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假太监
10247100000077

第77章 朱由检想要增税

也该罗清倒霉,第一次举事就碰上了曹清。若是碰到了别的兵马,说不定这一次还真让他成事了。以有心算无心,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以近万之数,围攻几千毫无防备的明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这个时候的明军已经开始糜烂了。一年之后席卷大明的农民造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曹清来了之后,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明朝多了一支护卫营。虽然还不足以改变整个大明的局势。却为这腐朽的大明注入了一道化腐朽为神奇的春风。

“教主,我点了一下,只剩下六百多人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弟兄逃脱。教坛是回不得了。官军抓了我们那么多人,里面肯定会有意志不坚定者。万一他们招了供,在教坛设了埋伏,我们回去正好是自投罗网。”郝保子说道。

“万余人,一战之后,连个敌人的人影都没有看到,竟然折损了如此之多。这仗要如何打?”罗清有些沮丧。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传头芦彦劝慰道:“教主多多宽慰。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现在天下英雄都起来反抗****。只是这京都兵力充足,又大抵是官军能战之军。我打听清楚了,我们碰到的这一支军队,是最近才编练出来的护卫营。是皇帝小儿使了很多银两才编练出来的。想来护卫营中多是明军中的精锐。这也是我们时运不测。我们可以转战他地。到明军薄弱的地区去。我听说关中有饥民起义。我们若是前去,将他们收纳,必然可以很快重新东山再起。”

罗清也被芦彦说得动了心:“今日之仇,他日一定要报。我记住了!护卫营!”

罗清当即率余部往关中逃窜。

那郝保子说得一点没错,杨大年与周万钟确实已经摸清楚白莲教总坛的位置,各带着千余人守在了白莲教总坛。等了一两日,又捉拿了溃散的白莲教残余,这些人颇有些战力,不过在刀枪之下,也扑腾不出一点浪花来。不过却让护卫营有了折损。在围捕一股残余势力的时候,这些人殊死挣扎,最后死伤了十余名护卫,才将这些人尽数杀了。

护卫营毕竟是只编练了几个月时间,使火枪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单兵肉搏的能力还是非常欠缺的。而围捕的人都是江湖人士,手里头多时沾了血的亡命之徒,搏命的手段层出。一旦变成了近身接战,护卫营便处于了下风。好在护卫营人数占优。加上神枪旗狙击奏效。才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即便如此,十数人的伤亡让杨大年与周万钟还是颇为恼火。

“看来回去之后,还得加强训练。这只是流寇,将来若是跟鞑子干上,只怕还会吃更大的亏。”杨大年说道。

周万钟点点头:“神枪旗的作用也是非常大,还有神投手旗,作用更是明显。以后看来要让这些兔崽子好好练习才行。”

但是等了一两天,也没等到白莲教教主的来临。

“这白莲教教主狡猾多端,看来已经看破了我们的计策。在这里继续等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将这里捣毁,然后回去向曹公公复命。”周万钟说道。

杨大年也点点头:“真是晦气。贼首没有抓到,反而白白损失了十数名弟兄,真是窝火。将来若是捉住了白莲教教主,非要将他千刀万剐不可。”

朱由检得知懿安皇后在途中遭到伏击,幸亏护卫营英勇奋战击败敌寇,才逃脱危险。极为恼怒,下旨下去,全力清剿各地白莲教余孽。治愈懿安皇后去了钢铁厂之事,朱由检也不是很在意。有曹清的护卫营保驾,懿安皇后与公主定然不会有事。而且现在朝中的事情极是麻烦。不亲政不知道,一亲政才知道,这里面有一大堆的麻烦。魏忠贤虽然可恶,也确实为自己挡住了不少麻烦。当然,就算是重来一遍,朱由检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将魏忠贤扳倒。大权在握与当傀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过朱由检原本的清算阉党的计划已经不打算实施了。用曹清的话来说,阉党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朝中的那些清流个个未必干净。

太仓里面已经可以跑老鼠了,若不是曹清最近买琉璃给宫里内府送了一笔银子过来,朱由检都不知道怎么去应付各地呈报上来的灾情了。

朱由检也真是倒霉啊。一上台就碰上了历史上旷日持久的大旱,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均为罕见。这也是历史上大明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因。

