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雪鸿泪史
1031300000045

第45章 (1)

庚戌正月至六月

余今年未作日记,仅留得诗稿若干。兹时已七月,秋风无恙,又到人间,而一双短命之花,已先秋而零落。

回首蓉湖作客,花冢埋愁,偶惹闲情,遂沦苦劫。梦花幻影,墨泪奇缘,为时只一年有半耳。而此半年中所经过之事实,尤如风卷残云,顷刻都尽。爱我者已玉殒香消,不爱我者亦复兰摧蕙折。

一重恶果,生死未明;两个玉人,后先就殒。迄今只剩余无才薄命不祥之身,犹复颜人世,哭望天涯,拚把青衫一殉,其如白发难抛,独对西风,浪浪雪涕,不堪回首,怎忍偷生。

盖余虽不即死,而去死之期,固已匪远。泉台有伴,尘世凄凉,余今复在此前年日记之后,补记此一段痛史。时时搁笔,节节思量,而余寸断之柔肠,不啻复出而重就脔割,其苦有匪可言喻者。

自今以往,余残生一日存者,亦当尽焚笔砚,永别书城,心血已完,无可再呕矣。

梨影之殁,为庚戌四月二十五日,筠倩之殁,为六月十七日,相距无两月也。而今玉骨深深,已双瘗鸿山之麓。白杨几树,萧萧作人语矣。

两人之殁,余皆不在,殓不凭棺,窆不临穴,只各留得一纸绝命遗书,次第入于余目,至今日犹为余补记中第一种断肠资料也,岂不痛哉!

余忍痛作此补记,而一片伤心,又复从何说起!此半年中之事迹,亦极变幻复杂,强半模糊。幸有诗稿在,个中情事,犹可推寻得之。惟痛定思痛,其痛愈深。未下笔时,肠先断尽,岂复能惨淡经营,作详细之记载?不过略述大概,以存深恨而已。

余补记之落墨,盖自赴校之日始。梨影病入新春,旋占勿药。余得书颇慰,至正月十八日,即辞家赴校。至则石痴已先两日行矣。是日舟中遇雪,客情甚惨,口占两绝句曰:

长空一片白茫茫,不辨天光与水光。

如此江山如此景,扁舟可惜是离乡。

头白梢公守断桅,满江风雪抱船来。

笠欹蓑湿孤帆重,双橹波心拨不开。

抵螺村后,余仍卸装于崔氏寓庐。次日即行开校礼。同事杞生,已为石痴辞去,另聘一曹姓者承乏。鹏郎年渐长,日随余入校读,暮则挈之俱归,亦梨影之意也。

如是者越一旬,无事可记。

至二月之初,而两人之龃龉又生,盖仍为筠倩之事。余兹不愿重提,惟当时梨影曾啮血成诗四绝赠余,今此笺犹在,一色殷红,余已不忍重睹。余与梨影今年酬和之作,乃以此诗为开始。余固知其非佳兆矣。诗录于下:

留春有计总无成,坚守同盟不了情。

错弄机心成画虎,误君自愤复何生。

苍苔白石寄人间,到底此缘剩几年。

莺燕楼台春易尽,而今零落夕阳天。

且趁今朝赋血诗,断肠时刻我支持。

云迷洞口花飞尽,作计寻春已过时。

命薄恐无欢笑分,情真翻误怨猜奇。

天公若有相怜意,许伴江湖暗自知。

余得诗后曾依韵和之曰:

千兰百就事无成,生死难抛是此情。

卿欲轻生我亦死,断无一死一偷生。

我本无心恋世间,此缘成就待何年。

不如苦海回头早,携手同归离恨天。

缕心作字血成诗,无主芳魂孰护持。

最是伤心刻骨处,青春同少再来时。

身入牢笼难解脱,情经阻隔更离奇。

春风又到人间路,开尽梅花人未知。

噫!“卿欲轻生我亦死,断无一死一偷生。”此非余诗中之语耶?今则死者且两人,而余之偷生仍如故,则信乎男儿多薄幸已!

