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0900000062

第62章 “孙子兵法”精华解读(15)

“在利思害”,对于商战中的企业家是一帖清醒剂。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是件好事,但同时也要付出代价与成本。如何兴利防害,长春第一汽车厂的做法是把引进与自己制造结合起来,只引进关键性先进设备、部件和技术,一些本企业或本国能制造的设备、部件尽量自行制造。这样既发挥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又避免了过多地耗费外汇的短处。20世纪80年代一汽决定进行换型改造,全盘引进预计需资金23亿元。对此,他们从利弊两方面进行了考虑,觉得先进技术必须学习,关键性设备也必须引进,但全盘引进不可取。于是他们对引进确定了如下原则:能引进软件,就不引进硬件;能引进单台关键设备,就不引进全套设备;能同国外联合设计,就不搞独家引进。尽量做到既把先进技术引进来,加以吸取和消化,又节省外汇,同时也磨炼了自己的技术力量。在一汽这场换型改造的根本性技术变革中,共引进了14种技术项目,359台设备,仅占新增设备的4.7%,绝大多数的新设备都是自己制造的。在改造铸造厂热风除尘冲天炉中,只引进其中关键性部件一个热交换器和控制仪表,并采取与外国联合设计的形式。这样,整个庞大的技术设备改造换代工程只花了40万美元,并使一汽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在害思利。

这是“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又一含义。即在不利情况下,将帅应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事情才能够进行。如隋末,李渊率三万大军南进,在贾胡堡遭到隋将宋老生和屈突通的阻击,时值大雨不止,粮草不给,大军南进受阻。李渊便派沈叔安等回太原运粮,使刘文静到突厥请兵,又致书李密,以求联合。刘文静出使突厥未归,便有刘武周联兵突厥,欲偷袭晋阳的传闻,李渊一时进退失据,便召诸将商议。裴寂等人说:“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难以短时攻下。李密虽然答应联合,实则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惟利是图。而刘武周实际上已归附突厥。太原为一方都会,而且义兵家属均在太原,不如先还救根本,再图后举。”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听了诸将退兵的建议后,大为反感,驳斥道:“现在禾菽遍野,何忧乏粮!宋老生轻浮急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不谋远略。刘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举义旗、救苍生,就应先入咸阳,号令天下。如今遇小敌便急忙班师,恐怕从义之徒一朝解体,退守太原一城之地,何以自全!”长子李建成亦持同论。但李渊不以为然,仍决定引兵北还。入夜,李世民于李渊帐外号哭,声闻帐中,李渊惊醒,召李世民进帐,问其何故号哭。李世民回答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李渊豁然醒悟,问李世民:“大军已经开拔,该如何办?”李世民说:“右军严整而未发,左军虽去,但料也未远,请让我去追他们。”李渊应允。李世民和李建成连夜追回左军。此时,云散雨住,沈叔安亦从太原运粮归来,士气复振。李渊从东南山脚小道直指霍邑,击败宋老生,开通了南进之路。

“在害思利”,化害为利,也可拓展经济开发的思路。如在美国华盛顿,有一项新的特殊旅游项目叫丑闻旅游。对各国游客来说,凡有意参观美国丑闻的,只要交纳20美元,便有导游接待,带你去参观。聘请的导游人员具有喜剧演员的非凡天才,把政治讽刺语和小道消息融为一体,将权力、肉欲、嫉妒、报复等种种丑闻渲染得淋漓尽致。比如,旅游中的一个参观点是水门住宅区,1972年在此处发生的民主党总部事件,导致了当时任总统的尼克松的下台。另一参观点是一座别墅,1988年参与竞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哈特,曾在这里和模特儿莉斯幽会。不料这一切均被新闻记者察觉,经大肆渲染一番,结果使哈特不得不退出竞选。这种“丑闻”旅游,既可赚钱,又可作为反面教材,使人深省。

