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给游子带来的感受是至为深刻的,旅游诗中的抒情之作,就是游子的心声流露。这类名作非常之多。如张祜的《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诗歌的头两句点明游子的住宿地,末句点明目的地,巧妙自然,相互照应。更具意义的是诗中将夜景的寂寞写得历历如画,而一个“愁”字,流露出游子的万般心情,真切感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是一首描写旅途愁怀的千古名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远有近,层次分明,气氛真实而特别,洋溢出浓重的清冷孤寂。这首诗是张继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后,归途中失意抒怀之作。特别是那夜半钟声,敲打着寂寞游子的心扉,激荡起积淀在内心的各种思绪,真可谓情景交融,达到了审美的至高境界。可以说,没有张继的考场失败,也许就没有这旅途愁怀的成功之作。可见,好的旅游诗,是需要心境的。如果说张继的诗流露的是一种个人心情的惆怅,那么柳中庸的《征人怨》则抒发的是长期奔命在外的将士群体的怨恨了:“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中一连出现了五个地名和三个时间词,显示出军旅奔波的频繁,这是发怨的原因。全诗两联皆对,对仗极为工整巧妙。同是边塞军旅诗,抒发的情感是很不同的。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写的是远征将士的凄苦生活和哀怨情感。“春风不度”一语双关,既写西域的酷寒,又写朝廷对将士的漠不关心。“何须怨”实际上是怨得更深沉。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快大气的四句诗,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既同情久战不归的将士,又痛惜边塞没有李广那样的良将;既对时局给予无限的批判,又渴望国家安定强大,抒发了一片炽热的爱国之情,不愧是唐诗中七绝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2.古代游记散文
游记散文被称为旅游行踪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旅游者与山水自然的心灵对话,是一种心情的抒发和理性的宣扬。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可见,通过对旅游客体的情景描写,同样可以表现出旅游者的内在感情和心理,反映出景为情设、景中寓情、情以景迁、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在游历中写下了大量的旅游散文,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
游记散文的出现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最早的游记雏形大概是曾点对孔子的口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这显然是记述了一次美好的春游活动。这种太平盛世的休闲旅游,赢得了孔子的赞许。但这还不能算真正的游记。到秦汉时期,帝王封禅泰山成为定制,此祭礼的初始人是秦始皇。公元前219年,他带一班文武大臣从咸阳出发,沿渭水南岸的古道,出函谷关往东,浩浩荡荡,千里游行到山东泰山举行神秘的封禅之礼。此后,帝王们莫不仿效。一大帮精于礼仪的儒生博士,自然跟随前往,他们既是礼仪顾问,又是沾光的旅游者,旅途所见所闻,不经意间,就会流露于笔尖。如东汉马策伯写的《封禅仪记》,本意是记录光武帝封禅泰山的朝廷大事,但作者还按照上山行踪,描绘了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和登山的艰难过程,写得具体生动,被后人视为最早的游记散文。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迎来了中国古代旅游的高潮,真正意义上的游记应运而生了。如谢灵运的《游名山志》,袁嵩的《宜都记》,慧远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王羲之的《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其中最为典型而又流传最广的要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主要记叙了作者幻游桃花源的经历。《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记》的前一部分,所记之事纯属虚构,他以游记体的形式描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里之所以把《桃花源记》视为“真实”的游记,是因为其文虽篇幅短小,但描写极为生动,于平淡处见神奇,能让人从朴素中体味出游的醇美。《桃花源记》在艺术特色上的创新即别具一格的想象、浓郁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给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了了几笔,就向读者介绍了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周边环境,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做好了铺垫,引起读者随他继续游历的兴趣。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则更加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至此,陶渊明已将自己心中所向往的那种理想社会展示在读者眼前,以至于“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充分表达了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厌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语言平淡、精炼、自然,内涵丰富,以丰富的想象、精美的描绘,创造出一个极美的境界。这些都为游记散文做了个示范。
