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10365400000087

第87章 湖南民族团结考察报告(7)

湖南境内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活动,如,苗族的四月八,土家族的跳马节、舍巴节,侗族的花炮节、瑶族的盘王节等。但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禁锢和民族歧视,以及1958年后“左”的思想干扰,使得少数民族的许多传统节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为此,各地政府注意帮助少数民族恢复传统节日活动,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

——搜集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物古籍。

文物古籍是少数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搜集、整理、保护少数民族文物古籍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重要体现。为此,湖南省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1951年省发出土改中注意保护民族文物的指示。1954、1956年湖南省文物管理部门就两次在组织人员到湘西进行文物考古普查,1957年成立民族文物管理委员会。1962年就永顺土家族老司城被破坏的情况发出通报。1961~1965年,在省组织少数民族地区100多名文化干部搜集的1000多万字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写出土家族文学概况和侗族、瑶族以及城步苗族民间文学调查报告初稿100多万字。1979年,省民委组织专门力量,对60年代搜集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料进行翻译整理,并印成《湖南民族民间文学资料》共33集600多万字。同年,湘西等地都成立了文物工作队等机构,文物的保护管理、调查研究、搜集发掘得以有组织地进行。

1983年,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次年,省委宣传部、统战部和省民委联合发文要求各有关地区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抽调人员,摸清当地少数民族古籍的底子。湘西自治州和自治县摸底,发现和掌握少数民族古籍达320多种6400多万字,其中口头古籍131种2620万字;汉文记载的民族古籍189种3780多万字。民族古籍人才156名。在国家和湖南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公开出版大量少数民族古籍。1988~1998年,仅湘西州就由国家资助出版了《苗族婚礼词》、《摆手歌》、《梯玛歌》、《古老话》、《苗族历代诗选》、《湘西苗药汇编》、《土家族土司史录》、《历代土家族文人诗选》、《板塘苗歌选》、《哭嫁歌》、《湘西苗族婚俗》、《湘西民族风情》13种;由湘西自筹经费出版印刷的古籍有《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湘西苗民革屯抗日辑略》、《苗族装饰艺术》、《土家族仪式歌》、《土家女儿做新娘》、《苗族民间故事》、《沅湘傩辞汇览》、《中国土家族习俗》、《碑刻墓志谱序选录》等30多种,共近千万字,为保存、继承和宏扬民族文化,让人们了解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前,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条件十分落后,民间盛行“畏鬼信巫,人病则曰有鬼,延巫祈祷,酿酒割牲……既祭不愈,则委之于命。”乾隆〈乾州厅志〉卷四《红苗风土志》。麻风、疟疾、霍乱、肺结核、甲状腺肿大等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继中央、中南访问团医疗队给少数民族查病、治病之后,1952年,省里又抽调40名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普查疾病,开展巡回医疗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集镇建立卫生院。国家拨出专款用于免费接生、医疗补助等。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少数民族地区以防疫、医疗、教学为一体的医疗体系已初步形成。

民族医药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民族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民族、卫生部门,特别重视发挥民族民间医生和中草药的作用。有些苗族、瑶族聚居区,修建民族医院(药店)或在县人民医院内设立民族医疗诊断室,发挥民族老医师的一技之长,为他们配备必要的助手。有的还建有民族医药科学研究所。为利用地区丰富的药物资源,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加强对药源的种植和保护。省民委和卫生厅联合召开了两次全省民族医药座谈会和工作会议,在全省开展民族医用药物的普查。通过普查,使过去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而不能广泛应用和流传的少数民族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凤凰县苗医欧志安,集20多位苗医临床经验,于1979~1981年从苗药中精选出500余种,写出《湘西苗药汇编》,对每种苗药附注苗文,保持苗族的习惯称谓,获得1981年湘西州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涌现出一大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呕心沥血的各民族干部和先进单位

湖南省民族团结搞得好,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湖南有大批的甘愿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奉献的单位和个人,是他们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具体落实到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身上,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也正是通过他们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以下是湖南省民委提供的几个例子。

