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像艺术文化生态论
10366200000010

第10章 影像艺术的消费生态化(3)

这样的设计,比之简单地拍一个冒黑烟的大烟囱或淌污水的排水口要聪明得多,这已不是传统的审美分析训练,而是素质型生态性的现代美育训练了。这样的影像教育的最终目的,就不只是一味地培养超级观众和贵族式观众,而在于生态化的文化熏陶,在于学以致用,在于掌握高阔视野的理解创造力。

比如我们给学生出个题目:计划生育,参考的影像设计分析答案可以是这样的:画面中心是一个婴儿在地上啼哭,围绕着婴儿走动的是几双大孩子的脚(看,孩子多了,父母都来不及照顾了!)。这也当然比简单地拍妈妈抱着独生子女说“只生一个好”,要好得多。

这样的影像思维训练,也可出现在中小学的自然教学课堂上,例如,科学学科的“果实的形成”一课,可利用影像来展现果实的形成过程:首先经过传粉——雄蕊的花粉到达雌蕊的柱头上,传粉后,花粉在雌蕊的柱头上发芽,长出花粉管。花粉管不断地往下延伸,到达子房里的胚珠。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结合,子房不断膨大,形成果实,同时子房里的胚珠形成种子。通过用影像来模拟果实形成的过程,并观看这一演示片段,学生对果实的形成过程就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其实在这其中,教育者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生动了教学内容,深刻了受教育者的形象记忆,同时,通过生动影像的生态美的欣赏,以美动人、以美启人,感受到自然生态的可爱、可亲与生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内容的演示,更是自然界生命形成的演示,自然界生物的生与死形象化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此时,我们掌握的不只是单个的知识点,而是进一步的深化到了生命的实质。所以,这样的影像教育不再是担任传统的任务,而是对给予受教育者素质型生态性的教育。

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拍摄DV作品,主题定位为“秋天”:参考的DV影像作品当然可以将抽象的“秋天”形象化为“收获”等。这种教育特别强调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感知分析来识别艺术作品中不同要素和不同事物之间“物物相濡”的生态关系和由此导致的可持续性生命过程。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学生的心理结构便会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影像美育的形象化原则也给影像文化发展一个很好的启迪。目前的电视文化繁荣是以牺牲电视观众的某些权利为代价的,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如何剔除“负”面,低代价地发展电视文化,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形象化转换,进入生态化的融洽境界,使尽可能多的电视节目,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充分发挥画面形象化优势,使电视观众愉快地进入电视传播氛围。比如动画片《美食总动员》之所以吸引了无数的小朋友和家长,是因为电影中的叫雷米的小老鼠,在“美食天堂”巴黎,不仅和人类交上了朋友,还烹饪出了巴黎最棒的菜肴,实现了自己当厨师的梦想,非常形象可爱,以至于看完电影后,小朋友们爱上了老鼠,向家长提出要和老鼠交朋友。电影成功地使肮脏的老鼠美化为合理的幻想,实际上就是影像美育在文化生态背景下的成功之处。有一家幼儿园还为此专门做了生成教育的主题活动,教育孩子艺术作品中的老鼠和现实有巨大的反差,人性是善良的,喜欢可爱、能干、不偷东西的老鼠,于是就有了电影中的美好愿望,并要求孩子在主题班会——我的梦想中开展诸如“参观厨房”、“谈谈我所认识的老鼠”“绘画可爱的老鼠”“好吃的食物”“我是小厨师”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比如《我是加菲猫》成功,竟然引发成年人撰文《下辈子,我要做一只猫》,主要原因也是形象化的效果在起作用,这个曾以漫画的形式登上了2600种报纸,以漫画书形式出版1300万册,拥有2.6亿读者的大肚子卡通猫加菲,臃肿身材,绿色玻璃眼,走路摇摇晃晃,发出“球状也是身体”的宣言,其享乐主义者理念和念旧的情怀,以及没有远大理想的小人物天性,让承受现代压力的人羡慕不已。

此外,我们也要明确,影像美育的形象化原则的支撑点是审美想象力,也就是美育信息交换双方的审美心理结构,即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感知能力的强弱,有先天的因素在起作用,但亲身体验和实地感受的量和质两方面的训练尤其重要,影像艺术恰恰为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最佳的生态环境。比如,我带从未看过电影的4岁的儿子去看电影,他的第一反应是“哇,这么大的电视!”小孩子显然是在生态系统中作了合乎情理的对比联想,从而有了朴素的审美理解力,而在大量的美育实践中,则需要有意识的影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影像思维能力的教育是现代影像美育急需关注的课题。

