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修身的清单
10403000000015

第15章 卷四-人生就是搏斗(3)

点评:每个人的天赋不尽相同,只要相信自己,不断按照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前进,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19、没什么不可能

在亚洲经济风暴之前,黄金豹是泰国首屈一指的亿万富豪。两年前,他向银行办了大笔贷款,在离曼谷不远处,建造一个拥有高尔夫球场的高级公寓。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料想不到经济风暴几乎摧毁了整个东南亚的经济,而且泰国首当其冲。

当时,他花费了5亿泰铢建成的高级公寓矗立在市中心,却找不到一个买主。很快,他陷入了经济困境,这是他人生中所面对的最大失败,他的生意王国在一夜之间崩溃,甚至没有钱去发薪水给员工。

不过,毅力惊人的黄金豹并没有因为沮丧而停顿下来。几个月后,他转行卖三明治,并很快在泰国将生意做得家喻户晓,从失败中站起来的他,成功得创造了另一个神话。

当记者代表成千上万的人采访他是如何战胜失败的打击时,他含泪回答道:“人在面对失败时,千万不要沮丧,只要保持敏捷的思想和健康的身体,在时机来临时,你必定能够东山再起。”

他说:“当我的商业、证券与产业王国,在金融风暴中溃不成军后,我没有想到自杀,我只想到求生存。为了我的妻子、雇员、产业及我所欠下的债务,我告诉自己:必须活下去。”

点评:确实,只有学会站稳,才能迈出前进的步伐。为此,必须认识自己,乃至正确对待自己正在遭遇的挫折。

20、靠什么发达

20世纪70年代,当被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问道“你为何如此受到公众推崇”时,虚荣心膨胀的基辛格说:“因为美国人喜欢那些孤胆英雄,他们单枪匹马地改变历史。”

虽然,基辛格很快为此而向他在政府内的朋友道歉,不过这个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最后30年的国际关系的政治人物,倒是真实地道出了普通人迷恋杰出人物的内在情结。

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

的确,穷人还能缺少什么?当然是钱了,有了钱,穷人就不再是穷人。

当然,有人认为,穷人缺少的是机会。一些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没有遇到好的时机。例如,因为没有遇到好的时机,股票疯涨前没有买进,股票疯涨后没有抛出,发财梦往往变成了肥皂泡沫。总之,穷人都穷在背时上。

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缺少的是富人的帮助和关爱。

但是,一些好莱坞的新贵和由穷到富的亿万富豪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都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正式缺乏野心,普通人永远是一个普通人。

美国股票神童司徒炎恩9岁时,由于没有钱给妈妈送生日礼物,小家伙画了一个生日卡送给母亲,他写道:“我没有钱买礼物,但是我可以教你如何投资。”司徒炎恩一直坚持学习股票知识,到14岁那年,他用储蓄下来的辛苦钱买了一家电脑软件公司的股票,结果大赚,从此扯起了成功的风帆。

拿破仑曾经是法国军队的一个下等兵,因为个子矮小,经常受到同伴讥笑,他毫不气馁,拼命读书和获得训练技能,最终脱颖而出而出,成为法国妇孺皆知的伟人,他的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志者,朝设计的一个又一个伟大人生目标前进。

点评:驴子永远是驴子,因为它甘愿任人驱使。人是如果缺乏上进心,也跟驴子没有区别,只能接受命运的随意摆布。

21、遗忘的翅膀

有一个乡下的老人在山里打柴时,拾到一只很小的样子怪怪的鸟,那只怪鸟和出生刚满月的小鸡一样大小,也许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它还不会飞。老人就将这只怪鸟带回家给小孙子玩耍。

老人的小孙子很调皮,他将怪鸟放在小鸡群里,充当母鸡的孩子,让母鸡养育着,母鸡果然没有发现这个异类,全权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

怪鸟一天天长大了,后来人们发现那只怪鸟竟是一只鹰,人们担心鹰再长大一些会吃鸡。然而,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那只一天天长大的鹰和鸡相处得很和睦,只是当鹰出于本能在天空展翅飞翔再向地面俯冲时,鸡群出于本能会恐慌和骚乱。时间久了,村里的人们对于这种鹰鸡同处的状况越来越看不惯,如果哪家丢了鸡,首先便会怀疑那只鹰,要知道鹰终归是鹰,生来是要吃鸡的。愈来愈不满的人们一致强烈要求;要么杀了那只鹰,要么将它放生,让它永远也别回来。

可是,同鹰相处的时间长了,有了感情,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杀它,他们决定将鹰放生,让它回归大自然。然而,他们用了许多办法都无法让那只鹰重返大自然,他们把鹰带到很远的地方放生,过不了几天,那只鹰又飞回来了,他们驱赶它,不让它进家门,甚至将它打得遍体鳞伤……许多办法都试过了都不奏效。

