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371100000035

第35章 势在必争(1)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二十三日,曹操在洛阳王宫中病逝。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凭着他政治家的敏锐,感到天下将有大事变发生,应付这个带全局性的政治形势,比夺回荆州更重要。刘备、诸葛亮只好把夺回荆州的事暂缓一缓,以便集中精力应付可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变。

诸葛亮所预料的重大政治事变,就是曹魏将要正式取代汉朝。

诸葛亮的预料绝不是凭空猜测。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时起,汉献帝就成:为曹操手中的玩偶。二十多年来,曹操打着汉廷旗号,东征西伐,建立了卓着的文治武功,确立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凭他的权力,他的地位,登上皇帝宝座不成问题,但曹操没有这么做。他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他要为儿孙们做好一切取代汉朝的准备,至于真正实施,那是后代们的事了。

曹操临死前,确实为后代们建魏代汉创造了一切必要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政治上的、舆论上的、人事安排上的。

曹操任丞相时,就受着“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以后又任魏公、魏王,享受着皇帝所受的一切待遇。这种地位和待遇,还可以传给他的儿子,这就为他的后人取代汉朝创造了政治上的条件。

为了让后代实现代汉的目的,曹操在世时又在选定继承人上下了一番功夫。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操最喜欢的有三个:一个是曹冲,一个是曹植,一个是曹丕。

曹冲是曹操的第七子,为环夫人所生。史载他“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冲十三岁时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神灵祈祷,请求延长他的寿命。曹冲因无法医治而死后,曹操非常伤心。曹丕劝慰曹操时,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事。”可见曹操曾打算把王位传给曹冲。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与哥哥曹丕一样,同为卞皇后所生。曹植自幼聪明,文学天赋极高。十多岁时,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而且能写出极漂亮的文章。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很聪明,每次受到曹操的问难,都能应声而对,因此很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说:“始者谓子建(曹植字),儿中最可定大事。”由于曹植受到宠爱,再加上杨修、丁仪、丁廪等大臣对他的支持,曹操有几次都要决定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然而,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长子曹丕做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因为曹冲死得很早,来不及与曹丕、曹植兄弟比谁优谁劣,而曹植与曹丕比起来,暴露出许多弱点。曹植诗人气质太浓,他任性而行,不刻意美化自己的外部形象,饮酒不加节度。而曹丕不但擅长诗文,也长于骑马射箭、击剑格杀,可谓文武双全。更重要的是曹丕懂政治,有手段,御己有术,矫情自饰,会笼络人心。当曹操选定曹丕以后,为了巩固他的地位,不但疏远了曹植,还找借口杀了曹植的智囊人物杨修,削弱了曹丕竞争对手的力量。

经过曹操政治上、舆论上、人事上等一系列努力,取代汉朝的形势已经铸成,不可逆转。

曹氏即将代汉,刘备集团应该怎么办?

对此毫无反应,显然是不明智的。

毫:无反应,意味着对曹氏帝位的默认;毫无反应,意味着对曹氏代汉的容忍;毫无反应,意味着放弃了“兴复汉室”的旗帜。

然而要做什么反应呢?怎样表明自己态度呢?

兴:兵讨伐最实际有效,但刘备集团远不具备推翻曹魏的实力。对曹魏政权檄文声讨,指出他是“僭伪”政权,但汉朝廷已不存在,“正统”政权已荡然无存,由谁来指出、来证明曹魏政权的“僭伪”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曹氏针锋相对:你若称天子,我就当皇帝。

我们不能不佩服诸葛亮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因为他对曹氏代汉是有预见的,并事先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曹操逼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魏王与魏帝,仅一字之差,一步之遥。

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诸葛亮尊刘备为汉中王,汉王与汉帝,也只差一个等级。只要曹氏代汉称帝,诸葛亮就拥立刘备即汉帝帝位。

刘备称帝,有很多有利条件。西汉的开国始祖就是从汉中王起家,如今刘备又一次从汉中王起步;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代;刘备的政治纲领一直是“兴复汉室”。所有这些,都是号召人们拥戴其即帝位的优势。

但是,刘备称帝也不是一件很顺利的事,也存在着种种阻力。

最大的阻力是当时的天命舆论。

早在东汉初年,蜀地就流行着一句令人莫名其妙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割据蜀地的公孙述以为自己的名字“述”字有“路途”之意,与谶言中的“涂”字相应,以为天命在己,便建号称帝。为此,东汉光武帝还专门给公孙述写了封信,信中说谶语中所说的当涂高,是指一个姓当涂名叫高的人。

