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
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④
勾漏丹沙已付君,⑤汝阳瓮盎吾何耻。⑥
君归赴我鸡黍约,⑦买田筑室从今始。
【注释】
①沈逵:曾任永嘉知县、大理寺丞等职。广南:宋代路名,有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在今两广一带。②苏轼于景佑三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公元一。三七年一月八日)生于眉山,至元丰七年甲子,恰好四十九年。③幕府:军府。西羌:指西夏。斫云垒:攻破敌人的高垒。云垒,高入云端的碉堡。④学道有涯:学道已有成就。⑤《晋书·葛洪传》载:葛洪年老,想炼丹祈寿,听说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勾漏山在今广西北流县东北。⑥汝阳瓮盎:指汝州的大颈病。《庄子·德充符》有“瓮盎大瘿”的说法。⑦鸡黍约:谢承《后汉书》载:山阳范式与汝南张邵为友,两人分别时相约秋后九月十九日范式到张邵家会见。到这天张邵叫母亲杀鸡做小米饭,等待来客。其母说相距千里,未必如期到达。话未说完,范式已到。
金山梦中作
【题解】
元丰七年过金山时作。诗写旅途的情景和感受,却托之于梦作。一气浑成,自然神到。
【原文】
江东贾客木棉裘,①会散金山月满楼。
夜半潮来风又熟,②卧吹箫管到扬州。
【注释】
①木棉产于两广。在宋时,开始有人用来絮袍子,以代皮裘。穿着的多半是商人,当时士大夫以为“俗”。作者说自己穿上它就像商人一般。②风熟:风初起时转移不定,过一日不转,方向定,叫“风熟”。
赠潘谷①
【题解】
元丰七年作。这首诗赞扬卖墨者潘谷制墨的精妙技艺和性格的豪放不羁,对他的死深切哀悼。反映了作者对民间艺人的尊重和同情。
【原文】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②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③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④
布衫漆黑手如龟,⑤未害冰壶贮秋月。⑥
世人重耳轻目前,⑦区区张李争媸妍。⑧
一朝入海寻李白,⑨空看人间画墨仙。
【注释】
潘谷:据《东坡志林》云:“卖墨者潘谷,余不识其人,然闻其所为,非市井人也。墨既精妙,而价不二,士或不持钱求墨,不计多少与之。一日,忽取欠墨钱券焚之,饮酒二日,发狂,浪走,遂趋井死。人下视之,盖趺坐井中,手尚持数珠也。”②潘郎:晋代诗人潘岳。《晋书·潘岳传》说他“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明珠白璧:比喻潘岳光彩照人。③潘岳性格轻薄浮躁,趋附权贵,与石崇等人谄事权臣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这四句用潘岳的外貌美而品格低劣反衬潘谷。④翠饼、玄笏:指潘谷所制之墨。笏,宋人言墨皆以笏计。⑤龟(jūn):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坼裂。同皲。《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⑥比喻潘谷心地光明磊落。用鲍照“清如玉壶冰”句意。⑦重耳轻目前:只重视耳闻,轻视亲眼所见。⑧张、李:当时以善制墨而知名的张遇、李庭珪。⑨这句指潘谷落井而死。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
【题解】
元丰八年(1085)作。陈直躬:宋代名画家,父子兄弟皆以画闻名,为当时所推重。这两首题画诗生动地再现了画境,称道陈直躬画雁神态逼肖,独得其妙。同时,作者还从中阐发了描绘动物要画出它们在无人时的自在神态的精辟见解。
【原文】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①人禽两自在。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②
惨淡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弋人怅何慕,③一举渺江海。
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
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
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④
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②
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注释】
①槁木:枯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说人如槁木,忘记自己的存在,才能与雁共处,观察雁的生活,画出无人时雁的神态。②璀璀:玉光。这里形容雪的光洁。③弋人:猎鸟者。④苕霅:指流经浙江吴兴的苕溪与霅溪。
孙莘老寄墨四首①(选一)
【题解】
元丰八年作。作者因孙莘老寄墨,以墨作书,由作书想到作诗。自己因诗得罪,不敢多作诗,诗兴却常袭上心头,而佳墨又使他发出奇思怪想,写出新颖的诗。全篇挥洒自如,多用离奇新鲜的比喻状物写意。
【原文】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②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块。③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④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⑤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⑥
吾穷本坐诗,⑦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⑧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先生不讥呵,又复寄诗械。⑨
幽光发奇思,点黠出荒怪。⑩
诗成自一笑,故疾逢虾蟹。
【注释】