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原来鹰是眷恋它从小长到大的家园,舍不得那个温暖舒适的窝。

后来,村里的一位老人说把鹰交给我吧,我会让它重返蓝天,永远不再回来。老人将鹰带到附近一个最陡峭的悬崖绝壁旁,然后将鹰狠狠向悬崖下的深涧扔去,如扔一块石头,那只鹰开始也如石头般向下坠去,然而就在快要坠到涧底时它轻轻展开双翅稳稳托住了身体,开始缓缓滑翔,然后它轻轻拍了拍翅膀,飞向了蔚蓝的天空。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飞出了人们的视野,永远地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点评:一个人要想自己的人生有所转机,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把自己带到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

22、亿万富豪的打工路

2001年5月14日,在中国广东经济洽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接见了前来参加大会惟一的外地来粤打工办厂民营企业代表──广州明珠星集团董事长刘锦成。李长春书记握着刘锦成的手高兴地说:“外地民营企业,要大力扶持。”

谁能想到,10年前,刘锦成带着几年打工攒的10万元钱来到广州,办起了只有5个工人的钟表小作坊。他做梦也想不到,10年后的今天,已发展成为资产达3亿元的大型钟表集团。

1989年10月,刘锦成辞职下海做生意。几经失败后,他决定到北京、西安、武汉去做礼品生意。

到了武汉后,他住在朋友家,每天骑着自行车提着小包上门联系业务。每到一个门口就写好介绍信,见到老总就说是武汉大学的学生来搞社会调查的,并把毕业证、调查表、合同书等拿给老总看,如能看中就买一点礼品。老总看到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又有各种表格,就介绍给办公室主任,主任觉得是老总介绍的,不知什么关系,只好买一些礼品。如此,生意一点一滴做起来了。

后来,他到北京、西安、武汉三地不停地联系、不停地送货。北京的货还在路上,他就到西安联系,等北京的货一到,他又去北京发货,这样三地往返,一晃两年过去了。两年里,他甚至与家人断了音信。

终于,奇迹出现了:三地需求量越来越大,生产厂家无货供应。刘锦成为交货与生产厂家发生了矛盾,解决矛盾的惟一办法就是自己办厂,他想到了这一点,就大胆迈出了第一步。

1992年8月,他在广州部队租了两间房子,用靠智慧加苦力挣来的10万元钱办起了简陋的小厂,于1999年10月23日生产了第一批产品,他和同事推着自行车去卖产品。这一天,对他很重要,就像农民通过汗水得到丰收一样的喜悦。为了永久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建厂日。

1994年3月,一个创业时期的搭档接到了外商一个5万只钟的订单,时间要求两个月交货。按照当时的月生产能力,满打满算只能做1万只钟,按时交货谈何容易!动员会上,刘锦成的讲话一丝不苟,入情入理,滴水不漏。最后,他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大家,交给了自己的农民兄弟们。

未曾料到,问题一提出来,大家伙就像一锅烧开的热水沸腾了起来。最后变成一种声音:拼命也要拿下这个单子!

果然,5万只钟完成了!刘锦成喜在脸上,痛在心上:有的员工七天七夜未上床睡觉,有的员工衣服穿了两个星期未换洗。于是,他给员工放了两天假,吩咐食堂为大家改善生活。那一天,食堂的大师傅们忙忙碌碌,准备了大半天,将丰盛的饭菜摆满了桌子,可左等右盼,没一人来吃饭。

这到底是咋回事?

原来,师傅们走进工棚厂区一看,员工们都横七竖八地和衣睡着了,酣畅淋漓的鼾声顾不上丰富特别的晚餐了。师傅们眼里一热,继而滚落了比厨房蒸腾的还要热乎的一行行热泪……

毫不夸张地说,这5万只钟,在明珠星建厂的历史上创造了5万只钟精神,创造了5万只钟效应。从建厂到现在,钟一直是明珠星的看家产品,畅销不衰。淡季月产量40万只,旺季120万只,8年来约产5000万只,创产值3.6亿元。