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旱情了,比如陕西关中地区就已经持续一年多没下雨了。

朱由检经过曹清提醒,也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大明不多的税收来自于劳苦大众,这些人没有土地,却要承担赋税。还有各种地方官敛财的名目。而富人却往往不需要纳税。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上朝的时候,朱由检便想试探一下朝中的大臣们。

“众位爱卿,朕有亲政有一些日子了。国事之艰,朕深有体会。现在国库空虚,而各地灾情眼严重,朕空有爱民之心,却无力赈灾。我朝爱民如子,赋税一减再减,本来也是好事。但是朕却发现一个问题。穷苦百姓纳捐纳税,殷实富户却可以减免。损不足而奉有余。诸位卿家有没有什么要说的?”朱由检说道。

满朝大臣都不明白朱由检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有一点表明得很清楚。那就是朱由检想加税了。

“皇上,我朝一向对百姓优厚。如果要行加赋之事,怕是倒行逆施,日后为万民所骂。”钱谦益站出来说道。钱谦益家便是大明有数的大户,朱由检的话很明显,那就是要向这些富户收税。自然损害到他的利益。

朱由检不动声色,说道:“钱爱卿,陕西大旱,因为地方瞒报,最后官逼民反。现在很多地方如同关中形势一般。那你给朕想个法子,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你是朕的大臣,也应该为朕分忧。”

钱谦益自然没有办法去解决朱由检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朱由检的麻烦,不是他钱谦益的麻烦。但是如果朱由检要向商人收税,要向地主加赋,那就损害到他钱谦益的利益。天底下的士族就不会答应。

“这个,这个,我要回去好好想想。”钱谦益说道。

“没有田地的人要纳税,有田地的人却可以免税。商人赚取巨利,却只要缴纳微薄的税金,便是这样偷税漏税的情况极其严重。地方遭了灾,国库却拿不出赈灾的银两。这样下去,朕必定是亡国之君!白水的事情现在都没有解决,你们却安心地享受。国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得过,必定是坏事,去得少,未必是好事。这个加赋,增加税收,是必须做的事情。只是首先要扭转现在的这种状况。改变当前这种,穷人纳税,富人免税的现状!诸位总要拿出一个章程出来。我把话说明白了,行力就列,不能者止!”朱由检厉声说道。

朱由检说完之后,将目光投向内阁四大员。四个内阁大臣与魏忠贤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朱由检将他们留下来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人。若是他们不把握这个机会,朱由检自然要好好地跟他们算一算老账。

施凤来等内阁大臣对自己的当前面临的形势是非常清楚的。要想保住现在的地位,就必须抱紧朱由检的大腿。否则一旦被朱由检放弃,这满朝大臣自然会秋后算账。所以,施凤来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了出来。

“皇上英明。臣有一个想法。造成穷人纳税,富人免捐的原因,就是大明的税收制度,是按人头来收的。这样一来,穷人失了田地,却依然要纳税。这样一来彻底将这些人逼上了绝路。如果我们将税收摊到田地之中,田地在谁手中,就由谁来纳税。这样一来,穷人即使没有了土地,也不需要缴纳税金。至少给了他们活路。另外,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能豁免税收,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土地被兼并。商业获利巨大,就应该收取税收。以前的三十税一实在过低。可以提升到十税一。另外盐铁本为国家专营,现在盐铁走私严重。甚至有不法商人用铁器与鞑子交易,行资敌之实。实在国之奸贼!必须严厉打击!”施凤来说道。

施凤来的话一出,立即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他的办法严重触及了士族的利益。

钱谦益连忙站了出来:“施凤来,你这阉党余孽!你这么做不是要让皇上留下千古骂名么?”

“你住嘴!”朱由检怒道。这钱谦益也真是太不识相了一点。不仅不迎合自己的想法,反而带头来阻止。

钱谦益猛然发现自己失言,朱由检至今都还没有给魏忠贤定下任何罪名,连忙说道:“皇上恕罪。微臣也是急不择言。但是如此加赋,必定为天下士族所不容。”

“难道我成了王国之君,就是天下士族众望所归?”朱由检面色一寒。

这话谁敢接口?

朱由检接着说道:“你所谓的士族就是作威作福,兼并了朕的土地,却还要朕免除税收。朕的子民失去了土地,衣食无靠,揭竿而起。这就是士族的目的?那么这样的士族,朕要是何用?”

奉天殿中,安静得连根针掉落到地上都能够听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