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1100000011

第11章 规划三分(7)

建安五年夏,孙策再次西击黄祖。此时,原广陵太守陈登乘孙策西征,招诱严白虎余党图谋起事。孙策回军欲进击陈登,兵至丹徒(治今江苏镇江东南),驻兵待粮。一次,孙策外出打猎,恰逢被他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宾客,这个宾客为主人报仇,用暗箭射中孙策面颊。孙策伤势很重,生命垂危,便把谋士张昭等人叫来,对他们说:“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又把弟弟孙权叫过来,将自己的印绶带在他的身上,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的意思很明显,要孙权继承他的事业,在众臣的辅佐下,保住江东。

孙策死后,张昭等率领僚属,拥立孙权上表朝廷,下移属城,使中外将校,各奉其职。不久,周瑜也赶回赴丧,以中护军之职与张昭共掌众事。在周瑜的推荐下,孙权接见了鲁肃,与之相谈,甚是投机。当众人退去后,孙权把鲁肃单独留下,与他合榻对饮。孙权问道:“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鲁肃回答说: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为孙权在江东建功立业所作的策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立足江东;第二步打通长江中上游,全据长江;第三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第二步需要实力,第三步需要时机,只有第一步是当务之急,且符合哥哥的临终嘱咐。

孙权是个英杰人物,他的即位,意味着孙吴对江东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在北方,曹操与袁绍两大军事集团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

袁绍以讨董卓起家,在关东群雄联合讨董时,袁绍被推为盟主。名为盟主,实际上只占勃海一郡,实力并不雄厚。他先用软硬兼施的手段,逼迫冀州刺史韩馥让出冀州,又用武力打败公孙瓒取得幽州,与此同时又派长子袁谭占据青州,任外甥高于为并州刺史。这样,到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已占据了青、冀、幽、并四州。

曹操一开始也参加了讨董联盟,后来,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郡城设在东武阳(治今山东莘县东南)。青州黄巾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接曹操任兖州刺史。曹操据有兖州,又打败并收编了青州黄巾,势力开始壮大。汉献帝兴平二年(195),杨奉、董承、韩暹等人迎献帝东归,经过艰苦跋涉,到达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袁绍的谋士沮授建议把献帝接到邺县(治今河北临漳西南),但缺乏政治远见的袁绍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这无疑给曹操留下了机会。当时曹操正在许县(治今河南许昌东),他听从谋士荀彧的主张,立即派人把汉献帝迎到许县。从此,曹操不但尽有豫州之地,而且还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建安三年(198),曹操又击杀占领徐州的吕布,从此,徐州也归曹操所有。

袁绍据有青、冀、幽、并四州,曹操据有兖、豫、徐三州。袁术已在建安四年称帝不成呕血而死。这样,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有实力的割据者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了。一山不容二虎。袁、曹各自势力的发展,使他们都成为想吞掉对方的老虎,一场兼并战争在所难免。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曹操两个军事集团在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进行决战。结果,处于劣势的曹操战胜了处于优势的袁绍。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身居隆中的诸葛亮,没有一天不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变化。

心怀远志的诸葛亮,对上述形势的每一个变化,都了如指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首先得益于荆州襄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史载:“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这种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使得襄阳成为南来北往人流的交汇所在。当时四面八方的军政情况,必定随着来来往往的过客传到这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还得益于所接触的各种人物。他在隆中所接触的人物,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诸葛亲族,在野士人,政界要人。

兴平元年(194)夏,曹操令荀彧、程昱驻守鄄城,自己率军第二次攻打徐州,“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所过多所残戮”。诸葛亮已随叔父离乡,哥哥诸葛瑾仍奉继母在家。徐州再一次遭难,在“本州倾复,生类殄尽”的大难中,诸葛瑾只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避乱江东”。孙策死后,孙权广揽江东人才,以保江东巩固。由于孙权姊婿的推荐,诸葛瑾被任为长史,转中司马。另外,除诸葛亮兄弟南迁以外,还有许多诸葛族人留在家乡。诸葛亮可以通过与他们的联系知道一些有关江东、中原方面的情况。

诸葛亮在隆中时,曾和许多在野名士交往,如庞德公、司马徽、庞统、马良、徐庶、石韬、孟建、崔州平等,这些人既有荆州本土的,也有来自北方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文化素养高,具有政治远见,社会联系广泛。例如庞统,善于品评人物,而且常常过分称其才华,意欲“兴风俗,长道业”,“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庞统不但在荆州被称为俊秀人物,而且与江东士人联系密切,影响颇大。会稽余姚(治今浙江余姚)人虞翻,饱学诗书,是江东着名学者。吴郡吴人陆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术无不该览”。顾劭出身于江东名族,少与陆绩齐名。庞统与他们都是好朋友。庞统与江东士人关系如此密切,诸葛亮与之交往,自然可以了解许多江东的情况。

