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10365400000066

第66章 青海民族团结考察报告(1)

徐杰舜

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省,从社会角度来评价,她是一个人口小省,面积大省;从经济的角度来评价,她又是一个资源富省,经济穷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她则是一个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战略省、发展省。除了五个自治区外,在中国多民族的省份中,青海居西北,与在西南的云南都成了国家课题“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的考察点。2000年8月底我与徐桂兰一起到西宁市作了初步考察。

后来在青海省民委政法处和原青海省志办主任谢佐教授的支持下,我们搜集了有关青海民族团结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材料,撰写了本考察报告。

一、青海概况

1.地理位置

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39°19′之间。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头”之称誉。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由此而得名,简称“青”。

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13,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三个自治区,居全国第4位,故号称为“面积大省”。青海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和西藏自治区毗邻,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2.生态环境

地学环境

青海全省为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整个青海西部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形降低。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是昆仑山的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县下川口村,海拔1650米。青南高原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以下。

青海地貌东北和东部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相过渡,北部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过阿尔金山与塔里木盆地相隔,南部与藏北高原相接,东南部通过山地和高原盆地与四川盆地相连。在总面积中,平地占总面积的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面积占26.3%,3000米~5000米的面积占67%,5000米以上的面积占5%。

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全省地形可分为三块不同的区域,北部是高海拔的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中部是较低海拔的柴达木盆地及黄河、湟水流域谷地,南部为高海拔的青南高原。

气候环境

青海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寒冷、多风、缺氧,日温差大,冬长夏短,四季不分明,气候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全省年平均气温-5.8℃~8.6℃。无霜期短,多在190天以下,河湟地区为100~190天,高原山地为30~40天,可可西里、祁连山几乎没有无霜期。年平均降雨是300毫米,全省约1/3的面积年降水量400毫米,仅有1/6的面积年降水量超过500毫米,属于干旱半干旱型地区。全省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日照时间少,辐射量大。

高山林立

青海山脉多,海拔高,主要可分为三类。极高山,海拔在5800米~6860米,多分布在西部,约40座。高山,海拔在4000米~5800米,是青海地貌的主要骨架,山地规模最大。中山,海拔在3500米~4000米,主要位于中部地区,即在湟水和黄河谷地两侧。主要山脉为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阿尼玛卿山脉、东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

江河之源

青海境内5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冰川广布,终年积雪,是我国著名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之源”之称和“中华水塔”的美誉。全省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78条,河道长度大于100公里的有65条,干支流总长度2.8万余公里。主要河流有黄河、长江、澜沧江、湟水,还有内流河格尔木河、诺木洪河、香日德河、巴音河、鱼卡河、布哈河、黑马河等。

湖泊众多

青海湖泊总面积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有名字的大小湖泊共有2043个,湖水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有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62个,湖水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按湖水矿化程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三类。1平方公里以上面积淡水湖148个,湖水面积2623平方公里;咸水湖86个,面积826平方公里;盐湖28个,面积1479平方公里。主要湖泊有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可鲁克湖、扎素湖、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哈拉湖等。

3.历史沿革

青海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如在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河上游三叉口、高原腹地的长江源头沱沱河沿岸、霍霍西里都发现有旧石器时代的遗物。邱中郎:《青藏高原旧石器的发现》,载《古脊椎动物学报》,1958年第2卷第2、3期合刊。新石器时代则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青铜时代则以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为代表。历史上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表明,青海的开发至少已有6000年的历史了。

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是中国西部古老的族群——夏商之时的氐、羌。当时羌人活动地区很广,西起黄河源头,东到陇西地区,北至新疆鄯善一带。羌人部落有100多个,每一部落有酋长,互不统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产力低下,属原始社会形态。夏商时期,部分羌人逐渐定居于东部地区,开始进行农耕。此后,羌人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农牧业有了一定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这部分羌人渐与华夏民族融合,后来发展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两汉至三国是青海正式纳入中原封建王朝行政管理之中的重要时期。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设令居塞,并在河西设四郡,经略湟中,在今西宁市修筑军事据点西平亭,同时实行移民戍边政策。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兵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羌校尉”。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地区的控制。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奉命平先零羌杨玉得胜后,乃罢兵屯田于河湟,设“全城属国”,设临羌、安夷、破羌、久吾、浩门、允街、河关7县,青海东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封建王朝郡县制之中。公元4年,西汉王莽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置西海郡。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三年(222),曹魏凭倚汉西平亭古城,修成西平郡城。从此,西宁便成为西北边陲重镇。

魏晋南北朝时是青海历史上著名的吐谷浑时期。史载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青海,和本地羌人、汉人杂居,相互融合,发展经济,繁殖人口,并建立吐谷浑国。青海广大地区及各部落,大都处于其统治之下,其势力范围南至松潘,北到祁连,东到洮河,西达柴达木,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吐谷浑人自进入青海至公元663年亡于吐蕃为止,统治青海长达300多年。期间,吐谷浑人开辟“丝绸之路”,青海南道繁荣一时,成为联系中原与西域、漠北、西藏、印度的交通要道。此时,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相继统治过青海河湟地区,其中以南凉统治时间最长(397~414)。

唐王朝时,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唐高宗龙朔三年6,吐蕃先后兼并了羊同、苏毗、白兰、党项诸羌,尽得其地。唐“安史之乱”后,吐蕃进一步东进,控制了青海境内四周部落,统治近200年。

