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穷人怎么办
10348300000020

第20章 改变贪穷之路(5)

罗宾还来不及表示意见,就有人嘲笑那个小工:“孩子,用什么机器来造鞋呀?你是不是可以造一种这样的机器呢?”

那小工窘得满面通红,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罗宾却走到他身边,请他站起来,然后挽着他的手走到主席台上,朗声说道:“诸位,这孩子没有说错,虽然他还没有造出一种造皮鞋的机器,但他这个办法却很重要,大有用处,只要我们围绕这个概念想办法,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思维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桎梏中,这才是我们永远能够不断创新的动力。现在,我宣告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的奖金。”

经过四个多月的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场的大量工作就已被机器取而代之了。

罗宾·维勒的名字,在美国商业界,就如一盏耀眼的明灯,他的成功,与他时时保持锐意创新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创造性思维是人成功的捷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往往在这上面体现出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那些独具创新有开拓精神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富人。

智慧是与人的领悟力相关的。大至人的命运,小至日常生活,悟性使人面对大小问题懂得分寸,能够有明智的抉择。智慧绝不是天生的,学识、阅历并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要知道,大多数富人一开始也是依靠智慧摆脱贫穷的。

适应环境营造成功

穷人要想营造成功人生,一定要有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新环境的能力,否则必将遭遇命运的捉弄。

许多人都不乏这样的经历,到一个陌生环境里吃不好,睡不好,有时甚至还生了病;还有一些人因为总是拘泥于以前的状况,对于新发生的一切觉察不到。这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造成的。因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惯和风俗,如果想到一个新地方去发展,千万不要轻视了这一点。

举个浅显的例子吧,假若你想去东北开个菜馆,你可以不全卖东北菜,但最起码的东北四大炖菜你可一定要保留,并且一定要请当地人做菜,假若你想靠什么湘菜或其他什么菜在东北站稳脚跟,那你压根就在做梦。因为东北人最爱吃的就是炖菜,哪怕是东北乱炖比不上你那精工细做的美味,湘菜自然难以被东北人接受。

再比如,因为东北人豪爽、讲义气。所以你只要服务态度好,他下次肯定还会光顾你的菜馆,而假若你态度极差,即使给予他一定的折扣,他也未必下次再来,因为他会认为你不够义气。

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要求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开创好局面。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多读书,到一个地方之前,先找出与当地人生活习惯相关的书籍来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其次是要多走动。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的地方多了,见识自然就多,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必须实地考察才能有所收获。再一个方法是多向别人请教,不知者不为过,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碍于“面子”和自己过不去,不懂装懂的人迟早会碰壁。

懂得了许多知识,还要有一种谦虚的心态,真诚的感情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史书上记载,楚国人范蠡到山东做生意时,把赚取的许多钱分给了当地的百姓,结果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最后乃至“日进万金”。范蠡为何要这样做,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总容易受到冷遇。

因此,假若你想在陌生的环境里有所作为,最好要有几个本地朋友能与他们打成一片,他们不但可以及时地给你反馈信息,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一些在此地发展的注意事项。而再加上你的谦虚与谨慎,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血气旺盛,锋芒毕露,这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到一个新环境做事还应该藏起自己的锋芒,咄咄逼人者只会给自己添麻烦。

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地方保护势力,锋芒太露会危及他们的利益,当然会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因此真正聪明的人还懂得有所保留,慢慢取得他人的信任。

要记住及时收敛自己的盛气,学会适应生活环境,还应该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对周围生存环境变化不太敏感,这也会严重地影响事业的拓展。

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追求。

程丽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不错的公司,总觉得还不错,因此便有安于现状的想法,可后来她上司教育了她,上司说假如她感觉不到提高的话便肯定在后退,在这个竞争年代里,后退的结果只能是遭到淘汰,冈此她才决心进一步深造。

成功的人生总是不断进取与创造的人生。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并把成功当成信仰来追求。

只有把成功作为一种信仰,时时不忘成功的人才会不断进取,才不会受制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并预测到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心中只有一点是历久不变的,那就是成功人生的信条。

要想摆脱贫穷,就应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生活中的不利因素,并对于可能发生的变化采取积极可行的防范措施,而不是消极等待。这样的人生道路一定越走越宽,这样的人也一定会成为富人。

