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雪鸿泪史
1031300000036

第36章 (2)

梨影以为忧,谓若是则以生命作教育之牺牲矣,必不可。余从之,乃不复赴校,日惟僵卧如死人。

盖至此,而余身已尽失其知觉,所未死者,胸头一点情热耳。一灯一榻,相依为命,是人是鬼,所去几何?昨夜病作时,势乃大剧,郁火内攻,喉干唇燥,茶不能解,头痛如裂,心痛如割,气咻咻作牛喘。既而力尽,若不能续。自疑命在须臾矣,因强镇全神,历思往事,成绝命诗四律。

正转辗间,而晨鸡一声,余已豁然如梦醒。披衣起视,朝暾上窗,满室生耀,固依然为吾寄居之旧馆,而非黑暗之冥途也。则又不觉哑然自笑,余犹未死,绝命诗可废矣。

然余固求死者也,人事既不容我死,天公亦不放我死,一死之难,又有若是。然余虽苟活,终有死时,此已成之绝命诗,何妨先为录出,以待将来。且以告人之读余诗者,知余非幸生,乃求死而不得者也。而今而后,竟将余作已死之人观也亦可也。

滴残铜漏夜三更,鬼气阴阴凄复清。

血泪已干双袖冷,誓心犹在一灯明。

寒风入户人无影,残月满天雁有声。

此夜游魂向何处,黄沙万里断人行。

残躯终要委风尘,今日方知我是真。

死后难抛应有梦,病中最苦是无亲。

长将黄土埋吾恨,谁为苍生惜此人。

花落江南春去也,浮萍流水悟前身。

炉灰已冷再难温,四顾无人灯半昏。

一刻忽分生死路,廿年长负父师恩。

黄粱客梦将辞枕,白发亲心尚倚门。

剩有天涯朋旧在,登高应为我招魂。

气急喉干力更微,眼前恐已绝生机。

雁行分散身常隔,鹃血啼枯梦不归。

缘待来生终信有,情痴到死未知非。

孤坟愿傍鸿山筑,今古冤魂化蝶飞。

此诗余亦录示梨影,梨影阅之,乃大不堪,血泪盖盈笺也。彼以余诗中有“病中最苦是无亲”之句,遂劝余暂归,谓:“客中遇病,本为人生最苦之事。此间医药一切,虽可无缺,而调护不周,扶持谁任,一室沉寥,无可告语。病且日见其增,而不见其减,不如归去,就家人之抚慰,庶几心胸稍舒,药石亦可收效,何必恋恋此举目无亲之地,只有愁烦,绝无语笑,而日游魂于墟墓间也。”

梨影此言,余未能允,盖余病在此,虽历万苦,而伊人匪远,芳讯时通,尚有一种苦中之乐。一归而相思之路亦断,能不于病中加病而愁上添愁耶?且余尤不欲惊老母。夏间一病,已大伤慈心,今复颓然而归,焦扰当复奚似?余不敢以病讯示母,更何忍以病颜见母,而使头白高堂,为不孝之身,多担惊恐也。

余以此意告梨影。梨影无如何,则亦听余,而废寝忘餐,徨无计,芳魂一缕,时旋绕于余药炉绳榻之间。继乃密嘱鹏郎传话,欲亲临视余,以觇真状,约期在次夕月明人静时。明日何日?则百年难遇之中秋也。

嗟乎!梨影诚爱余哉,竟甘以金玉之身,为薄福书生,贸然作自由之举动耶?以余相思之苦,一旦得与素心人携手灯前,喁喁款语,则一宵情话,即为治相思之药饵,余病庶几其已。

然事实有不可行者,渠是遗嫠,我非荡子,纵心怀坦白,迹不类乎桑中。而人约黄昏,嫌已多于李下,既知相见之时,亦至于清谈而止。悠悠良夜,空台不着行云,彼此无心,则亦何必自处于嫌疑之地位,因作书力却之。而一夕因缘,遂成虚话矣。

