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10365400000088

第88章 湖南民族团结考察报告(8)

除了对自身严格要求之外,对自己的家乡也不徇私情,不搞特殊。龙清秀同志的老家在古丈县默戎镇桐木村,这是一个交通闭塞、靠天吃饭的特贫村。为了改善落后面貌,村领导带着村里的长辈多次到省城找她,希望能安排几个项目。家乡,魂牵梦绕的地方,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家乡早日脱贫致富。按理说,安排几个小项目对于她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但她心里想到的是全省3500个特困村,现在资金不够,必须有个轻重缓急,全局一盘棋,不能因为桐木村是自己的老家而搞特殊照顾。她向村里人反复解释国家政策,村里的项目要在自治州内统筹安排,按程序办事。望着那双双布满血丝而失望的眼睛,一阵愧疚涌上心头。但她坚信自己的选择不会错,相信父老乡亲会原谅她、理解她。

例2情注瑶山写华章的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陆汉平

陆汉平,这位出生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农家儿子,1968年从学校毕业,便千里迢迢来到偏僻边远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一干就是三十一年。他先后担任过粮食局粮库保管员、副股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局长、财政局长、财委主任、县长助理,1997年10月任县委常委,1998年元月任常务副县长。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以纯厚质朴的本色和满腔的热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辛勤耕耘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奉献了青春热血。

“瑶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把一腔热血挥洒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1968年10月,2l岁的陆汉平从南京粮食学校毕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放弃了在家乡江苏南通市工作的优越条件,毅然来到了南岭山脉萌渚岭脚下的江华。刚来不久,走遍了全县的村村寨寨,对千里瑶山有了大致的认识。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瑶胞质朴、勤劳令我感动,这里的瑶山贫穷、落后叫我难眠。瑶山美好的明天在召唤,我愿抛洒自己的青春热血。”陆汉平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人在机关,心却在乡下,常常利用送粮的机会,深入各个村寨和少数民族农户,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疾苦,这样,一晃就是好几年。

相识相恋多年的女友在陆汉平耐心劝说下,也终于来到了江华。1978年8月,陆汉平正在公社各粮站收购点奔波,临产的妻子住进了医院。-等他回来时,妻子独自一人已在医院度过了那刻骨铭心的时刻。在做了母亲的妻子面前,他内疚地说:“委屈你了。不过,我们既然来到了江华,就要随时作好为江华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80年代中期,年迈的母亲深感孤寂,愈加惦念千里之遥的儿子,希望儿子能回到身边。身患残疾的弟弟也多次来信陈述种种理由,请求他调回南通工作,并说他们正在联系调动事宜,且已有一定眉目,要哥哥作好思想准备。陆汉平却在繁忙的工作中忽略了此事。1986年春节前夕,他收到了弟弟一封挂号信,信中责怪他不近情义,多次来信均无回音。春节过后,海门县委组织部发来了商调函,妻子看到后,高兴地说道:“老陆,以前我不好说你,我理解你对江华的那份情感。这次你可要好好考虑了,母亲年事已高,弟弟尚未结婚,还是调回去吧,何况落叶总要归根的。”陆汉平思来想去,有点心动了:儿子即将上中学,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长子未尽自己的孝道,现在也该回去好好照顾母亲。江华县委组织部门知道情况后,也表示支持他回家乡工作。然而,面对生活了近20年的瑶山,面对渴望摆脱贫穷落后的瑶壮汉各族人民,他还是耐心地说服了亲友,坚持留在江华。1998年,年逾古稀的母亲没能盼到儿子回到身边工作,也未能再看上一眼儿子就遗憾地闭上了双眼,陆汉平只能匆匆前往奔丧,用无尽的泪水倾诉深藏30年之久的那份亲情。

31年来,清澈的冯河水洗白了他的黑发,瑶山的风霜雪雨挤压出了他额上的沟壑。当初把瑶话视为“外语”的他,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瑶人”了,尤其是他担任领导职务后,他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江华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他常说:“群众这样信任我,给了我一副满载希望的重担,我就要勇敢地挑起来,为我的第二故乡创造辉煌。”

