,有一座辽代佛教古刹——独乐寺,却在地震中岿然不动。这并非是一次偶然幸免,如果翻看独乐寺的历史,不难发现,独乐寺这种在地震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光辉事迹不绝于书。史料记载康熙十八年,三河平谷发生一次大地震,当时蓟县城内“官廊民舍无一存”,观音阁(独乐寺)“独不圮”。要说榫卯对于抗震的作用,得从建筑的“脚下”说起。古代匠人在树立柱子之前,会先计算好柱子的侧脚。所谓侧脚,就是在立柱之前,将柱子地面做成有微小斜度的斜面,立柱后,可以令柱首微微朝内,而柱脚相对外撇。《营造法式》中就有对柱脚的规定:“每屋正面,随柱之长,每长一尺即侧脚一分,若侧面,每长一尺即侧脚八厘,至角柱其柱首各安其法。”

▲ 在古建的转角处,枋与枋以十字榫的形式相结合,其末端常常呈现“霸王拳”的形状,如同金箍一般把柱头牢牢套紧,这叫做箍头榫。留有侧脚来抗震的原理,就是将地震中的柱脚预留了四边形的轨迹,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可以让柱子在地震中晃而不倒。同时,侧脚对建筑的榫卯抗拔十分有利,它提供了榫卯节点的初始弯矩。侧脚安装时有些偏晃,榫卯在连接侧柱和横枋时,也会安得有些“松垮”。榫卯这样看似漫不经心的样子,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一旦榫卯在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时,所在的额柱节点有空间发生一定的转角,而榫卯此时才会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紧紧咬合,节点具有了抗弯刚度。榫卯在地震中,柔中有钢的韧性才体现出来。古人也看到了额柱转角的重要性,因而在宋元时期,进一步完善了节点构造措施。他们采用“镊口鼓铆”“吞肩透榫”等措施,保证榫卯连接,不至脱落。同时,额檐间用绰幕枋承托,也就是加点加掖,也增强了节点的抗转角刚度。这样的榫卯较之过往,在地震摇摆中,转角刚度更大,榫卯咬合能力更强,自然抗震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 在建筑檐下,檐柱、檐檩、檐枋、垫板等构件汇于一点,此时多种榫卯齐齐上阵:两枋以燕尾榫楔入柱头,称作“鼓卯”;柱顶用馒头榫固定梁架;两侧桁檩通过燕尾榫连接后,放入梁头的“鼻子”内。它们又通过抱头梁和穿插枋与金柱联结起来。因不能采用上起下落的方式安装,故穿插枋以透榫、抱头梁以半榫或透榫,穿入金柱之中。今天很多传统技艺都在慢慢消失,究其原因,可能是农耕文明时代的技艺在现代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在材料选择的变迁中,变得手足无措,只能在奄奄一息中感叹生不逢时。然而,作为先于文字出现的古老技术——榫卯,不但没有陨落,反而还迈出国门,被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智慧的符号

拼出天地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是李白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李白在诗中哀悼的“晁卿”,就是当时著名的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他是日本大规模派遣遣唐使的一个杰出代表,他和日本前后来华的十九批遣唐使,虚心学习,将大量的唐土文化,带回日本。这一片征帆的包裹里,就有榫卯技术,它被运用在了包括奈良市唐招提寺在内的众多建筑里。日本今天依然传承着榫卯这一工艺,并在传承中完成了本土化的改造。一种被他们称之为“河合继手”的榫卯工艺,具有改变角度三种连接方式的特点。现代日本建筑师对榫卯使用乐此不疲,位于高知县的梼原木桥博物馆,就是榫卯结构的设计典范。主体建筑由榫卯拼插的栱木叠错而成,下面只有一根实木支撑,像悬浮的楼船漂泊在自然之间。

▲ 高知县梼原木桥博物馆。

当然,榫卯是中国的,有更多的中国人在做。木匠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苦力活。在当下这个追求各种快捷的时代,坚持做榫卯,不易。但,总是有人在默默地坚守和创新。榫卯之光,点亮于我们文明的鸿蒙时代。从先人在两根树枝上削出最原始的榫卯开始,对于榫卯的研究就和对于安居乐业的愿景捆绑在了一起,并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精进。榫卯的形制丰富,既体现了建筑的发展,又是祖先由技入艺的情怀。它的坚固、抗震是先人将建筑人格化后,许下的寿与天齐的美好祝愿。这祝福没有止步于文字理念,而是在时光冲刷中、天灾打击中愈挫愈奋,将自身的匠人之道讲给后人听。时代在发展,关于榫卯,听众和观众越来越多,但榫卯却还是榫卯,这是中国人“拼”的故事、“拼”的文化、“拼”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拼”的精神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