第三,以利害左右诸侯。

任何事物都有利与害两个方面,只有全面认识利与害这两个方面,才能在自己的行动中趋利避害,才能利用各种利害关系去左右诸侯,达到预设的目的。据此,孙子提出“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的策略思想。巧妙地运用孙子的这一以利害左右诸侯的策略思想,往往能收到奇效。如春秋末年,晋国诸大夫之间发生纠纷,智伯胁迫韩、魏两国进攻赵国,企图灭赵。但由于赵军守城有方,久攻不下。智伯引汾河水灌晋阳城,给赵军造成致命的威胁。在这危急关头,赵襄子分析了形势,派使者深夜出城造访韩、魏二营。使者先到韩营,向韩虎陈述利害说:“一旦晋阳城破,智伯早晚会移师攻打韩、魏。现在智伯用各个击破的办法,使韩、魏与我赵军自相残杀,唇亡齿寒,最终我们都得倒霉。当今之计,不如我们三家联合起来,乘智伯不备,夜间决断河堤使洪水倒灌智伯营寨。我们乘胜掩杀,必然大破智伯。届时三家分智伯领地,岂不更好?”韩虎早有同感,欣然同意。使者连夜以同样理由说服魏将魏驹,当即行事,决堤倒灌智军大营,消灭了智伯,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以利诱人,以害屈人,同样可运用到商战之中。以讨债来说,就大有文章可作。债权人面对不讲信用的债务人,可以诉诸法律,但法庭仲裁往往耗时长,收费高,收效差。于是各种扰人、屈人、役人的讨债奇术便应运而生。例如哥伦比亚有一个特殊的紧迫盯人的讨债办法,请讨债公司派专人,身穿黑衣,手拿小提箱,箱上书写欠债人的名字和债款,整天跟随他的左右。如此将不还钱的人公诸于众,每每令欠债者羞愧不已,无所遁形,只得赶紧凑钱还债,以求脱离被追踪之苦。奥地利商人采用疲劳轰炸法讨债,他们雇佣专人,不管白天黑夜,向债务人频频打电话,以及用欠资邮件、传真进行催讨。美国人发明了讨债公司,有的还专门雇佣相貌丑陋怪诞、力大无比的人,到债务人门上吵闹、恐吓、威胁。巴西圣保罗市有一家公司,在向债户讨债时,第一次先送一份加香水味的债单,如债户不理,再送的债单上香水味变淡。几次以后,债单上不但不发香味,反而冒出臭气,最后还会发出臭鼬味。为免受臭气扑鼻之忧,欠债者每在债单变臭前,赶紧四方拆兑款项,把欠债付齐。仅从这些讨债奇术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孙子的以利诱人、以害屈人的策略手段的奇效。

恃吾有以待

故用兵之法,无恃①其不来,恃吾有以待②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变篇》)

【注释】

①恃:依靠。②待:等待、防备。

【译文】

所以用兵的法则,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把握。

【解读】

有备与无备,也是一对矛盾。在孙子兵法中,反复强调对待敌人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要诡诈藏形,令敌失备。为达此目的,就要懂虚实,用奇正,诡变越多越好。与此相反,对待自己则要处处有备,时时戒备,“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对己方有备、戒备的要求,孙子用了绝对不可放松、不可改变的口气。只有这样,才能使敌人无机可乘、无懈可击;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显然,孙子的这些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观点,是极其有价值的。

第一,备战,以防突然袭击。

战争中常用的一个手法就是突然袭击。二次大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闪电攻击前苏联,都是用的突然袭击战术。对付突然袭击的惟一有效办法,就是常备不懈,做到孙子讲的“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战争史上,有备无患,战胜敌人突然袭击的战例也是很多的。例如1360年5月,陈友谅率舟师由武汉沿长江东下,向朱元璋发动进攻。陈友谅声言进攻安庆,而真实意图在于攻取池洲。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侦知此情,遂依计而行,命精兵设伏于九华山下,只留老、弱之卒守城。次日,陈友谅果然兵临池洲城下,城上守卒扬旗呜鼓,城外伏兵尽起,内外夹攻,大败陈军。

第二,严阵,使敌人不可攻。

有备,还有个高标准与低标准的问题。低标准的有备,仍能给敌人留下可攻击、可突破的缝隙。只有高标准的有备,做到严阵以待,才能使敌人不可攻。如公元213年,曹操率大军进攻东吴,在濡须口攻破孙权设在长江两岸的营寨。孙权率领7万人抵抗曹军,双方相持一个多月。曹操看到吴军的战船、武器精良,战阵整齐,不禁叹息道:“生儿子应当像孙权,至于刘表的儿子不过是猪狗罢了!”孙权写信给曹操说:“春天已到,江河水势将要上涨,您应当赶快撤军。”另附的一张纸上写道:“您不死,我就不得安宁。”曹操看罢信,对部将们说:“孙权没有欺骗我。”于是下令班师,撤回北方。

