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方圆全书
10349300000008

第8章 方圆处世才能进退(7)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部题为《让这个世界停下来吧——我要离它而去》的音乐喜剧片轰动了伦敦和纽约,反映了一部分西方社会中的人对节奏加快的生活的反感。托夫勒说,他们是“情愿和这个世界脱离,也要按自己惯有的速度闲混下去”。在变化面前无法入门的人,自己也难以享受新生活带来的乐趣。老年人害怕变化,希望按照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安度晚年,这没有什么奇怪。害怕变化,这是心理衰老的一种标志。但是,青年人却应当欢迎变化,不应对变化采取漠视甚至固执的态度,因为那将有使自己的心理发生衰老的危险。

个性的灵活主要表现在为人处世的适应与变通上。大致可以归为三个“不苛求”。

1.不苛求环境。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提供了日益充分的物质条件,人们对环境的选择要求日益强烈。然而,即使是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人对环境的选择却是总有一定限度的。在我们这个正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更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的主导面,恐怕还是通过人对环境的适应来改变环境,而不是通过新的选择来调换环境。

善于适应环境表现了人的个性灵活,它具有多方面的好处:第一,能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能优化自己的心境与情绪;第三,能调动自己内在的积极性;第四,能为进一步发展准备条件。所以,适应有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之分。我们提倡积极的、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顺应环境。因此,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又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不苛求他人。与适应环境同步存在的问题是不应苛求他人。就是要承认别人一样有选择、保护、发展自己个性、习惯、兴趣和观念等的权利。这是不苛求他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灵活性格的重要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和谐融洽是人人希望的,但是矛盾、隔阂常要光顾我们的生活,于是,对不苛求他人的灵活性格,又提出了宽容待人的要求。尊重别人的个性、习惯等,是一种宽容;当别人对自己表现出进攻的姿态时,能做到合理的谅解和忍让,则是更大的宽容。当然,宽容并不是不讲原则,而是以退为进,能宽容别人,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性格的灵活性。是有益的交往态度。

3.不苛求自己。不苛求自己,首先要做到情感上的超脱。生活中有快乐和幸福,也有痛苦和不幸,生活是痛并快乐着的。当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被低落的自责情绪左右,要理性地去分析使自己陷入困境的各种原因并积极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相信失败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磨炼,乐观圆融地去看待人生的苦与痛,这样才能超脱一味的情感折磨,理性地去筹划你的生活,克服挫折,迈向人生的新境界。

其次,不苛求自己还要做到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善于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给自己一个合适的人生定位,不做自己难以企及的事,脚踏实地,从客观情况出发,制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切记,只有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激发你去不断奋斗。

在现代社会,如果单单向前人讨教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已经远远不够了,更需要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去探索、去体会、去总结。对于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前人确实探索过、研究过,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著述,充满了哲理和心得。但是倘若你以为凭借前人的经验之谈,就可以顺顺当当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可能要大吃苦头。在这个多变的社会里,真正的危险不在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在于认识不到做人要保持灵活的个性。去积极地适应环境,变通为人,才能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生活中与生活共舞,越舞越精彩。

机智的力量

有人曾经说过:“每一条鱼都有它的钓饵。”正如任何鱼都有它的钓饵一样,只要我们具备足够的机智,就可以在任何人身上找到突破的地方,从而接近他们,不管他们是如何地怪癖乖戾,如何地难以靠近。所以,圆融变通的人离不开发挥机智的力量。

谁能够精确地估算出由于缺乏机智而导致的损失呢?——那些人生旅途上的跌跌撞撞、磕磕碰碰,那些生活中的弯路和陷阱,那些跌倒后的辛酸、苦涩与困惑,那些由于人们不知道怎样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而导致的致命错误!你经常可以看到蓬勃横溢的才华被无谓地浪费,或者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为这些才华的拥有者缺乏这种被我们称之“机智”的微妙品质。

