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假太监
10247100000078

第78章 既是疑人且不用

施凤来能够如此配合朱由检,其实事先是经过排练的。

朱由检以及施凤来提出来的方案时间上都是曹清的意见。农业税一直是封建制度下一个非常复杂非常麻烦的问题。农业税是农业社会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因为其他方面的税收是非常难以控制的,但是农业税几乎是稳定不变的。这是国家收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但是农业税的缴纳过程的管理极其复杂。就拿大明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收取农业税是按照人头来收的。失去了田地之后,破产的百姓依然需要缴纳赋税。这样一来,很多失去土地的百姓就只能为了逃避赋税而成为流民。而兼并了土地的地主土豪却无需为其兼并的土地交税。这样一来,农业税自然收不上来。原本稳定的收入一下子失去。很快便影响到大明的财政收入。然后各种政事无法开展。

摊丁入亩,这样一来,至少从暂时解决了大明目前最急迫的问题。另外将盐铁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可以掌控两个非常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会直接影响一些士族的利益。受到极大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以目前大明朝廷的掌控力来说,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对于魏忠贤势力的处理与历史上已经完全不同。朱由检顺利地接掌了东厂与锦衣卫两大势力。

朱由检在历史上算得上铁腕,虽然经常干一些不太明智的事情,但是他对于朝廷的驾驭,还是非常有手段的。也可以称得上狠辣。

满朝大臣虽然不愿意不乐意,御史已经在筹划进行谏言,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有皇权在手的朱由检对于这些大臣还是非常有办法的。

有施凤来等人的配合,朱由检很快掌控了大明的朝廷。

“既然如此,朕拟将盐铁合并一起进行监管。专门组织盐铁司,在各地开办专门盐铁局进行盐铁售卖。任何人不得经营盐铁,否则杀无赦!”朱由检说道杀无赦三字的时候,杀气腾腾,让满朝大臣吓得有些发抖。

满朝大臣都开始意识到,这个皇帝不那么好糊弄了,以后的日子怕是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

“朕需要一个得力之人去掌握着盐铁之事,众卿可有合适人选?”朱由检问道。

“臣以为礼部侍郎周延儒可担此任。”黄立极说道。

众人皆向周延儒看了过去。尤其是钱谦益眼睛盯着周延儒这个后进。他以为周延儒已经投降施凤来黄立极那边。周延儒却有口莫辩。而且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如何能够放过?这一次若是拒绝,以后怕也没有机会在朱由检手里有任何作为了。周延儒是有非常大的抱负的。

“周爱卿,你意下如何?”朱由检问道。

周延儒硬着头皮说道:“承蒙黄大人看得起。微臣自当竭尽全力为皇上效忠。”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盐铁事关重大。周爱卿务必将盐铁掌管好。如有人敢染指盐铁之事,无论官职大小,无论人数多寡。皆可果断处置。朕给你虎符,可以调动东厂厂卫、锦衣卫处置。”朱由检所说的果断处置让奉天殿内大臣们暗自叫苦。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染指了私盐买卖。现在朱由检摆明了是要朝私盐下手了。

朱由检处理了最重要的事情,又说道:“陕西的事情应该要有个了结了。诸位卿如何看?”

“袁崇焕颇有能力,可让袁崇焕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李国普说道。

大明朝有一个极其具有争议的人物,这个人便是袁崇焕。有人说他是忠臣,有些人觉得他是汉奸。崇祯将他凌迟,大明百姓百姓分其肉而食之。但是清朝皇帝乾隆却为袁崇焕翻案。这是历史上最为怪异的事情,自己人将之定位奸,敌人却将之定位忠。

说起来袁崇焕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魏忠贤的时候,他就曾经积极响应号召,申请给魏忠贤修建生祠。但是他本身又是孙承宗器重的人。这样一来,他一直左右逢源。魏忠贤当权的时候,能够吃得开,一路加官进爵,进步神速。甚至有畏战不出的表现,也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惩罚,说明,魏忠贤是将他当成自己的人的。后来魏忠贤倒了,他竟然能够丝毫不受影响,一下子又成为了国之中流砥柱。

对于曹清来说,袁崇焕是忠是奸,他不是史学专家,没有必要去追究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肯定不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这么一个有争议的人。知兵善战的人多的是,曹清没有必要赌上自己的性命,去证实袁崇焕是忠是奸。另外,撇开袁崇焕的忠奸不说,就他夸海口五年平辽,擅杀毛文龙这两件事情,这种人就不宜重用。袁崇焕杀毛文龙即便不是因为奸,也必是因为派别之争。哪一天若是跟自己起了争斗,会不会将自己也给设计杀了?据与这一点也不会让袁崇焕坐大。

所以在于朱由检谈论大明武将的时候,对袁崇焕这个人也有提及。说起来袁崇焕还真是个人才,两个阵容的人对他都是印象不错。若是没有曹清这个穿越者的蝴蝶效应,或许袁崇焕还能够沿着以前的轨迹发展。就是不知道两年之后,会不会出现同样的结果。

朱由检笑道:“袁爱卿有能力,我素有所闻。九千岁之前也颇为器重。以后另有任用。”

朱由检金口一开,直接将袁崇焕划到魏忠贤一党。这个时候虽然魏忠贤还没有得出一个处理方案,但是袁崇焕划入了阉党,自然断绝了他的上升之路。

这一招还真毒,戴上了阉党的帽子,满朝文武也没有谁敢为袁崇焕说话了。

“朕闻大名府知府颇有才干,不如提拔他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朱由检说道。

谁也不知道朱由检怎么会知道这么一个人物。不过既然朱由检开口了,自然就算是定了下来。

历史上原本这个职位是给杨鹤,杨鹤曾上疏指出“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杨鹤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战略。在杨鹤的努力下,招抚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陕西的各部起义军几乎都接受招安。但是这种招安其实起到了反作用。让这些流寇休养生息,还得到了物资的补充。最后朝廷也没有办法满足起义军的狮子大开口。经过一段时间修养生息的起义军一下子蓬勃发展。

而曹清认为对付这些起义军,要以招抚、分化、镇压相结合。招抚之后,自然不能让其有重新为贼寇的机会。杨鹤当时的策略错就错在,招抚之后,依然让这些起义军保持建制。而没有有效的去分化他们。只知道一味的去满足他们的要求。

一次朝会,朱由检解决了当前最为紧迫的几大问题。心中也很是得意,他并不是很担心会有人不阳奉阴违。当然并不是朱由检对他的臣子的品格高度信任,而是正好需要一个用来展示他威信的靶子。谁要是亟不可待跳出来,那就不要怪他朱由检刀大杀人多。

懿安皇后与乐安公主在钢铁厂待了几日,终于决定启程前往龙泉寺。

这一次,曹清又加强了防备,前面派了一千前锋对沿线进行细致搜索,中间有三千护卫军进行严密保护,后来有一千护卫军,进行保护。

这一次倒是顺风顺水,没有出任何意外,便已经来到龙泉寺。这龙泉寺颇受明朝皇室喜爱,好几个皇帝对龙泉寺进行修缮扩建,现在已经成为大明境内有数的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