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崇拜的渊源也比较悠久。据《礼记》上说:“君释菜,以礼礼门神。”这是有关门神的最早记载。可见那时已有门神了,但这门神只是泛泛而谈的,没有具体名字。到《风俗通义》和《荆楚岁时记》中,就有了“考证”。说黄帝之时,有神荼、郁垒兄弟俩,都是神人,家住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大桃树曲蟠三千里,万鬼出入东北的鬼门,就由神荼和郁垒把守。对于恶鬼,他俩就用苇索绑起来,拿去喂老虎。于是黄帝令人将他俩画在桃版上,并写上他们的名字,在除夕时列于门户,是为桃符,同时还立桃人,悬绑索,以示驱鬼压邪。也有的说,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可见门神画的是老虎而不是人,后来才画勇士当门神。《月令广义·十二月令》说,道家谓门神左曰门丞,右为门尉。盖司门之神,其义本自桃符,以神荼、郁垒避邪,故树之于门。另据《汉书·广川王去疾传》载:“殿门画成庆(成庆是古时的一个勇士)短衣大裤长剑。此门神之始也。”可见至迟在汉代就有在门上画将军、朝官、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也有说汉时门神画的是战国时行刺秦始皇的荆轲;到唐代,门神上的人物换成了钟馗;到宋代靖康以前,“汴中门神多翻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枫窗小牍》)。这些门神都是武士像,并未以人实之。元明以后又出现了秦琼、胡敬德二将军像,还有五色彩绘的温峤、岳飞二元帅神像。此后,门神系统越来越繁杂,文官、武官都有,勇士、谋士俱全,只要是声名赫烈之英雄都会被民间附会为门神,而这种英雄的塑造又主要来自古代小说。明清是小说发达的时代,《说唐》《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孙庞演义》《西游记》等等,小说中的重要人物,都受到民间的崇拜,甚至成为了民间的神,于是赵云、赵公明、燃灯道人、孙膑、庞涓都成了门神。与之同时,门神的地位、功能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只是门卫保安,更兼有祈福迎财的任务,这种功能转化滥觞于宋代。当时门神多画将军、朝官,并画有爵鹿蝠鹊马宝瓶鞍等饰物,这是很有寓意的。绘爵樽是借作用秩;鹿,谐音为荣禄;蝙蝠,谐音幸福;喜鹊,寓意喜庆;马,借作驿马;元宝,借音驰报;瓶、鞍,借音平安。画面上这八样物景,是喻爵禄福喜马报平安之义,都是包含一种美好的祈愿。到后来就干脆直接将赐福天官画作门神之一,配对的是另一武官像,这样文武齐全了。更有将福、禄、寿三星绘作门神的,其表现形式就是将天官及两个助手绘于一幅画。到这时,这类门神就从门卫岗位退了下来,登堂入室被挂在屋中最尊贵的地方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其内容也更丰富,功利性、世俗性更突出。比如,具有普遍意义、抽象概念的幸福之神———天官像,则被功名利禄的直接化身———状元像所代替。有了状元,又想荫及子孙,于是与之对应的就有了送子娘娘像。其他还有象征家庭和睦的和合二仙画,能招财进宝的刘海啦,招财童子啦等等大小财神都登台亮相。这时人们对门神的要求已不仅是辟邪免灾,更主要是从它们那里获得功名利禄。
5.土地神
皇帝代表国家政府祭祀天地,于是有了皇天后土。小民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大典,但小民作为在一方土地上讨生活的人,也企望得到地神的保佑,于是就有了民间土地神的崇拜。
土地最初不叫土地,而叫社神,至今还有地方称之为“社公”、“社公菩萨”。他本是原始宗教自然神崇拜的产物,因土地养育人类万物,人们由衷地敬重他。但“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孝经》)。一般是“二十五家置一社”(《周礼》)。所谓“社”,就是土地之神,能生五谷。国家产生后,统治者认识到,人无土地不能立,人无谷物不能食,土地和粮食就成了立国之本,必须获得这两大物类之神的支持才能统治,于是祭祀社稷成了统治者的必修功课。社是五土(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总神,稷是五谷之长。统一的国家产生后,抽象化的大地之神被称为地祇、后土,由皇帝专祀。而诸侯国、大夫采邑和乡里村社则奉祀本地的社神。秦汉后,专制国家形成,地方诸侯的社神不复存在了,但乡里原始氏族的残余信仰与组织形式却在民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即里社、民社信仰,形成一种聚合本地区、本宗族力量的特殊组织形式,并带有迷信性质。西汉后,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里社组织政治色彩淡化,社神崇拜也难以维持,于是社神转化为单纯地域观念的土地神。在功能上他既继承了传统的土地崇拜观念,又被赋予了诸多社会职能,与老百姓的生活贴近,却不具备政治意义和社会聚合作用,土地的形象也更世俗化、社会化,而成为民间普遍的信仰。如明代就规定每里一百户,设一土地祠。
