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处事全书
10349000000064

第64章 隐忍中超前思考,把握成功命脉(6)

有“心计”的人,不跟熟人做生意。因为是熟人,欠你的钱可以不给;货不好了,你也不好意思退货;宰你一刀你也不好还价……

一个熟人带了他的一个朋友来买一台电视机,因为同介绍人关系挺好,张云亲自选了一台并让出纳按批发价给开了发票。那“二道熟人”当时也没说什么,只说第二天把支票送来。当时天近黄昏,张云便邀请两位到附近的饭店吃了晚饭。其实那顿饭已经超出卖电视的利润。事过一星期,对方没把支票交来。出纳员便按名片地址找去。结果回来摊着双手说,见到那位家电销售部的老板,他倒没说什么,只是他手底下的伙计抱怨买贵了。张云担心引起误会,当即赶了去,对那位老板坦诚相告:“我不可能靠这笔业务发财,也就没有必要把给你的价高出别的顾客,从而使自己堵上两扇门”。对方笑笑,竟提出一个大出意料的建议:“你干脆在我这里也买点东西吧!”顺着他的视线,张云看见他店里尽是家电用品,而自己并不缺这些东西,便遗憾的拒绝了。张云有些失望,那位老板随即说:“这样吧,等几天手头松点就给你送去,就几天,行不行?”“就几天”,便又成了一笔“烂账”。

2000年7月的一天,刘星的一个熟人跑来他这儿订一批办公用品,声言他的公司刚成立,贷款没下来,但新开张时费用超支,故先把货拉走,等开张后立即把货款送来。完了,还补上一句:“信不信得过我朋友?”话到这份上,刘星不答应显然不合适了,但还是让他打了欠条,写明还款日期。

可是时间过去三年,刘星熟人的公司早开张了,摩托车变成了长安面包车,又变成了小轿车。他也没有上门,更别说还款之事了。期间刘星也打电话或直接上门找过他。一提欠款,他不是推说贷款没下来,就是大诉苦经。一副煞有介事的悲痛状,仿佛他刚从旧社会过来,你不拍屁股走人,再说下去他就难免追到你家讨口饭吃似的。

尽管有充分的理由,刘星还不曾想拉他去对簿公堂。因为是“朋友”,不管你在法律上能否取胜,在舆论上恐怕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俗话说,生意场上无父子。之所以这句话流传多年,时至今日仍在教诲我辈,就因为人们很难做到这点。毕竟,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东方人的亲情之血,在“义”与“利”的冲突中,往往是理智的“利”让位给感情的“义”。但在实际的商战中,以“义”代“利”不仅违背追求最大利润这一商界最高原则,也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

有“心计”的人不跟熟人做生意,可能有人会纳闷:都说“熟人多了好办事”,你怎么会害怕熟人呢?

当然,不要同熟人做生意,并非一成不变。但初涉商海便抱着靠自己的胆子、朋友的路子,一不小心就发了大财的想法却是危险的。最根本的是,既然置身商界,就应该严格遵循为商的原则进行“游戏”。

生意场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养成存钱的习惯

俗话说:聚沙成塔,财富也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持之以恒地打理来堆积。不知不觉,一笔可观的财富已然形成。

已故台湾著名企业家蔡万霖当年的理财做法就是从积少成多的事例中引出来的。蔡万霖的母亲做饭时,总是从定量的大米中抓出一把米放进小坛子里,日积月累,竟节余下来许多粮食。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取出来供全家食用,可解燃眉之急。这件事给幼年的蔡万霖、蔡万春兄弟以深刻的启迪,城里的家庭妇女们假如每天将零用钱存上一点,天长地久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正是这个启示,使得蔡氏兄弟开创了“十信”一元钱开户的“幸福存款”的储蓄运动,正是这个运动,使他们完成了原始积累。

当洛克菲勒还是一个簿记员的时候,每周只能拿到10美元的工资,但他坚持每周存入银行5美元,这样几年下来,他就有了可观的存款。这时在美国南部发现了石油,洛克菲勒以他商人的敏感觉得时机到了,但他的存款根本无法支付巨大的资金投入。于是他就以存款为抵押,借到了足够的资金,开始了他向亿万富翁的迈进。