诸葛亮虽不愿辅佐刘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与荆州的政界要人没有接触,相反,这种接触是相当广泛和密切的。

关于诸葛亮与荆州政界要人的关系,我们还是从一桩被后代人引为美谈的婚姻谈起。

诸葛亮到达荆州时年龄十五岁,住进隆中时大约十七岁。他身长八尺,聪颖睿智,无论从体态上,还是气质上,都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当时的社会,普遍实行早婚,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都在十五至十六岁左右。早者如徐州刺史陶谦,十四岁就已娶妻成家。诸葛亮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不免也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在襄阳沔南地区,住着一位大名士,名叫黄承彦。论年龄,他是诸葛亮的长辈,但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议论时势,早已成了忘年之交。他喜欢这个聪明好学、见识深刻、志向远大、才华过人的年轻人。黄承彦膝下有个女儿,也很聪睿有才。他听说诸葛亮在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有意把女儿嫁给他。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像诸葛亮这样才貌双全之人毕竟不多,而自己的女儿呢?不仅不美丽,甚至还有些丑,黄黄的头发,黑黑的皮肤,怎能配得上诸葛亮呢?如果黄承彦彻底绝望,这段历史姻缘也就不存在了。偏偏黄承彦没有绝望,他实在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黄承彦发现诸葛亮在择妇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把相貌看得很重要,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他决心试一试。

有一天,黄承彦问诸葛亮:“听说你欲择妻?”诸葛亮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这一举动,分明是作了肯定的回答。黄承彦又问:“不知你理想中的妻子是什么样?”诸葛亮见黄老先生如此关心自己,便爽快地答道:“后生对婚姻大事不敢有过分奢望。先生知道我平生志愿,我只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贤内助足矣。”黄承彦见诸葛亮这样说,干脆把话挑明:“我有一女,论才干能与你相匹配。只是……”黄承彦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只是她生得黄发黑面,模样丑了点。”

诸葛亮不止一次去过黄承彦家,对于他的女儿也并不陌生,她谈不上漂亮,但确实聪明而有才干,若与她结为夫妻,无疑会理解支持自己今后的事业。想到这里,诸葛亮对黄承彦说道:“先生之言差矣。亮岂是只重姿色的庸俗之辈?亮自幼失父,如今叔叔又不在了,若蒙先生错爱,亮之婚姻之事愿由先生做主。”

亲事就这样定下了。不久,黄承彦便选了一个好日子,把女儿送到了诸葛亮家。诸葛亮成了黄承彦的女婿,消息不胫而走,又引起了人们一番议论。更有好事者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不但当时有人不理解诸葛亮择妇之举,就是后人也有偏颇之论。有人把诸葛亮说成爱情至上的典型,夸大他以才而不以貌取人的婚姻观。也有人把诸葛亮贬为借婚姻而抬高自己,扩大自己社会影响的俗人。对这两种观点,我们都不能苟同。

恩格斯在谈到资产阶级的两种婚姻缔结方式时说:“在这两种场合,婚姻都是由双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因此总是权衡利害的婚姻。”这同样适用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诸葛亮的婚姻选择,决不是什么爱情至上的表现,而是一种利害权衡的结果。但诸葛亮权衡利害的标准,不是是否能抬高自己,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而是是否有利于兴复汉室事业的实现。这种利害权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诸葛亮既然选定了兴复汉室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必然要把所有的智慧精力都投入进去。因此,有一位理解自己、支持自己、协助自己的妻子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史籍中,关于诸葛亮妻子的记载不多,但我们通过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妻子在这方面是合格的。第一件事:诸葛亮结婚后,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诸葛亮赶忙让妻子磨面做饭。不料妻子很快就把饭做好了。诸葛亮很奇怪,一般人磨面是不能这么快的。于是,诸葛亮悄悄到磨房观看,只见磨房里有几个木头人在“运磨如飞”。诸葛亮当即便向妻子“求传是术”。据说二十年后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时,用来运输军粮的木牛流马就是受妻子磨面木人的启发而改造的。诸葛亮的妻子如此聪明能干,肯定会对诸葛亮的事业有所帮助。第二件事:诸葛亮从隆中出仕以后,终生“忘身忧国”,把一切都献给蜀汉政权,仅在北伐战场上就长达八年之久,直至积劳成疾而去世。其家中撑持家务,教育子女等事,主要由黄氏承担。她确实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希望和托附,这也说明了他的妻子对其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我们在考察诸葛亮与黄氏的婚姻时,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黄家与荆州政界人物有着姻亲关系。史称: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即刘表)后妇,瑁之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