要敢于吃亏

吃亏未,必是坏事。对穷人来说尤是如此。只有敢于吃亏、会吃亏。才会实现“吃亏就是占便宜”。

唐代窦公善于经营家业,但财力上很困难。他在京城有一块宝地,与大宦官的地段相邻,宦官看重这块地想得到它。这块地仅值五六百缗(古代一千文为一缗),窦公很高兴地把这块地献给了那位大宦官,却根本没有提价钱。在讨得宦官十分欢喜之后,他就借故说自己打算去江淮,希望得到两三封给神策军中的护军(由宦官担任)的信,那宦官便替他写了信。窦公借这些信总共获利三千缗,从此他的事业便发达起来。东市有一片洼地,地势低洼有积水,他就用低廉的价钱买到手,然后让女佣人带着蒸饼盘在那块空地上引诱儿童:哪个孩子能扔砖瓦击中空地上的一个目标,就奖给他一个蒸饼。小孩们都跑来争相扔砖瓦石块,这样那片洼地填平了十分之六七。接着又用好土铺垫,在这块地上盖起一个客户专门留波斯客商居住,每天能获利一缗。

从最功利的目的而言,吃亏的目的在于占大便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而着眼于大目标。

“吃亏就是占便宜”,尤其穷人要牢记,因为这是累积工作经验,充实做事能力,扩张人际网络最好的方法。如果样样想占便宜,到后来那就吃亏啦!

小杨出社会的第一件工作是担任出版社的编辑,他是学政法的,文笔很好,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大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但老板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发行部、业务部帮忙。整个编辑部只有小杨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二次就抗议了。

小杨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

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好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捆工一样!

他真是个可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

“反正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他这么说。

二年过后,小杨离开了那家出版社,自己成立了一家图书公司,做得还真不错。

原来他是在“吃亏”的时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熟了,他真的是占了“便宜”啊!

现在他仍然抱着这种态度做事,对作者,他用“吃亏”来换取作者的信任;对员工,他用“吃亏”来换取他们的向心;对印刷厂,他用“吃亏”来换取品质……

现在的小杨,比我和当年的同事都风光!

“吃亏就是占便宜”,不是没有道理哦!

所以建议大家,用“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态度来做事,保证你受益无穷。

“吃亏”有两种,一种是主动的吃亏,一种是被动的吃亏。

“主动的吃亏”指的是主动去争取“吃亏”的机会。这种机会是指没有人愿意做的事、困难的事、报酬少的事;这种事因为无便宜町占,因此大部分的人不是拒绝就是不情愿,你主动争取,老板当然对你感激有加,一份情绝对会记在心上,日后无论是升迁或是自行创业,他都有可能帮助你;这是对人际关系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你什么事都做,正可以磨炼你的做事能力和耐力,不但懂得比别人多,也进步得比别人快,这是你的无形资产,绝不是用钱买得到的。

“被动的吃亏”是指在未被告知的情形下,突然被分派了一个你并不十分愿意做的工作,或是工作量突然增加。碰到这种情形,除非健康因素或家庭因素,否则就应接下来;如果冷眼旁观周围环境,发现也没有你抗拒的余地,那更应该“愉快”地接下来。也许你不太情愿,但形势比人强,也只好用“吃亏就是占便宜”来自我宽慰,要不然怎么办呢?至于有没有“便宜”可占。那是很难说的,因为那些“亏”有可能是对你的考验,考验你的心志和能力,是为了重用你啊!姑且不论是否“重用”你,在“吃亏”的状态下,磨炼出了你的耐性,这对你日后做事绝对是有帮助的。此外,你的“吃亏”也会让人对你无话可说。不得不尊重你哩!

做事“吃亏就是占便宜”,做人呢?

做人比做事难,但如果也有“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心态。那么做人其实也不难;因为人都喜欢占人便宜,你吃一点亏,让人占一点便宜,那么你就不会得罪人,人人当你是好朋友!何况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今天占你一点便宜,心里多少也会过意不去,只好在恰当时候回报你啦,这就是你“吃亏”之后所占到的“便宜”!

要学会减压

压力总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穷人与富人比较,面对的压力就更大了,因此,如何摆脱压力,从容地面对生活是穷人迫在眉睫的问题。

没有压力,因为我们的命运是和人、技术、处理过程和产品的改革和谐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工作中改进、变革的间隔时间越来越小,我们必须响应它们,实现它们,学会管理它们。然而,任何形成改革的基本观念,通常是充满压力的,并充满着陷阱。

我们若无法对付和处理这种压力,可能导致技术上的失误和管理上的错误。比如,心理压力可能源于在使用一种新技术中的疑问。

过分的压力也能削弱管理工作,导致软弱的决定,造成没有做到所委派的职责和不履行正常的处理问题的手续。

心理分析学家指出:一切心理疾病与惧怕有关,它形成压力的风暴,破坏心理防卫机能而造成精神崩溃,精神崩溃虽然可以治疗,但能否彻底治愈,要视其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充分而定。因此最根本的方法是预防它发生,克服压力,就得先了解压力的来源。