虽然,余非不愿见梨影也,余欲见梨影,初恐梨影不我许,今彼自为此言,是彼眷余之情,已臻极处。兹虽事未实行,而余之所以感之者,乃较彼实行此事,尤为沦浃难名也。

夫刻骨相思,自有至味。必味求觌面,则与横陈嚼蜡亦何以异?留此希望,以待后缘,为计至得。梨影深情人,此旨谅能共喻也。

余因病不出者已数日,久卧思起,人有同情。得梨影一言,余病又去其泰半,虽疟势未已,而精神已较振于前。

中秋之日,午后强起,思作野游,以舒积闷。时一院沉沉,待久亦无人至。余乃加披外衣,反扃室门,悄然由后户出。

一路寒风剪剪,败叶萧萧,云气沉阴,秋阳失曜。牧童樵子,亦复无踪。只有草根鸣,唧唧互答,似慰余之孤寂。所谓“三日不来秋满地,虫声如雨落空山”,不啻为我咏也。

延伫久之,亦不思返。忽闻后有呼者,回视则秋儿坌息至,牵余衣而言曰:“先生乃在此耶?野外风多,病体颓唐,何以当此。速归息,毋令夫人抱不安也。”

余不获已,乃随之而返。时红雨廉纤,沾衣欲湿,天光已垂垂就暝。今夕月色,殆无望矣。

无聊思饮,命秋儿呼红友来。秋儿始应之,继而踌躇曰:“此当问夫人,许先生饮否?婢子无胆,不敢导先生入醉乡也。”且言且笑而去。有顷,捧一壶至,侑以小碟数品,谓余曰:“夫人言,必欲饮者,可尽此壶,欲请益不能也。”

余举壶估其重量,殆可三杯,则笑曰:“梨影乃败吾兴,然病躯不胜酒,略进少许,即醺然如已足。”倾壶既尽,起视天际,云垂垂以不明,雨萧萧而未已,狡哉嫦娥,呼之不出。百年几度是今宵,殊令人意为之索。篝灯枯坐,睡魔不来,成六绝以寄梨影。诗成,复以余墨填小词两阕。

憔悴容颜镜亦嫌,穷愁万种一人兼。

桂香时节懵腾过,再到秋深病要添。

隔着蓬山路总遥,佳期长负恨难消。

今生无复团望,何必相逢在此宵。

素娥敛彩望徒赊,恨杀浮云故故遮。

惟有羁人偏称意,转因无月免思家。

细雨无声湿豆篱,金风骤起动疏枝。

萧斋不耐秋寥寂,来听孤坟鬼唱诗。

满盘菱藕及时尝,此夕孤飞灯下觞。

忽忆故乡好风味,桂花深处栗房香。

支床听雨独徘徊,醉看灯花含笑开。

鸿岭西村一壶酒,明年何处复持杯。

七 娘 子

今晚偶至后场,独行踽踽。回忆花底勾留,墙阴小立时,依稀如昨。曾几何时,而风林坠叶,露草鸣虫,又换一番景象。旧日香踪,杳难寻觅。欲求一见玉人之面,而萧郎已如作路人矣。抚今追昔,良用惆怅。

西风又见萧萧起,忆春时、落红庭户今重倚。瘦柳欹桥,寒蓉依水,十分秋色斜阳里。 晚来无限潇湘意。叹天涯咫尺人千里。旧约鸥知,新词雁寄,飘零未分今如此。

钗 头 凤

村沽无美酒,乡僻无好花。浊醪半壶,清愁一味,不知负却秋光几许也。

秋早,离魂杳,琵琶一曲青衫老。闲吟久,诗初就,无花有酒,黯然相对。醉,醉,醉。情方好,魔来搅,而今相见时尤少。鸿来后,愁时候,西风一夕,沈腰非旧。瘦,瘦,瘦。

余始扶病上课,困顿不可言状。继纳梨影之劝,乃止。日来校课,又由杞生庖代矣。此君与余意见凿枘,平日各事其事,几不闻问。此次代余负责,余意彼且有怨言,孰知不然,彼知余病,乃转来亲余。

近日余病室中,除鹿苹时来省视外,乃复有此君之踪迹。晚来课罢,造庐问讯,状至殷勤,往往盘桓至晚餐时始去。余亦未知其意之为良为恶,但彼既以其道来,余亦不能不感之。然因是而余心遂不安,深望病躯速健,仍得供职如常。否则余之辞职书,且将发表,不欲时累他人,为余仆仆也。

今日薄暮,又作野外之游。秋气渐深,草木俱露寒缩态。野风过处,呼呼有声。病骨支离,知不敌也,惘然而返,又成两词:

解 连 环

秋光惊眼,将前尘后事,思量都遍。极目处、一片苦痕,记手折梨花,那时曾见。病叶西风,这次第、光阴轻变。算相思只有,三寸瑶笺,与人方便。蓬莱水清且浅,只魂飞梦渡,来去无间。最难是、立尽黄昏,知对月长吁,一般难免。薄命牵连,真怜惜、空深依恋。还只恐、未偿宿债,今生又欠。

送入我门来

旧恨犹长,新愁相接,眉头心上频攒。独客空斋,孤枕伴清寒。醉时解下青衫看,数点泪,曾无一处干。道飘零非计,秋风菰米,强劝加餐。

老去秋娘还在,总是一般沦落,薄命同看。怜我怜卿,相见太无端。痴情此日浑难忏,恐一枕梨云梦易残。算眼前无恙,夕阳楼阁,明月阑杆。

余疟渐止,惟病久力弱,不耐久坐,对镜窥容,已枯瘦不成人状。计余因病旷课,又两星期矣。

此两星期之光阴,半从病里消磨,半向吟边落拓。药炉诗卷,是我生涯。盖吟愈苦而心愈伤,心愈伤而病愈深。两鬓萧萧,不胜蒲柳之惧矣。

而彼梨影,秋帏孤冷,一样无聊。比闻西风帘卷,亦已瘦到黄花。透骨清愁,销残眉黛。入秋小极,减尽腰围。此固意中事,所奇者,彼病而余必先病,病各有因,时无或爽。一若病魔有约,同时分占两人膏肓上下者,岂不如是不足以称同病耶?

闻梨影之病,感冒而已,幸不大剧,其恐余知而心碎,而且讳以安余耶,是未可知。然余病已渐苏,彼病亦当早起矣。赋四律探之。

数行情草抵千金,憔悴潘郎懒废吟。

劫后莺花如梦转,愁中天地忽秋深。

寒蛄泣露留残泪,病蝶迎风抱死心。

如汝宵来应减睡,月轮孤照合欢衾。

独卧空斋困莫胜,生涯近日冷于冰。

忽闻病体轻如许,更令愁肠结百层。

凉幕新寒侵晓簟,暗窗零雨入秋灯。

万千情爱皆虚语,只有残宵梦可凭。

几时相忆不相闻,零落霞光照绮芬。

银汉筑墙高几丈,金钗划字透三分。

独寻旧径多秋草,莫上层楼极暮云。

容易西风吹别泪,捣衣时节怕思君。

败蝉嘶断夕阳天,去燕来鸿望隔年。

只觉余怀终渺渺,却劳卿意尚绵绵。

树犹如此经秋瘦,月自无心对客圆。

更到重阳风雨恶,病怀早起菊花前。梨影诗云:“宝君一字值千金。”噫!梨影乃宝余之诗若是之甚耶!虽然梨影余之知己也,梨影不宝余诗,世岂复有宝余诗者?以是梨影之诗,余亦宝之,宝且甚于生命,遑云“一字千金”哉!

叠叠香笺,余悉盛之以紫萝囊,藏诸胸际,永护深情。自谓殆较胜于碧纱笼也。惟近来雨雨风风,诗讯殊少,戛玉清词,乃久不琅琅而出余齿缝间矣。

今晨一片云蓝,忽又被晓风吹至,带将残梦,起诵新诗,知我玉人已离病枕,为之喜而不寐。余疾霍然,其效力乃不减杜老之子章髑髅也。亟录其诗如下:

临风忍再赋秋词,况此蟾钩二八时。

明镜有人同下泪,巧蛛无网独含丝。

抛来红豆箱曾记,瘦尽春山黛不知。

遮莫夕阳庭院静,一杯偏自酹将离。

丁东檐铎乱更更,斗转墙阴露点生。

银烛摇光欺独影,玉钗敲句怕双声。

花能作伴愁难说,梦最无缘漏易惊。

憎煞夜光悬帐底,照人耿耿卧愁城。

病中检点暗中伤,读遍新诗怨更长。

锦字满机难到匹,露花经雨未成霜。

欢残梦兆鞋双拆,病起腰围带漫量。

最是摘莲悭见藕,被池闲煞绣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