例1为促民族繁荣洒满腔热血的湖南省计委以工代赈办公室龙清秀同志

“对少数民族同胞要动真感情”

龙清秀,出生在湘西边陲,党领导人民翻身解放使贫困山村焕发了生机。但湘西与其他发达地区比较还是相当落后的。从贫困地区走出来,她真切地体会到贫穷落后的滋味,深深地知道同胞们的苦难艰辛。她常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新中国建立快50周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作为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寝食难安。特别是龙清秀同志担任省计委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以来,以扶贫为己任,带着对自己同胞的真切感情,每年她都要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带着这种感情,她不辞劳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给千家万户;带着这种感情,她扎扎实实地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殚精竭虑。带着这种感情,她几次遭遇车祸,死里逃生而无怨无悔。

桑植县的同志曾深情地提起这么一件事。1995年7月19日,天下着雨,龙清秀同志来到该县两河口乡田家村调查研究。湍急的河流截断了泥泞的羊肠小道。摆渡的船工也回家避雨去了。县里的同志劝道:“今天天公不作美,又没人摆渡,我们还是回城算了。”龙清秀同志说:“既然来了,我们还是想办法趟过去。”说着便脱下鞋子,卷起裤管,带头下了水。河流湍急,河卵石又滑,几次趔趄,差点摔倒。大家都为她捏着一把汗。过了河,她的衣服早已湿透了。在岸上等候的乡村干部和群众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群众说:“这位省城来的女干部真不简单。”

龙清秀同志对少数民族同胞的真情实意,赢得了民族地区群众的爱戴。新晃侗族老乡曾被她扎实细致的工作所感动,用他们独特的侗歌表达他们的心情。歌词唱道:“龙主任一行舍华驾,翻山涉水不辞劳碌到侗家,带来党的恩和爱,无言答谢唱首侗歌来打发。侗家米酒清又醇,双手捧杯谢恩人,以工代赈引来幸福水,浇得遍地是金银……”朴素的歌,唱出浓浓的情。正是龙清秀同志朴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崇高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少数民族地区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作为省计委民族工作联络员,龙清秀同志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首先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参与了“七五”至“九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计划的制定。为编制好“十五”规划,组织了由省计委、省民委有关处室参加的少数民族地区“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小组,担任课题组组长,亲自组织各项调研工作。其次是积极协调,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争取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重大建设项目挤入国家规划笼子。第三是编制以工代赈等专题规划时,把少数民族地区摆在突出位置。龙清秀同志先后牵头组织编制了《湖南省以工代赈“八五”项目及项目区规划》、《湖南省1993~1997年第六批以工代赈治理规划》、《湖南省第七批以工代赈项目规划》、《湖南省贫困地区大中型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规划》等单项规划,总是按国家政策,尽量把少数民族县纳入其中,并予以重点考虑。1994年,城步苗族自治县没有被定为国家贫困县,按政策不能享受以工代赈政策。龙清秀同志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认真向国家计委等部委反复汇报,争取国家对城步等县的支持。在计划安排中,考虑城步等县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照顾。

为了研究制订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龙清秀同志带领全办同志深入民族地区的贫困乡村,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在研究制订湘西自治州的脱贫战略时,她们客观分析该州的贫困根源,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准确地提出了治穷脱贫思路。1985年至1995年,把以工代赈重点放在交通项目上。十年间,投入近1.5亿元新修、改建等级公路1300多公里,使自治州的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公路通达,百业兴旺”,许多特困村依靠公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摆脱了贫困,实现了温饱。