唐朝盛世,是旅游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游记散文进一步发展、成熟,从而形成了旅游散文这一独立的文学体裁。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而树碑者非柳宗元莫属。柳宗元,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于公元805年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官场的失意却成全了他在游记散文方面的辉煌成就。到永州不久,柳宗元就被永州自然风光的美丽所吸引,经常邀友人游历赏玩。元和四年(809年)的秋天,西山的风光触发了他的游兴,他先后偕友带仆,斫山开路,渡潇水,沿冉溪而上,尽情游览了西山,发现了许多“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壮观景致。此行的结果是,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永州八记》中的前四篇。三年后,柳宗元再次深入西山的层峰密林,又一次饱览永州奇特的自然美丽景色,写下了《永州八记》中的后四篇。柳宗元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和精心写作游记散文的作家,他写的游记散文多达20余篇,被誉为模水范山的集大成者。其中《永州八记》是其创作高峰,无论在语言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在具体描绘景色时,有简洁的整体勾勒,又有细腻的具体描绘,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并成功地运用了以动写静和拟人化的手法,合理运用了想象和夸张,把景物写得集中、生动、多姿多彩,不但有精妙的比喻,而且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力和感情,同时作者也把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完全倾注于美好的客观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地,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永州八记》中最富诗情画意的佳作也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为出色的一篇,就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他在此文中写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在此,柳宗元借竹影、水声的描述,表达了大自然的美景令人心情舒畅,故而“心乐之”。后观小潭,一个极为普通的水潭,在柳宗元的笔下却显得十分生动、有灵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充分体现了柳宗元善于观察,对细节描写得很仔细,表达了其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似与”则表明他心中的乐只是暂时的,竹影、水声、潭中的小鱼也是暂时的,思想上却是悲和忧的。这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其中“斗折蛇行”、“犬牙差互”表露出他的心情不舒畅。此文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清幽美妙,似表现作者“暂得一笑”的乐趣,但通篇却突出了小石潭的幽邃凄清,抒发了作者被贬失意的孤寂凄凉心境。本文又不只是以写景取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更是运用得得心应手。小石潭的竹木泉石,错落有致,有声有色,风景宜人,故作者“心乐之”,甚至感到无知的游鱼也似与游者相乐。但潭景过于凄清幽静,使作者有孤寂凄凉之情和“不可久居”之感。全篇写景,又处处渗透作者主观之情,凄清寂寥的环境和孤寂悲凉的心情构成一种特有的清幽意境。《永州八记》生动地表现了人对自然美的崭新感受,丰富了描写自然山水的艺术手法,开拓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新型的成熟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代,商品经济活跃,促进了旅游的发展,也是游记散文硕果累累的时代。其中流传最广的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范成大的《吴船记》,陆游的《入蜀记》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宋代是儒学占据思想主流的时代,凡事都好究理,这时的游记散文也体现出这种时代特征。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就属于此类。王安石在这篇游记中,在记叙游览途中所见残碑和探洞越深越奇越难,后悔其半途而退的经历后,着重阐述了两点精辟的道理:一是从“其文漫灭”的残碑引出议论,认为由于古书不存,文献不足,所以学者研究问题时“,不可不深思而取之”,决不能以讹传讹,妄下判断。二是以登山游览作比喻,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同样的道理,要想创立宏伟的事业,也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断奋斗,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虽然也描写了琅琊山的“蔚然而深秀”的景色,但文章的主旨,正如其文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不过,宋代的游记散文,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已经具备了现代所谓“游记散文”的含义,反过来说,它已经确立了游记散文的体裁程式。