公孙述手下有一个叫杨春卿的,是广汉新都(治今四川新都西)人,善图谶学。公孙述被刘秀所灭,杨春卿自杀。临死前他对儿子杨统说:“在我的书箱中,有先祖传下来的秘籍,你要好好学。”杨统牢记父言,为父治丧守孝毕,离开家乡到犍为郡(治今四川彭山东)周循处学习图谶之法,又向同郡人郑伯山学《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杨统死后,又将此术传给儿子杨厚。杨厚少习父业,精通图谶,多次为朝廷预言灾异,献消灾之法。晚年回到家中,“修黄老,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

在杨厚的学生中,周舒、董扶、任安三人最为知名。周舒字叔布,是巴西阆中(治今四川阆中)人,善图谶,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不应。当时有人问他:“《春秋谶》中说,代汉者当涂高,是什么意思?”周舒说:“你们知道皇宫门口两边的平台吧?它们高大巍峨,又正当大路,它们名叫象魏、魏阙。当涂高者,魏也。”周舒对“当涂高”的解释,很快便在当地传开了。杨厚是汉桓帝时人,他生活的时代,远远早于曹操的崛起,更早于刘备集团的人蜀。可见在刘备人蜀以前,魏将取代汉朝的说法就已流传了很久。

蜀郡成都人杜琼,是任安的学生,比周舒晚一辈。他在刘璋时任益州从事,刘备据益州后,又任议曹从事,他与刘备是同时代人。他精通观象谶纬,但从不谈天象。后辈学生谯周曾问他为什么这样,杜琼说:“用观天象来预言吉凶,这很不容易。必须亲自观察,分辨天象的形状颜色,日夜辛苦劳累。这还不说,还日夜提心吊胆,担心不慎将天机泄露出去招灾惹祸,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就不去观天象了。”

谯周见杜琼谈兴正浓,便说:“我不想让先生泄露天机,只想就不明白的谶纬问题请教先生。先辈周舒先生认为‘当涂高’指的就是魏,这是为什么呢?”杜琼说:“魏,是宫殿两边阙的名称。阙高而且大,又正当大路之上,所以说当途而高就是魏,这是一种隐喻。”看着谯周仍疑云未释,杜琼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是的。”谯周回答:“我还是没想通为什么会是魏来取代汉朝。”杜琼又进一步解释说:“古时候对官职的称呼不曰曹。自从汉朝以后,对官府机构的称呼都是某某曹。而且,下级的办事官员叫属曹。官府的勤务人员叫侍曹。属曹者,属于曹氏也;侍曹者,侍奉曹氏也。这大概是天意啊!”

杜琼这番解释,明确地把曹和魏联系起来,当是发生在曹操势力已经崛起,取代汉朝的趋势已经明显之时。显然,这反映了蜀中一些人“天命在魏”的观念。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理论核心,发展到两汉以后,其君权神授思想对各阶层人士影响极深。因而当时凡称王称帝者,都必须以“受天命”为由,大造舆论,笼络人心,从而达到顺天应人的政治目的。“天意”,这在当时是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字眼,人的意志在它面前是那样的弱小,那样的无能为力。

诸葛亮绝不会相信“天命在曹”的观点,否则,他就不会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去和曹魏抗衡了。但诸葛亮却深知“天意”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他知道,如果不打破一些人的“天命在曹”的观念,如果不让人相信“天命在汉”,想以汉为号召,尊刘备为帝,是困难的。而让人们转变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周群、杜密这样一些有影响的谶纬观象学者改变观念,改变理论。

为了争取谶纬观象学者们的支持,诸葛亮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那些主张天命在魏的人,只要他不把这些理论四处宣扬,诸葛亮都主张任用他们。例如周舒的儿子周群,被任为儒林校尉,杜琼被任为议曹校尉。诸葛亮的这番苦心,在对待张裕的问题上更能体现出来。

张裕是蜀郡人,很懂得观察云气以占卜吉凶的方术。刘璋任益州刺史时,张裕任州从事。刘璋请刘备入川,二人在涪城相会时,张裕也在旁边作陪。张裕和刘备相互在宴会上谐谈取乐,张裕不尊重刘备。当占领益州后,刘备本不想用张裕,但诸葛亮认为张裕在观察云气占卜吉凶方面名气很大,影响也不小,应该启用他,刘备便让他做了后部司马。后来,刘备出兵争夺汉中,张裕说:“不可出兵汉中,如果出兵必定不利。”刘备取得益州后,张裕又私下对别人说:“到了庚子年,天下将要改朝换代,汉朝刘氏的世代传承将要断绝。主公虽然取得益州,但九年之后,在寅年、卯年之间就会丢掉它。”刘备听到这些,便把张裕逮捕下狱,并准备处以死刑。张裕用天象阻挠夺取汉中,又散布刘备要失去益州的言论,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但出人意料的是,诸葛亮却出来为张裕说好话,上表请求刘备宽恕张裕。诸葛亮一向执法严明,不是枉法之人,他主张宽恕张裕,并非他罪不该诛,而是出于团结争取星占谶纬学者的需要。诸葛亮的请求虽未被刘备应允,但此事却反映出他的良苦用心。