一定数额的存款可以增加成功机会。有的人总是抱怨机会对他不公平,而当机会真正来的时候,他却一点钱也拿不出来,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消失。

在美国,有位年轻人从宾州的农业区来到费城,进入一家印刷厂进行工作。他的一位同事在一家储蓄公司开了一个户头,养成了每周存款5美元的习惯。在这位同事的影响下,这位年轻人也在这家储蓄公司开了个户头。三年后他有了900美元的存款。这时,他所工作的这家印刷厂发生财务困难,面临倒闭的命运。他立刻拿出以小钱不断存下来的这900美元钱来挽救这家印刷厂,也因此获得了这家印刷厂一半的股份。

他采取了严密的节约制度,协助这家工厂付清了所有的债务。到了后来,他拥有了这家工厂的一半股权,每年可以拿到25000多美元的利润。

这位很有“心计”的年轻人,用三年的存款促成了自己日后的成功。实际上,有了一定的储蓄,就多了一定的机会,当机会来临时,就有一定的资金来做铺路石,引导成功。

存钱能够提高一个人应付危机的能力,也能在机会突然到来时增加成功的机会。存钱还能赢得别人的信赖。

养成存钱的习惯不仅仅能够给自己积累一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养成节俭、有计划开支的意识。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一夜暴富的童话基本不复存在,你应该怎样才能让手中的钱为自己“广开财路”呢?

我们强调理财从存钱开始,是因为存钱能够提高人们的节俭意识,也可让在人们在不经意之间攒一笔创业资金。同时对不同存钱方式、存钱利率的选择,还可以形成最初的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也许你还不习惯斤斤计‘较几个百分点的差异,但是理财就是从这几个百分点开始的,不拒溪流才能成就大江大河的恢弘,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成为经济上的成功人士,赢得个人理财的自由,从而在创富的大道上迅跑。

大银行家摩根曾经说过:“我宁愿贷款100万给一个品质良好,且已经养成存钱习惯的人,也不愿贷款1000元给一个品德差而花钱大手大脚的人。”

身体比钱更重要

钱是永远都赚不完的,而生命是脆弱而短暂的,只有享受了生活,保住了健康,才能挣更多的钱,也才能更好地体验生活的本质。

约翰先生的助理在接待一位来访的大客户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刚去马来西亚度假了,要不您等五天再来吧!”

“什么!五天?他扔下这么大的生意摊子,竟然去度假五天!”客户的眼睛如同两只铜铃,仿佛质问的对象是自己的下属。

“是的,经理走之前,交代得很清楚,在这五天中不要用公事打扰他!”助理毕恭毕敬地回答。

“那么,我给他打电话可以吗?”客户紧接着问,“我不谈公事!”助理犹疑着答应了。

“你工作一个小时可以挣40美元,你一下就休息五天,一天八个小时,一个月就少挣1600美元,一年你就少赚12个1600美元,老兄,这值得吗?”客户接通了约翰先生的电话,开始叫起来。

约翰先生懒洋洋地在电话里回答:“我一个月多工作五天,一天八小时,我能多赚1600美元,可是我的寿命将减少四年,四年的损失就是48个1600美元,到底哪种损失更大呢?”

那位客户一时语塞。

当工作和健康有了冲突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约翰先生毅然选择了休息,投入到自然美景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样无疑更有利于工作,更有利于事业发展。

“会休息才会工作”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知道硬撑着会降低工作效率,但还是不愿意“浪费”休息时间。约翰经理算的那笔账能够让你有清醒的认识——把工作当生活是多么愚蠢!

