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是周人发明的,姬姓与黄帝无关,源自白狄,媿姓源自赤狄
文/万物君姓是周人的发明,所以在周代之前,只有氏,而无姓。换言之,无论是帝尧、帝舜,还是大禹,都没有姓,而只有氏,如伊祁氏、有虞氏和夏后氏。问题是,周人为何发明姓?其实,任何发明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目的因。周人发明姓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别婚姻,二是统氏族,三是封邦国。
1
古人最害怕的是子孙不蕃,所以,西周铭文中,最后一句通常是“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定姓,并要求同姓不婚。相关文献如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礼记·坊记》:“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白虎通义·卷八》:“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日知录·卷二十三》:“天生斯民,族属姓氏各有本原,古之圣王尤重之,所以别婚姻,重本始,以厚民俗也。”2
据说,黄帝时,有万邦。到了商朝,号称有三千诸侯。到了周朝,只剩下八百了。《逸周书·世俘解》称:“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三代之时,所谓的国家,其统治者其实就是氏族。这么多的氏族,给人庞杂无序的感觉,很不利于统治。为了统治的需要,周人就氏上置姓,氏遂变成姓的分支,从而达到统一不同氏族的目的。不仅如此,姓统氏,氏统族,能够让庞杂无序的氏族得到结构化,既做到了尊卑贵贱有序,又团建了社会。3
一旦周人定下了“姓”的规则,即别婚姻和统氏族,就为封邦建国注入了实质性内容。换言之,周天子通过赐姓、胙土、命氏来封邦建国。只有被周天子赐姓,才是华夏之国。否则就是蛮夷之国。以陈国为例,《左传·昭公八年》云:“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陈国位于东夷和华夏之间,或属于东夷之国,当其与周人通婚,并得到赐姓后,它就成了华夏之国。陈国君是舜后,一般而言当为姚姓,但周人赐其妫姓。事实上,周人既可以封陈国君为妫姓,也可以封舜在晋南的后裔为姚姓。对周天子而言,是姚姓还是妫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通过这种赐姓的方式,实现两姓的结盟,进而合天下于一家。4
周人将姓分为三类:同姓、异姓与庶姓。同姓自然是指姬姓。异性是指与周人有婚姻关系的姓,如姜姓。庶姓是指与周人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周礼.秋官.司仪》云:“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郑玄注:“庶姓,无亲者也。”意思是,王面朝南接见诸侯,向庶姓诸侯行土揖礼,向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诸侯行时揖礼,向同姓诸侯行天揖礼。《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及长滕侯。”意思是,十一年春季,滕侯和薛侯前来朝见鲁君,两人争执行礼的先后。薛侯说:“我先受封。”滕侯说:“我是成周的卜正官,薛国是庶姓,我不能落后于他。”鲁隐公派羽父向薛侯商量说:“承君和滕侯问候寡君,成周的俗话说:'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量测;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成周的会盟,异姓在后面。寡人如果到薛国(薛侯姓任)朝见,就不敢和任姓诸国并列,如果承君加惠于我,那就希望君同意滕侯的请求。”薛侯同意,就让滕侯先行朝礼。5