“瑶族同胞的事就是我的事,瑶族同胞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陆汉平一踏进江华瑶山,就与瑶族同胞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瑶胞们的贴心人。江华瑶族自治县作为全省重点林业大县,耕地面积少,粮食自给率低,如何妥善解决林农吃饭问题,保障林区稳定,维护民族团结,这是摆在粮食局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分管全县粮食计划调拨的陆汉平,对林区“定销粮、退耕还林粮、林业补助粮”的定价供应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分配方案,这一方案立刻在局务会上通过并经县主管领导签发实施,解决了林农过去卖了指标材仍吃不饱饭的老问题。1992年,全国粮食价格放开,江华林区2100万公斤“三粮”定价供应指标被取消,部分林农因吃粮难出现了返贫现象。陆汉平带领财政、粮食部门的同志,深入林区调查研究,摸清林农缺粮现状,并将调研报告提交到县委常委扩大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一致通过,将解决林农吃粮困难,遏制林区返贫,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1998年,陆汉平担任常务副县长后,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思路,一方面积极反映江华实际困难,力争取得上级的关心与支持,另一方面号召林区群众在25度以下缓坡地开田造地,提高粮食自给率。近两年来,全县林区开荒造田3420亩,逐步缓解了部分群众吃粮难的矛盾。

1993年8月,江华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损失严重,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灾工作时,陆汉平主动请缨到受灾最为严重的大锡乡、未竹口乡组织救灾。他和粮食、财政、民政等部门的同志一道,一村一寨地走访,一家一户地慰问,带去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带去一位汉族干部的民族深情。连续一个礼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稳定了,他却因过度劳累住进了医院。

黄南寨村灾民赵丙华听说陆汉平住院了,提上一篮鸡蛋赶到医院探视,陆汉平笑着说:“买都洗(瑶语意为没事)买都洗。”灾民们知道情况后,连连说道:“陆主任真是共产党的好干部,是我们的贴心人。”是啊,他的确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因为他时刻把江华各族群众的疾苦装在心中。“瑶族同胞的事就是我的事,瑶族同胞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是他的口头禅。1998年4月,一位吉首大学三年级学生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的困难,他想到了党和政府,并给主管财贸的陆副县长写了救援信。陆汉平及时指示县教委、民政局、县团委想方设法帮助该生渡过难关,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300元作为资助。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他为困难学生和贫困农户捐款5000余元,捐衣物50余件。这样的事在陆汉平看来是平凡的,而正是这种平凡,融入了他对瑶族同胞的全部情和爱。

“只有瑶山经济发展了,瑶族同胞脱贫了,我才能吃得香,睡得稳。”

江华是全国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也是全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大力发展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这是陆汉平殚精竭虑的事情。他认为,民族经济的繁荣,首先依赖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1988年,陆汉平走上财政局长岗位后,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措施,千方百计从拮据的财政中挤出经费,用来改善办学条件。1994年至1996年县财政收入从4173万元增加到4294万元,年均增长1.4%,而教育拨款从1993年的1433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2533.1万元,年均增长20.9%。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群众集资,全县中小学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还建起了41所标准的民族寄宿制中心校,为江华民族教育事业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荣誉称号,1997年经验收合格,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实现“两基”达标的少数民族县。

要实现脱贫致富,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陆汉平常这样说。江华有着44万人口,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可现状却是“守着金山,端着空碗”,贫困仍然困扰着相当一部分群众。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决策,积极鼓励各乡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经济稳步发展。陆汉平作为财政局长或财委主任,都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狠抓财源建设不放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市场建设和商业网点建设,促进全县农副产品流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他亲自到涛圩镇办点,建立了涛圩优烟基地。近几年来,涛圩镇每年烟叶种植面积都有1.1万亩,收购烟叶3万担,产值1500万元,仅此一项该镇人均增收550元,有力推动了全县烤烟生产的发展。从1990年开始,全县先后建立了10万亩优烟基地,码市的10万亩厘竹基地;白芒营、大路铺万亩反季商品蔬菜基地,形成了码市边贸市场、白芒营蔬菜批发市场、小圩生猪交易市场、沱江的县城中心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基地和市场网络的建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7亿元,比1990年增长3倍,财政收入6340万元,比1990年增长2倍。

