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仰望高山——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思想与成就
10337400000031

第31章 在开拓中创新从史实处求是——读《中国通史》(2)

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述,着墨不多,却很是精辟。作者把第一次国共合作与革命领导权的交替联系起来,独具新意。作者认为,五四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在五四前,民族资产阶级组织政党,领导过革命,但由于自身的软弱性,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了。这个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无力独立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开始表现领导革命的能力。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是中国革命领导者地位交替的一个关键。孙中山容纳共产党参加中国革命领导机构,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参加了国民党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工作。这一事件实际上“是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单独领导中国革命的一种表现。资产阶级不能不援引共产党领导人参加领导核心,共同进行中国革命”(第139页)。这一事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民族资产阶级从中国革命领导者的地位退下来的开始”(第140页)。

从后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情况来看,作者的论述是符合事实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国民党一大后中国政治全在中共领导下。在当时,整个中国的国民革命还不是中共领导的,孙中山、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蒋介石等仍是主要领导者,中共领导人在国民党内仍居于次要地位。但从第一次国共合作起,资产阶级各政派与中共相比,政治领导作用呈日渐下降趋势,最后不得不归于中共高举的新民主主义旗帜下,这确是事实。

作者从革命领导权交替的角度来论述第一次国共合作,无疑深化了对国共合作的研究。

2.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政策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在以往的《中国现代史》中,论述不多。即使论述,也往往是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是作为研究的对象。

《中国通史》第十二卷,从“通史”的角度,对南京国民政府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策的评价。在以往的史书中,一般都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即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投入了帝国主义的怀抱。该书作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对帝国主义妥协的政策和镇压工农的政策,与这个政权的专制独裁地位一样,都不是在它的建立的开始就确立起来的,其间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作者指出:“这一政权成立之初,当权者并没有立即放弃反帝的旗帜,而是顺应人民高涨的反帝情绪,作了一些维护民族尊严与利益的事情”(第165页)。在对待工农态度上,也有一个“由安抚到严密控制和镇压的过程”(第167页)。

作者的论断,与旧说显然有所差异。这是否符合事实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仍高举“打倒帝国主义”的旗号。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宣言中指出:“务使本政府确为民众之政府,革命军之武力确为民众之武力,对外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对内肃清军阀与一切反动派。”④1928年国民党召开二届四中全会,蒋介石在开幕词中也宣称,“吾人希望各委员同志戮力者,一为……确立总理之遗训,二为扫除军阀及帝国主义,完成北伐大业”⑤。

在实际的对外态度上,南京政府初期对英、日帝国主义也确实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如1927年5月,曾发生英国士兵强奸中国妇女一案。案发后,南京政府特派交涉员郭泰祺向英国驻沪总领事提出严重抗议,并要求严惩凶手。对于日本不断增兵山东的侵略行径,南京政府也曾多次提出强烈抗议。

上述这些事实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当权者并没有立即放弃反帝的旗帜。应该说,南京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妥协有一个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它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不顾,公开放弃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

作者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农工政策的评价,也是比较客观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农工政策确实也有一个由安抚到控制和镇压的过程。它并不是一般教科书上所说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成立,即抛弃了孙中山的扶助农工政策。

如蒋介石在1927年4月发布的“清党”令中宣称:“此系阻止少数分子发生叛乱行为而已,并非变更国民党任何政策。所有一切农工主要团体及各级党部,皆照常进行,毫无更张。务望各方面戒应安堵如常。”⑥这里并没有取消农工政策的意思。192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党中央在发表的《拥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运动宣言》中也标榜:“自今日始,本党同志均应尽力之所能及,以从事本党农民运动之工作。”“如有妨碍农民运动,摧残农民利益,为农民之仇敌者,即为本党之仇敌。”⑦此时,南京国民政府也没有下令取消工人运动。1927年五一节,广州、上海、南京等地的群众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集会等活动。

南京国民政府抛弃扶助农工政策,是随着它逐步走向独裁的过程中实行的。由此可见,《中国通史》第十二卷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政策的叙述,是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事实。

3.关于“九一八”事变后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1937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此后,中日两国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转化,中国的政治形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面对着这一变故,当时的中国各党派(共产党、国民党和中间党派)反应不一,认识各异,并采取了不同的方针政策。

如何评价“九一八”事变后各党派的政治主张?长期以来,一般史书上都这样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立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揭露和谴责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罪恶。

《中国通史》第十二卷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指出,“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矛盾的加深,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历史任务更趋于明朗化、集中化,由过去侧重于反封建(土地革命)转向反帝(民族革命),由过去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转变为首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具体地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历史主要发展趋势和中国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一是集中国内一切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二是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过程中,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创造条件。但当时的中国各党派面向这个大趋势,却出现了背向、旁向和面向三种情况: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集团,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背向中国历史的中心任务”(第208页)。

“‘左’倾路线控制的中共中央,犯了严重的关门主义错误,偏离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革命的中心任务”(第215页)。

“中间政派面向中国历史的中心任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张团结、抗日、民主”(第219页)。

上述论断,应该说,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作为中国革命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赋予它抗日救国的重任,要求它把抗日列为首要任务,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但当时的中共中央,在“左”倾路线控制下,并没有正面地对着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去反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而是把从小资产阶级到帝国主义一律打倒,集中力量去推翻国民党统治,夺取中心城市,实现所谓的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这确实偏离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偏离了革命的中心任务。中共中央真正面向现实革命的中心任务,是1935年毛泽东领导中央之后。

而在当时的各党派中,只有中间政派坚决主张抗日、民主、团结,面向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中间政派自身的弱点,它虽有正确的认识,却无力联合各派政治力量结成抗日统一战线。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具有新意的观点,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作者在该书甲编第三章“本卷编写旨趣”中曾指出:“适当地改变某些旧说,对中国近代后期历史作较为准确的论述,这是本卷编写中努力去做的。”通览全书,我认为,作者为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总之,该书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引起了我们新的思考,为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撰写近现代历史起了示范。

参考文献:

①《梁启超论著选粹》,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26页。

②刘知几:《史通·二体篇》。

③这3部著作分别为:《中国现代史》(1919—1949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中国现代史》(1919—198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中国通史纲要续编》(1919—194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④《国民政府宣言(1927年4月),《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86页。

⑤《大公报》,1928年2月4日。

⑥《大公报》,1927年4月25日。

⑦《大公报》,1927年8月8日。

(原文刊载于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