点评:舞台上的角色是导演安排的,生活中的角色是自己安排的。刘锦成的角色,是市场出乎意料地安排的,其打工经历充满着机遇和传奇,更流淌着超人的智慧和才能。

23、正泰的成长

温州电器大王南存辉的少年时代充满了艰辛与磨难。

从6、7岁开始,南存辉就挑着米糠,提着鸡蛋上街卖。13岁,南存辉初中刚毕业,父亲在一次劳动中脚被水泵砸伤,卧床不起,作为长子,他辍学子承父业当了一名鞋匠。每天,他挑着工具箱早出晚归,一晃就是三年。一个寒冷的冬天,补鞋的锥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他的手指中,他咬牙拔出锥子,用片破纸包上伤口,坚持为客人补好鞋。回忆这段“非常经历”时,他说:“修鞋那阵子,我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我就凭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在温州的低压电器创业潮中,南存辉找了几个朋友,四处借钱在一个破屋子里建起了一个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几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赚来的第一笔钱只有40元钱。三个合作伙伴都沮丧极了,而南存辉却兴奋异常,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路子,他说,“我们要干,就要讲究质量,不能赚昧良心的钱。”后来,一位退出舞台的一位“大业主”不无感慨地说:“当年产品好坏都有人要,我们只图眼前利益,没想到这是条末路。南存辉看得清,他胜我衰,这是关键。”

正泰创业时,摆在南存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坚持自己的绝对控股;另一条是走分红入股、分担风险的道路。他选择的是后者。在解释自己的做法时,他认为这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一方面,高薪待遇他付不起,另外让出股权也同时让出了风险。谁都有投资欲望,不给分红,别人就会认为给你打工;给他股份他就有老板的感觉了。投其所好又何乐而不为呢?1991年,拿出家产,他与美商合资创办了柳市镇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并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将自己的家产交出去,与别人一起经营管理,这种做法遭到了一些非议。但他说:“家庭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打破家庭经营。只有走现代企业制度之路,才是家庭企业的出路。”

温州以低压电器起家,1989年前最多,家家户户都搞,但不突出,号称“东方电器之都”,但是南存辉认为温州的辐射能力有限,如果不进行整合,肯定会形成恶性的竞争。当时有人惊呼,上千家低压电器厂要倒闭,只形成一两个巨头的局面。在此局面下,南存辉发表了《联合:低压电器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的文章,分析温州产业成因,认为重复投资没有前途,希望通过多层次的联合,才能整合资源。文章引起同业的重视,有些小业主恨不得马上与正泰联合起来。

1993年房地产热时,有人动员南存辉。但他却听了专家的话,投入450万元,建了低压电器设备检测站。固定资产投入回报慢,但正泰因此被列为二十多省的免检产品。正泰是温州企业中首个建立全国营销网络的企业,但一度也摆脱不了价格战的纠缠:。当时别人害怕正泰降价,因为正泰的质量好。于是,政府出面,南存辉从大局出发,为区域经济的未来考虑,决定提价5%。销售中心的人不理解,但南存辉坚持。谁知道,销售不降反升,引发正泰产品的抢购潮。

点评:在平凡的生活中,风险最小的营生,总是同人类的基本需求相关。一个人只要能找到满足人类的一项需求,能改善人类生存的一种方法,那么他就有可能发迹,而且就在他所在的地方发迹。

24、挥出自己的双拳

约瑟夫·帕普出身于贫困的工人家庭,从小就是个小戏迷,他做梦都想着看百老汇的演出,但他买不起门票。

长大后,帕普凭着超群的能力和决心,当上了电视台的舞台监督。然而他没忘记穷人,他要让那些没钱买票的人都能看上百老汇的戏。

于是,他组织了一个演出团,开始免费在教堂的地下室和露天剧场演出。他们所演的《驯悍记》等莎士比亚戏剧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但为了维持下去,必须进行募捐,而要得到募捐,就必须获得舆论的支持。

经过慎重考虑,他前往《纽约时报》,求见著名的戏剧评论家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当阿特金森的助手盖尔布告知阿特金森已前往伦敦后,他坚定地说:“我就在这儿等着他,直到他回来。”接着,他满怀激情地对盖尔布讲到演出所需的费用,观众的热烈反映,如果《纽约时报》不为他们的演出写剧评,他们到周末就不得不解散。

盖尔布被这个年轻人的决心和精神所感动,答应当晚去看演出。

当盖尔布来到露天剧场时,天空乌云密布,幕间休息时,大雨倾盆而下。帕普跑到盖尔布面前,恳切地说:“我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不看完全剧是不会写剧评的,我求你今天破个例吧。”

盖尔布连夜写了一篇短小的剧评,在对演出的前半部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演出团的经费困难。几天以后,戏剧界颇有影响的导演莱文给帕普送来一封信并附有一张750美元的支票,这笔钱在当时足够使剧团维持整个夏季。

不久,阿特金森在他的星期日专栏中亲笔撰文盛赞帕普的义举,使免费莎剧演出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保障。

凭借诚挚、耐心和毅力,帕普赢得了同情和帮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美国剧坛有口皆碑的人物。

点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聪明人总是努力争取他人帮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苍天总是不负有心人,只要尽力而为,一定能打动别人的心。