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10365400000042

第42章 广西民族团结考察报告(1)

莫蓉徐杰舜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部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境内世居有壮、汉、瑶、苗、仫佬、毛南、回、京、彝、侗、水、仡佬等12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创造了广西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今天,广西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开发民族资源,发展民族经济,以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向全国、向世界展示自己,乘着改革、开放的翅膀腾飞,成为中国民族团结的典范。在新的世纪,为进一步增强和发展中国民族团结,我们《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课题组对广西民族团结状况进行了考察。

一、广西概况

(一)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南部边陲,介于北纬20°45′~26°23′,东经104°28′~112°04′之间,南北实际距离610公里,东西实际距离750公里,全区总面积为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64%,居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第9位。广西东与广东省相接,东北与湖南省相邻,西北紧邻贵州省,西接云南省,南濒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广西海岸线长1595公里,是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惟一既沿边又沿海的省区,也是西南地区中惟一具有出海口的省区。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近邻粤、港、澳、琼,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

1.沿海

广西的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濒临北部湾,海岸线东起合浦县山口镇的英罗港,西至防城港市东兴镇的北仑河口,全长1595公里,海岸线曲折,有港湾53个,其中具备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码头条件的有北海港湾、钦州港湾、防城港湾、珍珠港湾和铁山港湾等5个。铁山港还具备建设5万吨级、钦州港湾还具备建设10万吨级深水码头的条件。如广西沿海港口全部开发,年吞吐能力可达2亿吨以上。

早在汉代,广西合浦三汊港(今乾江)就已成为我国出海通道之一,是古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西沿海的区位优势受到重视。1984年,国务院把北海市(含防城港)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1992年,国务院在北海召开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会议,提出与这一区域整体优势相匹配的改革开放方案。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措施,就是建设西南各省走向世界的出海大通道,而大通道的“龙头”就在广西。

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毗邻粤、琼、港、澳,紧接中南半岛,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从防城港至越南海防仅40海里,往南可直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防城港、北海都是我国大陆距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诸国最近的港口。南昆铁路开通后,云、贵、川的货物从这里出海,比从广州、湛江出海,仅陆路就分别缩短680公里和380公里。从防城港、北海到中南半岛、东南亚、非洲和西欧各大港口比从上海出发减少23%~65%里程。

2.沿边

广西与越南接壤,沿边有防城港市、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陆地边界东起东兴市,西至那坡县的百都乡,边界线长1020公里有16个一类口岸,8个二类口岸,25个边境贸易点。中越两国边民语言、习俗相通,历史上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广西沿边各县也具有很大的地缘优势,是和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其他东南亚各国交往的陆上通道。湘桂铁路在友谊关与越南铁路相连,广西沿边各县皆有公路与越南相通,对发展经贸往来十分有利。1992年国务院将凭祥市、东兴镇(现东兴市)列为全国边境开放城市(镇),把广西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开发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

3.沿江

西江干流横贯广西中部,连同其主要支流郁江、柳江、桂江、贺江、北流江等,构成了广西的水路网络。西江通道从古至今,都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向港澳及东南沿海的黄金水道。西江通道网络以梧州(古苍吾)为汇集点,由如下通道构成:)自梧州溯桂江、漓江,经灵渠、湘江与长江沟通;)自梧州溯浔江、北流江,转经南流江直达北海(古合浦),南出大海;)自梧州溯柳江、融江,北入贵州,与古代“夜郎道”相接;)自梧州溯郁江、左江、右江可分别与越南及云南相通;)自梧州顺西江直下广州,与香港、澳门相通。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使之处在中国华南、西南及东南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联合区上,成为大西南出海的枢纽和便捷通道。

玉林市,辖玉州区、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北流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5个地区是:

南宁地区,辖凭祥市、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隆安县、马山县、扶绥县、崇左县、大新县、天等县、宁明县、龙州县。