比起一般人来,商人要忙碌得多,几乎所有的商人都知道不要将私人空间融人工作。但几乎每个商人都曾经毫无顾忌地侵占了私人的休息时间。你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工作时间,作为一个商人,在你创业的初期或者发展阶段,除了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外,你是不是常常赶早到办公室,此外还要加几小时的班,熬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身不由己地成为“工作狂”,他们都想在挣钱中体现自身价值,证实自我。这固然没有什么不对,社会也需要这些兢兢业业的人创造财富。但是,人生在世,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上活一回。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充沛的精力应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注重饮食,营养平衡,不要嗜烟喜酒。其次,要有健康和稳定的心态。太多的欲望、急功近利、消极不振或者牢骚过多都不利于消除紧张和疲劳。下班后一定要把所有烦恼和压力都抛开,要把身体健康和心灵安定放在首位。

世界上最精明的犹太商人,一生活到老赚到老,算计着自己的寿命用挣来的钱享受生活。他们既忙碌又清闲,懂得珍惜时间创造财富,也懂得保养身体享受生活。有着“钱的血统”的犹太商人尚且如此,你是不是更应该在挣钱的同时享受生活呢?

健康是本钱,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

有“心计”的人,一定懂得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不断地促使自己力争上游。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B·亚斯达的事务所。

在第二间房子里,华卡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就是他要找的人。高个子的亚斯达开始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俩人竟谈了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

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却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两年之后,华卡成为他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成了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为时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

华卡在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中,实践着他年轻时来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与有益的人结交,多会见成功立业的前辈。

不少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交际,这的确很值得自慰,因为在与之交际时,能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显然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能促使我们更加成熟。

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偶然得来的。我们或者和他们住得很近,因而相识;或者是以未曾预料的方式和他们相识了。结交朋友虽出于偶然,但朋友对于个人进步的影响却很大,交朋友要经过慎重地考虑之后再决定取舍。

当然,要与伟大的朋友缔结友情,跟第一次就想赚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

有些人之所以容易失败,是因为不善于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兰西的陆军元帅福煦曾说过:“青年人至少要认识一位善通世故的老年人,请他做顾问。”

萨加烈也说了同样的话:“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他们时常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行动。就学问而言或就人生而言,这是有益的。学习正当地尊敬他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我们可以从劣于我们的朋友中得到慰藉,但也必须获得优秀的朋友给我们的刺激,以助长勇气。

把人情做足

有“心计”者都深谙送人情就要送一个整人情,把人情做足之道。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在袁术手下为官,做一个小县的县令。

有一年地方发生了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士兵们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为好。

周瑜听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就登门去借。两人寒暄一阵,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听后哈哈大笑:“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

周瑜及手下一听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鲁肃可谓送了周瑜一个大人情。

鲁肃做足了人情,和周瑜交上了好朋友。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可见,人情做足了自然会赢得朋友的万分感激,让对方记挂你一辈子。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为他手下的一个将领煎药,在吹风鼓火时,烧着了胡须,当侍从们赶来时,他莞尔一笑,说:“但愿他喝了这药病就好了,胡须有什么可惜的呢?”

一个皇帝为他的手下亲自煎药,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属下以死相报呢?人情的杀伤力可谓大矣!

如何交友就有一个如何做人情的问题。朋友之间没有人情往来,友谊就会淡漠,甚至消失。朋友之间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

做人情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非但如此,还会影响信任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意结交。

人情做充分,就是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应帮朋友办某件事,就要尽心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强强。如果做得太勉强了,即使事情成了。你勉强的态度也会让他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做足人情,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还的时候,要还足,甚至还更多。你的人情大于他的,他就得记着新的人情,朋友之间的账,永远也算不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算不清的账,无疑成了与朋友之间联系的一种纽带。

朋友之间的情谊,是用人情在维系的,所以在做人情方面,一定要看得开,决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并非自己“自作多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是“放长线钓大鱼。”人情做足了,才具有杀伤力。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在朋友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帮助,那么,日后你得到的回报将会更大。

牢记别人的名字

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

吉姆法里从来没有进过一所中学,但是在他46岁之前,已经有四所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并且成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美国邮政总局局长。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原来,他有一种记住别人名字的惊人本领。

有人去访问他,向他请教:“据说你可以记住1万个人的名字。”

“不。你弄错了,”他说,“我能叫出5万个人的名字。我在为一家石膏公司推销产品的时候,学会了一套记住别人名字的方法。”

他说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他每当新认识一个人就问清楚他的全名、家里的人口,以及干什么行业、住在哪里。他把这些牢牢地记住在脑海里。即使一年以后,他还是能够拍拍别人的肩膀,询问他太太和孩子的情况。难怪有这么多拥护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