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钩沉抗联师长身陷绝境:这个师长我不干了,大家各自逃命吧!
848173

抗联师长身陷绝境:这个师长我不干了,大家各自逃命吧!

兵说兵说2024-03-09 11:09:220

作者:武陟东旭

1938年12月,黑龙江省东北部的桦川县双鸭山的山坡上,白雪皑皑,抗联第6军第2师跟日军血战后,冲出重围转移到了这里。绝处逢生,指战员都松了一口气。谁也没想到,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大家刚在山坡上坐下,陈绍宾师长就对气喘吁吁、浑身血迹的白福厚团长说了一句话。虽然声音低,但在场的人都听到了,全被惊呆了。陈绍宾长叹一声说:“福厚同志啊,咱们人也回来得差不多了,我对大伙说句掏心窝的话,这个师长我不干了,大家各自逃命吧。”听了这话,白福厚团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师长,您说什么?没听清。”

【反映抗联艰苦生活的蜡像,寒冷是抗联的一个大敌】“我是说大家各奔前程吧。”陈绍宾清了清嗓子,“大伙愿带枪走的,可以把枪带走,带枪走的话不但能防身,还能混碗饭吃。”“师长……”白团长惊得说不出话来。在场的干部战士听了,也都愣住了。作为一个师长,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交代一下当时的背景。抗联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成立的,经过6年的艰苦斗争,迅速发展壮大。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抗联已经从当初的5个军发展到11个军。赵尚志领导的哈东支队,在1935年时只有几百人,到1937年已经有5000多人。

【日军围攻抗联营地】这一时期是抗联的全盛时期,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这种局面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就戛然而止。原因很简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把东北当作大后方,大后方能不能巩固,关乎成败。因此,从1937年之后,日军集中力量对付抗联,使用了极其恶毒的办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军事“讨伐”的同时,实施“集团部落建设计划”。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把老百姓跟抗联隔离开来,彻底断绝抗联的补给。从1937年7月到1938年初,日本在黑龙江境内就兴建了6000个集团部落。所谓的集团部落,就是定居点,把农民自家房屋烧毁或者拆掉,逼迫他们到指定的地区集中居住,每100户为一个部落。在部落的周围,日军建起密密麻麻的铁丝网,星罗棋布的炮台,还有纵横交错的水沟。为了防止百姓逃跑,在定居点外围布置了很多治安队。

这样的话,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

【“围剿”抗联的日军】不光如此,日本人还对部落里的百姓食品实施定量供应,供应的食品只够一天吃,每天领一次,不许百姓有余粮。农民到地里干活,只允许携带一顿的口粮。不光是食品,在抗联活动区的大小城镇,日军对日用必需品也实行专卖。购买食盐有“盐证”,购买袜子和布匹有“布证”,购买棉花有“花证”。不然的话,买方和卖方都要受罚,轻则罚款、坐牢,重者杀头。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企图把抗联战士冻死、饿死在山里。内陆人口稠密,交通发达,气候温暖,日军无法这样做。东北地广人稀,气候严寒,做到这一点比较容易。到了冬天,东北大雪封山,气候严寒,到处是厚厚的积雪,抗联想挖野菜、吃野果也很困难。而东北的寒冬如此漫长,通常在5个月以上,在封锁的状态下,想要平安过冬,比登天都难。

偏偏1938年冬天,老天又故意与抗联作对,降雪量超过常年,积雪有1米多厚。日伪军趁着大雪,出动先进的交通工具,对藏在深山的抗联部队进行“围剿”。1938年12月12日早上,抗联被服厂和医院周围响起了枪声,四周黄压压一片,全都是日军。指导员裴成春在阻击中身负重伤,她对女兵李敏等人说:“我掩护,你们快走!”李敏带着1个女兵排,还有几十名伤员突围出去,裴成春率领的2个排全部牺牲。李敏好不容易带领大家走出十几里路,又遇到了一队伪军。

【恶劣的生存环境,难以为继的补给,日伪军的封锁,一系列的困难始终没有压倒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一场血战之后,女兵和伤兵都牺牲了,只有李敏一人突围出来。她没有松口气,因为还有两个敌人没有摆脱,那就是饥饿和寒冷,它们足以在一天内将她击倒。

