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处事全书
10349000000063

第63章 隐忍中超前思考,把握成功命脉(5)

纣王不幸被其兄言中。纣王的贪欲果然越来越大。他抓了上千万的劳工修建占地三里的鹿台和白玉为门的琼室,搜奇珍异宝、奇禽怪兽充塞其中。同时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让裸体男女相逐戏。他的臣子比干相劝谏,纣王把他的心肝剜出,说:“比干自以为圣人,我听说圣人之心有七窍,倒要看看究竟怎样!”箕子复谏而不听,害怕残暴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就诈癫扮傻起来,披散头发、胡言乱语,弃太师之尊而不顾,宁愿被纣王关在囚牢里。正所谓“留得残荷听雨声”。终于,纣王最后国亡身死,新朝周武王释放囚徒,邀箕子再出来做官,箕子不愿,暗地里带了5000人逃避到朝鲜去。武王没法,不得已只好做个人情,封他在朝鲜建国。

从一双象牙筷子就预测到纣王此后荒谬绝伦的亡国之举,而且能在那样的环境下保全性命,箕子不愧是高人一等。

有“心计”的人能够从事物的目前状况准确地预知其将来的发展趋势,能够由事物的局部表现而推知其全体状况。也就是说,他们具有见微知著的本领,有“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而知天下秋”的智慧,因而能够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有“心计”的人认为,要了解事物的成长发展方向,只要看它产生时就可以了。因为刚产生的事物虽弱小,却已经蕴含了它如何发展,将发展到什么程度的诸多因素。知道了一个事物的发展趋势,就可以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有“心计”的人,首先是一个登高望远、能够准确预见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人。也就是说,处世要高明,首先需要有科学的预见力。

《孙子兵法》有一段关于预测预见的精妙的论述:

“夫未战而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关于妙算的思想,道出了克敌制胜的奥妙。

在今天看来,任何科学的预见,不是无根据的随意猜测,更不是狂想,而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战争虽然较其他事物带有更多的变化性,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预测也是可办得到的,伍子胥在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之后,提出坚决灭越,就是对吴越争霸的形势作了符合实际的分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科学的战略预见,你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想上司所想

上司也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盘算,没人能例外。因此,能道出上司的心思,为上司排忧解难,迅速成为上司的知己,是你成就事业的一条捷径。

民国怪人戴季陶,一生疯疯癫癫,做了许多怪事,但此人经验老到,精通政治权术,很能体会蒋介石的意图。因其在关键时刻总能帮蒋介石的忙,因而在蒋介石集团立于不败之地。

1948年国民党选举总统时,蒋介石让胡适当候选人,胡适信以为真。实际上蒋介石不过是做做样子,让美国人看看,结果胡适空喜欢一场。其实,明眼人都很清楚,这次“选举”显然总统非蒋介石莫属,但蒋介石既要做总统,又要造出人们拥戴他的气氛。因此,他首先便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坚持辞让”做总统候选人,而把胡适等人推出来装潢门面。作为蒋介石的老搭档和把兄弟,戴季陶自然是心领神会。在总统候选人提名时,戴季陶带病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围绕总统候选人的问题,各个派系闹得沸沸扬扬。由于蒋介石的假意推辞,不少人信以为真,有人便直截了当地提胡适为候选人,还有些人提出吴稚晖、于右任、居正做总统候选人,而反对派则提出反对意见,坚决拥蒋当总统。

戴季陶深深知道,蒋介石提出不做总统候选人是做戏给美国人看的,也是对国民党部属的一种民意测验,是争权力的一种手段。几十年的政治生涯,戴季陶对他这位把兄弟是深有了解,以退为进是蒋介石的一贯的手法。他越是提出不愿当总统,就越说明他想当总统,在这种时候,谁要是不明真相,顺了他的话去做,那保准是会倒霉的。

想到这里,戴季陶顾不得自己重病在身,以国民党“元老”的身份登台发言。他十分激动,几乎是用教训的口吻斥责“总裁不当总统为宜”的论调。说他们不懂政治,不顾大局,这种做法只能置中华民国于绝处。他力言就国民党的历史来看,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就国民党对国家的责任来说,都非蒋先生担任总统不可。戴季陶一番话说得振振有词,台下顿时鸦雀无声,以戴季陶在国民党内的资历和威望,谁都不敢与之争锋。最后,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派人向蒋劝驾。蒋介石扭捏一番之后欣然接受。