柳州地区,辖合山市、鹿寨县、象州县、武宣县、来宾县、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忻城县。

贺州地区,辖贺州市、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百色地区,辖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河池地区,辖河池市、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二)民族的发展与变迁

先秦时期,广西是百越民族群集团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那时候古代民族名称很多,主要有苍吾、瓯邓、西瓯、骆越等等,他们都是广西的土著民族。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中原汉族迁入广西,与广西土著民族杂处,开始了共同开发广西的历程。两汉以后及至唐、宋时期,广西土著民族经过分化、融合,逐渐开始形成为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的历史过程,瑶族、苗族、回族亦开始迁入广西。明清时期,彝族、京族、仡佬族迁入广西。与此同时,汉族仍然不断从中原迁入广西,在清代终于形成了汉族人口超过少数民族人口的局面。广西世居民族为12个,现有38个民族在广西生活居住,从民族的数量看,现在人口位居前两位的是汉族、壮族,并且壮族人口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是最多的。

建国以来,广西的汉族人口一直占全区人口的60%以上,占大多数,而壮族一直占1/3强。虽然少数民族人口1998年比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长了1.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94%,高于同期汉族人口年平均增长率.89%),但壮、汉两个民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

壮族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钦州、防城港、贵港等地、市的60多个县、市、自治县。2000年末壮族总人口1553.11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2.9%。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壮族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1.52%。

瑶族主要聚居在金秀、巴马、都安、富川、大化、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贺州、凌云、田东、田林、资源、灌阳、全州、南丹、东兰、凤山等60多个县、市、自治县,其中又以50多个瑶族乡较为集中。2000年末瑶族总人口145.95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07%。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瑶族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0.45%。

苗族主要聚居在融水、隆林、龙胜三个自治县以及西林、三江、环江、资源、南丹等县的8个苗族乡。2000年末总人口45.58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96%。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的5.52%。

侗族主要聚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也有少量分布。2000年末总人口31.81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67%。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侗族占全国侗族人口的11.15%。

仫佬族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附近的宜州、都安、柳州等市、县也有少量分布。2000年末总人口16.64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35%。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仫佬族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9.60%。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附近的宜州、南丹等市县也有少量分布。2000年末总人口7.25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15%。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毛南族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95.86%。

回族主要聚居在桂林、南宁、柳州等城市,临桂、灵川、鹿寨、平乐等县也有少量分布。2000年末总人口3.04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06%。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回族仅占全国回族人口的0.3%左右。

京族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万尾、巫头、山心、潭吉等村,其居住地过去曾是三个小海岛,常称“京族三岛”,如今已修筑海堤与陆地相连。2000年末总人口1.82万人,占全自治区人口的0.04%。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京族占全国京族人口的74.45%。

彝族主要聚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和那坡、西林等县的50多个村寨里,人口较少。2000年末总人口0.71万人,占全自治区人口的0.02%。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彝族仅占全国彝族人口的0.1%。

水族主要散居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等市、县的村寨里,人口较少,多与其他民族杂居,2000年末总人口1.35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03%。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水族仅占全国水族人口的3.02%。

仡佬族主要聚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蛇场等乡的几个村寨,人口较少。2000年末总人口0.28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01%。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广西的仡佬族仅占全国仡佬族人口的0.55%。

其他26个民族1998年末人口1.54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0.03%。这些人口主要是通过部队转业、大学生分配、工作调动、婚嫁、打工、经商等渠道迁移进入的,主要散居在各大、中城市,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交界的县份因婚嫁因素也有少量散居。

