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销”自己的廉政主张,福克斯别出心裁地让人在总统府会议大厅的主席台背景上,绘制了一张颇引人注目的巨幅宣传画。画面上,一个硕大的苹果已被虫子咬去1/3;上面还重重地打上了一个红色带斜杠的大圆圈(就像禁止吸烟的标志),下面用西班牙语写着:“不容再侵蚀了”。
宣传画揭幕的这一天是2月26日,福克斯总统在这里同社会各界共同签署了反腐败契约。在联邦政府部际反腐败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福克斯当场提交了自己详细的财产申报报告,并将此报告上网公布于众。福克斯的这一举动在墨西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借此表明反腐倡廉的决心,并为他的内阁部长和政府工作人员作出表率。福克斯在反腐败契约签字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说,反腐败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没有别的办法,或者我们向腐败进攻,或者我们被这个到处渗透侵蚀的社会肿瘤吞噬掉。对腐败绝不能手软,要坚决斗争。
福克斯从年轻时起就随同家人一起从事救济孤儿和贫穷儿童的事业,在社会上一直有很好的口碑。他与妻子离婚前没有生育子女,他的4个孩子都是从社会上收养来的孤儿。他说,作为总统,我有义务使这些无家可归的小公民得到很好的照顾。
拉美地区著名的公众杂志《人民》通过读者投票,评选出了25位拉美最美好的男女性人物。现年60岁的福克斯榜上有名,该杂志还特意刊登了一幅福克斯在他的庄园与自己喜爱的坐骑大白马合影的彩色照片。《人民》杂志评委会认为,福克斯能获此殊荣并不光是因为他身材高大、英俊潇洒和刚劲有力的气魄,他仁慈的父爱之心也是赢得广大投票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在被评选出的25名拉美最美好的男女人物中,多为获得过奥斯卡奖的著名影视明星或作家、歌唱家等文艺界名流,只有福克斯一人是政治家。
点评:从推销商品到推销自己,再到推销一个国家,这中间没有多少根本的区别。其实,要做一个出色的总统,首先要做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先做好推销员,然后才能当好总统。
19、二十倍的代价
有一位青年画家在还没有成名前,住在一间狭窄的小房里,靠画人像维持生计。一天,一个富人经过,看他的画功细致,很喜欢,便请他帮忙画一幅人像。双方约好酬劳是一万元。一个星期后,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约前来拿画。这时富人心里起了歹念,欺他年轻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约定伏给酬金。
富人心中想着:“画中的人像是我,这幅画如果我不买,那么,绝对没有人来买。我又何必花那么多的钱来买呢?”于是富人赖帐,他说只愿花三千元来买这幅画。青年画家楞住了,他从来没有碰到这种事情,心理有点慌,费了许多的口舌,向富人解释,希望富人能遵守约定,做个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买这幅画,你别再多说了。”富人自认为占据了上风,“最后,我问你一句,三千元,卖不卖?”
青年画家知道富人故意赖帐,心中愤愤不平,他以坚定的语气说:“不卖。我宁可不卖这幅画,也不愿意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毁约,将来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价。”
“笑话,二十倍,是二十万法朗!我才不会笨得花二十万买这幅画。”
“那么,我们等着瞧好了。”青年画家对离开的富人说。
经过这一个事件刺激以后,画家搬离了这个伤心的地,重新拜师学艺,日夜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十年后,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在艺术界,成为一知名的人物。
那个富人呢?自从离开画室后,第二天就画家的画和话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富人的好几个朋友不约而同地来告诉他:“好友!有一件事真奇怪!这些天我们去参观一位有名的人的画,其中一幅画的人物和你张灯结彩一模一样,标价竟然是二十万,好笑的是这幅画的标题竟然是------贼。”
富人好像被人当头打了一棍,想起了十年前画家的事。这件事对青年画家伤害太大了,他立刻连夜赶去找青年画家,向他道歉,并且花了二十万元买回了那幅人像画。
青年凭着一股不服气的志气,让富人底下了头。这个年轻人名叫毕加索。
评点:一个人没有尊严,也就没有信用。尊严是没有价钱的。20倍的代价告诉了一个道理,就是人心是不可欺骗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20、微笑的力量
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铜铁和国民蒸馏器公司的RMI子公司,曾一度生产滑坡,工作效率低。总公司委派大吉姆·丹尼尔任总经理后,很快改变了面貌。
他用的武器就是——微笑.
