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亲子教育道理故事全集
10355900000026

第26章 从失败中汲取力量(2)

相传苏东坡向来不服佛印和尚。有一天,他和佛印和尚在路上相遇了,佛印和尚对苏东坡说:"施主,老纳看你像佛。"苏东坡想乘机羞辱佛印和尚,就说:"哦,我怎么看你像狗屎?"佛印和尚一声"阿弥佗佛",一笑而过。回家后,苏东坡得意地把当天羞辱佛印和尚的事告诉了妹妹,不想妹妹却说:"你又输了,佛印和尚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有狗屎。"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只有心存善念,处处与人为善,才能打造出心中那张弹性"床",从而与人相处得张弛有度、亲密、和谐、融洽。

爱心提醒:得道者多助,何以得道?道就诞生在心里那张弹性"床"上。正因如此,当你人际关系不佳,事业屡受挫折时,不妨反躬自问:"我心里有没有一张弹性床?"

机会

有些机会必须靠一个人的实力才能承受,缺少了实力,即使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降临到了你的头上,恐怕你也是无福消受。

公元前180年,为了保住被吕氏家族的势力已撼得摇摇欲坠的刘氏政权,太尉周勃与陈平合谋发动了兵变,一举铲平吕氏诸王及其余党,从而稳住了刘氏天下。孝文帝因周勃功大,就满足了周勃想当右丞相的欲望,官居天下第一,好不风光。周勃本是一介武夫,却自以为治理天下也能像他打仗一样得心应手。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丞相的位子还未暖热,就感到了坐在这个位子上如坐针毡。一天在朝堂之上,孝文帝问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处理断案决狱的事能有多少件?"周勃答道:"不知道。"孝文帝又问:"天下一年的钱谷收入和支出能有多少?"周勃又答不知。两个不知,使他惭愧得抬不起头来,不觉之间已紧张得浑身大汗淋漓。孝文帝只好转而问左丞相陈平,陈平平静地答道:"每一样事都有主管的官员。有关断案决狱之事,有廷尉负责;有关钱粮之事,有治粟内史负责。"孝文帝听后说道:"什么事都有主管的官员负责,那还要你我干什么?"陈平说:"你是主管我们这些大臣的。而作为一个丞相,其职责就是对上要辅佐天子理顺阴阳四时,对下要使万物的生长能得其自然,对外能镇慑异族和安抚诸侯,对内能使百姓亲附于朝廷,并使百官各得其任,各司其职。"孝文帝听后不禁叫好,可右丞相周勃听后却羞得无地自容,才知道丞相一职可不是好当的。没有真才实学,怎能担当得起如此大任?罢朝之后,立即以病为由写了辞呈……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看来是一点不假。当我们还在少年时代,有的人梦想成为科学家,有的人梦想成为政治家,有的人梦想成为作家,有的人梦想成为画家……而最后真正使梦想变成现实的能有几人?在众多的失败者中,他们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缺少的恰恰不是成功的机会,而是缺少能使其成功的实力。细细地考究起来就可以看到:许多人渴望自己成为人间生命的卓越者,却不愿沿着通向卓越的那条崎岖艰难的山路孤独地攀登,总是混迹于人间的热闹,却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渐渐消失了。

爱心提醒:有些机会必须靠一个人的实力才能承受,缺少了实力,即使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降临到了你的头上,恐怕你也是无福消受。

莫要东施效颦

传说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区,那里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蒜,他们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精明的商人,临别时给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另一位商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不禁为之一动,他想:大葱的味道不是也很好吗?于是他带着一批大葱来到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更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决定赠予这位朋友两袋大蒜。

爱心提醒:谁有个性,谁就能创造和发现机遇,并且得到金子的恩赐;思维没有个性,步人后尘,东施效颦,得到的可能就是"大蒜"。

真理与谬误的故事

一个匆匆而来的路人,急切地敲着一扇神秘的门。

"砰砰,砰砰,砰砰!"不久,门开了。

"你找谁?"门里的人问。"我找真理。"路人回答。

"你找错了,我是谬误。"门里的人"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路人只好继续寻找。

他趟过很多条河,翻过很多座山,可就是迟迟不找不到真理的身影。

后来他想,真理和谬误既是一对冤家,那说不定谬误知道真理在哪儿。

于是他又重新找到谬误,谬误却说:"我也正要找他呢。"说毕又关上了门。

路人不死心,转悠了一圈后又继续敲门,可谬误留给他的却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就在路人近乎绝望的时候,不断的敲门声吵醒了谬误的邻居,随着"吱呀"的一声轻响,路人回头一看,天哪,这不正是真理吗?