至于土地的出身,当他还是社神时,身份就较高贵。《春秋左氏传》说他是共工氏的儿子,叫句龙,曾辅佐颛顼,被封为上公,后“祀以为社”。到后来土地神的出现则与小人物挂上钩了。最早的土地见于《搜神记》。据记载,汉末时有广陵人蒋子文,是秣陵尉,一次在追贼人至钟山时,反被贼伤,因公殉职。到三国东吴之初,他的英灵就自称当地的土地,以福下民,要人们立祠祭他,于是被吴国君封为都侯。远古时祭土地神是在二月二日,故《礼记·月令》说:“二月择元日,命民社”。又有“郊社之礼”之说,即冬至祭天为郊,夏至祭地为社。后来也许社神成了后土大神,归皇帝祭祀了,民间的小土地神的社日就移到了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社)。社日是全村社的集体活动,还有肉吃,很是热闹。汉朝宰相陈平当初在村子里的社日活动中就是负责分肉的,父老乡亲都夸他分得均匀,他一高兴就说:使我得治天下,也能如分肉一样。可见,祭土地神在汉时也很兴盛。土地是各地的一方小神,所以空缺很多,于是各种人物都有可能成为土地神,真正是合地祇人鬼而一了。如伍子胥、陆宣公、武侯、卫公、萧何、曹参、韩愈、薛稷、张旭、岳飞,都成了一方土地神。各地方祭祀土地的日子也往往因供奉的对象不同而异,多与其生日相同。
土地信仰最盛行是在宋代,但这时土地的辖区更小了。因唐代兴起信奉城隍,所以城市基本被城隍占领了,城中的土地也就成了城隍爷的下属,只管一街一坊的地面。城外的土地所管辖的地面也以人间行政区划泾渭分明。民间关于土地的传说非常多,他们的形象往往慈善可亲,尽职尽责为老百姓着想,衣着朴素,有的甚至布衫草履,如老翁,如田夫。有的还有家室,土地公公常配土地奶奶。他们的神通有限,位卑职轻,常常受大神压抑,甚至有更代轮换之变。朱元璋当皇帝后,还剥夺了他们的爵号,但老百姓一如既往地崇敬他们。明代有的土地庙中供奉的还是女性土地,称某某夫人,不能不说是人民对男尊女卑封建礼制的一个挑战。
6.城隍
城隍比土地出现晚,这是因为城市比村社后出现。但城隍后来居上,在城市里不但地位高过了土地,而且屡受人间加封爵位。
最早提及城隍神的前身的是《礼记》,说周天子所祭有八神,排列在第七位的是“水庸”,即沟渠神,原意是沟渠水道的管理员,后来人认为沟渠可以护城,其神也就自然有了护城的职责,可见这就是最早的城隍。此神正式被称呼为城隍则是在《北齐书》中,有慕容俨说:“祷城隍得了他的呵护。”这时城隍的职掌主要是守护城池。
唐宋之际是城隍进步最快之时,唐代皇帝开始为其册封爵位,五代皇帝又加封王位。如杭州城隍神就被封为顺义保宁王,湖州、城州、蒙州的城隍神分别被封为阜俗安成王、兴德保
王、灵威王,其职责权力也大大增加,不仅守御城池,保障治安,而且当地阳间水旱吉凶、冥间投胎转世,事无巨细,都归他操心。本来读书人听孔子的话,不语“怪、力、乱、神”,但到宋代,连士人的科举桂籍也归城隍管,人们不能不拜。因祭祀城隍被列入国家祭典,故天下府州县皆立庙奉祀(此前虽崇奉其名,但无祠庙)。唐宋城隍崇拜盛行,有说是因为此时商业繁荣,城市发达,而且城市又是各级政权行政机构所在,所以官府和官员也极力讨好城隍。元代时甚至把首都的城隍升格为国家的守护大神。朱元璋推翻了元朝,但不敢推翻城隍,在政权初立时,极力巴结城隍,说要对城隍“宜新封爵”,于是大行封爵。除封了京都、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六城城隍王爵外,县的城隍皆依次封为威灵公、灵祐侯、显祐伯。在政权巩固后,为了显示专制的皇威,又下令剥夺了被祭祀神的爵位,包括城隍、土地等等。但另一方面,为了利用神加强对老百姓的统治,他又优待城隍,赋予了其更大的权力,令各级政府在治所建造与自己衙门规模一样的城隍庙,还要设升堂审案的排场。庙里不但有泥塑的城隍像,还有木雕的城隍像,后者利于抬着出巡,视察民间善恶。这时的城隍神,一方面要负责全城民众的社会事务,支持地方官员的统治,神化他们的权威,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本辖区官员的监察。朱元璋恨贪官,想通过城隍爷的监视,“俾幽明举不得幸免”。所以,他命令各级官吏赴任时,都必须先到城隍爷那里去报到,并赌咒发誓说不欺民害民。
城隍的飞黄腾达,使道教也看中了他,将他吸收到自己宗教崇拜的神祇行列。由于城隍与官吏的关系密切,所以与民众的关系较土地神就疏远多了。民众也信城隍,就像他们在现实中信官府一样,在无可奈何中带几分怨恨,故有“躲鬼躲进城隍庙”之说。明清小说对城隍也多揶揄之词。