果然,在走到一条河边的时候,李敏晕倒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苏醒了,睁开眼睛,她发现自己身边有很多带枪的伪军,顿时晕了过去。“别怕,我们都是同志。”一个声音呼唤道。原来,这是抗联第6军第2师的队伍。战士们穿的伪军军服,是在一年前的战斗中缴获的,因为没有军服,伪军军服也不嫌弃,撕掉肩章就穿上了。不管怎么说,李敏命大,被同志搭救,见证了第6军第2师的惊人一幕。1938年12月下旬,李敏随着这支部队进入了黑龙江省东北部的桦川县,来到了一个叫申家围子的屯子。这天晚上,睡梦中的李敏隐隐约约听申家围子的保甲长对陈绍宾师长说:“我看到了一张报纸,说在去年(1938年)一年里,抗联有9个师长'下山’(投敌的意思)……”其实,他还少说了2个,一共有11个师的师长叛变。这些师长包括杨靖宇将军的得力助手,第1军第1师的师长程斌,正是此人后来将杨靖宇逼到了绝境。

【杨靖宇将军】

【这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将士做饭的青松灶。为防止敌人发现做饭时冒烟,杨靖宇利用中空树做烟囱,炊烟顺树洞升到树尖散开,减少被发现的可能】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是因为参加抗联的人成分复杂,不少人动机不纯。他们很多并非组织成员,在顺境的时候表现还行,逆境的时候就经不住考验了。虽然这么多人投敌,但因为没有电台,陈绍宾师长对此并不知情。听说如此严峻的局面,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前途如此暗淡,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何去何从,他开始犹豫。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陈绍宾师长对白福厚团长说出了那段话。还没有等团长表态,陈绍宾又麻利地揭开了上衣,露出了一个像子弹袋一样的钱袋子,里面一格格的,全是钱。“大伙跟着我出生入死,相遇一场不容易,这些钱我也不忍心独吞,分给同志们。”陈绍宾声音哽咽道。起初,大家还认为师长是开玩笑,这样看来是认真的了。大家觉得头皮发麻,大脑空白,师长到底是怎么了?大家都不知所措,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深思,有的惊诧,有的愤怒,下意识将手放到枪上,用警觉的目光巡视周围,警惕事态如何发展。李敏也感到脊背一阵发冷,作为队伍中唯一的女兵,她失望而无助。这时候,耳边响起了一个低沉有力的声音:“师长,你不能这样,大伙跟着你是打鬼子的。”

【追杀抗联的日军】说这话的,是白福厚团长。白团长是辽阳人,1913年生,是东北军出身,他曾经跟着马占山投降日军,被编到伪军38团,担任团长。投降那天,白福厚曾经开枪自尽,被抢救过来。1937年9月,白福厚率领伪军38团迫击炮连和2连官兵起义,加入抗日联军6军1师6团,在次年成为组织成员。面对危急局面,白福厚是一条汉子。听了白团长的话,陈绍宾一怔,但装作没有听见,开始分钱。白团长大声喊道:“同志们,愿意走的不说了,愿意留下的站出来!”李敏一听,流下了热泪,率先站到了白团长跟前。大伙本来就不愿意下山,一看到李敏作为一个女兵都坚决留下,纷纷站到了白团长跟前。很快,指导员、连长、副官、军需官,几乎全都站到了白团长一边。

陈绍宾一看愣住了,他赶忙收起了钱,扣上衣扣,叉着腰说:“同志们呢,我是在考验一下大家,没想到大家革命那么坚定,哈哈……”这场风波,就这样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场,陈绍宾继续担任师长。陈绍宾到底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成为一个谜,也成为同志怀疑他的理由。

【白福厚团长资料照】1940年,陈绍宾被撤销职务之后不辞而别,当了土匪,靠抢劫为生。1941年3月的一天,因分赃不均,陈绍宾在打斗中被同伙杀死。一个月之后,白福厚团长也被日军的子弹击中,英勇牺牲。那天他带着李敏和战友们,在毛兰顶转移途中与日军讨伐队狭路相逢。他为了掩护李敏,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李敏绝处逢生,乘坐小船进入到了苏联境内……同样是死,一个重于泰山,一个轻于鸿毛,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有人说,除了长征,我军有三段历史是最悲壮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西路军西征和东北抗联史。

【日军有关抗联档案】从日军的档案中也可以看出,抗联将士的英勇顽强,他们经历战斗的惨烈,以及给敌人造成的损失。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东北抗联在难以想象的环境中孤军奋战,谱写了一曲壮歌,荡气回肠,永载史册。参考资料:《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史》冯仲云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