梨影得余诗后,复与余为第四次之见面。中道风波,屡经反复。情长恨长,恩深怨深。此次青禽又传讹信,深宵对泣,费尽温存熨贴之词。梨影即夕成五绝曰:

寄书几度误青鸾,因爱成猜解决难。

见面又多难诉处,了无数语到更阑。

情丝抽尽苦缠绵,此后悲欢事在天。

只是病躯秋叶似,如何支得二三年。

满纸淋漓血未融,感君常置在怀中。

此情此字难磨灭,伴尔丹心一点红。

深院钩帘坐小窗,无言暗泣对残。

飞蛾莫扑钗头焰,留照情人泪两双。

万千辛苦恨难平,一死频拚死不成。

如此风波如此险,可怜还为恋情生。

次日,余亦成二律呈梨影,以写前宵之苦况。

春鸿难认旧时泥,再入天台路已迷。

心到苦时惟一哭,肠经断尽怕重题。

合离情迹缘都阻,今古欢场事少齐。

春到江南花似锦,黄莺未得好枝栖。

暖语排愁强自宽,暂亲言笑不成欢。

谗唇鼓浪人心险,好梦成烟烛影残。

天肯留人颜色在,卿须谅我死生难。

血书一纸尽千叠,藏向怀中不忍看。

梨影亦步韵答余曰:

白驹寂寂隔云泥,路断仙溪蝶怕迷。

辛苦总期拚一死,唱酬何必懒重题。

当前张绪风情减,后日文君雪鬓齐。

江北归来梁上燕,衔泥且向旧巢栖。

前宵梦里带围宽,羞向深林报合欢。

一语盟心山比重,千回望影月将残。

缘悭空说回天易,命蹇知君阅世难。

尺素未开先落泪,叠来锦字怕重看。

余读此诗,知梨影之心,犹未尽慰,因再武原韵以解之。

梁巢旧燕再寻泥,只怕高楼咫尺迷。

辛苦天教留一死,唱酬我亦愿重题。

老梅飘雪无人赏,稚柳偷风放叶齐。

一度韶华消不尽,琼枝终许凤鸾栖。

知尔腰围日渐宽,玉钗敲断卜同欢。

囊中血字红犹湿,剪后香丝绿半残。

欢计每愁此意少,私书欲作避人难。

形疏意密由来说,病里容颜梦里看。

姻事之成错误,梨影已知之。知彼意不属余,余情亦不属彼也。而余所踌躇者,更有一端。以余寒素家风,清贫自守,待相如献赋得官,今生恐无此际遇。得婿如余,实无所取。此后余即能勉移旧爱,以慰新人,而筠倩生长绮罗丛里,未必能餍糟糠。果尔则误彼终身,益复无底。

余以此意示梨影,梨影怫然,谓筠倩决不为买臣之妇,责余太以浊物视人。一言孟浪,又几起风波于平地,急自认过,呈六绝曰:

落梅风急子规啼,草长平芜绿渐齐。

二月春寒能酿病,那禁心绪复凄迷。

同有丹诚如皎日,不妨披膈各陈词。

两番血迹重为证,置袖应无漫灭时。

相如自恨累清贫,哽咽无端道苦辛。

偏是情真疑忌起,一心人似负心人。

浃旬长遣十函诗,寄托愁魂笔一枝。

莫恨蓬山万重隔,眼前有路只无期。

徘徊无计遣心情,一曲风琴谱乍成。

指上调从心上转,断云零雨不成声。

一寸心期十丈愁,泪珠如线梦如钩。

销魂翻恨销难尽,每到斜阳一倚楼。

梨影依韵和余曰:

殷勤解得耳边啼,又听新莺恰恰齐。

尽日东风吹思乱,一春情绪被春迷。

碧窗记得曾携手,春鸟回来重寄词。

雁夜莺春愁一样,楚魂湘血怨同时。

唱酬我自患才贫,但是钟情合苦辛。

誓死料伊非薄幸,诗人多半属情人。

莫咏樊川惆怅诗,落花底事怨空枝。

韩凭死遂双栖愿,碧落黄泉会有期。

灯昏被冷若为情,借梦追欢梦乍成。

恨煞茅檐终夜雨,梦中时度打窗声。

楼上无愁亦有愁,香风拂拂动银钩。

望中柳色无穷处,连日春阴不上楼。

鹏郎折兰,为余插之瓶中。此兰也,即去年相思之起点,招恨之媒介也。人世悲欢,至无凭准;断肠消息,何可复问?而空谷幽芳,已两度春风矣。

今日重见此花,能无今昔之感!吾恐再历几时,死生离别,更不知何若。而此花则长养春风,旧苗再登,馨香永久。虽经衰败而常保孤根,毕竟人命不如花命也。重赋两绝示梨影。

曾惜馨香赋小诗,去年寒食惹相思。

悲欢离合翻云雨,尔尚浓芬似旧时。

天生静质为骚人,只觉幽情对我真。

啼眼羞眉终敛怨,怜渠长似未逢春。

今年梨影与余,诗函往返而外,恒欲面诉相思之苦。余初颇疑之,今乃知彼用心至深,盖彼固早决一死,不久即将永诀,故欲于未死之前,多见数面,以了情痴耳。

犹记二月之终,彼屡约余相晤,有四律寄余曰:

愁吟容易鬓成丝,况复寻春又及时。

小院未忘前度约,佩囊空积百篇诗。

夜寒夜梦伊堪叹,零雨敲窗我莫知。

日夕透尝孤寂味,无端风雨坏幽期。

相如何必患清贫,一舸鸱夷好问津。

花外东风真是梦,灯前寒雨苦相亲。

颜无喜色休看镜,泪少于时数易巾。

深巷携篮频唤卖,杏园落尽有余银。

频添缄札达情深,冷隔欢踪直到今。

怨句不辞千遍诵,浊醪谁劝满杯斟。

青衫又湿伤春泪,碧海常悬捧日心。

不道相思滋味苦,愁人只向个中寻。

咫尺蓬山有万重,丹青写尽病君容。

琴心属意何曾乱,鹊语难凭不可从。

杨柳愁中深浅色,梨花梦里去来踪。

冲烟犯月能相过,秉烛花前一笑逢。

余亦有和韵四律曰:

离肠辗转搅千丝,单枕空床耐几时。

一种薄寒成薄病,半窗残雨读残诗。

爱怜声影教人瘦,并叠心情付尔知。

若许刘郎重问讯,碧桃花发是佳期。

花前沽酒岂辞贫,还问东风旧日津。

几世几生修得到,一肌一发未曾亲。

追思空剩千行锦,零泪难消半幅巾。

直是将年来度日,如何能待鬓成银。

积得相思几寸深,风风雨雨到而今。

诗惟写怨应同瘦,酒为排愁只独斟。

五夜梦留珊枕恨,一生身作锦鞋心。

情场不信多奇险,便到黄泉也愿寻。

书来一纸意千重,多恐春来减玉容。

心上如何抛得下,眼前只是会无从。

艰难苦海翻新浪,曲折回廊记旧踪。

情怨深时期面诉,禁烟时节好相逢。

往岁清明,余于客里过之。今春未行之前,老母预嘱余归,以值彼家家上冢之时。阿兄远出,死父坟头之一盂麦饭,几陌纸钱,非余及时遄返,更无人为之浇奠也。寒食之夕,践梨影之约,赴醉花楼夜话,赋二绝以志别。曰:

几时消渴隔愁乡,一盏琼浆今未尝。

要识誓言生死守,阿侬金石做心肠。

东风趁棹暂回乡,此后堪凭只寸肠。

才得相逢便言别,自惭真近薄情郎。

余初意于清明日遄归扫墓,以慰母望,既见梨影之后,归心乃为之遏阻,迁延不决。瞬届重三,既负老母,复忘死父,余诚不自知其何心。迄今思之,更复大悔。盖后日梨影之杀,亦未始非余欲归未归之一念有以误之也。当时有《自嘲》二绝曰:

空卜归期未是期,此心不定似围棋。

无由觅得分身术,只恐思归复懊离。

清明异地踏山春,又近江滨祓禊辰。

枉被子规苦相劝,不妨长作未归人。

余未成行,梨影忽有归宁扫墓之说。余知梨影幼丧父母,仅存一叔父及两弱弟。其家距螺村七八十里,水程遥隔,往返殊艰,已十载未归宁矣,今胡急作归计?彼盖自知过此以往,将永无回家祭扫之期,未死以前,此意固无人觉察也。临行时和余《自潮》两绝曰:

骨肉无多会少期,清贫苦守半残棋。

漫言两弟难相识,叔父慈颜十载离。

聊因祭扫趁江春,麦饭浇时已过辰。

又卜归帆心却苦,迎门都是别家人。

梨影此行,挈鹏郎俱去,往返期以三日,恐余寂寞,未行之前夕,更多嘱咐之词。余复呈两绝曰:

临歧还寄两篇诗,为念痴人费梦思。

我未成归汝却去,算来总有一番离。

拨棹春江江水香,此行无复可商量。

明知三日期非远,别泪还抛一两行。

次晨梨影偕鹏郎登舟。余更遣秋儿遥投四绝赠别。

戏言情净愿归空,急得萧郎路欲穷。

特地临行重寄语,近来此念付东风。

卫娘书格谢娘词,冰雪心肝兰蕙思。

一路春风江上景,烟波此去好寻诗。

十年亲谊隔云泥,祭扫归来认旧闺。

料得到门愁喜并,一番欢笑一番啼。

独泛春波一叶舟,莺花虽好莫淹留。

思卿一日三秋似,三日分明是九秋。

至三日后,梨影果如而归期,和余赠别诗曰:

我处荣枯百虑空,浮生自悟泪难穷。

凭情割片心肝去,泣尽虚窗一夜风。

珍重临行赠别词,烟波渺渺载离思。

桃花溪水分明处,争奈愁多懒捉诗。

多情燕子恋残泥,重启东风旧日闺。

更忆新离悲久别,雨重愁并一重啼。

无数青山送去舟,夕阳流水影空留。

垂杨三月愁丝乱,何必伤心待暮秋。

庭前木笔,又开第一花矣。忆去年曾赋小诗,有“题红不解”之句,只道书生无福,谁知月老有心,辗转深情,演成幻剧。今日花尚依然,而览物之情,则大异矣。再赋二律呈梨影。

可惜东风得意花,一枝移种到贫家。

有情彩笔偏名木,无主春光误照霞。

只恐锦窠云易散,最怜深院月先斜。

平泉何待成追忆,早向残枝生怨嗟。

红纱映日逞狂姿,正是梨花泪尽时。

杜牧伤春愁对酒,江淹分梦强题诗。

更无当意花经眼,欲写同心字赠谁。

种玉前生偏种恨,试看啼血满千枝。

此诗去后,越二日得梨影和作,香笺半湿,都是泪痕。其句曰:

杜牧真无当意花,春风次第到邻家。

葵花抱恨终倾日,桅子同心别赠霞。

锦字织成千古怨,绿纱分逗一枝斜。

僵桃代李原多事,后果前因空自嗟。

怜香欲断乞埋姿,薄命累君伤落时。

旧泪不消都化血,新愁无奈少吟诗。

第二首仅和二联,下注云:“和至此更读原诗,喉梗眼花,墨干泪尽,下句不能再和矣。”

噫!余之诗梨影不能和之,梨影之诗,余又岂能读之哉!因感其意,即用第二首上二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