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总有一种方式让你培养出英才
10402900000026

第26章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面干净的“镜子”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对你笑;你对他好,他对你好!

面对日益长大的孩子,身为父母的你,无论他出现了多少令人不甚满意的问题,你都应首先从自身出发,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时,家长对教育孩子的问题很迷惑:平时没少对孩子进行说理和教训,可孩子还是我行我素,不听家长的话,做一些令家长伤脑筋的事。其实,孩子的好品质是在受感染、被熏陶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而不是靠枯燥、粗暴的说教训斥培养的。

殊不知,父母就是一面时刻立在孩子眼前的镜子,孩子们常常是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修改”自己言行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要给孩子做好表率,这样孩子才能跟在父母后面学习他们的优点,抛弃自己身上的缺点。

美德传承,润物细无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第一个镜头,是一位年轻的妈妈给年迈的婆婆端来洗脚水,为婆婆洗脚。跳过镜头,则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端着一盆水,很费力、却很开心地朝自己年轻的妈妈走去。从幕后传来话外音:“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广告中的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该怎样对待父母,该如何尊敬老人;孩子也就立即从妈妈的行动中,学到了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庭教育的好坏,就如这春雨一般,都是“润物细无声”的。

所以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身良好的行为去引导孩子,就能更多地体会到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了。

照镜子,审视自身不足有时,作为成熟的成年人,在社会游戏的浸染中,你已经忘记了生命原本应当遵循的那些美好品质,但请记住: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多留些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就能够从孩子的行为中,检查出自己言行的正确与否。

一位妈妈发现孩子这几天总是有点不耐烦,玩魔方玩到一半,还没几分钟就把魔方丢了,看书时也是一样。妈妈就问孩子怎么了,孩子说我学你啊!原来,这位妈妈在写作时碰到不顺的地方,就很不高兴地把稿子弄成团,丢到垃圾桶。

这个动作被孩子看见了,就跟着妈妈学了。妈妈赶紧跟孩子说“对不起”,并不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顺的神情了,果然过了几天,孩子不耐烦的举动也不见了。

为纯洁的心,涂上最美的色孩子的心灵是张白纸,要靠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涂上颜色。家长作为他们人生中第一个老师,其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家长想使孩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自己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至少,应当向那个目标努力!

生命真的非常奇妙!辨证地去看待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你会发觉:其实对孩子要求宽松的父母,自有其要求宽松的好处。人们常常说:父母太能干,儿女就无能,你事事都替他想好了,还有什么空间让他自己去用心体验、去大动脑筋呢?

父母在严格要求子女的时候,也就是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让孩子做到的,自己就要首先做到。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因为孩子总在“照镜子”,那父母该拿些什么教育孩子呢?应该是较高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那些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东西。否则,“镜子”上的那些污垢,也会让孩子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吃到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