由于诸葛亮做了许多工作,那些主张“天命在魏”的人发生了很大:变化。

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称帝。议郎阳泉亭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蓓,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向刘备上言:

臣闻《河图》、《洛书》,五经谶纬,孔子所甄,验应自远。谨案《洛书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洛书宝号命》曰:“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曰:“九侯七杰争命为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曰:“帝三建九会备。”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璇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又二十二年中,数有气如旗,从西竟东,中天而行,《图》、《书》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荧惑、填星,常从岁星相追。近汉初兴,五星从岁星谋,岁星主义,汉位在西,义之上方,故汉法常以岁星候入主。当有圣主起于此州,以致中兴。时许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顷者荧惑复追岁星,现在胃昴毕,昴毕为天纲,《经》曰“帝星之处,众邪消亡”。圣讳预睹,推揆期验,符合数至,若此非一。臣闻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应际而生,与神合契。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

在这篇众臣给刘备的上言中,通篇都是“天命在刘”的谶语。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表的众人中,杜琼也在其中。我们知道,杜琼曾经是认为“天命在曹”的,现在居然参加到劝刘备应天受命的行列中,可见他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上述奏表中,还有一句话也很值得注意,即“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云云。“臣父群”,即指刘备的儒林校尉周群,显然,周群的儿子周巨也是这个奏表的签署人之一。如前所述,周巨的祖父周舒是主张“天命在魏”的,周群少习其业,以后又在家中设小楼,日夜观察天象星气。他所说的“西南有黄气”,显然与其父“当涂高者,魏也”不同。而到了他的儿子周巨时,干脆就用此话作为刘备称帝的天命根据。

为了更充分地用天命观点证明刘备称帝的合理性,诸葛亮不但动员谶纬星占学家出来讲话,而且亲自出来讲说谶纬。继杜琼、谯周等人上言之后,诸葛亮和太傅许靖、安汉将军麇竺、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等又上了一道奏章。奏章说:

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征。间黄龙现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渊泉则黄龙现”,龙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又前关羽围樊、襄阳,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于渊泉,晖景独耀,灵光彻天。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也。今天子玉玺神光先现,玺出襄阳,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昔周有乌鱼之瑞,成日休哉。二祖受命,《图》、《书》先着,以为征验。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并起《河》、《洛》,孔子谶、记,成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祗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考省《灵图》、启发谶纬,神明之表,名讳昭着。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仅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

这些从天命的角度拥戴刘备称帝的上表者,都是刘备集团中职位比较高的,可以视为诸葛亮为拥刘备称帝所推动的天命舆论,到此时达到了高潮。

诸葛亮心中十分清楚,“天命在刘”的舆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拥戴刘备称帝这件事上,还有一些天命舆论以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单靠讲天象、谶纬不能解决,还必须采取其他措施。

比如,前部司马费诗不赞成刘备称帝。他给刘备上疏说:

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

费诗反对刘备称帝,完全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按照他的逻辑,曹氏逼主篡位,是汉之贼臣。刘备应先讨国贼,不应自立为帝,否则,便违背了讨贼的初衷。费诗思考问题的方式实在是失之于僵化。汉帝在位时,尽管他已经是徒有虚名,但毕竟还在形式上存在。此时称帝,显然是政治上的愚蠢之举。但是,曹丕已经把汉帝“请”下帝位,汉廷名实俱亡,在这种已经变化了的政治形势下,仍恪守只讨贼、不称帝的原则,把讨贼与称帝对立起来,就不免表现为一种不合时宜的迂腐。晋代史学家习凿齿早就指出了这点,他说:

夫创本之君,须大定而后正己,纂统之主,俟速建以系众心,是故惠公朝虏而子圉夕立,更始尚存而光武举号,夫岂忘主邀利?社稷之故也。今先主纠合义兵,将以讨贼。贼强祸大,主没国丧,二祖之庙,绝而不祀,苟非亲贤,孰能绍此?嗣祖配天,非咸阳之譬,杖正讨逆,何推让之有?于此时也,不知速尊有德以奉大统,使民欣反正,世睹旧物,杖顺进齐心,附逆者同惧,可谓暗惑矣。其黜降也宜哉!

裴松之非常赞赏习凿齿对费诗的评论,认为在他所有的评论中,“唯此论最善”。

费诗此类言论,对刘备这样讲信义观念根深蒂固的人影响是很大的。刘备就怕别人说他称帝是不义之举,所以,当群臣劝他即帝位时,他说什么也不肯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