五代十国之时,青海蕃汉杂处,不复统一。“温末”(屯垦于今甘、青边界一带的吐蕃奴隶,聚众自保)控制河湟地区,回纥、党项族又阻塞通往中原的道路,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150多年,至宋时为止。

宋王朝时是青海历史上的“青唐”时期。史载,这时唃厮啰势力渐强,以鄯州(今西宁)为中心,在河、湟、洮地区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宗喀地方政权,史称“青唐”政权。青唐政权在宋与西夏抗衡的夹缝中生存了七十余年,宋崇宁三年10宋军西进西宁州,青唐政权解体。从此至到元代蒙古崛起之前,青海东部一直处在宋、金、西夏的交替统治之下。

元王朝是青海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史载公元13世纪,蒙古族进入青海。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将西宁划归章吉驸马封地,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元以前历代王朝对青海西部广大牧区多以“属部”视之,元朝则将这些地区从“边郡”变为“内郡”,开始推行土司制度。元世祖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大汗位,5年后在河州设吐蕃等处宣慰司使都元帅府,管辖青、甘一带吐蕃部落。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辖西宁诸州。

明王朝时是青海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史载洪武六年(1374)改西宁州为西宁卫,下辖6000户所。以后又在今柴达木和海北等地增设“塞外四卫”:安定、阿瑞、曲先、罕东。孝宗弘治元年(1488),设西宁兵备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宁近地,“塞外四卫”由西宁卫遥控。明初在青海东部采用的土汉官参设制度,经长期演变,土官逐渐成为土司。在青南、川西设有朵甘行都指挥使司,下辖宜慰司3个、招讨司6个、万户府4个、千户所17个,又在黄南、海南一带设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等。

明清之交,16世纪初,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为统治青海的民族。清雍正初年,罗卜藏丹津反清斗争失败后,清朝在青海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统辖蒙古29旗和青南玉树等土司政务。在青海东部,仍沿袭明朝的土司制度,并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属甘肃省管辖。清末,全国各地形成军阀割据局面。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1915年又任命他为蒙蕃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马家军阀对青海的统治由此开始。1928年,国民党进入青海,1929年1月正式成立青海省,治设西宁,但青海仍在马家军阀统治之下。直至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西宁古城,青海各族人民获得解放。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4.行政区划

到2000年5月为止,青海全省辖1个地级市,1个地区和6个民族自治州,51个县(市、区、行委);其中县30个,民族自治县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2个,8个县级工委、行委;乡镇442个,其中乡369个,民族乡34个,镇39个。

地级市是西宁市,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4个区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湟源县等3个县。

地区是海东地区,辖平安县、乐都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6个县。

民族自治州有:海北藏族自治州,辖祁连、刚察、海晏、门源回族自治县等4个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共和、贵德、同德、贵南、兴海等5个县和龙羊峡工作委员会;黄南藏族自治州,辖同仁、尖扎、泽库、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等4个县和李家峡工作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辖玛沁、甘德、久治、达日、班玛、玛多6个县;玉树藏族自治州,辖玉树、囊谦、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6个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格尔木、德令哈市2市,乌兰、都兰、天峻3个县,茫崖、冷湖、大柴旦、昆仑、瀚海、察尔汗6个行政委员会。

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国家批准的内陆开放城市。西宁市总面积720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59.79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人,城镇人口8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70万人。西宁是一座有名的高原古城,建城历史已有2100多年,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西宁市位于青海东部湟水谷地,市中心海拔2261.3米,为三川交汇之处。

5.人口分布

青海不仅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份之一,且地广人稀。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总人口5181560人。其中市镇人口1800935人,占34.76%;乡村人口3380625人,占65.24%。人口出生率19.25‰,自然增长率13.10‰。青海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全省63.9%的人口集中在只占全省总面积2.84%的西宁市和海东地区;而6个民族自治州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16%,但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2.4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人;海西、玉树两州人口分布更为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因此地广人稀的青海人口密度仅高于西藏,居全国倒数第二位。

6.民族结构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汉族人口2823305人,占总人口的54.49%;少数民族人口2358255人,占总人口的45.51%。全省共有43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1999年底,藏族人口有1134236人,占全省人口的21.89%;回族人口有823463人,占全省人口的15.89%;土族人口有199470人,占全省人口的3.85%;撒拉族人口有95815人,占全省人口的1.73%;蒙古族人口有8.6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85%。《青海日报》2002年4月28日。全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98%,实行自治地区的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8%。少数民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低于西藏、新疆,高于广西、内蒙古、宁夏。在少数民族中,藏族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6个自治州中,有5个是藏族自治州,1个是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7.宗教信仰

青海全民信仰喇嘛教的有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约120万多人,现有寺院304座,入寺宗教人员5000多人,还有汉族佛教寺1座,尼姑寺2座。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约70万穆斯林,现有清真寺930余座,入寺宗教人员4000多人。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汉族,有教堂1座,教徒400余人。此外,还有300人信仰天主教;少数汉族人信奉道教,现有寺院2座。

二、青海民族团结的历史轨迹

有着6000多年开发史的多民族的青海,在历史的长期互动中,通过碰撞与磨合,逐步认同,从而实现了民族团结的整合。

1.先秦的青海既是游牧民族或族群驰骋的草原地区,又是汉族的始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