①孙莘老,参见前《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注。②书柿叶:用唐人郑虔故事。郑虔好书,常苦无纸。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郑虔天天取来写字,柿叶几乎被他写遍。③作者句下自注:“唐林夫寄张遇墨半丸。”唐林夫,名垌,他家多藏佳墨,未尝妄与人,盖非东坡不可得。张遇墨:当时制墨名家张遇制的墨。乌玉殃:指墨。殃,半环,形容墨的形状。④圭璧:比喻墨如玉片。⑤比喻写的字形如蛇蚓蟠结。⑥《法书苑》载,唐书法家怀素常作醉帖。⑦穷:穷困,困境。坐:由于,因为。⑧指在黄州五年。⑨诗械:写诗用具,指墨。⑩黮(dàn):深黑貌。比喻自己写诗就好像患疥痒的人食了虾蟹,旧病复发。
题王逸少帖①
【题解】
约作于元丰八年。这首题帖诗对王羲之的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原文】
颠张醉素两秃翁,②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③妄自粉饰欺盲聋。
有如市娼抹青红,妖歌女曼舞眩儿童。
谢家夫人淡丰容,④萧然自有林下风。
天门荡荡惊跳龙,⑤出林飞鸟一扫空。⑥
为君草书续其终,待我他日不忿忿。⑦
【注释】
①王逸少:即王羲之。②颠张醉素:指张旭、怀素,都是唐代书法家。张旭颠狂秃发,怀素是僧人,颇好饮酒,故戏称。③王与钟:王羲之、钟繇,都是晋代书法大家。④谢家夫人:指谢道韫。《世说新语》称她“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这二句赞王羲之书法如名门闺秀谢道韫的丰姿。⑤这句用梁武帝评王羲之书法“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语意。⑥《书评》说张旭草书“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这句说张旭、怀素等书法皆不足道,可一扫而空。⑦这本帖大概是残本,所以作者说“续其终”。忿忿:即匆匆。不忿忿,是说不忙,有空闲。《书苑菁华》说张芝善草书,与人作书常说“匆匆不暇草书”。这里用其语意。
书林逋诗后①
【题解】
元丰八年作。这首诗高度赞扬了林逋的人品、气节、诗歌、书法,可谓推崇备至。作者宦途坎坷,此时颇有隐退之意,故而对终生隐居的林逋格外倾慕。
【原文】
吴侬生长湖山曲,②呼吸湖光饮山绿。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奴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嘹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③书似西台差少肉。④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⑤更肯悲吟白头曲!⑥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⑦一盏寒泉荐秋菊。
【注释】
①林逋:字君复,杭州人,平生不做官,不娶妻,爱种梅养鹤,自说是“梅妻鹤子”。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其诗清淡幽远。②侬:吴语,自称或他称。③东野:唐诗人孟郊,字东野。作者尝有“郊寒岛瘦”之评,即孟郊之诗寒,贾岛之诗瘦。④西台:谓李建中,宋书法家,曾作西台御史。这句说林逋书法似李建中,但较瘦硬。⑤作者自注:“逋临终诗云:‘茂陵他日求遗草,犹喜初无封禅书。’”《汉书·司马相如传》说,司马相如将死曾为一卷书,告诉家人如有使者来求书就交上去。这卷书说封禅事。⑥此诗墨迹在这句下自注云:“司马长卿欲娶富人女,文君作白头吟以诮之。”这两句说林逋既不作封禅书,更不肯吟白头曲,指不慕官爵财色。⑦作者自注:“湖上有水仙王庙。”
送杨杰①
【题解】
元丰八年(1085)九月,苏轼由常州赴知登州途中,在楚州(今江苏淮安)遇杨杰,作此诗。诗中想象杨杰漫游泰山、华山、钱塘的情景。想象雄丽,笔力奇肆,章法清晰。
【原文】
天门夜上宾出日,②万里红波半天赤。
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桔。
太华峰头作重九,③天风吹滟黄花酒。
浩歌驰下腰带鞓,④醉舞崩崖一挥手。
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⑤
大千一息八十返,⑥笑历东海骑鲸鱼。⑦
三韩王子西求法,⑧凿齿弥天两勍敌。⑨
过江风急浪如山,寄语舟人好看客。
【注释】
①诗前有自序云:“无为子尝奉使,登太山绝顶,鸡一鸣见日出;又尝以事过华山,重九日饮酒莲华峰上。今乃奉诏与高丽僧统游钱塘,皆以王事而从方外之乐,善哉,未曾有也!作是诗以送之。”杨杰: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元丰中历官太常。元丰八年秋,高丽王派遣其弟僧统来朝,求问佛法,并献经像。皇帝命杨杰陪同僧统到各地游览。②天门:泰山有小天门、大天门。宾:引导。③太华: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南。④腰带靼:地名,在华山莲华峰。⑤八极:八方极远之地。蚊雷:众蚊飞声如雷。⑥大千:大千世界。佛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大千世界极大无边。一息:一次呼吸。这句说神游极快,一会儿就在大千世界中往返八十次。⑦历:涉水。⑧三韩:指高丽国,有马韩、辰韩、弁韩三个种族。⑨凿齿:晋襄阳人习凿齿,以文学着称。弥天:释道安,晋代高僧。道安尝与习凿齿相见,当时有“弥天释道安,四海习凿齿”之语。(见《晋书·习凿齿传》)这里借喻杨杰和僧统,说他们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勍(qíng)敌:实力强大的敌人。
登州海市
【题解】
诗前有自序云:“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尝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苏轼于元丰八年(1085)七月到登州(州治今山东蓬莱)知州任,五日后改任礼部郎中赴京。诗作于其时。沈括《梦溪笔谈》说: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楼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之状,谓之海市”。此诗描写登州海市蜃楼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景象,抒发正直感动鬼神、向自然造化寻求精神抚慰的旷达情怀。全诗把写景、抒情、议论揉合起来,写景又采用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清雄豪放,变幻莫测。
