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401400000033

第33章 民间崇信与岁月风俗中的旅游文化(8)

重阳节之所以登高,有说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后来随着农耕取代狩猎,人类才较少涉足高山森林,逐渐把登高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这种说法过于假想化,也不能说明为什么要选在九月九日这个时节。另一种说法认为,九月九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会“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人们都赶紧在霜降前把秋收冬藏工作完成,纷纷登山采草药,摘山果,猎禽兽。而这个季节的天气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期,天高气爽,菊花遍地,当人们收获有成时,又会趁闲在山上饮酒欢聚,喜庆丰收,渐渐形成风气,并将这种活动称为“高山会”或“登山会”。后来将其注入文化含义,认为“九九”意味着“长久”,而登山远足事实上又确实能促进人们的体育活动和心理卫生,有益于健康。当人们不懂其中的道理时,巫文化就乘虚而入,说登高、饮菊花酒能祓除不祥,于是称重阳节为“秋祓”,赋予了它一层神秘的色彩,认为重阳节登高秋游能去灾。到了这一天,人们都要头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游玩。

九九重阳节,不仅以其远足、郊游、祓禊等特殊的文化形式吸引着大众,而且以其深刻的内涵打动着历朝的文人骚客,留下了诸多佳作。如唐朝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描绘出一幅尽兴而归的游客图,道出了旅游润滑社会的特殊功能。可以想象,在晚霞映照的小道上,尽是头插金菊、脸带笑容的归客,是怎样一种让人感到温馨的祥和氛围。李白的“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人们对重阳节的加倍欣赏与追求。而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则多少带有一丝游子的忧郁。到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借重阳节将游子对家乡的一往情深表现得淋漓尽致。

9.除夕庆团圆风俗

农耕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强烈的季节性,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年复一年。进入冬季后,人们就将生活主题转向农忙后的休整、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在这一类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仪式来乞求新的丰收,于是就演变出年底腊月的诸多节日。所谓“腊”,古代通“猎”字,原意是远古时代,人们在冬天将至时,用猎获的禽兽进行大祭,称“猎祭”,即“腊祭”。《说文·卷四下》徐锴注曰:“腊,合也,合祭诸神也。”诸神包括的范围很广,天神、山神、门神、灶神、床神等都在祭祀之列。腊祭在年终举行,故这个月份被称为腊月。此时正值岁寒农闲之时,进行隆重的祭祀,一方面是感谢各路神灵对全家的农业生产的关照与恩赐,另一方面,一年辛苦劳作下来的农民,不仅需要休息,需要改善生活、补充营养,同时也需要借祭祀活动释放心情,寻求精神上的解放与心灵的慰藉。祭祀神灵要求严肃而敬重,全体家庭成员必须都到场,而农闲时节,又为这一要求的实现提供了时间和物质上的可行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除夕庆团圆的风俗。

除夕,狭义上是指腊月最后一天。除,是指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所以这天晚上又叫“除夜”、“除夕夜”、“年三十”、“大年夜”。人们往往将除夕与春节连起来叫“过年”,而“过年”在现实中又被延长,与腊月一系列祭祀活动相连。所以“过年”成了腊月祭祀活动的最高潮和一年来人神关系的总结,其意义之重大,使很多地方的习俗将“过年”(除夕)的准备工作提前,从腊月二十就开始了,并将整个准备工作的过程编作歌谣颂记。如“……二十三,供灶王。二十四,长工不管事……”等等。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既包含有古老的祭祀活动,又包含有科学的卫生习惯和约定俗成的社会公约,主要包括:除尘(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祭灶、过小年(各地时间不同,大户人家这天要用酒肉款待长工、佣人,并放假)、接灶君等。

到了除夕这一天,主要的风俗活动有贴春联、挂年画、换门神、祀年(谢年)、吃年夜团圆饭、发压岁钱、守岁迎新。

春联,属于对联的一种,又叫“年对”。对联在晚唐五代时就已经兴起,宋代是节日风俗兴盛时期,对联在除夕被用于门联,表达辞旧迎新之意,明代则被民间广泛采用,形成除夕独特的节庆文化现象。一般在除夕之际就要将年对贴好,其内容多为除旧迎新、恭喜发财之类。这一风俗一直延续下来,内容则随时代有所变化,反映出其时民间所思所想,主要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一年的祈福。