江华扶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作为分管财贸的副县长,陆汉平在扶贫工作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作山水文章,找特色门路,下效益功夫,求重点突破”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还把贫困农户掌握l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为扶贫村安排开发项目,为群众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陆汉平的协调下,仅1998年县直扶贫单位就在特困村实施开发项目30多个,为贫困村农民人均增收150元以上。同时,他还带头在省定特困村--沱江镇茅坪村办扶贫联系点,发动群众搞种植、跑运输,不到一年,全村经济打了个翻身仗。到1998年底止,全县贫困人口由1986年的29.6万人下降到了13.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8.2%下降到了31.6%,降低了46.6个百分点。“瑶山经济发展了,瑶族同胞脱贫了,我才能吃得香,睡得稳!”这是陆汉平发自内心的话语。31年来,江华瑶山的变化日新月异,他并没有因此满足。在江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中,陆汉平正在挥舞他的生命之笔,谱写着奋进的华章。

例3甘愿为少数民族同胞的健康倾其一切的湖南省卫生厅

多年来,湖南省卫生厅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支持民族地区卫生事业作为本厅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各个方面都给予倾斜支持,为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省17个民族县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低限标准,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每千人口的卫技人员数和医院床位数分别达到了2.15名和1.81张,村寨医疗点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继消灭天花之后,又实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连续6年没有发现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人,碘缺乏病病情已经明显缓解,少数民族同胞的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感情上倾斜,深切关注少数民族同胞身体健康。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有些乡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传染病、地方病的危害还比较严重。多年来,卫生厅在抓好全省卫生工作的同时,对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同胞的身体健康,给予了特别的关心,从厅领导到一般干部,经常深入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帮助这些地区解决建设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1993年3月,曾繁友厅长来到凤凰县腊尔山乡检查工作,在乡中心卫生院,看到摇摇欲坠的几间诊室四壁透风,几件简陋的医疗器械锈迹斑斑,在这样的条件下,医护人员仍然尽职尽责为苗族同胞看病打针,曾厅长既为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又为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医疗卫生条件感到心情沉重。回到凤凰县城,曾厅长立即与凤凰县委、县政府领导商量,由省卫生厅与县政府共同投资400万元,用三年时间改造完成全县20多个乡镇卫生院的危房。三年时间过去了,1996年秋天,曾厅长再次来到腊尔山乡,看到新建的腊尔中心卫生院在和煦的阳光下高高耸立在山坡,白白的外墙显得格外耀眼,曾厅长高兴地与全院医务人员合影留念。

1996年9月,曾厅长到湘西自治州考察工作,在花垣县排吾乡,他亲眼目睹苗族同胞刘金林一家6口被结核病夺去了4条生命的悲惨情景,不禁潸然泪下。回到长沙,曾厅长马上召开党组会,研究提出了建议省政府设立“医疗救济基金”的方案,并多次与省烟草局协调,争取烟草行业捐献2000万元,作为结核病医疗救济基金,用于湘西自治州部分少数民族农民治疗结核病的补助。1998年4月,曾厅长亲自率领省结核病防治专家组到花垣县排吾乡开展结核病普查普治,把一份份治疗药品和医疗救济金亲手交给患结核病的苗族同胞,使不少苗汉兄弟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政策上倾斜,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共同发展。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起步较晚,底子较薄,更加需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多年来,卫生厅不论是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政策建议,还是研究制定卫生行业的政策措施,都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把政策倾斜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方面,尽可能地使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符合民族地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