四、影像美育的人格化原则

美育的真正目标是人格的完善。美育是想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出“审美的人”,以克服人的异化。然而,脱离了社会的整体实践,孤立地进行审美教育,很可能会陷入审美乌托邦。美育必须让审美者在与对象世界的交往中,建立一种亲密和谐、动态平衡的审美关系,要使生活审美化,使审美生活化。在生态学看来,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原理的生动表现。生态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不能容忍外物的插入,来打断行进中的生态链。要保持文化生态链的正常运转,就需要人格生态化的培育。人格是人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的统一,生态文明要靠一大批具有生态化人格的人去创造。培养生态化人格是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这种教育既是一种环境教育,也是一种为了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实施的教育。生态化人格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应致力于“四心”培育:“对自然要有感激之心,对自然要有忏悔之心,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对自然要有谦卑之心”。延伸到影像美育中,就是要对作为文化创造的影像信息要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道德感。

所以,在影像观赏传播中,一方面,要通过审美手段,加大审美信息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到接受者的个性特征(一件稀有的社会财富)和接受的生态平衡,不能使影像信息成为某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暴力,使疯狂的观赏不仅成为生理的病,还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病”。

通过影像信息获得生态化审美人格的培养,有赖于影像信息的价值增值,因为影像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样式,能够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影像信息中的知识性信息体现在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和专题片中,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又包含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给观众以美的感受。影像信息中的情感化信息经常通过文艺类节目,以最感性,最通俗,也最具感召力的大众文化形式,通过作品和观众之间所做的近距离的平等的交流,自然就能给观众以思考和启迪。以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艺术人生》为例,栏目邀请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德艺双馨”的演艺人士到演播现场,以聊家常的方式和观众一起共同分享他们所经历的人生故事。这些知名的演艺人士常常就活跃在影视荧屏上,本身就十分的具有亲和力,对观众来说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熟悉,通过他们对自己人生酸甜苦辣的回忆和讲述,观众也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得出一些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人格魅力的感召,获得心灵上的净化。

在一些面向中小学生的网站如“学会生存”网站上,即使是个简单的FLASH影像,也可起到熏陶人格的作用,如“学会生存”中的《动物悲歌》,讲述了两只小狗因为没有自己的空间,跑到公路玩耍球。当公路上的车辆渐渐变多时,一只狗避开了车辆,另一只被身后的车撞死在公路中央。FLASH影像通过声画结合,渲染了悲情气氛,拨动了人情感、心灵,升华了“给动物一片生存空间的”主题,使受教育者的心灵潜移默化被感化,恻隐之心被牵动,美好的人格力量上升。

影像在接受中的信息暴力现象很多。苏珊?桑塔格在谈到摄影影像的文化弊端时,就批判过影像的暴饮暴食问题,称之为“视域的英雄主义,诱捕世界,以崭新的方式看世界,成为现代英雄”,原因是“摄影发明受欢迎,是因为人们把它当作缓解日益累积的资讯的重负和感觉印象的重负的一种手段……相机在美化世界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如此成功,使得照片由非世界变成了美的事物的标准……但某些壮丽的自然风景,差不多完全丢给业余爱好者那兴致勃勃的注意力去蹂躏。这些影像的暴饮暴食者可能会觉得落日太陈旧,实在太像照片了……”

现在大家关注较多的是成为网瘾的对网络影像的迷恋,实际上目前更直接和表现明显的是电视观赏中信息暴力。电视的疯狂观赏在生理上的毛病容易看出来,如电视眼:使观赏者失去时间概念,显像管中的X射线严重损害视网膜中的视紫红质,引发视网膜萎缩和近视;如电视胃:长时间看电视导致了吃饭随便的习惯,诱发胃病,多吃零食、缺少运动也会加速肥胖;电视颈:不良的观看姿态引起了颈椎综合症;电视心:尤其是老年人,随电视情节中的喜怒哀乐,过分激动,诱发了各种疾病;电视皮肤病:荧光屏周围的灰尘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变态粒子,会影响人的皮肤等。电视的疯狂观赏在心理上的“文化病”往往是隐性的,当事人不会太注意,它是通过影像的信息泛滥,来影响人格的构建,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影像信息的负影响,二是电子时代的“形象”膨胀。

影像信息的负影响主要指以电视为主的媒体文化中的暴力、性、对现实的误导、程式化和偏见等等。如影视作品中的色情,经常到了令人作呕的程度。在2003年的本来以严肃著称的柏林电影节上,凭《浪漫史》震惊影坛的法国女导演凯瑟琳的《地狱解剖》,讲述一个同性恋的男人被一个心碎的女人雇去四天的故事,掀起了一场“情色风暴”,许多观众因影片中大量的裸露和色情镜头而离场,甚至呕吐不已。也有很多人明确提出,影像文化中的暴力增加了当代社会现实中的暴力。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现在黄金时间的动作性电视剧每小时平均包括6个暴力场面,当一个美国儿童长大成人时,他可能在电视中已经接触到一万个以上的谋杀行动,因而,在幼年接触大量电视暴力的儿童,在10年或20年后,常常比那些在儿童时期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富于暴力。从信息传递看,媒体(尤其是影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但媒体带给我们的东西要比简单的信息更多。我们无奈地发现,在司法部门和打击犯罪领域工作的影像角色,远远地多于现实世界。在家庭情节剧和肥皂剧中,比在现实中有更多的婚外情和非婚生子女。那些看多了大量用传统性别程式表现妇女的影像节目的年轻女孩,常常会把她们的职业前景和传统的妇女职业——秘书、护士和家庭妇女——联系起来。