他们仅仅因为不能主动寻找制胜的契机而备受挫折,遭受友谊、金钱方面的巨大损失,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由于缺乏机智,商人因此流失了自己的顾客;律师因此失去了富有的客户;医生因此病人骤减、门庭冷落;编辑因此牺牲了订户;牧师则丧失了他在讲道坛上的说服力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为此一落千丈;政治家也为此失去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机智在商业活动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一个商人来说,那就更是如此。在现代的大都市里,有无数的诱惑在吸引着顾客的注意力,因而机智所起的作用就更为重要。

一位著名的商界人士把机智列为促使其成功的首要因素,另外的三大因素是:远大的抱负、专门的商业知识和得体的穿着打扮。

如果一个人想要在自己的业务活动或职业中获得成功的话,那他就必须拥有这种能赢得同事信任并帮助他结交可靠朋友的才能。一个真诚的友人会利用一切机会赞扬我们所写的书,会不遗余力地向他人仔细描述我们在最近一次开庭中的精彩辩护,或者是我们在治疗某个病人时的神妙医术;他们会在我们的名誉受到恶意的诽谤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并反驳和痛斥那些卑劣的小人。然而,如果缺乏机智,我们是不可能交到这样肝胆相照、莫逆于心的知己好友的。

某位先生尽管极具才干,并过着刻苦努力的生活,然而,由于个性中缺乏机智这种卓越的品质,他的努力几乎完全付诸东流。他好像永远都无法与他人和平共处。尽管除了机智之外,他似乎具备成为一个杰出人物、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全部品质,然而正是这一不足构成了他的致命缺陷,使得他的生活波折重重。他总是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说那些不该说的话,并在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人的感情,所有的这一切都抵消了他的刻苦努力所取得的结果,因为在他的头脑里压根就没有“机智”这样一个概念。他一直都在不断地得罪和冒犯他人。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下面的论述:

一个机智灵活的人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知道的一切事物,而且能够巧妙地利用许多他所不了解的事物,通过熟练圆滑的技巧,他可以机敏地掩饰自己的无知,并比一个企图展示自己博学的“老学究’,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在历史上,借助于机智成就大事者不胜枚举。以林肯为例,机智使他得以从内战期间无数不利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实上,如果缺乏这一重要因素的话,美国内战的结果很可能会完全改变。

在运用机智和谋略的过程中,幽默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幽默还会滋养我们的心灵。很多时候,我们在想到那些灵巧高明的技法时,情不自禁地想笑,这些技法在日后总是被证明为恰当的。在机智地运用谋略时,并不需要任何欺骗,我们所需做的就是展示一种正确的诱导,从而最有效地吸引和说服那些尚在徘徊观望的人。应该说,这种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当完成的事情处理好的技巧是一种艺术。

或许你接受过大学的高等教育,或许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受到过最尖端的训练,或许你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然而,你仍然可能在这个世界上郁郁不得志或是难展宏图。但是,一旦你能够在原有才干的基础上增加机智这种品质,并与才干结合起来,你将惊奇地发现前途是多么地坦荡光明,而你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时又是多么地得心应手。

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拼搏的过程中,请不要忽视机智的力量。只有发挥了你的机智,你才能少走弯路,轻松地处世为人,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舍小利谋大局

古时有一老翁,姓塞。塞翁由于不小心丢了一匹马,邻居们认为是件坏事,替他惋惜。塞翁却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众人听了之后大笑,认为是塞翁是丢马后急疯了。几天以后,塞翁丢的马又自己跑了回来,而且还带来了一群马。邻居们看了,都十分羡慕,纷纷前来祝贺这件从天而降的大好事。塞翁却板着脸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坏事呢?”大伙听了,哈哈大笑,都认为老翁是被好事乐疯了,连好事坏事都分不出来。果然不出所料,过了几天,塞翁的儿子骑新来的马玩,一不小心把腿摔断了。众人都劝塞翁不要太难过,塞翁却笑着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邻居们都糊涂了,不知塞翁是什么意思。事隔不久,发生战争,所有身体好的年轻人都被拉去当了兵,派到最危险的第一线去打仗。而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未被征用,他在家乡大后方过着安全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老子的《道德经》所宣扬的一种辩证的思想。基于这种辩证关系,我们可以明白,即使是看起来很坏的事情,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生活中此类事很常见。为人变通的人一定要懂得该忍就忍,有时看似失利的事反而是获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资本。