最让人好奇的是,周人是怎么定姓的?《左传·隐公八年》众仲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什么是“因生以赐姓”?这里的“生”是指出生地?还是指出生的氏族?抑或二者兼之?倘若如此,又是谁的出生地或氏族?受封者的,还是受封者祖先的?梁玉绳称,“三代以前,必著功德,然后赐姓命氏,故人不皆有姓。”姓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获得性的,其获得的条件是功德。据此,三代之前的祖先有功德者,其后裔才能获得姓。以陈国的胡公为例,他的祖先是帝舜,属于有功德者,所以就被赐姓了。问题是,这些姓具体是怎么来的,换言之,这些姓与三代之前哪些人有关?6
其实,理想情况下,姓与三代之前的古圣有关,但并非总是如此。下面讨论12个古姓的来源,我们会发现,他们要么来自古圣,要么来自古族。姜姓,或源自神农,他是农业的发明者,功劳巨大。他出生何地,已经无人知道,但他的后裔主要是羌人,所以得姓姜。就此而言,称姜姓来自古羌族,更有道理。姬姓,源自后稷,后稷是神农后裔,也是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周人祖后稷,但不姓姜,而是别姓为姬。为何不是别姓其它?因为稷、姬同音?还是因为狄、姬同音?不得而知。但我认为姬姓更可能源自古族,而非古圣后稷。也就是说,姬姓很可能源自白狄(周人属于白狄)之狄。至于说姬姓源自黄帝,黄帝长于姬水,则是后来的附会。因为周初周人定姓时,还没有黄帝的概念。
姚姓和妫姓,源自帝舜。舜后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姓姚者主要居住在晋南,那里有古唐国,为周人所灭。姓妫者有陈国、息国。
姒姓,源自大禹。传言,禹母脩己吞薏苢而生禹,后裔因姓姒。姒姓国有杞国、越国。越国姒姓乃后来之事,可见赐姓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子姓,源自商契。传言契母吞鳦子而生。子姓的获得非常晚,西周金文没有子姓,春秋时期才有。这亦证明赐姓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同时证明姓乃周人之发明。姞姓,传出黄帝。应该是附会。《左传·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据此可以认为,姞姓源自后稷,为其妻族。商周时代的密须国和南燕为姞姓。密须位于后稷族附近,其姓姞容易理解,南燕是怎么姓姞的,就不知道了。风姓,来自太皞,太皞是东西两大部落之一。风姓国有宿国(今山东省东平县宿城镇)、须句国(今山东省梁山县小安山镇)、颛臾国(今山东省平邑县东)和任国(今山东济宁市境)。夏朝的有仍氏或是任国的前身,为太皞后裔。另外,有娀氏可能就是有仍氏,曾随帝舜一同迁居到晋南。任姓,来自奚仲,被人尊为造车鼻祖。奚仲是大禹的车正,被大禹封于薛地(今山东省滕州市境内),不久又迁都到邳(今江苏省邳州市属地)。到了商朝,奚仲的十二世孙仲虺又迁回到薛地。仲虺的后裔祖己是武丁的著名大臣,祖己的七世孙任成(也称薛成或挚成)在平舆建立挚国。周文王的生母太任,来自挚国。另外,薛国也是任姓。滕州、济宁相临,所以奚仲很可能是风姓有任氏的后裔。准此,任姓来自有任氏,为风姓的后裔。祁姓,传出唐尧。西周时的唐杜氏和春秋时的晋国范氏为祁姓,他们是刘累之后。所以,祁姓源自唐尧还是刘累?刘累夏时为御龙氏,其后裔武丁时为豕韦氏。祁姓会源自豕韦吗?祁、韦同音,祁有可能源自豕韦。狸姓,源自尧子丹朱。春秋时,狸姓有傅氏。传言,夏王封丹朱后裔于傅地,在山西平陆。到了商朝,武丁的著名宰相傅说应是傅氏之子。媿姓,与古圣无关,而是来自古族鬼戎。4000年前,他们生活在蒙古高原。大约3800年前,他们南迁进入内蒙古中南部和陕北。商朝晚期,他们活跃在西洛河到无定河一带,根据考古发掘,他们自称鬼。康王时,鬼戎都邑被周人攻破,其后裔东迁。春秋时为赤狄。
7
做个小结:来自古圣的姓有:姚、妫、风、姒、子、祁、狸、任;来自古族的姓有:姜、姬、媿、姞。这只是猜测,不一定准确。譬如,姜姓也有可能来自神农或四岳,但其与姜的因果关系,无法确定,反而羌姜关系紧密,所以就姑且称姜姓来自羌族或羌人。- 0001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