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青海省统计局公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达170929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达540464人;接受初中教育的有1122387人;接受小学教育的共计160339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149人上升为33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828人上升为1043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776人上升为2166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649人上升为3094人。全省人口中,文盲人口(按国际通用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934283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7.7%下降为18.03%,下降了9.67个百分点。见《青海日报》2002年4月18日。
由此可见,民族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传递、转变和改造的文化功能得到了发挥,为青海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懂得民族团结的意义、作用,又懂得如何坚持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新人。
4.扶贫带团结
贫困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所谓贫困,世界银行曾下过一个定义,即“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该报告指出衡量生活水准不仅要考虑家庭的收入和人均支出,还要考虑那些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如医疗卫生、预期寿命、识字能力以及公共货物或共同财产资源的获得情况。它用营养、预期寿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入学率等指标,作为以消费为基础对“贫困”进行衡量的补充。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26页。
中国反贫困问题的著名学者康晓光对贫困下了一个本土化的定义,他认为:“贫困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人由于不能合法地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康晓光:《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2~3页。
无论从哪一个定义出发,青海都是中国一个贫困省,其地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给传统生产力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形成了巨大的制约;同时,由于远离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所以,当历史的脚步跨入20世纪的时候,青海还完全禁锢于自然经济的樊篱之内。东部河湟地区虽然已有数千年农业垦殖史,但耕作方式简单粗放,农作物品种单调,加之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到1949年,全省耕地面积45.47万公顷,播种面积33.21公顷,粮食总产只有29.5万吨。广大的牧业区则仍然延续着逐水草而牧的古老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单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到1949年全省草食牲畜存栏数只有748万头(只)。商业方面,全省区域内除农牧业间互补性的民族贸易稍具规模外,商品交换极不发达,与区域外的经济联系也十分有限,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封闭性。手工业还基本上依附于农牧两大主业而未能充分独立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东部农业区地主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但仍然夹杂着许多领主制经济的成分,广大牧业区则盛行与原始部落占有制相结合的领主制经济。这种贫困和落后状态常常是引发青海民族矛盾、冲突的根源之一。
青海解放后,青海各族人民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使青海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农牧业方面,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以及草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到1998年,全省耕地面积达到60.52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2820吨;同年,全省牲畜存栏数达到2090.59万头(只)。改革开放后,农村中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增长,打破了农村传统单一的种养生产结构,出现了农工商综合经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的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战果,如据《青海日报》记者席红梅的报导,从1983年以来,青海在实施国家以工代赈重大扶贫措施18年来,在青海省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共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15.9亿元,带动省内配套10.47亿元,总投入达26.37亿元。
青海在以工代赈工作中以青南地区不通公路的乡、在东部地区改善县乡道路和解决乡村道路为重点,投入以工代赈资金2.59亿元,新建和改建等级以上公路182条,计5584.42公里,新建桥梁237座。其中在交通条件最差的玉树、果洛地区修建100万元以上的公路12条;修建出省公路3条;修建资源开发路5条。在湟源、循化、囊谦、班玛、泽库等国定贫困县修建500万元以上的等级公路25条。从1996年开始青海省在青南牧区实施了“温饱工程”建设,共建成防灾基地户2.98万户,总投资4.45亿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2.37亿元。在东部干旱地区,全省采取打井提水、管道引水、集雨利用等多种形式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解决了135.3万人、587.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结束了群众祖祖辈辈饮用不卫生水的历史,庭院经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青海省以工代赈工作还突出了抓农田水利建设。全青海累计建设灌渠3751公里;坡改梯田131.17万亩,治理小流域364.96万亩,造林165.69万亩。其中“九五”期间以工代赈用于农田水利的投入就达1.5亿元。使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见《青海日报》2001年12月30日。
又如据青海省财政厅厅长张光荣的介绍,青海体现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在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据统计,1997年全省社会保障类支出仅有0.7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1%,到2001年全省社会保障类支出已达10.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0.2%,比1997年增长13.5倍。占财政可支配财力的16.4%。其中,用于企业养老金支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支出就达8.65亿元,低保对象占城镇非农业人口的12.2%。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做好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等方面的遗留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改革,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此同时,还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扶贫的投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几年来,省财政厅在加大财政支农和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集中财力重点支持了大型水利、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草原四配套等重点工程和设施建设。2001年全省财政用于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扶贫支出达到6.29亿元,比1997年增长84%,年均增长率为16.6%。在2001年底,对于因受灾而生活困难的农牧民,实行了牧业税全免,农业税减免,及时将中央财政补助青海省的农业税灾歉补助资金0.62亿元层层分解,陆续发放到农牧户手中,保证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左西玲:《优化财政结构,帮助低收入群体改善生活——访省财政厅厅长张光荣》,载《青海日报》2002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