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一次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险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剂,则又会影响食品的保鲜度。

亨利·霍金士考虑了一下,他认为应以诚信对待顾客,毅然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告诉每位顾客,于是他当即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这一下,霍金士面对了很大的压力,食品销路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了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扑,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苦苦挣扎了四年之后,亨利·霍金士已经倾家荡产,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这时候,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

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里便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亨利.霍金士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交椅”。

生活中变通思考的人,善于从丧失小利益当中学到大智慧。舍小利为大谋也是一种哲学的思路。

人非圣贤,谁都无法抛开七情六欲,但是,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我国历史上刘邦与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最终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苏东坡在评判楚汉之争时就说,项羽之所以会失败,就因为他不能忍,不愿意舍弃小利益,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就在于他能忍,懂得舍小利为大谋的道理,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弊端,最后夺取胜利。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经常去舍弃一些小利益,一切从长计议,才能灵活变通地处理人和事,最终达成我们的目标。

以退为进

从处理事物的步骤来看,退却是进攻的第一步。现实中常会见到这样的事,双方争斗,各不相让。最后小事变为大事,大事转为祸事,这样往往导致问题不能解决,反而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其实,如果采取较为温和的处理方法。先退一步,使自己处于比较有理有利的地位。待时机成熟,便可以以退为进,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何为退呢?即当形势对我军不利时,如果全力攻击也可能不奏效时,就应采取退却的方法。军事家指出学会退却的统帅是最优秀的统帅,战而不利,不如早退,退是为了更好的胜利。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突厥兵时常来犯,突厥兵能征善战,李渊与之交战,败多胜少,于是视突厥为不共戴天之敌。一次,突厥兵又来犯,部属都以为李渊这次会与突厥决一死战,可李渊却是另有打算,他早就欲起兵反隋,可太原虽是军事重镇,却不足为号令天下之地,而又不能离了这个根据地。如果离太原西进,则不免将一个孤城留给突厥。经过这番思考,李渊竟派刘文静为使臣,向突厥称臣,书中写道:“欲大举义兵,远迎圣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大汗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而侵暴百姓,若但俗和亲,坐受金帛,亦惟大汗是命。”

惟利是图的始毕可汗不仅接受了李渊的妥协,还为李渊送去了不少马匹及士兵,增强了李渊的战斗力。而李渊只留下了第三子李元吉固守太原,由于没有受到突厥的侵袭,李渊得以不断从太原得到给养。终于战胜了隋炀帝杨广,建立了大唐王朝。而唐朝兴盛之后,突厥不得不向唐朝乞和称臣。

唐高祖李渊以退为进,为自己的雄心大志赢得了时间。如果不能忍那一时,李渊外不能敌突厥之犯,内不能脱失守行宫之责,其境险矣,忍一时而成了大谋。

从人生的态度来看,退却有时也是一种进攻的策略。现代社会中,“以退为进”表现自我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有一位计算机博士,毕业后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于是他不用学位证去求职,很快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了学士证。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亮出了硕士证。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问”,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于是老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可见,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是一种稳妥的进攻之术。

石桥正二郎是日本著名的大企业家,在他所写的《随想集》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二战后,在位于京桥的石桥总公司的废墟中,有十多家违章建筑。因此律师顾问提出,若不及早下令禁止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在当时的情景下,如果硬性要求那些违章户立即搬走,必招致他们坚决的反对和拒绝。石桥公司没有出此下策,石桥夫人还来到现场和那些违章户谈话。对他们说:“你们的遭遇实在值得同情,那么,你们就暂时住在这里,先多赚点钱,等公司要改建大厦时,再搬到别的地方去吧。”她这样专程地去拜访那些违章户,并且赠送慰劳品,如此体贴别人的难处,使那些居住在石桥总公司内的人,心里十分感动。因此,当石桥大厦真的开工时,这些人不仅不抱怨,而且还心怀感激地迁到别的地方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