在当前中国的电视屏幕上,也有类似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大量的清宫片,满眼都是跪拜在地的臣子奴才,火爆的警匪片,黑社会和恶势力无处不在,这些无疑会成为影像美育的负面材料。据上海国际电视节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看52分钟的电视剧,居各类电视节目之首,占全部看电视时间的30%,可见成为美育材料的影像节目的影响力之大!随之而来的负影响也极大。典型的就是电视“角色病毒”(JS病毒)蚕食少年的事例。在儿童门诊中发现,随着影像文化的发达,影视、网络和偶像见面会把诱人的角色输入少儿心灵,导致他们深陷幻想不能自拔,甚至酿成悲剧。尤其是长假之后,过度接触情爱、恐怖片和电脑游戏,想成为“某人”或“爱恋某人”的“角色自居”和“角色恋”发生率提高,导致了心理偏差、精神异常和幻觉思维。有小学生在看了美国影片《哈里?波特》后,吵着要去上“魔法学校”,要学影片中骑着扫帚飞上天的魔技。有四年级的小学女生,一年前,胡兵来杭州签名售书,在拥挤的人群中,被胡兵撞了一下,从此掉了魂,走火入魔地爱上了胡兵,逢人就说那个场面,不厌其烦地描述胡兵的眉目、眼睛、嘴巴、牙齿、笑容,凡是有胡兵的电视节目霸住不放,不仅功课下滑了,还在班级里培养了一群“胡兵迷”,书包里都是胡兵的单人照片,还发誓“决不允许胡兵的身边出现女妖精”,大骂“瞿颖是骚货,要不然李亚鹏怎么会抛弃她去追周迅了呢?也有男孩子玩疯狂游戏多了,眼里充满了杀气,交网友,搞网恋,网上生子和结婚。大人不让玩时,恶狠狠地说:“你们没有人性,我在网上有老婆和三个孩子要养,我不去网吧喂养,他们会饿死的”。据报道,辽宁的一男孩在追小燕子的路上惨死在追星途中,武汉一男孩充当绿林好汉去敲诈买路钱等等。“角色病毒”使情感开放提早了整整5年,使稚气的男孩早熟,罪魁祸首就是影像的泛滥!

影像信息的负影响有时又和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偏差联在一起。如动画片《阿凡提》中的《种金子》,淋漓尽致地欺骗富人,过去作为智慧民间人物的形象,有它的意义,成为儿童教育中好材料,因为他骗的是富人的不义之财,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法律不健全,但在鼓励诚信文化的今天,和武侠文化里的劫富济贫行为类似,就有了鼓励不诚信的副作用。对获取不义之财的人,现代社会提倡的是用法律手段惩治,而不是用欺骗的手段自我保护,这样的电视播放,在潜移默化的结果上是很不好的。对照地看,《猫和老鼠》转达的是平等、博爱和信任的观念可能更符合当代文化的需求。

电子时代的“形象”膨胀,指的是当代视觉文化的一种悖论现象:一方面人为设计的视觉形象在不断地膨胀,另一方面人们生活中自然形象很匮乏。视觉形象的膨胀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媒介形式的丰富性带来的,是文化性运动的结果,当代人生活在一个视觉刺激富裕甚至过剩的文化中;二是虚拟成像技术愈来愈多在以电影为代表的图像艺术中运用,入侵了传统艺术的“真实”领域,是对以巴赞为首的电影真实美学的反动,现如今,好莱坞的娱乐巨片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银幕视觉奇观。“形象”过度消费的恶果很快就让人们看到了。心理学家们指出,过剩就会导致视觉暴力之后的“神经餍足现象”,而且又由于形象的同质化、类型化和人为的虚拟化,人们在过剩消费之后感到某种形象的匮乏,不得已把眼光投向未经人化的大自然,以求人性的复归。

现代心理学一再证明,人格的完整性是不宜破坏的。由于影像大众性的缘故,人们的影像审美欲不小心就会膨胀,影响人们的审美视野,造成美育副作用上的“生态性”灾难。

五、影像美育的“生态灾难”

从影像美育的人格化原则延伸开来,就是影像美育副作用上的“生态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