广西少数民族的分布格局,是历史封建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对少数民族实行残酷镇压,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旧社会,广西少数民族饱尝天灾人祸,战乱纷繁,处于偏远山区,加上大汉族主义作祟,特别是瑶、苗、侗、仡佬等族少数民族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往深山里躲,过着山地游耕生活。据《宁明县志》载:“解放前,瑶族田地特少,迁徙无常,辟山麓为耕地,刀耕火种,不纳粮,不受官节,不入学读书。”据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袁同凯2001年12月在贺州做田野调查时统计,散居在广西贺州沙田、鹅塘两镇交界处,大桂山脉东端余脉深处的秋塘、长峒、腊梅、翠竹、新明、豹西六村绵延数百里的二十四条山冲里的5590名土瑶,就是由于历来倍受统治阶级和邻族的歧视,而逃到深山,居住在沟壑交错,山峦起伏,交通极其闭塞的恶劣环境中。又如田东县坡塘乡坡塘村当少屯是个壮族社区,解放前一直生活在生态最为恶劣的被人们称之为“陇”的地方。这种峰丛洼地,被群山环绕,地表浅薄,土地贫瘠。直到1966年才开始陆续搬迁到“那”的地方,即指一片较宽的平地,这里往往有河流蜿蜒而过,能够种植水稻。当问及当地人为何从前不搬而要到1966年才开始陆续搬迁,他们说,以前土匪太多,强盗出没频繁,不敢搬下来。凌云县背陇瑶寨陇喊屯方圆二三十里高山峻岭,交通闭塞,是典型的“九分山石一分地”的石山地区,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乐县后龙山、伶站、览金、利田瑶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报告》记载:后龙山背陇瑶是从北而来的,经过江西、云南才转进广西凌乐县境。最初他们居住在澄碧河边的平坝上,瑶族的祖先们辛勤地开垦这块土地,世代生活了下来。后来壮族陆续来了,汉族统治者的势力也渐渐地深入,特别是岑土司到来之后,他们便霸占这一带肥沃的田地,迫使瑶民逃往山里去了。所以他们有“先有瑶,后有朝”的说法,就是说那地方是瑶人开创的。其中有一首歌谣的大意是,统治者把我们赶上山,平地瓦房不能住,只得上山盖草屋,生活越来越困苦;他们把我们当奴隶,打工卖力当牛马,两餐不饱肚子空。以上实例充分说明反动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压迫是造成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放后,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摆脱数千年沿袭下来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奴役制度的桎梏,获得自由、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迁移。一些受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青年毕业后大多进了城市工作、安居,还有一部分通过部队转业、工作调动、婚嫁、经商等渠道纷纷进入城镇定居,使得城镇成为多民族的聚居地。如1990年居住在南宁市的有29个民族,其中2000人以上的民族有4个;2000年居住在南宁市的有35个民族,其中2000人以上的民族有8个。这说明,城镇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吸引了原先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并具备一些知识技能的少数民族较远距离的迁移,从而使城镇少数民族人口增多。

在大石山区,特别是在山上生活的山地民,如前面提到的“陇人”,解放后在政府的指导下,逐渐搬迁到山下平地生活而变成了平地民,如前面提到的“那人”。有如宁明县爱店镇丈鸡屯的盘瑶一直住在大石山上,他们只能靠山吃山,刀耕火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特定的耕作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瑶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丈鸡屯瑶民以山为本的传统观念开始转变,他们走下大山,租种周围村镇汉族、壮族人的水田。这种村落间的近距离迁移,使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不断增加,呈现出多民族杂居一镇、一村、一寨、一屯、的团结和睦,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于生活在大石山区的特困民族,即人均耕地不足0.3亩,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人口,从1993到2000年,广西投资10多亿元资金,采取县内、地区内和跨地区安置三种途径,按“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和搬得出来、稳得下来、富得起来”的要求,把他们搬迁到土山地区开发,到2000年底已安置21万多人,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建了300多个安置场,1100多个安置点。其中广东帮助广西异地安置8万人,田林、环江两县开发土地都超过了20万亩,接纳大量特困少数民族农民,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市也接纳了河池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特困农民。

二、广西民族团结的现状

广西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而且是由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作为自治民族,与汉族以及瑶族、侗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仡佬族、彝族、水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其民族团结的现状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