由于善于揣摩蒋介石的心意,戴季陶在国民党内官运亨通,被蒋视为心腹。

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应该做到知己知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交往之道,随机应变,才能事事顺遂。比如,在和领导相处时,就要根据领导的性格特点和其好恶,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做一些必要的修正以迅速赢得领导的好感,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领导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和考察你的才干,并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人们整天去揣摸上司的意图,围着上司转,处处溜须拍马。但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上司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现象太多,人们必须学会:“知上,识下”,尽量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如果你已经常常地洞悉了别人的心思,在这方面与上司“心心相印”,一个人就离“脱颖而出”不远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这方面的高手。从东方朔到魏征,再到胡雪岩,可谓人才辈出。他们大都精通权术,深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与手段,因而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也能迅速在激烈的权利争斗中脱颖而出,成为佼者。

想上司所想,说上司想说而难于出口的话,这比无目的的巴结要高明得多。

听清弦外之音

人内心的思想,有时会不知不觉在口头上流露出来,因此,与别人交谈时,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从谈话中深知别人的内心世界。

明洪武初年,浙江嘉定安亭有一个名叫万二的人,他是元朝的遗民,在安亭郡堪称首富。一次,有人自京城办事归来,万二问他在京城的见闻。这人说:“皇帝最近做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万二一听叹口气道:“唉,迹象已经有了!”他马上将家产托付给仆人掌管,自己买了一艘船,载着妻子,向江湖泛游而去。两年不到,江南大族富户都分别被收缴了财产,门庭破落,唯有万二逃之于外。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这个“声”指的就是言外之意。通常除说话以外,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明确的意思,就是同一句话也可以听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不能掌握和摸透这一点,就有可能遭受他人的伤害或伤害他人。

邓主编约孙教授为刊物写一篇稿子,恰巧邓主编的刊物搞座谈会,他也邀请了孙教授。孙教授刚进会场,邓主编就冲了过去:“太好了!太好了!我一直在等您的稿子。”

“糟糕!”孙教授一拍脑袋:“抱歉!抱歉!我留在桌子上,忘记带了。”又拍拍邓主编的肩膀:“明天,明天上午,你派人来拿,好吧?”

“没关系!”邓主编一笑:“也不必等明天,我等会儿开车送您回去,顺便拿。”

孙教授一怔,也笑笑:“可惜我等会儿不直接回家,还是明天吧!”

座谈会结束后,邓主编到停车场开车回家。转过街角,他看见孙教授和李编辑在等出租车。

邓主编摇下车窗热心地问:“到哪儿去呀!”

李编辑说:“陪孙教授回家。”

邓主编一听,就停下车将孙教授和李编辑拉上车。邓主编边开车边说:“我送您回家,顺便拿稿子。”

“我家巷子小,尤其这假日,停满车,不容易进去。”孙教授拍拍邓主编:“您还是把我们放在巷口,我明天上午把稿子给您送去。”

谁知邓主编说自己顺路,一定要去。邓主编硬是转过小巷子,一点一点往里挤,开到孙教授的门口。

“我还得找呢!这巷子不好停车。”孙教授说。

“没关系,您不是说放桌子上吗?”正说着,后面的车大按喇叭催促。

“您还是别等了吧!”孙教授拍着车窗:“告诉您实话,我还没写完呢……”

孙教授再三找借口推辞,邓主编居然没有听出孙教授“我还没有写完呢”的言外之意,结果弄得两人都不愉快。

可见,听出朋友的话外音,从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朋友的态度,和他自己要做些什么,这对你与朋友的交往很有帮助。

一个人的言谈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言谈的内容和方式往往是他品性和才智的表现。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以及流露的内心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分别判断人的言语,善于捕捉“弦外之音”,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就是以这种语言为媒介进行的无须赘述。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均能理解,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发生在这里。若能够知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增加点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有“心计”得多。而这种方法,也就是言语判断法。

1.由话题知心理

人们常常将情绪从一个话题里不自觉地呈现出来。话题的种类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对方的性格、气质、想法,最容易着手的步骤,就是要观察话题与说话者本身的相关状况,从这里能获得很多的信息。

2.措辞的习惯流露出的“秘密”

语言除了社会的、阶层的或地理上的差别外,还有因个人的水平而出现差别的心理性的措辞。人的种种曲折的深层心理就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在自我表现的手段——措辞上。即使同自己想表现的自我形象无关,通过分析措辞常常就可以大体上看出这个人的真实形象,在这种意义上,正是本人没意识到的措辞的特征比词语的内容远为雄辩地告诉我们其人自身。