你一旦觉察到压力来临,就比较有心理准备,它就不容易压垮你。人可以透过对压力的预期心理的调适,从而降低它的威胁和负面影响。

有一位中学生,平时学习优秀,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得睡不着觉。这是因为她预料到自己无法入眠,而又急于期待自己睡着。在这种矛盾压力下,使她陷入困境。升学考试前几天,她母亲故意不让女儿早睡,特意陪她聊天,尽聊些她没兴趣的古典文学之类,使她听着听着,觉得厌烦很快就打起了瞌睡,上床后,也很快进入了梦乡。此后,她考前失眠的坏毛病改掉了。

在自由的社会里,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在法律的约束下,赋予你做决定的权利。凡事都必须自己来做决定,来做选择。在人的心理活动系统中,做出抉择不易。

我们必须面对方方面面的矛盾和冲突,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要顾及,所以自由不轻松,自由表示给个人加重了责任,它在心理上自然构成压力。

就心理疾病的病理而言,人如果不肯面对压力,而想找借口逃避,就会形成心理症状。

在高节奏的工作过程中,不免有许多压力干扰我们,如果不知道调适,日积月累,对于精神生活当然影响惨重。

穷人一定要学会缓解压力,否则就等于天天在自己的心灵世界堆积垃圾,制造污染,破坏环境。

如何预防精神困顿,保持心情愉快?请试着按下面的方法去做:

首先,以面对事实的态度和有条理的方法来对付挫折。把事情的原委看清楚,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努力去实践。如此一来,每遇到一次失败或挫折,就有多次经验的改造和自我能力的提升。

事实上,压力困扰的程度视自我能力与工作负担的比值而言,自我能力超出工作难度,承受的心理压力就小;自我能力低于工作难度,承受的心理压力就大。

其次,要放得下。事实与情绪本是两回事,遭遇失败是事实,但演化为愤怒与不安,就变成情绪困扰,使思想僵化,钻牛角尖,造成心理压力,以至于彻夜难眠,万念俱灰。这时,一定要记得把它放下。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中国人处世的信条,也是成功的秘诀。

人要超越现实,首先要超越周围一块块束缚自己的巨石,即使不在肉体上也要在精神上摆脱万物的牵挂。精神上无依无恃,物质上便不再患得患失,人的品性不知不觉得到了升华。

最后,站在高处,扩大视野去看挫折。遇到困扰,如果把它看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当作自己全部生活的挫折,心理生活空间便随之缩小,自己就陷入悲愁的天罗地网,再也逃脱不出来。

俗话说,越想越生气。走入了死胡同,人便置身于悲郁的牢笼。这时,寻求解脱之道就是扩大视野、提醒自己除了失意这件失意的事之外,亲情、友谊以及许多值得去做的工作都值得珍惜。

只有把自己放进广袤的空间与时间里,结合周围的人、事、物,对自己全面的把握,才能知道自己存在和努力的方向,心中才会产生踏实的感觉。视野扩大了心灵提升了。失意渐渐随风飘逝。

学会识人投其所好

识人是一种本领。通过了解对方的性格、身份、地位及兴趣,投其所好地办事,往往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富人办事前,往往会先了解对方的性格、身份、地位和兴趣,然后投其所好,避其所忌,攻其虚,得其实,这样办起事来才能措置自如,成功有望。穷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往往会出师不利、逢事受挫,一招错后满盘输,致使本应能办成的事也办砸了。

1.了解对方的性格好办事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有的人喜欢听奉承话,给他戴上几顶“高帽”,他就会使出浑身力气帮你办事;有的人则不然,你一给他戴“高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以为你是不怀好意;有的人剐愎自用,你用激将法,才能使他把事办好;有的人脾气暴躁,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跟他说话办事就不宜拐弯抹角。

所以,与人办事,一定要弄清这个人的性格,依据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恶才会对办事有好处。

春秋时期,齐国有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勇士,很得国王齐景公宠爱。三人结义为兄弟,自称“齐国三杰”。他们挟功恃宠,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甚至在齐王面前也“你我”相称。乱臣陈无宇、梁邱据等乘机收买了他们,阴谋夺取政权。

相国晏婴眼见这股恶势力逐渐扩大,危害国政,暗暗担忧。他明白奸党的主力在于武力,三勇士就是王牌,屡次想把三人干掉,但他们正得宠,如果直接行动,齐王肯定不依从,反而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