原来,真理就住在谬误的隔壁。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闷热,谬误便邀真理一同下河洗澡。

真理不知道这其实是谬误的一个阴谋,便欣然前往。就在真理陶醉于河水的凉爽时,谬误却悄悄潜回岸上,偷偷穿上了真理的衣服。真理发现时为时已晚,只好躲在河里不敢上岸。

而谬误呢,却每天都穿着真理的外衣在大街上招摇撞骗。

爱心提醒:生活中谬误常常是披着真理的外衣,而真理只要一露面,就是一丝不挂地赤裸着身体。

从悲马的故事看"得"与"失"

在很久以前,有一匹英俊高大的马(据说是现在马的祖先),发现了一处非常好的草场--在群山中有一小片草原,草长得细嫩茂密,还有一条清凉的甘泉从草场中间流过,周围的群山又正好挡住了外袭的风雨。这匹马非常兴奋,认为自己可以不必再到处跑着找草场了,这片草场足可以自己享受一辈子。就在这匹马万分高兴的时候,有一头美丽的梅花鹿跑过来吃草。那匹马看到小鹿也来吃草,就气势汹汹地跑了过去,大声吼道:"这是我的草场,你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给我滚出去!"小鹿抬起头,看到这匹高大的马,便和气地说:"马老兄,你说这是你的草场,你有什么可以证明吗?"马气愤地说:"你等着,我这就找证人去。"这匹马飞一样地跑到山脚下的一户人家。非常有礼貌地对这家主人说:"请你上山为我作证好吗?我要成为那片草场的主人。要把小鹿和其他动物赶走。"这家主人想了想,说:"我可以答应为你证明草场是你的,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必须骑着你去并且再骑着你回来,为了证明你答应我的条件,我要给你戴上笼头与马嚼铁和缰绳……"为了拥有那片美丽富饶的草场,这匹马爽快地答应了主人的要求。主人给马戴上了笼头和马嚼铁并套上了缰绳,骑着马来到了那片美丽的草场,他为马作证,草场是属于这匹马的。善良诚实的小鹿和其他小动物相信了这个人的话,它们就从此再也不到这片草场吃草了,这匹马真的成为了那片草地的主人,不过,因为给马作证的人再也没有给马解去笼头与马嚼铁和缰绳,所以这匹马就每天都被牵着去耕地、驮东西……只有主人家没有活干的时候,这匹马才能到那片属于它的草场上吃草和饮水……

那匹想独霸草场的马成为了人的奴隶,从此它的子孙们也成为了人的奴隶,而小鹿们至今仍是快乐和自由地活着……

爱心提醒: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许多人,就像那匹马因贪欲太多,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中美好的一切,而成为欲望的奴隶、成为了职位的奴隶、成为了钱财的奴隶呢?

青铜巨人的脸腮

传说,古代有个叫青铜的巨人,浑身的皮肤像青铜,坚硬无比,刀枪不入,打起仗来,所向无敌。他成为举世无双的英雄。

后来,他率兵攻打一座古老的部落。部落首领命令弓箭手万箭齐发,可青铜巨人在箭雨中仍疾步如飞。首领只得请出部落中的最后一张王牌--大力士神箭手。神箭手架着一张特大的长弓,拉着一支特长的箭矢,其箭头是用锋利的宝剑做成的。伴随着一阵狂风,巨箭飞向青铜巨人。只听"砰"的一声脆响,溅出一片耀眼的火花,巨箭被撞得粉碎,而青铜巨人则哈哈大笑,安然无恙。众人呆若木鸡。

首领霎时脸色苍白,急忙命令众人撤退。"慢着!"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老太太,她是首领的母亲,已经120多岁了。"母亲,我叫大家赶快逃命,您来干什么?"首领急忙上前扶住母亲,老太太摆了摆手,然后拿出平时射鸟的小弓箭,瞄着前面耀武扬威的青铜巨人。众人还没有搞清楚怎么一回事,只听到一声惊天的惨叫,青铜巨人轰然倒下了。

大家惊奇万分,老太太于是介绍了其中的奥妙:原来,青铜巨人出生后,他母亲天天把他放在太阳火中锻炼,天长日久,他的皮肤就铸炼成为青铜。然而,他母亲万万没有想到,她天天亲吻儿子腮帮的那一小块,却仍然是娇嫩的皮肉。这便成了青铜巨人惟一的弱点。这个秘密,只有活到120岁以上的女人才知道。

事后人们发现,老太太的那一支小巧的箭头,正中青铜巨人的腮帮。

爱心提醒:爱的方式稍有不慎,便可能留下致命的遗憾。那位坚强的母亲些许的柔弱,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也终究毁掉了百分之九十九的钢铁巨人。

珠宝商的"幼稚"

荷兰东部一位名叫德布尔的珠宝商,为庆祝10周年店庆,别出心裁地向4000名顾客寄出邮件,其中200个信封里装有钻石,其余的则装着看起来像钻石,但价格要便宜得多的锆石。邮件寄出之后,他就开始等待他期待中的人们的赞美和谢意。

可是每次邮递员来,带给他的都是失望。怎么回事呢?难道大家收到了不要钱的宝石,连写封感谢信都没有兴趣?左等右等,他终于沉不住气了,于是开始打电话向一些顾客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问的结果,使德布尔又好气又好笑。原来,顾客们早已对邮箱中的广告邮件不胜其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要见了那些来自某某公司和某某商家的邮件,就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去。自然,德布尔寄出的那些装有宝石和锆石的邮件,也被他们当做"垃圾邮件"扔掉了。得知这一结果后,德布尔在当地媒体上表示:"我实在是太幼稚了,我忘了现在的人已经再也不会相信这种邮件了。"