明清时代,是游记散文空前繁荣的时代。此时文人出游几乎都爱写游记,而且他们的游记散文更具旅游文化的倾向,是出于纯粹旅游目的,游览某地后的游记实录。明代著名的游记作家有张岱、王思任、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钟惺、刘侗、谭元春、祈彪佳、李流芳等;清代的袁枚、姚鼐、方苞、王夫之、黄之隽、龚自珍等也都是写游记散文的高手。其中袁中道的《游君山记》就很耐人细读。这篇文章是作者与友人同游洞庭君山的一日游记,生动逼真地再现出君山诸景之美、之奇、之异。如远观君山浮游如舟、玲珑如螺的风姿与仪态,近看古树之遮天蔽日、斑竹之青苍碧绿的飘逸、灵秀,龙口井水之清澈纯净、冰寒透骨,飘荡于其上的雾气之“上蒸空界,淋淋漓漓,生生动物,极百物之态,穷雕镂之巧”,以及于朗吟亭望江上去帆如阵、水天一色的壮美景观,二妃庙幽幽不散的千古风情,此外,还包括对一些鲜见的物种真实形象的记录,如“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纤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用语清新飘逸,妙不可言。全文语言简练明快,设喻生动逼真。篇末“吾又安得一椽,竹中听水观云,以娱余生耶”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眷恋,也使我们从作者的感情中品味出君山的美。黄之隽的《泛舟潇湘记》则不愧为一篇“跌宕开合”的佳文,一幅“尺幅千里”的画卷。他这篇文章主要记叙自己溯流而上时沿途见之山山水水。作者精致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潇湘两岸群峰之“皱秀瘦透”、“绿岸相逐”、“危岩壁削,怪石森竖,青黄黛绿”,以及江水之澄清碧绿、水清石现、水草含情和坐看渔舟泊雨、炊烟袅袅的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是以元人有“潇湘八景图”,而作者笔下的景色生动逼真,加之通篇构思精巧,文辞清丽,令人读来出神入化。
综观古代游记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载体,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从其文体性质来说,它属于散文体裁中写景状物类的散文;从其内容来看,它是有游踪可寻的;从写作手法看,它是以实物为基础,情真意切。作为散文,它不排斥想象和联想;但作为游记,它赖以抒情达意的基本材料必须是作者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抒发的感情必须是作者的真情实感,任何矫揉造作或是无病呻吟,都是败笔之作。从文章的结构看,一般篇幅比较短小,长不过两三千字,短的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从表现形式看,它形式灵活,语言优美。人们常说“散文无定体”“,散”就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它很少受形式的约束。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不过数百字,却写得意境开阔而雄浑,主要记述了在西山的所见所感,不但把藏万象于西山的“怪特”的神韵写了出来,而且把自己只能“饮觞满酌,颓然就醉”,去“与万化冥合”的惆怅烦闷的情感也充分表露了出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而姚鼐的《游媚笔泉记》就没有把重点放在对媚笔泉的细致描写上,而是写“游”,将自己从县城沿龙溪入龙眼山直至媚笔泉的一路所见所闻,以移步换形的表现形式记录了下来,形成一幅文字的山水长卷。当然,游记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不同的材料都会指向同一个目标。游记散文之所以千百年来赢得无数读者的青睐而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篇幅短小、形式多样,而且在于它优美的语言和洗练的文字,能给人以一种艺术的享受,使人获得一顿审美的快餐。如柳宗元写去西山,全用三字短句:“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极为快捷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王勃的《滕王阁序》,则用渲染的笔调写周围的景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把人带进一幅画中,堪称千古绝唱。
游记散文的社会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起到了“景以文传”的作用。民间历来就有“江山需要文人捧”的说法,一篇历史上著名的游记散文就是一个永不过期的广告,它使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成为旅游的热点,这种例子非常多。二是能提高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层次。本来在一般人眼中极为普通的景物,经过游记作家的提炼升华,也许就能挖掘出其中极其不平凡的美,从而也就提高了景点的审美价值。三是可以成为一种最好的“卧游”载体和有特色的“旅游指南”。再伟大的旅游者,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游遍全国所有的风景名胜。一般的民众要走遍全国,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游记散文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好的游记散文,都极有情致,含蓄隽永,内涵丰富,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人们对异域文化的好奇,而且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增进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
3.古代旅游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