【原文】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①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功。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②信我入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③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④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⑤相与变灭随东风。
【注释】
①贝阙、珠宫:水神所居宫室。②率然:率尔,贸然不加思索。③韩愈因谏迎佛骨,曾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里借韩愈自况。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紫盖、天柱、石廪、祝融,皆衡山峰名。④龙钟:衰颓、潦倒之态。⑤绮语:美妙的语言。安用:有何用。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题解】
这两首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从诗的内容可知,惠崇所绘春江晚景为两幅,一是鸭戏图,一是飞雁图。前一首不仅再现画面,而且补充了画境,又用诗心表现出画家难以表现的意趣,使浓郁蓬勃的春意跃然纸上,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惠崇,淮南(一作建阳)人,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工画鹅雁鹭鸶和寒汀远渚小景。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①正是河豚欲上时。②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③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释】
①蒌:草名,即白蒿。②河豚:鱼名,此鱼出产于海,春江水发,始沿江上行。③朔漠:泛指北方沙漠地带。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①
【题解】
苏轼自登州被召回朝,元丰八年(1085)十一月到汴京,任起居舍人,次年(哲宗元祜元年)三月,迁中书舍人。七月,奉敕祭西太一宫,见王安石旧题壁诗,写了这两首和诗。王安石已于本年四月死于金陵。苏轼在诗中对王安石袁示了同情和缅怀。
【原文】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
从此归耕剑外,②何人送我池南?③
但有尊中若下,④何须墓上征西。⑤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⑥
【注释】
①西太一:宫名,在汴京西南八角镇。②剑外:剑阁以南,指蜀地。③池南: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之南,指归蜀之路。④尊:同樽。若下:吴兴若下村出产名酒,这里代指美酒。⑤《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载:曹操说他起初并无大志,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就想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里反用此典,意谓何须追求身后名声。⑥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东晋王、谢大族住宅区。刘禹锡《乌衣巷》诗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之句。这里化用,寄托势去人亡、门庭冷落、世事沧桑之感。
送贾讷悴眉二首(选一)
【题解】
元祜元年(1086)作。这一年,朝奉郎贾讷将到作者的故乡眉州任职(悴,长官的副手),作者写此诗相送。诗中抒写出对故乡和父老乡亲的深切怀念。全诗一气浑成。
【原文】
老翁山下玉渊回,①手植青松三万栽。②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③
便与甘棠同不剪,④苍髯白甲待归来。⑤
【注释】
①作者自注说:“先君(苏洵)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君(贾讷)许为一往,感叹之深,故及之。”②作者曾在父亲墓所在老翁山上栽种青松。③龙蛇:形容松枝干盘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澎湃之声。④《史记·燕世家》载,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召公卒,人民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诗经·召南·甘棠》有“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之句。这里引用借以祝愿贾讷像召公一样为眉州百姓造福,受百姓爱戴。⑤苏洵《老翁井铭》:“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
武昌西山①
【题解】
元佑元年(1086)十一月作于汴京。此诗前半篇追忆当年春日游览武昌西山情景,后半篇写自己与邓圣求在翰林院会宿。前后钩连,情文相生。
【原文】
春江渌涨蒲萄醅,②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③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④褰衣独到吴王台。⑤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⑥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⑦石臼抔饮无樽罍。⑧
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⑨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⑩
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
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