大吉姆在厂里到处张贴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任何事倩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标语下签着大吉姆的名字。大吉姆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贴在工厂的大门上、办公用品上、工人的安全帽上。平时大吉姆总是春风满面,笑着和工人打招呼,征求意见。
在大吉姆“微笑”的管理下,该工厂没有增加任何投资,生产效率却提高了80%。华尔街日报在评论他的管理方法时称这是“感情的交流和充满微笑的混合物”。可见,微笑的力量是多么大啊!
评点:当你面对微笑和他人交往时,他人也必然给你以笑的回报。笑的付出必然得到笑的回报。在商业中,好感就是机缘,机缘就是财富,就是成功。微笑是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开端,让微笑洒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1、不要抛弃自己
犹太裔心理学家法兰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关进纳粹集中营,遭遇极其悲惨。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被摧残致死,惟一的亲人只剩下一个妹妹。而他自己则是受尽折磨,情形惨不忍睹。在这种人生最不幸、最黑暗的环境中,法兰柯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但在痛苦和煎熬中他没有放弃心灵的探索。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囚室,突然脑海里闪电一样,他顿悟了一条使他惊喜万分的人生真谛:一个人所处的恶劣环境有时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但是他如何对待这种环境的态度却是可以选择、可以改变的;即使肉体禁锢了,但他心灵依然有一种自由———选择自身如何对待环境的自由,选择以何种心态对待恶劣环境的自由。法兰柯的精神马上振作起来。他一改过去痛苦、煎熬的心态,而把集中营当成了最难得的研究样本,最难得的人生课堂。
他设想如果有一天还能生还,他要把他看到的暴行在讲台上揭露,把他研究的心得写成书告诉千千万万的人。于是他不断锻炼身心,用积极的心态感召难友,感化狱卒。天助人愿,法兰柯真的有幸生还,而且由此创立了对每个逆境中的人最有价值的学说———“人类终极自由”学说。
点评:人类即使在最恶劣、最极端的困境中,仍然有一种自由,那就是选择究竟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这种困境的自由。无论你身处何方、何种环境,选择积极还是消极,对你的人生会有成败两种截然不同结果。
22、永争第一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棒子加红萝卜”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无论是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在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三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正因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4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点评: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前排”仅仅当作了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没有棒子,也就没有红萝卜。
23、第六枚戒指
美国历史上经济大萧条的时期,有位17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
一天,店里来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贫民顾客,他衣着破烂不堪。姑娘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盛有六枚钻石戒指的碟子碰翻了。她慌忙检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到。
忽然,她看到那个顾客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醒悟了戒指在哪里。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柄的时候,姑娘柔声叫道:
“对不起,先生!”
那位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
“什么事?”他问,脸上肌肉在抽动。
“什么事?”他再次问道。
“先生,我是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情做很难,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那位男子长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说:“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她:
“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姑娘立刻也伸出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她用低低的但十分柔和的声音说:
“也祝你好运!”
评点:人们通常的处理方式,不外乎是想方设法抓住盗窃者。然而,这位姑娘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她相信他人,也相信了自己。
24、盲人的镜子
一位三十多岁的某名牌大学教授,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忽然被查出患了白血病。他一下子陷入了绝望的深渊,感到前途十分渺茫。
一个美丽的晚上,假如不是一个乞丐,他几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一个秋天之夜,天高云淡,他从医院逃出来后一个人在街上游荡。突然,一阵歌声吸引了他:天桥下,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在拉一把破旧的二胡,向着人流动情的自弹自唱。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竟挂着一面镜子,在月光下熠熠发光!