至于城隍爷是谁,这也是个说不清楚的事。大致从隋唐时起,就有了“人之正直,死为冥官”的说法。各地城隍大概都由去世的有名望的人和忠臣担任,如灌婴、英布、范增、纪信、周苛、萧何、姚弋伸、庞玉、秦裕伯、屈坦等等,都担任过城隍;韩愈既当过土地,也当过城隍。隋唐时城隍神力不大,架子也小些,与人的关系随和一些。如请滑州刺史韦秀庄协助他与黄河白龙作战,而鄂州刺史因暴雨成灾“乃严词正色”,要求城隍三日内停雨,不然就烧了他的清祠,城隍吓得照办了。元明后的城隍则威严多了,人神间是不能随意沟通的。
7.石敢当
现在若在乡间旅游,偶尔能看到古桥头或路要冲之处立有石碑或石人,上书“石敢当”或书“泰山石敢当”,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信仰。石敢当的职能是“以捍居民”。于是有人写诗歌颂他:“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捍冲道路三岔口,埋没泥涂百战身。铜柱承陪同紫塞,玉关守御老红尘。英雄伫立休相问,尽见豪杰往来人。”
这位站在三岔路口,有时又站在屋前檐下的神,究竟是路神还是镇宅神,其来历怎样,都难以稽考了,但在明清以来民间极为流行。最早见到石敢当记载的是在西汉人史游写的《急就章》中:“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这是小学课本,但要解释却不容易。古代大学问家颜师古啰嗦了很多,只论证了石是姓氏,“敢当,所向无敌也”,大概是镇邪之物。既然汉代蒙童皆知石敢当,可见其古老,也曾很流行过。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它销声匿迹了,到唐代又被广为崇拜。现知最早石刻的石敢当是唐代大历五年(770年)的,它是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福建莆田县县令张纬在建新衙门时从旧地基里挖出来的,上面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利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至于石敢当是什么神,《五代史》说他是勇士,姓石名敢当。明代人传说,五代时后唐闵帝因璐王李从珂谋反,逃奔卫州,而当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手下的押衙刘知远带力士石敢当袖藏铁锤,趁石敬瑭与闵帝议事时,冲进去格杀闵帝。石敢当格斗而死,知远则尽杀帝左右,还烧了传国之玺(此传说与史实不符)。因为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姓源珠玑》),后来人们才崇拜他。
唐宋时崇拜石敢当是将其作为宅基压胜之物,特别是当房屋建在正当街衢或路口要冲之地时,就必须在墙角埋下石人,或立石碑,上刻“石敢当”。也有人图省事只在砖上刻上“石敢当”三字即可,还有甚至就用笔写上“石敢当”就了事。后来人们又将“石敢当”普及到村落巷口、河边路旁。明代齐鲁一带,还在“石敢当”三字前加上“太(泰)山”二字,并在碑上刻虎头神像。有的石敢当碑上还刻有“小鬼撩太山,太山石敢当”字样,使之对鬼怪邪祟更具杀伤力。北方民间还说石敢当能在夜里到人家里去医病,所以又称为“石大夫”。
石敢当崇拜原是原始灵物崇拜的遗俗,古人视石头为灵物,民间流传下来,附会勇士故事,视为可依赖和崇拜的圣物。明清时已流行于全国,关于石敢当的故事也很多。
8.文昌神
旧时,在各个州县学馆都立有文昌祠,一些出了读书做官的名人的地方,也往往建有文昌阁、文昌祠。这类遗迹在现在的很多旅游景点都能见到,他们也是民间曾经崇拜的热点。至于里面所供奉的文昌神的来历,则较为复杂。
文昌神崇拜最初应该是星辰崇拜的产物。《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就是说,在北斗星之上的六颗星被人们神圣化了,社会化了,认为他们对人间各负一方面的管理职责:第一颗星叫上将,主建威武;第二颗星叫次将,主正左右;第三颗星叫贵相,主理文绪;第四颗星叫司命,主老幼;第五颗星叫司中(灾),主灾咎;第六颗星叫司禄,主赏功晋爵(也有排序为:四曰司禄,五曰司命,六曰司中的,或六曰司寇,主佐理宝)。也有人认为司命是文昌星,但大多数认为文昌是六星之合称。可是民间对司命、司中特别崇拜,这在《周礼》《楚辞》中都有记载,并且列入了国家祀典。魏晋以后,司命之职为各家各户的灶王爷担任了,文昌神的司命功能也就没有了。尽管道教将文昌神吸收到自己的神仙体系之中,并仍赋予他主司命之大权,但民间并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