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总有一种方式让你培养出英才
10402900000065

第65章 别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要有理解之心和关怀之情

一位母亲有一个很懂事的儿子,从小学习很刻苦,成绩很不错,老师们都说孩子将来考一个重点大学一定没问题,母亲以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可是,在儿子读高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母亲十分担心的事情。儿子班上有一个活泼、开朗、漂亮的女孩子,是班上的文艺委员,儿子和这个女孩子经常放学一起回家,久而久之,彼此产生了好感。两个孩子虽然沉浸在甜蜜的情感之中,但并没有影响学习,反而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还雄心勃勃地约定:高考时报考同一所学校,共圆大学梦!

这一切儿子都是悄悄进行的,母亲并不知道。但疼爱儿子的母亲渐渐感觉到儿子的变化:以前儿子从不把同学带到家中,现在却经常带这位女孩一同出入,而且目光中流露出的神情十分亲昵。

敏感的母亲看出儿子恋爱了,不禁担心起来。母亲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说,心里一直在犹豫,是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好几次想和儿子说,但都没有成功,只能欲言又止地叮嘱儿子:妈妈想让你集中精力学习!

很快暑假到来了,儿子和女孩的相处时间更多,母亲开始计划如何分开两个孩子,提议让孩子假期出外旅行,但儿子并没有同意。当儿子把女孩带回家,并且两个人进了房间还把门关上时,母亲的担心升级了。

一次,忐忑不安的母亲终于忍不住推门而入,看到两个孩子拥抱在一起,惊呆了!之后的儿子开始回避母亲,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母亲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假期的一天,由于单位的安排,母亲要出差一趟。临行前,母亲不禁又忧虑起来:万一自己不在家的时候,两个孩子会不会做出什么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母亲左思右想,最终下了决心:与其事后懊悔,不如先教孩子们自我保护措施,这是对儿子负责,也是对人家女孩负责。于是,这位母亲买了一盒安全套放在儿子房间,并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希望你们能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殊不知,这盒安全套成为了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当儿子把女孩带回家,发现了那盒安全套和纸条,两人都受到了伤害,女孩生气地径直离开,一连几天没有再和男孩联系。男孩也伤心极了,一时无法理解母亲的做法,气愤不已。

当母亲出差回来时,儿子质问母亲:谁让你给我留那种东西?我承认我谈恋爱了,可恋爱就一定做那种事吗?从此,一向懂事、孝顺的儿子竟然和母亲打起了“冷战”,时常发生争吵,母子间的矛盾日趋激烈,最终儿子离家出走了……幸运的是,母子俩得到了教育专家及热心的老师们的帮助,最终使“安全套”

事件有了令人欣慰的结局。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这个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沉重的青春期教育问题。

在我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青春期教育近乎成为了一个“盲点”。青春期如同青青的苹果,它将熟未熟,有几分甜,几分酸,几分涩。青少年时时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他们中的许多人由“少年的烦恼”发展成“烦恼的少年”,这样的烦恼成为青少年心中无法解开的秘密。面对“秘密”,我们的青春期教育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老师忽略了应有的教育,父母害怕孩子的“秘密”,于是本来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很正常的现象,往往被认为是“罪不可恕”的。

还记得20年前,有一位女中学生写过一篇作文《名声》,这篇作文讲述了类似的一个故事:一位女中学生因为借一支钢笔给同桌男生使用,周围同学就议论说,那位女生与那位男生“好上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因“名声不好”失去评“三好学生”的资格,因此离开校园。

其实,女生把钢笔借给男生使用,即使他们之间有好感也是正常现象,这是每个人进入青春期后必然会出现的情况。了解并相信孩子吧!如果没有理解和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事实上,在城市的中学校园,许多中学生对谈恋爱“情有独钟”。男女生从互不来往到“亲密接触”,这必然令许多老师和父母手足无措。有些孩子毫不隐瞒地说,在班上,同学之间互相传送情书、相互约会已经不是秘密。相反的,只有老师和父母认为这是“秘密”,并为这样的“秘密”担忧不已。

当然,中学生谈恋爱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如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还有的中学生因为“偷尝禁果”后处置不当,给自己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可以说,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薄弱环节。问题的出现,真实地暴露出老师和父母们教育的缺失。补课应当从父母和老师开始。遗憾的是,一些老师和父母的做法往往不是帮忙,而是添乱。因为许多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回避性教育和严禁谈恋爱,孩子们就不会去尝试。结果很可能就是,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导致了生理上的伤害,进而影响心理成长。

国外有关的研究表明:在青春期,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并没有导致青少年性行为的增加,相反孩子们因为了解了更多的性知识而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瑞典从小学就开始给男孩、女孩讲解避孕知识,从而杜绝了少女怀孕的问题。

青春期是孩子生命曲线的又一个高峰期,在生理、心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带来一些困惑和烦恼。对于教育者而言,特别需要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感萌动是正常现象,要用一种理解之心和关怀之情来对待。

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呢?

和孩子积极沟通。青春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如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出现疏远情绪,这是他们性特征逐渐明显带来的正常心理现象,是性朦胧期对异性向往的曲折表现;中学生则会出现男生女生之间的彼此好感,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份美好的情感。老师和父母发现孩子有谈恋爱倾向或行为时应耐心做工作,最好以提醒、交流、建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先要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讲究方法,不要以命令、惩罚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适时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引导他们度过这一急剧变化的阶段,他们将会留下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

不要在孩子面前过于夸大生活的艰难和压力。有些父母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学习,经常对孩子说: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成了废人。或者经常对孩子说,钱是多么难赚,父母为了孩子多么辛苦等等。如果经常对孩子抱怨,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当孩子有什么问题或困惑时,就倾向于不告诉父母,导致的结果一是把心事埋藏于心中,走向孤独,二是求助于周围的朋友,内心渴望得到朋友的安慰与帮助。这样的情况可能也是孩子过早与异性同学“亲密接触”的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