3.说话方式能反映真实想法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感情或意见,都在说话方式里表现得清清楚楚,只要仔细揣摩,即使是弦外之音也能从说话的帘幕下逐渐透露出来。

(1)说话快慢是看破深层心理的重要关键

如果对于某人心怀不满,或者持有敌意态度时,许多人的说话速度都变得迟缓,而且稍有木讷的感觉。如果有愧于心或者说谎时,说话的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

(2)从音调的抑扬顿挫中看破对方心理

当两个人意见相左时,一个人提高说话的音调,即表示他想压倒对方。对于那种心怀企图的人,他说话时就一定会有意地抑扬顿挫,制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有一种吸引别人注意力的欲望,自我显示欲隐隐约约地透露出来了。

(3)由听话方式看破对方心理

构成谈话的前提包括了两种不同立场的存在者,即说话者与听话者。我们可以根据对方对自己说话后的各种反应,来突破对方的深层心理。

如果—个人很认真地听话,他大致会正襟危坐,视线也一直瞪着对方。反之,他的视线必然会散乱,身体也可能在倾斜或乱动,这是他心情厌烦的表现。

有些人仔细倾听对方的每一句话,等到讲述者快说完时,他也会透露自己的心声,由此看来,这位倾听者完全依靠坚强的耐心再配合一股好奇心,才能最终突破讲话者的秘密。

如果你想套知某人某方面的消息,你就会和他从一个平常的话题切人,然后认真倾听、提问、倾听……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方在高兴之余,也忘了提防,相反还会认为你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善解人意呢。

你去请求朋友帮忙办事,而他始终不正面回答你,躲躲闪闪,“顾左右而言他”,那就已经说明他不准备帮助你,你就不要在他那里耽误时间了。

你有朋友商谈一件重要的事,他不公开称赞你的想法,而是说:“完全可以,但是……”这说明他不支持你的想法,甚至反对,只是碍于你的情面,不好意思直说出来。

留神剐人的言外之意。善于聆听既可以改变你与别人的关系,还可以帮助你¨¨了解别人的内心,避免伤害别人。

学会掩盖自己的光芒

“才高被人忌”,这是古今职场的通病,有“心计”的下属一定会韬光养晦,大智若愚,从而使自己善始善终。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刘邦进入关中以后,因萧何在行政管理、户籍管理方面很有一套,颇得民心。当时关中百姓只知有萧何,不知有刘邦。萧何的一个门客提醒他说:“您不久将要被灭族了,您占据高位,功劳第一,是人臣之极,不可能再得到皇上的恩宠。可是您自进入关中后,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深得民心,皇上几次问您的原因,就是怕关中百姓都跟着您跑啊!”

不久,南方少数民族起兵反汉,刘邦率军亲征,留吕后及萧何守关中,萧何趁机强占民田、美宅,强夺他人妻女为婢妾,一时间,民怨沸腾,怨声载道。高祖凯旋还朝时,老百姓拦路控诉萧何。高祖心中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只是表面上斥责萧何说:“你自己去处理吧!”从此不再担心萧何会“功高震主”了。

明朝的徐达,智勇兼备,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几乎每逢较大战役他都要被委任为主帅。朱元璋在每次出征前总要对他说:“将在外,君不御,将军认为该如何就如何好了。”话虽每次都这么说,但他却能随时随地控制徐达,他的心腹无时不在监视着徐达的一举一动。徐达深知其中机关,所以,并不因为朱元璋的那句话而任意妄为,而是每逢稍大一点的事都必然派亲信报给朱元璋,因而才一直没有遭贬甚至被加害的厄运,君臣关系相处得不错。

在古代,有很多良臣名将因为“功高盖主”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徐达不敢因为自己功劳大而狂妄自大,在重大抉择上还是要请示朱元璋,所以,才一直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有些领导往往容不下强者。有的领导有很强的嫉妒心理,如果下属超过自己就不能容忍。似乎下属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嫉贤妒能是一些人的社会通病。对下属而言,本来是自己通过努力,辛辛苦苦得来的一点成绩,却反而招致上司如此不友好的对待,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极大的委屈和不平。有事业心的人都想成功,而成功难免招致别人眼红和嫉妒。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同一个忠于职守而又毫无野心的人计较的,所以,一些识时务的能人俊杰,面对各种可能的嫉妒,常会采取圆滑稳重的处事方法来保全自己,以免招来暗箭的伤害。

在受到别人嫉妒,特别是上司的嫉妒时,下属最好能够学会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千万不要与上司争功。

不跟熟人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