“那是你的镜子吗?”当盲人一曲唱罢休息的时候,他不解地问。
“是呀,自从离开家里,我就一直将它带在身边。你知道吗?我有两件宝,一件是这二胡,一件是这面镜子。”
“哦,可是这面镜子,对你能有什么用呢?”他非常不解,忍不住内心的困惑问道。
那位盲人放下二胡,从怀中掏出镜子,带着缓慢的语气说:“我天天期盼,什么时候出现奇迹,可以用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脸,所以我一直带着它。”
他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居然如此热爱生活,而他……那天,他本来想最后看一眼这个世界,然后了结自己。不料,眼前一位不起眼的盲人竟让他突然领悟了生命。也终于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尽管每次化疗,都会给他带来死去活来的痛楚,但从此他再也没有感到痛苦。
最终,他病愈出院,并且改变了自己孤僻自封的习惯,喜欢和普通人进行交往。他意味深长地说:自从与盲人相遇那天起,我明白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进行生活。无论多么普通的人,他也有领悟生命独到的一面。
点评:红尘中,人生如意者几何?每当自己烦恼、失望时,到人流中走一走,置身其中,你一定产生另外一种心情。确实,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最令你感动。
25、一封特别的信
在2001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美国一位名叫特娜·杜恩的女护士勇敢地参加了世贸大厦的救援工作。她的事迹被许多媒体报道后,她收到了许多人寄来的各种信件和礼物。
其中,特娜·杜恩对来自密西西比州斯达克威尔市某小学五年级几十位学生的邮寄品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寄的慰问品全是在世贸大厦救援工作中急需的东西,例如防尘口罩、眼药水及其它药品。每样东西带着一个自制的小天使,而且夹着一张明信片,写着各种祝福之词,后面留着每一位制作学生的签名。
于是,特娜·杜恩将这些东西装在不同的信封中,寄给了参加世贸大厦救援工作的消防队员、警察、救护人员。其中,有一个她特别寄给了紧急救护队的安东尼,他在“9·11”那天失去了此生最好的朋友马丁,一直陷入巨大的悲痛中。
一个多月过去,特娜·杜恩再次碰见安东尼。刚见面,安东尼就给她异乎寻常的一个拥抱,急急地说:“谢谢你,谢谢那天给我送来的最好的礼物。”他接着解释道:
“那几天,我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可我一打开你寄来的信,一下子看见里面的小天使,再打开那制作精致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上帝保佑你。’天哪,签名的那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叫什么?他,他的名字也叫‘马丁’。我感到‘马丁’无出不在,我很快振作了起来。”
评点:“马丁”本来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意和留心。很多时候,我们正因为感到“马丁”无处不在,我们对生活才充满无穷信心。所以,我们每个人经常记住自己也要当一当“马丁”!
26、拯救信心
华特·法兰克的故事为例。此人是加拿大最大成功的房地产经纪人之一。
在他27岁以前,是在牧场工作的。在他27岁的某天早晨醒来,突然发觉自己得了小儿麻痹症,他的下肢从此残疾,必须依赖轮椅行动。以他外向冲动的个性,这个打击几乎使他信心全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行走不便的困难已使他无法再当体力劳动者了。但一个念头带来了转机——他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如果先前的工作,今后不再胜任的话,是不是可以试一试其他的门路呢?他不愿放弃自己,他坚信天无绝人之路。
有朋友建议他改行做生意,他接受了。在进入房地产界的同时,他在心理上做好了打一场艰苦硬仗的准备。
刚出道时,他遇到不懂行的困难,凭借着一试再试的毅力,他不放过任何与顾客沟通的机会,并仔细观察他们的反应,包括好坏评语在内,他都视为至宝。
最后他真正做到了挨家挨户的上门拜访别人,并记录他们的资产。第二年,他成了渥太华名列每一的推销员,三年后他组成了自己的公司,并扩充规模成为加拿大数一数二的不动产公司。
点评:这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他的成功在于他勇于评判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怨天尤人为自己不幸找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