1996年以来,以工代赈项目重点转移到农田水利项目上,解决山区群众旱涝保收田少,靠天吃饭的问题。她积极参与编制自治州七大水利项目片区规划,以此启动自治州20万亩的口粮田建设工程。该规划的实施,可使全州新开口粮田1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10万亩,至2000年实现人均拥有0.5亩旱涝保收田,稳定实现全州粮食自给的目标。已经峻工或正在建设中的接龙渠灌溉工程、塘口湾库区工程、大小坪水库工程等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获得上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解决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龙清秀同志认真领会、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认为在贫困地区也要重视加快培育支柱产业,突出抓好有特色、有市场的农产品产业化项目建设。古丈县素以茶叶著称,古丈毛尖、七叶参保健茶等品种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1993年在省计委领导高度关怀和重视下,省以工代赈办明确提出,古丈县农民要脱贫,财政要脱补,必须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重点要抓“两头”,一头抓产品加工连市场,一头抓品种改良连农户。接着这一思路,以工代赈投资570万元大力扶持该县茶叶生产,建设了4万亩茶叶基地,已有2万亩受益;组建茶叶加工厂,以名牌产品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使该县茶叶产业化初具规模。

“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多办几件实事”

再好的规划、再可行的思路,必须付诸实践,一步一步地去努力,才能取得好效果。龙清秀深深地懂得这一道理。她平时言语不多,总是用实际行动为民族地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工作上,对民族地区倾注了更多精力。认真贯彻省委[1994]17号文件精神,坚持把湘西自治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向省委领导建议,安排一名副处级干部负责湘西的联络工作。江华瑶族自治县独处湘南一隅,龙清秀同志经常提醒办里其他同志,在布置工作、安排资金时不要把江华落了。同时,还十分注重各项管理工作,帮助协调各方关系,加强了检查监督工作,努力把好事办好。保靖县拔茅乡补足村是个“早红薯、晚红薯,离了红薯命难活”的远近闻名的干旱死角、特困村。全村400多口人居住在山高坡陡的半山腰,全村没有一丘水田。1986年,龙清秀同志了解这一情况后,牵挂在心,根据这个村的实际情况,安排以工代赈资金40万元,从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开渠穿洞,引水下山,稳定解决全村人的饮水困难,同时开垦稻田150亩,村里人第一次吃上自己种出的大米饭。1991年9月,龙清秀同志来到保靖县检查工作,执意要到补足村实地看看。做过胆切除手术的她冒着酷暑,一路乘汽车,坐小船,走山路,爬陡坡,奔波劳累了7个多小时。看到补足村的变化,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资金安排上,对民族地区实行倾斜。龙清秀同志作为以工代赈办主任,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把以工代赈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地区。1985~1996年6月,全省共安排扶贫以工代赈资金13.98亿元(含国家安排0.51亿、省财政配套2.17亿、省交通配套0.94亿、省邮电0.36亿),其中安排贫困民族县资金为8.336亿元,占全省扶贫资金59.6%,而按1994年贫困人口计算,贫困民族县(区)的贫困人口只占全省31个贫困县贫困人口的43%,体现了向民族地区倾斜的要求。除对民族贫困县给予重点支持外,对于非民族贫困县内的民族乡,在安排项目、资金时也尽量予以照顾。如隆回的小沙江、新田的门楼下、汝城的延寿等民族乡。隆回县的小沙江是瑶族同胞聚居的地方,位于该县西北的高寒山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极端贫困。龙清秀同志来到小沙江了解情况,决心为瑶族同胞的脱贫做点事情。她协助县委、县政府提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搞药材开发”的治理思路,并把小沙江作为以工代赈重点治理片区。几年来,安排资金345万元,修建县乡村公路82公里,使18950人告别了肩挑背负的历史;建人畜饮水工程5l处,解决11640人、93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修建配套灌溉渠道23.3公里,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030亩;安排了程控电话,解决2个乡(镇)的通讯问题;利用高寒山区利于中药材生长的自然条件,以工代赈大力扶持种植中药材,1999年已发展到了7万亩,以金银花、杜仲、黄柏等为主,共177个品种。现已成为全国第六大中药材生产基地,每年收入3000万元。为改善小沙江的区位条件,方便中药材的运输,从1998年起,又安排小沙江瑶区麻塘山至南岳庙四级公路,使小沙江直接与320国道相连。

“做人要做清白人”

龙清秀同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十分注重维护党员干部的形象。她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是全省计委系统有名的“女包公”。身居重要岗位,不搞钱权交易,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是她的真实写照。她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做人要做清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