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401400000032

第32章 民间崇信与岁月风俗中的旅游文化(7)

古人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认识,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其《小雅·大东》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那时人们已经把牛郎织女星完全人性化了,但对牛郎织女的原始崇拜直到汉代才有明显痕迹。在《怀南子·天文篇》中就认为,牵牛星“一时不出,其世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乱”《汉书·天文志》。也引有“月南入牵牛南戒,民间疾疫”之说。《太平御览》则引《日纬书》说“织女星主瓜果”。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认为牛郎和织女星都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

汉代也是个文学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将牵牛星和织女星抹上了一层厚厚的、凄婉的文学色彩:“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反复传播、加工,最后形成了脍炙人口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其他三个是:孟姜女哭长城、嫦娥奔月、白蛇传)。牛郎勤劳、朴实、善良,织女聪慧、美丽、手巧,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他们对自由幸福的渴望,以及他们不幸的遭遇,千百年来深深扣动着中华民族的心弦,成为中华文化的闪光点。历代文人既铺陈其优美悱恻的意境:“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又深掘其挚爱的深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广大老百姓更是直白地表露对牛郎织女的同情与敬意,也渴望已经成为神圣的牛郎织女保佑自己实现在凡间的幸福。这种崇拜,久而久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七夕节风俗———乞巧。乞巧活动的内容很丰富,形式则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最普遍的是女孩子们在月光下进行穿针比赛,三穿而过者谓之得巧,是心灵手巧的象征,也是未来觅得好郎君、生活美满幸福的预兆。也有的不进行穿针引线比赛,而是取净水一碗,先一天就放在阳光下曝晒(有的还要露天过夜),这样水面会形成一层膜,于是妇女们就将绣花针或细草棒、松针等投入水面,再看水底之影来定验巧拙。如果水底的影子呈花头、云雾、鸟兽、剪刀、鞋子、水茄等形状,就被看成乞得巧,投之者会心花怒放;如果所立之影粗如槌,细如丝,就被看作笨拙的象征,投之者就会悲伤叹泣。很明显,这种乞巧方法较之前一种具有教育功能的穿针比赛来说,已经蜕变为一种巫术活动了。当然,这种带巫术性质的活动很快就在人们的节日气氛中演化为娱乐活动。还有一种“卜巧”活动,据说是唐玄宗与妃子们玩出来的花样,即在七日良宵歌舞盛宴之后,让宫女们各捉一只蜘蛛,放在首饰盒中,第二天打开首饰盒子,看里面是否有结网,并以结网的疏密、网形周正与否来确定是否得巧。这已经带有娱乐性质了,这种方式传到民间后,一直流传了很久。

大户人家对乞巧节很重视,一般都要搭彩楼庆祝,谓之乞巧楼。晚上张灯结彩,陈设瓜果,妇女儿童都穿上新衣裳,对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焚香礼拜,而后到彩楼或葡萄架下去静静地聆听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悄悄情话。

7.中秋庆丰收风俗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中最具诗意的节日。这时节,不论南方、北方,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是天气最好的日子。月朗星稀,银河微隐,丹桂飘香,金风送爽。更重要的是庄稼已经收获,粮满谷场,人们的心情特别好。坐在谷堆旁,遥望银河星汉,诗情画意油然而生。一边欣赏着天上明月的神秘,一面感恩神灵的庇佑,于是形成了祭月、拜月、赏月之俗。

其实中秋节最早是作为庆祝丰收、祭土地神而出现的。“中秋”一词最早在《周礼·夏官》中出现。所谓“秋,禾谷熟也”(《说文解字》)。在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三秋过半,所以叫做“中秋”(仲秋)。这是丰收之月,作为农耕民族,人们不会忘记土地的赐予之恩,于是普遍敬重地祭祀土地,并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看作是土地的生日。祭祀的形式各地不同,流传至今,尚能见到一些痕迹。如福建龙岩地方,中秋节各乡会用灯扎成人形,抬着游神,迎接土地神。安徽绩溪地方,则流行打“中秋炮”,成群的儿童,用稻蒿扎成长约五尺、一握之粗、形如发辫的“中秋炮”,浸之于水中一顿饭工夫,再拿起来向石头上打击,如放炮之声,叫做打“中秋炮”。这可能是一种最古老的土地神祭祀仪式,以响亮清脆之声来娱神。江西临川有“烧瓦子灯”风俗:一到中秋夜,小孩子们就抬着瓦片在田野中堆成一圆塔形,并将树枝木柴燃烧于塔中,待瓦片被烧得通红时,再浇以油,刹那间火焰冲起,四野光亮如昼。孩子们围观,欢呼雀跃,一直烧到深夜,才尽兴而归。“走田野”也是庆丰收、祭社神仪式的演变。在古人看来,在土地神的保佑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到秋天,硕果累累。有了收获,于是推物及人,认为中秋节祭神之时,通过灵物感应,人也可以在生育中硕果累累,就形成变相的求子巫风。通常在八月十五夜,妇女设瓜果团饼于庭院祭神,小孩子则执火把,成群结队去“走田野”———到田地里去摘取果豆等物,也叫“摸摸”。这种风俗在一些地方更成为“送瓜”、“摸瓜”、“摸秋求子”风俗。

随着斗转星移,中秋活动流传最久远也最具特色的则是祭月、拜月、赏月风俗。也许是地对天、月对日,中秋节分外明亮的月光给人以最直接的感受,于是对土地神的祭拜慢慢与星辰崇拜结合而转化为对月神的祭拜,进而仅剩下赏月。圆圆的月亮,很符合中华民族追求美满、团圆的心理。在丰收祭祀之余,人们更希望家庭大团圆,共享幸福,难免也就对着明月思念在外未归的亲人,而客居他乡的游子也会借明月寄托思乡之情。这种长期的情绪,不但造成了对月神的崇拜,也幻化出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其他如《唐明皇夜游月宫》《崂山道士》等,也都增添了对月亮的神秘感。

对月亮的祭祀,也有很久的历史。《礼记》就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之说。“夕月”就是拜月之意。祭祀日月是周天子的特权。东周之后,礼崩乐坏,诸侯大夫也开始仿效天子祭月。再后来风气流入民间,与民间八月十五祭土地神的节日合二为一,形成了中秋节。

中秋节在六朝以前,其名气远没有端午节大。到了唐代,由于唐明皇游月宫故事的名人效应,才使中秋节人气大涨。到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的喜庆活动也达到极盛。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人们在祭月、赏月时,将祭月的供饼制作成团圆的月饼,并互相馈赠,以寄托美好的祝愿,终于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而文人则被这种天人合一的佳节场景触动心灵,于是产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句。

8.九九重阳登高远足风俗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重九之名则出自《易经》。《易经》中将一、三、五、七、九视为阳数;二、四、六、八、十视为阴数。双九重叠,称为“重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重阳节渊源久远,可能开始于先民的秋游去灾风俗,后来成为宫中的活动。战国时屈原在其《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之句。此俗再回到民间时,大概是汉代初年。有说是由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的侍女贾氏出宫带到民间的。汉代末年,重阳节已经在民间普遍流行。由于重阳节的活动内容与道教的主张和实践有相合之处,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就将汝南桓景跟费长房学法、率全家登山避灾的故事附会于重阳节,将重阳节的起源神话化了。

古代重阳节的内容,主要是登山野餐,插茱萸,赏菊,游艺娱乐等。唐人孙思邈在其《千金方·月令》中就有明确的描述:“重阳日,必以肴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这样的重阳节活动,已经带有郊游和远足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