第三,反击,蓄势以待,后发制人。

战备之严,不仅要使敌人找不到攻击之处,而且要做到蓄势以待,随时可组织反击,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例如,1880年,沙俄在我国东北、西北边界调集上万军队进行威胁,并增兵伊犁,出动舰队到中国黄海海域示威,气焰十分嚣张。清政府为了自卫,也在中俄边境和沿海地区采取了防御措施;并命左宗棠部署新疆军务,准备用武力收复伊犁。左宗棠受命之后,派金顺率12000人为东路,扼晶河一线,严防俄军窜犯;刘锦棠领兵11000人为西路,取道乌什,从冰岭以西经布鲁特牧区直指伊犁;张曜领兵8500人为中路,从阿克苏冰岭以东,沿特克斯河指向伊犁。此外,以6000人分屯阿克苏、哈密为后应,以3000人增强塔尔巴哈台的防务。准备参战的兵力达到五万余人。四月,左宗棠亲自抬着棺材出关,表示了誓与俄人决一死战的决心。俄国见左宗棠防备严密,战胜决心很大,而且外交使节曾纪泽又坚持原则不妥协,不得不于光绪七年,即1881年元月同曾纪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

孙子有备无患、蓄势以待的军事思想,早已成为现代商战的指导原则之一。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在盯住眼前市场的同时,都加大了研究与开发投入,与竞争对手争夺未来的潜在市场。德国西门子公司是以生产和经营电子及电器产品为主、在世界上享誉甚高的跨国公司。它自1847年创建以来,无时不在全力以赴地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靠技术的先进和产品的品质优良打开市场,吸引顾客。在西门子公司,共有4.8万人在世界各地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每年研究经费达77亿马克。在公司的300项业务活动中,他们每年要从市场的客观实际出发,从技术专长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联系环节中,找出对公司的业务活动至关重要的30种核心技术,包括光信技术、网络与系统的安全保护、能量转换、感应技术和模拟技术。它们是代表西门子公司技术实力的核心,至少在今后十年内,它们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公司继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凭借这种强大技术后备力量,在商战中就可以做到孙子所讲的“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

故将有五危:必死①,可杀也;必生②,可虏也;忿速③,可侮也;廉洁④,可辱也;爱民⑤,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九变篇》)

【注释】

①必死:只知死拼。②必生:一味贪生怕死。③忿速:急躁冒进。忿(fèn奋):愤怒。④廉洁:这里指过于洁身自好。⑤爱民:这里指对百姓行妇人之仁。

【译文】

所以将帅有五种致命弱点: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敌人诱杀;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可能被敌人俘虏;急躁冒进,一触即跳,就可能被敌人故意凌侮而妄动:洁身自好,偏重名声,就可能被敌人有意污辱而失去理智;只知对百姓行妇人之仁,就可能被敌人烦扰而陷于被动。这五条是将帅易犯的过失,是用兵作战的灾祸。军队的覆灭、将帅的被杀,都是由于这五种致命弱点造成的,这是人们不可不慎重考虑的。

【解读】

将帅是军队的决策者、统领者与主心骨,将帅自身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军队的安危。良将明帅应是全才。但世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将帅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有七情六欲,有特长弱点。人贵有自知之明,将帅对自身的长处短处更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自己的特长嗜好不要过于执着,以免成为“包袱”,成为可以为敌人所利用的弱点。孙子对“将有五危”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必死”、“必生”、“忿速”、“廉洁”者易好名、“爱民”者易不忍的弱点,如果被敌人所利用,就会带来“覆军杀将”的灾祸。孙子的这一警诫,可以说是血的教训的结晶。

东汉刘秀的部将贾复,勇猛过度,是一条不怕死的好汉。当他独当一面,统兵出征时,就险些中了敌人的诱杀计而身负重伤。这就是“必死,可杀也”。

明末统帅洪承畴临阵怯懦,终为清军所虏。在死亡与厚禄的选择面前,他选择了后者,反过来成为清军的鹰犬。这就是“必生,可虏也。”

1894年10月,日军分两路入侵东北。辽阳知州徐庆璋操办民团,屡败日军,使其不能进犯辽沈地区。以后有人利用徐庆璋勤政爱民的特点,在次年冰雪将化,即临春耕时向他提出,当地人民十分劳苦,为了不误春耕,应解散乡团,使其还农。徐庆璋不查事实,立即下令将乡团一律撤退为农,使该处防务松懈,日军乘机攻占了吉洞峪。这就是“爱民,可烦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这既是古代的教训,也是现代的教训。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陈独秀一味退让的右倾投降主义,葬送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成果,使许多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倒在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的屠刀下。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让红军“拒敌于国门之外”,与包围苏区的国民党优势兵力死拼,结果又使红色根据地丧失百分之九十,使革命又一次处于低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