祀年与吃团圆饭是除夕节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祀年,江南一带又叫做“谢年”,一般仪式是备上猪头三牲等,先供奉天神,再供奉门神、猪栏、土地,接回灶君。然后,挂祖宗像或家谱,设丰盛菜肴祭祀祖先。祭完祖先,进入节日仪式最高潮,放鞭炮,全家人围坐吃团圆饭,抚昔思今,展望未来,敬老慈幼,其乐融融。这是一年中最尽天伦之乐、最温馨的时刻,所以在外的游子再忙,只要有可能,都会赶回家吃团圆饭。赶不回来的,家中的席位上,也会给他留一副碗筷,遥祝亲人在他乡异地平安健康。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年饭形式也有不同。北方主要是包饺子,一家老小团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叙家常,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既带来了一年的亲情友爱,又带来了新年的希望。所以团圆年夜饭又被称为“合家欢”,其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一顿丰盛宴席的文化内涵,而是反映一个民族的向往和价值取向。

挂年画与贴门神。每当除夕,人们就会贴新年画、门神,这一民间习俗在现在主要是表达对新年生活的美好祈愿。除夕贴年画和贴门神往往同时进行。

守岁与压岁钱。守岁的习俗大概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梁朝的徐君倩诗《共内人夜坐守岁》中说:“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朝杜甫也有诗《杜住宅守岁》,都是描写除夕守岁情况的。守岁的原始本意是除日驱傩的需要。唐代李绰《秦中岁时记》载:“傩皆作鬼神状,二老人为傩公傩婆,以逐疫。”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除日驱傩,除夜守岁。”“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寝,谓之守岁。”可见,守岁是在驱除疫疠之鬼(驱傩)仪式之后,防止疫疠之鬼的反扑,反映了先民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后来演变成娱神、自娱和娱人的活动。除夕的夜晚,人们都尽量让屋子内外灯火通明,祖宗、灶君前的红烛更要通宵不灭,院内的灯笼杆上要高悬红灯,有的架松柴或煤炭焚烧。家人团聚在一块儿,互致祝愿之辞,或做些娱乐活动,往往通宵不眠。孩子们则是最兴奋的,正如苏东坡的诗句所描述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因为他们在等压岁钱。压岁钱是家长、长辈向儿童、晚辈分送钱,往往用红纸包好,以示美好的祝福,让孩子们高兴,同时也培养孩子们的理财意识,因为这钱是由孩子们自由支配的。小孩拿到红包后,通常放在枕头底下,称为“压岁”。

分送压岁钱的时刻,应当在午夜子时,这是新旧交替之时。给孩子们举行压岁仪式,也意味着未来是孩子们的。这时爆竹声会骤然响起,整个村社,整个城乡大地都沉浸在庆团圆的欢乐氛围之中。旧岁已除,新年即将开始!

中国的岁时风俗中的节日文化从宋代开始,突破了过去的结构模式,开始摆脱宗教神学迷信的束缚,媚神文化在淡化,更多地发展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文化活动,更多地增添了节日的人文色彩。如除日驱傩本是赶鬼巫术,后来演变成民间小戏;元宵的祭神灯火,演变为灯火艺术;上巳节的高禖求子,则演变成了春游踏青活动;中秋节的祭月,却成了赏月活动;九九重阳节也由避祸而演变为登高远足,如此等等,为旅游文化增加了丰富的内容,至今仍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也应看到,岁时风俗的节日,又是古代旅游的很好的媒介。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时代,人们很少旅游和交往,只有这些民俗节日,承担起了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成为人们互相走动和旅游的驱动力。如除夕夜晚的温馨会唤起在外仕宦经商的儿子回家;大年初二、七月初七,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清明时节,在外的游子、出嫁的女儿都要回乡扫墓上坟;而端午节之类的社会节庆日,更是各村社人们从各地来集聚交流的好因由。这一切都促进了人们的旅游活动。到今天,这个功能仍在发挥着作用,并更强了,如国际龙舟节,就可以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