爱心提醒:将一件东西变成垃圾的,首先是人的大脑--许多情况下,人的大脑与垃圾桶没有什么区别。

自己揭发自己

一头小水羚浸泡在水中。它悠闲而自在,完全不知道四下的危机。在岸边,有一头体积比它大数倍的母狮正在窥视着他。母狮没有贸然采取行动,不因为无把握,只是不知道水的深浅,所以静待良机去猎杀。

不久,小水羚满足地站起来了,想伸个懒腰。

是的,它犯了致命的错误,让岸边的敌人洞悉:哦,原来水那么浅,只及你膝。

母狮蓄锐出击,马上中的,啮咬它的咽喉不放,并撕裂血肉,狼吞虎咽。

母狮进餐,是在水中一个小岛上进行的。它并无意与同伴分食。岸上来了些狮子,远视它吃得痛快,也馋涎大滴。不过晚来了一点,又不敢轻举妄动:不知道水多深呀,不敢游过去抢食。

母狮独占食物,得意地尽情享用。一不小心,尸体掉进水里,它下水攫住,并站起来,群狮洞悉了:哦,原来那么浅,只及你膝。二话不说,一齐下水拥上前。饥饿的狮群把母狮的晚餐抢走了、分享了。真无奈。

爱心提醒:人人都不想倒下去,只想站起来。无意中,一个张扬跋扈的姿态,便让所有旁观者知道你是个怎么样的人!

离成功一步之遥

一位高僧,为点化一个怨天尤人的小沙弥,采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开导方式--带小沙弥去爬泰山。

师徒二人沿着人们早已修好的石阶山道攀登了一段路程,高僧对小沙弥说:"为了让你有个意外的收获,现在就把你的眼睛蒙上,让你像盲人一样攀上去,直到天街。我已去过天街了,这次就不去了。坐这里等你。你什么时候感到脚下的石阶没有了,变成了平担的空地,再摘下蒙眼布,那就是天街了。你在天街上采购两个木鱼,再回到我的身边来。记住,在攀登的途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懈怠,更不能休息,要一鼓作气登上天街。"

小沙弥被厚厚的黑布条严严地蒙上了双眼,他摸摸索索、磕磕绊绊地独自一人攀援而上,心中充满疑惑,甚至是苦恼。当他丢失了鞋子,磕破了膝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实在快撑不住时,就听身边有人说:"呵呵,出家人也有犯傻的,这半山腰里风景如画,蒙什么眼睛,装什么瞎呀!"小沙弥一听才到半山腰,腿一软,就势跪在一级石阶上,想偷懒休息一下,再接着爬。这时,他忽然听到师傅的声音:"太不争气了,还差一步就是天街了,一步登天之际,怎可跪下休息呢?摘下布条看看吧!"

小沙弥打了个激灵,摘下蒙眼布--看到师傅正站在一步之遥的天街上,手提着他刚才丢失的鞋子,疼爱而愠怒地盯着他。附近并没有其他的游人。小沙弥知道上了师傅的"当",非常悔恨地说:"我知道错了,我领会师傅的苦心了!"高僧一边为小沙弥穿鞋,一边语重心长地说:"你既然步入了佛门,差一步就是佛了。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自暴自弃,更要有一颗明辨是非、恒定向上的慧心。"

爱心提醒:其实,值得悔恨的,何止这个失足天街的小沙弥?现实中,不知有多少失败者,都是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停止了脚步、放弃了成功。

失败的对面是成功

保罗·迪克的祖父留给他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他一直为自己的拥有而自豪,不只是因为这份产业,更因为那是祖父遗留给他的爱。

可是不幸发生在那年深秋。一道强烈的雷电引发了一场山火,无情地烧毁了那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伤心的保罗决定要向银行贷款,以恢复森林以往的勃勃生机。可是银行却拒绝他的申贷。

沮丧的保罗茶饭不思地在家中躺了好几天,他的太太怕他闷出病来,就劝他出去散散心。保罗走到街的拐弯处,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口人来人往,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冬季取暖的木炭。看到那一截截堆在箱子里的木炭,保罗突然眼前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木炭,分装成1000箱,送到市集上的木炭分销店。结果那1000箱的木炭没多久便被抢购一空。这样,保罗便从分销商手里拿到了卖木炭得来的一笔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他的森林庄园重新绿浪滚滚。

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如果我们是真正不懈的追求者,在挫折和失败降临时,千万不要停下脚步,因为,很多时候,失败就是滔天大水上的一座很吓人的独木桥,走过去,对面等待着你的就是成功。

爱心提醒: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如果我们是真正不懈的追求者,在挫折和失败降临时,千万不要停下脚步,因为,很多时候,失败就是滔天大水上的一座很吓人的独木桥,走过去,对面等待着你的就是成功。

浅显的道理

乔治·居维叶是法国博物学家,是比较解剖学的奠基人,在古生物学方面颇有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